春秋大领主(校对)第6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9/1090

  最近不显山不露水的中行偃,他管理下的荀氏和中行氏两个家族,联合起来的人口总数不会低于四十万。
  解朔已经呼唤了吕武好几次,纳闷自己怎么老是被吕武所忽略。
  像曾经那样,吕武回过神来看向解朔,脸上带着歉意,解释道:“我方才思量可否邀上军将一叙。”
  解朔敢对吕武不满吗?他的心里或许有不满,说那是不敢说的,态度上也不敢表现出来。
  魏琦出现了极大的兴趣,以至于顺着拐了话题。
  他说道:“近日元戎与君上商定南征,若我等南下,来岁如何西征?”
  这里有一个比较矛盾的地方。
  莒国是阴氏负责的邦交国之一,将莒国抬上桌子分食是吕武的主意。
  南征说是帮助吴国解除危机,干的却是虚晃一把再去打莒国,讲道理吕武不能缺席的。
  那么,明年他们还想要继续西征,吕武怎么去?
  如果吕武不亲自参与西征,走势还能以阴氏的需要为首要吗?
  魏琦说道:“如中军不纳赋,上军必出,或下军、新军一‘军’随同南下。”
  他这样说是建立在智罃不想离开国内为前提,并且有极大的依据。
  自从智罃担任元戎,第一年表现出极度的贪婪,后面稍微有收敛了一些,只是很快又固态萌生了。
  简单说,智氏的强大也比较“虚”,并且因为智罃过于贪婪口碑很差,致使自营不敢轻易离开国都。
  智氏跟范氏、韩氏走到一起,其实也是出于一种自身的需要。
  贪婪的智氏需要强大的盟友,再来就是必须获得范氏的支持来保住元戎不受挑战;智氏跟韩氏成为盟友又能拿到话语权,从两个方位上来压制住韩厥。
  韩厥一改不掺和卿位家族的纷争,首先是他成为中军佐之后,无论怎么做都必定遭到元戎的压制,不想被针对只有靠拢向智氏。
  所以,什么为了赵氏想要针对解氏,是韩厥出自真正的需要,某种程度来讲则是成为一种靠拢向智氏的理由,又顺势不让范氏单独与智氏结盟,必须参与其中保证多少有话语权而已。
  现在看起来晋国的卿位家族分成了两个阵营,那些吃瓜观众却不知道两个阵营的大多数家族其实还在眉来眼去。
  比如……
  智氏跟阴氏在“孙”辈上的联姻成为既定事实。
  范氏跟魏氏确认一块谋夺渭水之南的某些区域。
  其它各种看似影响不大的合作项目更多,包括吕武跟智氏商谈“随”地的置换问题,解氏增加了跟范氏、智氏粮食贸易上的额度。
  种种迹象看下来,会发现韩氏才是真正被孤立的那一家。
  而这纯粹需要韩厥来自行背锅。
  在他的领导下,韩氏冷眼旁观了那么久,导致几个老牌家族着实信不过韩氏。
  再来就是很关键的一点,韩氏在几个卿位家族中的硬实力排行不是老末,却得了个倒数第二,利用价值方面着实有点低了。
第444章
真当俺泥捏的?
  经过吕武和魏琦的先后试探,得出的结论是中行偃开始玩游离于外的套路。
  直白来说,中行偃不想带着荀氏和中行氏加入某个阵营,却也没有明确表示拒绝加入,进行某种待价而沽的行为。
  中行偃这样的做事方法有别于韩厥,倒是令人放心的一些。
  韩氏在韩厥的领导下搞“油盐不进”那一套,老实说是让人看不懂韩氏到底在想什么。
  往以己度人的方向来思考,大多数人更愿意相信韩氏在憋着坏,某个时间突然给哪一家来一下狠的。
  要不然晋国的大环境那样,韩氏凭什么处身事外啊!
  现在韩厥的持家策略恶果已经在逐渐显现,各家看不懂韩氏到底想搞什么,缺乏足够的信任基础;再来就是没一块合作搞过事,少了磨合互相的配合度很差劲,等待要搞事了却发现节奏上不合拍。
  新一年的春暖花开季节到来。
  商量出一个结果的国君和智罃联合将众“卿”召集起来,没有遭到异议就要将今年的任务确定下来。
  今年晋国需要干那么几件事情。
  首先是智罃代表国君敦促各家置换封地的事情,能赶紧的办完就用最短的时间,没办完则是需要进行延后,等南下支援吴国出现一个结果再继续。
  置换封地并不止发生在卿位家族身上,很多中小贵族其实也有置换封地的需求。
  国君之所以同意各家置换封地,更多的是出于满足各家需要,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晋国的国力。
  在刚开始,智罃其实是表达过反对,只是没有说出理由。
  等待国君同意各家可以置换封地,智罃却参与到置换封地的队列中去,甚至利用机会狠狠地压榨了几个中等家族,乃至于玩手段吞并了一些小贵族。
  他以为自己玩得很隐秘,各家却是都看在眼里,只是没人在明面上讲出来。
  大家伙只是再一次确认智罃的贪婪,并且越变越贪婪罢了。
  从这么一件事情上,不止是阴氏和魏氏针对智氏行使“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的那一套,算是所有卿位家族都在纵容,其中包括了国君,苦逼的是那些受害的中小贵族。
  当然也不止智氏那么干,卿位家族哪一家或多或少都会侵占中小贵族,区别是贪婪到什么程度。
  比如,范氏有智氏在前面顶着,尽管一样没少干不地道的事情,名声方面总要比智氏好那么一丢丢。
  智罃看着就像是个慈祥老者,环视了一圈,温和声问道:“如无异议,今岁便如此行事。”
  刚才说的都是一些什么?
  确认晋国需要出兵南下,却不以整编军团的模式出征,由各个卿位家族各自出兵多少,再喊上其余的中小贵族,名义上四个军团齐出,实际上每个军团都不是满编状态。
  智罃刚将这么一件事情提出来,与会的众人大多猜出是在打什么主意。
  他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要不要打郑国,只是纯粹的过路,那也就只是恐吓郑国一番,再去宋国那边游逛一圈,辗转进入吴国的地盘。
  这么个行军路线完全就是奔着勾引楚国而去,等待进入吴国地界,则是要看楚国到底有没有动静,有的话动静又是多大,再确认要不要进攻莒国。
  搞四个军团名义上齐出,讲透彻就是智罃不想放弃出征带来的利益,还要掌握利益分配权。
  国君出于某种需要,同意了智罃的部署,并且也答应出征将以中军佐韩厥为统帅。
  也就是说,智罃本人不会出征,派出自己的宝贝儿子智朔为代表。
  吕武与魏琦对视了一眼。
  站在吕武的角度,不以他为出征的统帅,话语权就是没有拿到手,本人也就没有随行出征的必要。
  这样一来,分食莒国最好是没有发生,一旦发生就是损害阴氏的利益。
  所以,吕武这一次会委派宋彬率军随同南下,再带上三子吕欢当招牌。
  吕武将这个决定一说,脑子没问题的人立刻明白怎么回事。
  结果是,智罃立刻问道:“下军将如何不南下?”
  吕武笑着说道:“元戎可遣子而往。欢为中军佐外孙,武自思量需得中军佐教导?”
  其余几个卿在用眼神交流。
  他们知道这是阴氏对智罃贪婪做出的反击。
  吕武看了韩厥一眼,视线再一次转到智罃身上,继续说道:“武以为楚国强势,得知我军南下必遣军来战,攻莒之事难矣。”
  所以,去你妈的吧!
  要来抢本该归属阴氏的利益,干的那么明显,还想阴氏亲自操刀去切了分,想什么呢!
  国君接下了这话题,开口问道:“如楚军北上,中军佐以为可战否?”
  韩厥选择实话实说,答道:“各军兵甲不全,攻郑或可,战楚则难胜。故,攻郑不可久时,楚军北上则需选址与之对峙。”
  那些话一听就是一个挺清醒的人,知道面对什么样的局面做出什么选择。
  只是,韩厥某种程度上拆了智罃的台。
  对此,士匄和士鲂没开口讲点什么,甚至一再点头表达了对韩厥观点的支持。
  随后,魏琦表示自己也不南下,会让魏相统兵跟随出征。
  现在的情况是,不但阴氏不能忍,所有卿位家族看到智罃过份到这程度,发生了一致的抵制。
  察觉遭到联合抵制的智罃脸色很不好看,只是很理智地没有当场发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9/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