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1090

  太鸡儿吓人了!
  吕武也是在连续剧看到的内容,有点不敢相信。
  毕竟,西汉才多少亩耕地,一个田蚡就占了两千万亩,有点夸张啊!
  晋国耕地最多的郤氏,掌握了多少耕地?
  在这一方面,没有家族会大大咧咧地公布数据。
  近些年,老吕家的粮食需要在外部大肆采购,起先主要交易的家族是韩氏和魏氏。
  后来,吕武搭上了智罃,等于打开了从智氏、中行氏和荀氏购买粮食的渠道。
  他近期在思考要不要跟郤氏联系一下,获得新的粮食采购渠道。
  按照虞显的保证,老吕家在三年内能开发到拥有百万亩耕地。
  问题是老吕家的人口只会持续增涨,不会呈现下降趋势,需要的耕地面积同样增多。
  吕武布置完了一些本来就预定该做的事情。
  宋彬忍了很久,问道:“主,今次君上未赐下土地?”
  这一次不止立下多个大功的吕武没有获得新的封地,几位“卿”同样没有土地上面的收获。
  吕武倒是听说晋国要吞掉秦国的一部分疆域,只是还需要跟秦国协商完毕。
  说是协商,其实就是压服。
  秦国这一次败得那么惨,有极大的可能性会屈服。
  只是哪怕秦国屈服,晋国疆域得到扩张,新增多少土地也是“卿”嘴里的肉,像吕武这种中小贵族只能干瞪眼。
  吕武寻求将“霍”拿到手,什么时候机会能降临,很难说得清楚。
  关于新增封地的话题被跳过。
  吕武示意他们都先别吭声,等了一下会,说道:“建城早在两岁之前决定,一直未能付之行动。”
  一句话,家臣有一个算一个表情变得肃穆。
  有没有那个实力建城很考验一个家族的总体实力。
  秦国因为城池数量稀少,一直被视为弱国。
  很多中原诸侯国一想:哎妈呀!我的城池比秦国多,理所当然比秦国强啊!
  这个是中原开发的时间久,其实跟即时实力强弱的关系不大。
  虞显非常激动地问:“主,当下筑城?”
  “不。”吕武可不想家臣起什么误会,说道:“安排一万劳力,先修好下水道。”
  众多家臣懵了。
  在他们的认知中,建城不就是先筑好城墙的吗?
  先弄下水道是个什么操作。
  虞显当然希望建城,抽出一万劳动力之后,耕田开垦岂不是要受到影响?
  宋彬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吕武能够赐封更多的人成为武士阶层,增加老吕家的可征兵源。
  其余的家臣同样有自己的述求,希望能够得到一批劳力,去完成自己得到的任务。
  吕武听完他们倾述,一时间沉默下来。
第166章
好了,开骂吧
  老吕家现在是陷入一种死循环了。
  想要干更多的事情,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增加了劳动力,粮食方面又不够。
  这就是步子迈得太大,差不多要扯到蛋的状况。
  除非愿意进入到慢节奏状态,否则吕武只能规划出一种平衡。
  哪一件事情比较重要,划出相应的劳动力去做那件事情。
  次要一些的事情则慢慢来。
  那么,对于老吕家来说,率先做好什么事情比较急切呢?
  几乎不用过多思考,他们最需要保障的是粮食。
  有句俗话叫“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能保证不饿肚子,其余的事还有去做的欲望,一旦出现粮食危机就该是人心惶惶到什么都不想干。
  “显?”吕武点了名,问道:“你需几人?”
  虞显当然觉得越多越好,只是很清楚不可能。
  他想了想,谨慎地说道:“主,不可低于两万。”
  已经查看过文牍的吕武,知道虞显在自己出征时动用了一万人在开垦荒地。
  这样算起来的话,四个月的时间开垦出了八万亩,效率算是快还是慢?
  要看是在什么地形进行开垦。
  所以,很难判断付出的效率值。
  吕武记得虞显呈现上来的文牍内容,里面的建议是将原本已经开垦过的耕地,重新再整理出来。
  那些所谓已经开垦过的耕地,指的是以前有贵族进行过开发,后来荒废了。
  毕竟,“阴”地并不是自古以来没有人烟,曾经有不少贵族被分封在这里,他们要吃饭就要劳作,也就等于需要开垦耕地。
  后来,各种各样的原因致使那些贵族消失,人口极短的时间锐减过于严重,没人去进行照顾,耕地必然要退回荒地的生态。
  这种类型的荒地,远比开垦其余土地的步骤要少得多,一般只需要烧一遍再处理植物根茎就行了。
  不像砍伐掉树木的开辟,要很费劲地弄掉树茎和树根,还要处理石头。
  哪怕是在没有树林的区域开垦,需要处理的杂物也是一样多。
  伺候土地是一件精细活,不存在什么粗干这种操作,耗时也就可想而知。
  “可。”吕武的心在隐隐作痛,却知道不能拒绝,看向宋彬,问道:“需征几人?”
  宋彬早有腹案,说道:“主已是‘中大夫’,军职为‘帅’,纳赋需带七千五百‘士’,封地不可无驻防……”
  吕武截断,说道:“五年之内,我可纳赋不满额。”
  之前成为“下大夫”之后,吕武成了“旅帅”,前往纳赋就没带满一个“旅”需要的一千五百名战兵。
  这个是晋国对新晋贵族的一种“保护期”,允许在五年时间内不满额纳赋。
  吕武知道今年有很多已经过了“保护期”的贵族,一样没有携带满编的士兵前往纳赋。
  他们被警告了一次,下一次求爷爷告奶奶,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一定会想方设法携带满额的士兵纳赋。
  只因为一次警告就是极限,再不符合身份所需要的额度,封地就要被削减。
  宋彬对吕武表现出消极感到有些失望,说道:“主为晋国大夫,只可强者恒强。”
  另外几名家臣表达出相同的意思。
  老吕家现在不算奴隶,人口约有五万出头?
  吕武一直在增加武士的数量,一再提拔增加到三千。
  等于说,他的治下有三千户不需要交税,出产了什么都算自己的家庭。
  当然了,吕武划出土地给了武士。
  这样一来,武士需要去自行开垦耕地,不再是吕武的直面负担。
  按照宋彬的意见,五年之后的老吕家至少需要一万三千名武士,等于可以逐年来增加武士的数量。
  “今岁可增至四千?”宋彬从很直接角度说道:“‘士’非一日可成。若不及早为‘士’,如何出征纳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