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1090

  要是郤至下令攻城,他们绝对会不顾一切展开攻击。
  干完自己事情的吕武跑回自己的战车,催促青赶紧控马离开。
  全过程没有一名秦兵射箭。
  包括赢石与杜回在内,秦人除了满脸困惑就是呆滞,只顾着面面相觑。
  战车跑出去百米左右之后,吕武才回身对着“雍”城行了一礼。
  吕武对魏相说道:“我刚才看到有千斤闸了。”
  这是一种城防工事,一旦千斤闸落下,城门就会被封死。
  魏相表情有些呆,说道:“武,你青史留名了。”
  吕武诧异地说:“我早就青史留名。”
  没毛病!
  上一次晋秦会盟,列国史官肯定要记录。
  在秦国都城“雍”进行阅兵的“新军”,以一种不可一世的姿态再次转向,哪里来回哪去。
  身后是目送他们离开的秦人。
  等待晋军离开,赢石和杜回来到城门处。
  他们看到了倒下来的门板,也看到那根被随意丢弃的粗圆木,脸上满满都是觉得不可思议。
  而“新军”回到“郿”一刻都没有停留,趾高气扬地进行了班师……
第159章
太特么操蛋了!
  他们朝着来路走,以更快的时间来到“郿”与留守的赵旃所部会合。
  没有多余的耽误,行军姿态的部队继续向东,赵旃所部则是押解俘虏与战利品跟上。
  没有走多远的距离,吕武得到了垫后的命令,带着自己的那个“师”走在全“军”的最后面,担负起了阻击可能出现追兵的重任。
  晋国“新军”来时,战兵三万七千五百,也就是满编状态;算上辅兵的话,队伍的总人数超过六万。
  等待踏上归途,多了七八万的俘虏,马车和牛车增加了近两千辆。
  秦国有派出追兵,只是没有做出实际的追击行为,远远在后方吊着。
  吕武停下来。
  作为追兵的秦军也停下。
  吕武率部向追来的秦军靠近。
  秦军调头就往后撤退。
  这样一来就很清楚了。
  秦军没那个自信与“新军”交战,只是也不甘心就那么让晋军大摇大摆地走掉,干了“礼送出境”这么一出。
  吕武见秦军没有交战意图,换作其他将领可能会嘲笑一阵子,更加趾高气昂,乃至于是起了轻视的心思。
  一旦那样,准会给秦军逮住机会来一下。
  一直很稳的吕武能看出秦人满腹怒火,秦将想要找机会率军杀上来,哪会变得松懈。
  “晋军垫后何人?”杜回亲自追击,没找到机会不得不问。他听到了一个名字,再问:“去岁会盟,以一己之力杀戮我军数十的阴武子?”
  杜回又知道就是吕武扛着粗圆木完成了破门的壮举,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因为消息闭塞的关系,他们不知道吕武已经这么干了三次,每攻克秦国一座城池,还进行了焚城的举动。
  不过,他们倒知道“郿”城就是被吕武率军攻陷的。
  这年头能率军攻克城池的将领不多。
  主要是爆发攻城战的几率太小。
  春秋打的是“征”与“服”之战,一般是在野外战场堂堂正正地交锋,为的是获取很直接的收益,不是攻城拔地后的占领。
  “大胜而不骄,晋新军将赵旃、新军佐郤至,为我秦国劲敌!”杜回很忧虑又再说:“阴武子崭露头角,三岁前方是一卒之长,如今已是一师之帅?晋国众卿,爱才之心尽显。”
  秦国就是知道晋国内斗很严重,才制定了东出的国策。
  他们好些年内一再东出,又被揍了个满头包。
  屡败屡战之下的秦国其实并不怵晋国,更没有生出妥协的心思,不然也不该在会盟之后立刻背盟,爆发这场“麻隧之战”。
  “本以为楚国攻打郑国能够瓦解联军,逼迫晋国分兵援救郑国……”杜回讲的是楚国使者来知会的消息,道:“哪曾想晋军杀进我腹胸!”
  楚国使者欺骗了秦国。
  事实上,是郑国以为自己抱上了晋国这只粗大腿,琢磨着有晋国兜底了,要不还是欺负一下谁,收一收保护费吧?
  郑国环顾四周之后,发现许国这个小老弟很合适啊!
  许国是楚国的附庸,只差一步就被吞并的那种。
  本来还在商议怎么救援秦国,讨论来讨论去就是没拿出一个决定的楚国君臣,一听自家都快放进嘴巴的“肉”被郑国拿刀在剁,瞬间给爆炸了。
  一场被迫反击在楚国使者嘴巴里被说成是,为救援秦国才出兵。
  因为距离的关系,再来也是难以证实真相,秦国信了。
  只是,不管楚国为什么而出兵,攻击晋国新收的小弟是事实。
  等待消息传到联军处,本来以为能大大收获一把的郑君,包括在联军的郑国臣工,他们肯定不愿意继续待在麻隧,必然是要回师救本国于事危累卵。
  联军是以晋国为主力,其他列国只能算是一个添头。
  可是郑国一旦真的退出联军,还是会对这一场战役造成不小的影响。
  这一次晋国的“新军”长驱直入杀进秦国腹地,给秦国造成的恐慌难以估量。
  秦国国内不得不思考一点,是不是前线已经战败,才会让晋国“新军”轻易杀进来。
  如果“麻隧之战”秦军一方败了,他们又必须思考到底败得多惨。
  要是秦军主力被完全歼灭,哪怕没有晋国“新军”杀进来,秦国基本上也是完犊子了。
  失去主力的秦国,起码要花一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喘过气来。
  前线的主力被歼灭,又被晋国“新军”杀进腹地大肆攻城掠物,秦国是不是要花三代人的时间来舔伤口?
  中原三十年为一世(代),那就是上百年的时间中,秦国只能憋屈地窝在秦川!
  不止秦国境内的秦人不知道“麻隧之战”进程怎么样。
  深入秦国腹地的“新军”,一开始还能断断续续接到一些新消息,后来消息也断了。
  这个是距离产生的制约。
  毕竟,野外满是各种动物的年代,又是深入到敌国的腹地,派出少量的人手容易失踪,派出大队人又不合适,消息互通方面就被迫终断了。
  “秦军统兵将领是杜回。”韩起看向了魏相,笑嘻嘻地说:“他与魏氏乃是故交。”
  对,还是不打不相识的那种。
  有了“结草报恩”这个典故在,明明是很惨烈的战争,却被杜氏和魏氏玩出了花样,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美谈或雅事。
  吕武不知道什么情况,好奇地问了一下。
  他听完觉得,这大概是战争史上,一次近乎于完美的“公关”措施了。
  有这么一支秦军吊在后方,进行撤离的“新军”其实有点难受。
  去邀战吧,秦军很直接地来个向后转身。
  想迂回包抄,导致“新军”耽误了行军进度,秦军还是来个向后转身。
  打又不打,脱离又不脱离。
  每天驻营后,吕武都要小心来自秦军的夜间偷袭,很烦人的!
  这种状态一直到“新军”抵达泾水西岸的“侯丽”还在持续。
  而等“新军”来到“侯丽”,他们已经从派出去又回来的人嘴巴里,知道大略的战争进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