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1090

  结果迫进到接近一里时,晋军却是发起冲锋,搞得秦将满脸错愕。
  从来只有俺们不对晋国讲“礼”呀!
  原来晋人也变得这么不要脸啦???
  正面爆发交战,没那么快分出胜负。
  左右两翼的晋军发起钳形攻势,三面受敌的秦军败得很惨。
  郤至得知前方击败另一支秦军,只是被逃了数百人,脑子里像是被打来了迎接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不讲‘礼’能这么轻易获得胜利?”郤至觉得排斥,又感到极度的爽快,想道:“要是晋国也能像秦国和楚国,谁能与晋国争锋?”
  他到底还是知道晋国该当秩序的守护者,不能去做破坏者。
  等待战果的统计数据上报。
  赵旃和郤至搞清楚了一点。
  第一批赶过来“侯丽”的秦军数量为六千,其中战兵四千,辅兵两千。
  后续过来的那一支秦军,战兵三千,辅兵一千五百。
  再加上他们消灭和俘虏了“侯丽”的五千守军,两天内消灭了一万六千秦军。
  因为是春秋时期的关系,赵旃和郤至都没拷问俘虏到的秦国贵族,其它像是“泾阳”和“麻隧”的秦军情况,需要用另外的方法探知。
  第二批过来的秦军主将叫女父。
  他们不知道一点,原历史上成差和女父也是被俘虏,却是在“麻隧”正面战场被俘。
  连续获得胜利的“新军”将士,士气达到了巅峰。
  现在赵旃和郤至需要思考,他们已经完成了栾书指派的任务,甚至可以说超额完成,下一步应该采取什么动作。
  在会议上,郤至遵守了约定,以新军佐的身份地位,任命吕武为“帅”。
  军职的话,郤至当然有权任命,只是需要回去后走程序,得到元帅的任命文书,才能最终确认下来。
  晋国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元帅驳回各军主副将任命的例子,各个贵族羡慕或嫉妒,该恭喜吕武还是表了态。
  另外一点,吕武虽然是“帅”了,爵位会不会又能不能得到晋升,只有栾书够格来判断。
  要是栾书认为吕武的功劳足够,还需要得到半数以上的“卿”同意,国君那边也要走个程序。
  吕武的新任命只是一个插曲。
  他们面对的问题是,已经完成了元帅栾书交予的任务,是前往某个要道建立工事把守,还是从西往东去攻打“泾阳”和“麻隧”秦军主力的后方。
  这一次无论是赵旃还是郤至,没有再问吕武。
  倒不是他们想要卸磨杀驴啥的。
  一场战争不能只有一个人大出风头,作为主副将要有自己的闪光点,更要提供机会让另外的人来发挥。
  赵旃就示意有想法的人,是时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了。
  结果,军帐内有一个算一个,眼睛的视线移动到吕武身上,一个个满怀期待地看着。
  吕武:“……”
  瞅啥瞅?
  没见主副将都表达得那么明显了!
  “咳咳。”赵旃没得病,看了一眼郤至,又扫视了其余人一眼,说道:“可畅所欲言,若建言行之可也,亦是立功。”
  郤至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众贵族就明白过来了。
  他们这一次出征取得的成果异常丰硕。
  主副将有意排排站分果果。
  要有那份智慧,是时候表现啦!
第155章
想低调好难啊!
  畅所欲言?
  在场贵族与就近的人面面相觑,能看出对方心里的激动。
  他们是贵族,本来就拥有话语权,只是没有机会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想到自己会有说话的权利。
  超过半数的贵族想的是,他们既然已经完成了元帅栾书下达的任务,是不是应该拔营渡过泾水进逼“泾阳”,试图拔掉这个“麻隧”后方的城池,为胜利进一步奠基。
  一部分则认为应该与己方主力取得联系,询问元帅栾书有没有新的指令。
  以上算是比较正常的想法。
  一直默不吭声的吕武则在思考一点,秦国能打的应该都被拉上了前线,后方肯定会很空虚,是个攻打的好机会。
  他正思考着该不该讲出来,身侧的魏相站起来了。
  “诸位!”魏相以前不够格,出使秦庭造成轰动后,在这种场合当然有说话的资格,说道:“我‘军’缴获颇多,不缺粮秣兵器,尚可持久而战。秦君携三‘军’出征,国内……”
  观点就是那么一回事,阐述“新军”大可以趁秦国空虚杀进去,可以是大肆破坏收获一番,甚至能试图将秦国的都城“雍”打下来。
  这一刻,吕武纳闷了。
  他觉得自己的胆子已经挺大,受于后世的教育,跟春秋人的思维不一样,想着去攻打国内空虚的秦国,好像挺正常的一件事。
  魏相是个自小接受封建贵族教育的人,不该是满脑子的封建思想吗?怎么能提出这么不春秋的建议。
  一群人被惊到了!
  赵旃和郤至对视了一眼,很是心动却有着不小的顾虑。
  秦国的国内空虚,肯定是一个趁虚而入的好时机。
  攻打秦国都城“雍”也不是不行,只是打下来真的要灭掉秦国,要不然接下来秦人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会选择跟晋国死磕下去。
  魏相受于身份限制,可能知道晋国正在谋划什么,要说完全清楚就不可能了。
  目前晋国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几位“卿”不想再两面受敌下去,无法将楚国一下子打到屈服为前提,能选择的就是将秦国先打趴下。
  这些“卿”要的是打得秦国短期内不敢再东进,不认为楚国会坐视晋国灭掉秦国。
  其实,就算楚国坐视,其余列国也不会干瞪眼。
  如此一来就形成一种制约,要将秦人给打怕打疼,却又不能打得太狠,逼得秦国不顾一切要跟晋国拼了。
  赵旃和郤至都是“卿”,参与了国家的国策制定,清楚该干什么,哪些不能做。
  “诸位以为如何?”郤至问的是众人,看的却是吕武。他见吕武没打算吭声,直接问道:“阴武,魏相之策,可行否?”
  他还是“卿”嘛,还是能够喊出全称,不用带上敬语的。
  这一下魏相很期待地看向吕武,很想得到赞同。
  “武年幼,得军将与军佐看重,实感诚惶诚恐。”吕武要谦虚,不能飘。他说:“武仅为下大夫,职不过‘旅帅’,不知国家政策,怎敢多言。”
  众人都知道是谦虚之语,听着却非常舒服。
  魏相一点尴尬情绪都没有。
  他是魏氏的嫡系,没有任何意外会继承吕琦的一切,等于哪怕什么都没干成,以后至少会是个大夫,军中职位不会低于“帅”这个等级。
  一出生的起点就这么高,还不会说话就自带话语权,肯定是要有做“主人翁”的自觉。
  吕武不一样的。
  老吕家在他没奋斗发达起来,之前虽然也是个贵族,说白了却又不是正儿八经的贵族,只是“士”的阶级而已。
  阶级的差距摆在那里,某些人能为所欲为,更多的人只能被为所欲为。
  吕武的谦虚很有必要,不能让人觉得奋斗发展起来就飘忽忽,会给人一种跋扈的印象。
  魏相一直以来给国中贵族的印象是非常聪明,家族实力则摆在那里。
  所以了,他一有机会就畅所欲言才符合自身的家庭背景。
  赵旃看得暗自点头,心想:“我果然没有看错人,小武很值得投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