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1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1090

  这个因为《绝秦书》而名传列国,更是冠上了晋国第一才子称号的青年,看上去成熟了很多。
  魏相简略地跟吕武炫耀了自己在秦国的所见所闻,少不了骄傲地表示这次出使的成功。
  算是成功吗?
  不就是去宣战,又大大地装了一次逼嘛。
  这少年可能知道了一些吕武的事情,用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一点不比吕武差劲。
  吕武才不惯着魏相,说道:“我四日连取‘戏’、‘豪’。”
  本来一脸得意的魏相,一听脸色就僵硬了。
  出使啥的。
  又是成为晋国第一才子。
  不是“武功”上面的成就。
  这年头“文治”真的没有“武功”受到重视。
  将某个地方治理得再好,不能上战场获立功勋,一样是二流人物。
  才名什么的,跟武力一比,变成了啥都不是。
  魏相觉得已经不能跟吕武开心地当朋友,连亲戚都有点不想认了。
  “攻下‘戏’与‘豪’缴获甚多。”吕武笑呵呵地说:“我将渡泾水往西而去,来否?”
  有贵族去找郤至,一些有实力的贵族被郤至接纳进入“新军”的序列。
  赵旃的境遇虽然不好,一样有贵族去找。
  他来者不拒地接受了贵族的“求加入”,很是为自己的“终战”在贵族全面刷了分数。
  本来不满编的“新军”一再接纳贵族,非但满编还有点超量。
  这也给吕武提了一个醒,他去找了赵旃,得到同意也拿到了许可符节,自己也开始呼朋唤友。
  魏相有了“文”方面的名声,肯定要在“武”上面有所建树,一听立刻说道:“如此,我率一‘旅’,与你一同出发。”
  吕武后面又去找了韩起。
  要不是智朔没来,他都想连智家都拉上。
  一阵招呼下来,吕武除了魏相之外,又喊来了几个相熟的贵族,一下子有了五个‘旅’的部队。
  赵旃和郤至得知吕武没几天拉出了五个“旅”,其实是惊到了。
  “你这个女婿……”郤至对吕武本身没意见,甚至觉得有这么一个猛将挺不错,略感惊愕地说道:“为‘下大夫’不足两岁,便能组成五‘旅’?”
  赵旃的惊讶不比郤至少。
  现在的贵族,不管是用了什么办法,能拉扯起军队就是实力。
  看看赵旃就知道了,他明明是个“卿”,却是连一个完整“师”都组建得那么困难,表明的是全方面的实力下滑。
  当然,吕武是拉出五个“旅”了,却没有成为一个“帅”。
  赵旃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无法为吕武争取。
  郤至是有点欣赏吕武,但欣赏是一回事,栽培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们在原地已经耽搁了六天。
  主要是赵旃和郤至其实也不知道泾水西岸的情况,不敢贸贸然渡过泾水。
  他们已经派人找到了泾水较浅的河滩,还需要“麻隧”这边爆发交战,联军牵扯住秦军的兵力,才会展开行动。
  到第十七天,也就是正面战场的交战爆发,赵旃才下达了开拔的命令。
  他们先渡过渭水,来到渭水南岸,向西行军约七十里,又渡河来到渭水北岸。
  期间,他们路过了“豪”周边,远远地看到被烧城残垣断壁的城池。
  吕武来到渭水北岸,一路上越看越觉得地形很熟悉,只是想不起什么时候来过这里。
  他不知道的是,之前自己攻下并烧毁的“豪”其实是现代的西an,正在走的地方则是现代的咸阳。
  两千五百多年的岁月虽久,一些地形却是没变,能不熟悉吗?
第149章
这不是诸夏套路的战争
  他们所在的位置是后面俗称的关中,只不过叫关中之前,要先把函谷关、峣关、武关给建起来,形成依托山脉的关隘守关,才有“关中”之名。
  叫“关中”之前,还要有一个称呼,叫“秦川”。
  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往后推数百年,他们脚下踩的土地会被称呼“内史郡”,算是秦庭的京畿之地。
  现在当然没函谷关,峣关和其余关隘自然也没有,想要攻打秦国其实比较容易。
  叫“麻隧”、“泾阳”的那片区域,包括“侯丽”和“棫林”在内,几百年后是秦国的咸阳城覆盖区域。
  渡过渭水来到北岸的“新军”,登陆地点就是现代的咸阳市。
  吕武没穿越前在这待了小半年,觉得地形熟悉却想不出来,其实是因为现在森林覆盖密度太大。
  他们并不想被秦人发觉,自然不能在太开阔的地形上行军,不是走树林的边缘位置,就是穿越森林。
  幸亏这里是西北,气候方面并不多雨潮湿,不像南方大半年都在下雨形成雨林。
  要不然他们面对的将不止是活动于密林的各种动物,还要经受各种毒虫蛇蚁的挑战。
  另外,地面也不会是青青绿草,该是成片的沼泽,时不时被弥漫毒瘴的区域拦住去路。
  这一天,他们在傍晚时停在林中停歇。
  一些身份高的人才会立起帐篷,其余人的待遇就是以天为被以地为席。
  当然,也能去睡在战车上,或是跑去运输马车的车斗下睡觉。
  “温子(郤至)带兵谨慎。”魏相的额头肿起来大包,不是磕碰到,是被蚊子给叮咬的。他频繁地伸手饶痒,一脸痛苦伴杂着酸爽,说道:“此处便为棫林,只是不知相距城池几里?”
  这几天吕武跟魏相交流下来,听了不少关于秦国的见闻。
  秦国现在真不是什么霸主,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强大了,才频频地挑战晋国。
  根据魏相的说法,秦国现在城池少得可怜,再多也不会超过二十五座。
  这是不是侧面说明一点,秦国有足够实力建城的贵族,不会超过二十五家?
  另外,秦国除了在泾水和渭水的交汇处比较密集的地建了四座城之外,只剩下都城“雍”周边的城池数量多一些,其余的地方几百里都看不到一座城池。
  吕武当时在脑子里过滤了一遍,得出的概念是秦国的都城“雍”应该是在岐山的西南方向。
  他没记错的话,那边是现代的宝鸡市?
  再根据一些信息进行整合,他可算知道自己脚踩的土地是现代的哪里了,也就难怪觉得地形有些熟悉。
  “不超十里。”韩起看上去非常疲惫,说道:“我听闻再往前两里,便是秦人开辟出来的旷野。”
  这个时候讲“旷野”,指的是没有成片树林的平坦地势。
  大多数的旷野还真是人工开辟出来,要不哪里都是树林覆盖。
  “建城之时大肆砍伐罢了。”魏相去了一趟秦庭,对秦人似乎有了浓浓的鄙视?他说:“我闻半数秦人不再农耕,以放牧营生。可见彼辈与西戎征战近百载,已不类诸夏,仿于胡。”
  吕武就纳闷了,问道:“秦人先祖为牧人?”
  满肚子学问没地方炫耀的魏相,找到机会开始介绍起了秦人的历史。
  根据魏相的说法,秦人早期的确是一群牧民,救了周天子被棘封爵位,才归了诸夏。
  吕武听得有些迷。
  秦人祖先是牧民的话,赵氏不也是一群牧民?
  另外,不是有个说法,讲的是秦人为殷商后裔,嬴姓赵氏是恶来的子孙吗?
  吕武在“户籍”上的资料也是殷商后裔,好像还是比干的子孙来着。
  他不知道这种跟脚有没有什么后患,琢磨着殷商都亡国那么久,该是没什么后患才对。
  然而,其实是有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