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1090

  他之前已经是一名“军尉”,来“新军”是担任旅帅。
  邯郸赵连一个完整的“师”都快组建不起来,又没有多少贵族乐意来赵旃麾下效力,吕武过来是真正意义上的雪中送炭。
  赵旃如实跟吕武说了情况。
  这一次邯郸赵很尽力了,也就拉出三个“旅”的部队,兵源素质方面还很堪忧。
  吕武带来了一个“旅”。
  赵旃的家臣已经禀告,说吕武带来的全是甲士。
  这个甲士不一定要全部穿戴金属甲,防御力足够的皮甲也是可以的。
  老吕家这一次拿出了不少金属甲,留下一些作为备用之外,有五百名武士身穿铁甲。
  另外的一千名武士,他们至少都有一套还过得去的皮甲。
  这么一个“旅”加入到邯郸赵的“师”,一下子让本来质量堪忧的“师”加分不少,怎么都算是一个合格的“师”了。
  赵旃倒是有心将整个“师”指派给吕武指挥,但他实在做不到。
  官职是公器,贵族掌握着大大小小的“渠道”,却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说白了就是赵旃已经没有多少话语权,没办法扶吕武一把。
  一对翁婿正在交流,外面的守帐士兵禀告,说是郤至来了。
  帐帘被撩开,一名看着模样威武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来,我予武引荐。”赵旃让吕武站起来,又请郤至坐下,才说道:“此为我之女婿阴武;这位便是新军佐温子。”
  郤至的封地在“温”,人们尊称他温季(排行老三)。
  吕武当然是行礼问候。
  郤至看上去并没有多么盛气凌人,没说话就先开始笑,态度温和地说:“我早闻阴武名声,今日得见果真青春。”
  啊,这是一个看着很不错的少年。
  本以为会看到一个嚣张无比的人,吕武看到郤至的态度这么温和,心里多少感到一些意外。
  事实上这才正常。
  再骄傲的人,又或者嚣张跋扈,也不是时时刻刻表现得暴虐。
  没有任何冲突为前提,脑子没坏的话,还能逮住一个怼一个?
  “‘阴’地虽非位处边疆,早年动荡不安,多有贵族断绝祭祀,阴氏入主乃为国家解忧。”郤至微笑看着吕武,说道:“我闻阴氏得爵,三岁不足一岁身在食邑?”
  吕武没将郤至的笑容可掬当成自己的资本,恭敬地答道:“小子年幼,升爵乃是长辈看顾。‘阴’地荒废久时,得‘阴’而常年出征在外,苦也。”
  要是“阴”地是个好地方,也不会那么长时间没有大贵族愿意接收了。
  在晋国众贵族的普遍认知中,边疆的土地一般都不太好,尤其是西北疆那边事太多,属于谁得到谁倒霉。
  去年和今年,光是“霍”地这个地方,破产的小贵族数量就达到二十多个,还有两个中等贵族表示已经撑不下去。
  可以想象时局对靠近秦国和白狄的贵族是多么艰难。
  “幸得长辈垂青,多方接济于小子。”吕武要谦虚啊,更要述说自己的艰难,道:“武有所报答,仅以奋力建功。”
  郤至一阵“哈哈哈”的大笑,对赵旃说道:“阴氏得韩氏、魏氏、智氏看顾,日后你亦仰仗。”
  这话才算是郤家人该说的。
  明摆着说邯郸赵注定要衰败了,以后说不得需要仰仗来自吕武的保护。
  赵旃脸色不好看,强笑着说道:“正因如此,本将尚有余力,自是理当栽培。”
  郤至非常理解地点头,说道:“阴氏带来一千五百甲士,是当栽培。”
  吕武哪能当跟木头,站立起来行礼,说道:“唯奉上命,敢不死战!”
  郤至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而赵旃多少是有些惊奇地看着吕武,觉得自己这个女婿很不简单啊!
  “大兵聚于‘王城’,我闻秦国亦是三军齐出,又招来国中青壮,合计三十万已驻‘侯丽’。”郤至扫了一眼吕武,重新看向赵旃,说道:“元帅已遣使而往,相邀于‘麻隧’会猎。”
  吕武听到这里知道自己不能待下去,请示道:“小子初到,未及选址驻营,请允许我告退。”
  赵旃自然允许。
  吕武走到帐帘边上,要伸手撩开帐帘,却听到了郤至的话。
  郤至没刻意加大说话声,平静地说:“阴武。本军佐对你有何表现,将拭目以待。”
  吕武行礼道:“必使军佐见证我的武勇!”,说完转身撩开帐帘,走了出去。
  军帐里面传出了郤至的大笑声。
  而来到账外的吕武,看到的是外面站立着众多的甲士。
  这些甲士都是郤氏的武士,他们身穿犀牛皮甲胄,手里大多拿着战戈,看上去高大雄壮。
  他们将新军将的帐篷围起来了啊。
  不明所以的人过来一看,肯定会奇怪。
  人要是动不动就“哈哈”大笑,要么是一个很爽朗的人,不然就是心理很阴暗。
  吕武对郤至的印象比较模糊。
  只是大多数贵族认为郤氏跋扈,肯定不是空穴来风。
  “在下赵丹。”这个人看到吕武出来,走近了先行礼,复道:“军将有令,阴子为‘军尉’兼‘旅帅’,履营造职。我等前来奉命。”
  幸亏吕武的想象力足够,要不真的听不懂这个叫赵丹的人在讲些什么。
  简单说,他们这一伙邯郸赵的人,听从赵旃的命令,以后吕武说什么就是什么。
  再来,需要吕武巡视一下军营,觉得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更改。
  如果吕武全部不满意,有权进行全面的重新布置。
  吕武初来乍到,哪里知道太多,说道:“且容我履职,你可归回本部。”
  赵丹倒是利索,行礼带着自己的随行人员离开了。
  “王城”这边的地形区域平坦,一下子来了数十万的军队,大半平野充斥着营盘。
  成片光秃秃的树桩,述说这一边的树林彻底倒了大霉。
  优质的驻营地点当然是在河岸,只是大多数军队驻营不会直接选在河畔。
  这边是三条河流的交汇点。
  东边为大河,又有一座占地面积不是那么大的“首山”。
  南边则是渭水,更南面是成片的山地,过了华山再更南的地方叫“阴地”。
  这个“阴地”是全名,可不是老吕家只有一个“阴”的地名,其实就是日后的秦岭了。
  那个“阴地”现在盘踞着一股戎人,华夏将他们命名为“阴戎”。
  从“阴地”往东到郑国,往西到巴蜀边界,几乎都是戎人的生活区。
  北边是洛水,也是晋国与秦国的疆土分割线。
  目前这几条河流的交汇点,随处能看到士兵的身影。
  吕武巡视了一圈,没给自己多增加什么戏份,只是观察一下“新军”周边都是谁的营盘。
  他又得知一点,周王室的军队已经来了,却不是驻扎在河流交汇点,跑去了一个叫“大荔”的地方驻营。
  而“新军”的北面是鲁国的军队,东北面是曹国的军队,另外几个方向倒都是晋军了。
  吕武能选择的地方不多,只能在靠近鲁国的营地附近驻营。
  老吕家的到来吸引了鲁国人的注意力。
  鲁国执政季孙行父恰好出来透气,他看到一大堆的甲士过来,不由自主地感到惊讶,又看到一大群人手持奇形怪状的工具冲向了附近的树林。
  季孙行父知道那是晋国人,也知道那边是晋国‘新军’的设营区域,但不知道新来的是谁。
  他问左右:“此何人也?”
  左右就答道:“请容我前往一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