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1090

  那是魏相自己的主意,不是来自国君的命令,更不是其余“卿”给出的任务。
  为了自己的方便,不顾吕武需要建设封地,于情于理完全说不过去。
  魏相不应该因为吕武的拒绝心生怨怼,甚至要赞赏吕武很有封建领主的意识,表达出歉意也就成了一种礼节上面的理所当然。
  要是魏相完全没有表示,以后可没谁敢跟他交朋友了。
  事实上,一个动辄不顾他人感受的人,没有人会喜欢,更别提交朋友。
  吕武左思右想了一下,选出了一套甲胄,命人给魏相送过去。
  他需要进一步地试探一下魏氏,才能决定家族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那一套甲胄是铜甲,与魏相上次拿到的区别是,新的铜甲是鱼鳞甲。
  吕武上次送给魏相的是扎甲款式。
  只是一套甲胄,完全能抵上魏相命人送来的一百二十车粮食,甚至价值方面远远超过。
  老吕家的家臣还携带了一捆吕武亲手书写的信,主要是告诉魏相,自己并不在意那些事情,作为至交好友的魏相不用感到过多的内疚。
  另外,老吕家取得了新的成果,第一时间就想跟魏相分享喜悦。
  人在“吕”地的魏相收到甲胄,恰好吕琦和魏氏的一些小辈也在场。
  “小武常年在外,你不该前往邀请。”吕琦就是魏琦,也是吕武的老丈人之一,略略责怪地看着魏相,说道:“今次小武命人送来甲胄,叫人得知前因后果,魏氏如何取信于人?”
  不要因为自己的需要而去强加他人,以此为基础判定是否跋扈。
  魏氏现在很需要一个好的名声,一直以来也在努力营造人设。
  他们帮助了不少中小贵族,吕武的崛起恰好能用来证明魏氏的成功,双方获利都挺大。
  吕琦认为不能坏了魏氏营造的形象,责备了自己的亲儿子。
  称呼吕琦只是因为封地的关系,他与吕武并不同姓,也就不存在同姓不婚。
  要是吕琦哪天逝世,无论是家谱还是历史记名,只会称呼魏琦,不是吕琦。
  另外,吕武已经获得了一块新的封地,他要是有幸被记载于历史,会用“阴武”而不是吕武,并且会特地标明是林姓。
  魏颉的注意力全在甲胄上,惊奇地说:“此甲技艺超我魏氏?”
  那一套甲胄已经被穿在十字架上,展露了整体的构造。
  一层层的鱼鳞片反复地覆盖,给予了甲胄十足的防御力。
  整体的布局方面看上去非常简单和整洁。
  简单既是美,能使人一看就觉得赏心悦目。
  他们最为重视的是一些关节部分的配套,发现采用了较为宽大的甲片与皮革搭配。
  另外前胸部分的两页铜片非常显眼,一看就是奔着保护要害而设计。
  为了增加美观,脖颈部分有一件狐皮,不用多么仔细分辨就能从毛绒看出是极品货色。
  再来,甲胄上分布着一些彩缎和柳絮,还搭配了一件鲜红色的披风。
  甲胄的内部则是有皮革结构,不会在穿上去之后产生擦刮感。
  魏相的心思不在甲胄上面,他之前就从吕武那里获得一套铜甲,该研究的早就研究透了。
  而吕琦这时才将注意力转到甲胄上,还亲自过去检查了一番,得出的结论与魏颉一致,老吕家的技术真的超过了魏氏。
  魏绛表情比较奇怪地说:“未见武子赠甲予叔父……”
  吕琦就是魏绛的叔叔。
  目前有两家从吕武那里获得甲胄。
  智氏家主智罃属于抢劫行为。
  再来就是魏相了。
  吕琦瞪了魏绛一眼,他觉得这才是吕武懂得做人的选择。
  要是送老丈人甲胄,是不是该全送?
  毕竟,只送一位老丈人,显得很不会做人。
  全送的话,吕琦觉得老吕家没富裕到这种程度。
  魏相回过神来,仔细地一看甲胄,说道:“此为武赠予叔父。”
  吕琦稍微一愣,发现甲胄的款式比较大,不是那么适合魏相的身板,低低叹了一声,说道:“小武有心了。”
  之前吕武已经送了魏相一套甲,没必要再送一套。
  再看甲胄的尺码,还有华丽程度,明显需要足够的身份地位才能穿。
  他们这些聪明人认真一想,觉得吕武送这一套甲胄含有很大的深意。
  “武以此祝贺我魏氏。”魏相心态极度复杂地说:“此番相出使秦国,归来必可使我魏氏再进一步……”
  什么再进一步?
  就是离卿位又进了一步啊!
  他们为了这个目标已经奋斗了数十年,近期才看到成功的曙光。
  魏氏现在差的已经不是家族实力,是得到众“卿”的认可。
  当然,功劳那是越多越好。
  同时,魏氏也需要更多的声望,让人觉得魏氏获得卿位是一种众望所归。
  为了获取声望,还是名传列国的那种,魏相得知自己将要出使秦国,绞尽脑汁地在构思文章。
  他目前已经有些眉目,只差加一把劲就能写出名传列国的文章,也是晋国对秦国开战的檄文。
  魏颉非常郁闷,又说:“技艺已经超过我家了啊!”
  是啊,大家都知道。
  吕武几次出征都穿着防御力很强的甲胄,没人是瞎子,不需要魏颉来提醒。
  那又怎么样?
  一旦魏氏表态,他们相信吕武会知道该怎么做。
  只是跟魏氏奋斗成为“卿”相比,一些事情完全可以暂时放一放。
第133章
夭寿!秦国被开除出诸夏户籍了
  吕武取得的成果并不是从魏氏窃取,是他自己“研究”出来。
  无非就是魏氏远比老吕家强大,导致老吕家哪怕是取得了成果,除非是想跟魏氏撕破脸,否则不能投放于市场。
  这个就跟老吕家能大肆生产陶器,却是向范氏保证不会进入市场争夺份额的一样。
  各家有能力做到一些什么,不因为竞争而关系破裂也就是了。
  简单的说,能造什么东西,没有谁能去制止,他们不想看见的是自家的利益受损。
  要不然的话,谁都懂得吃饭。
  那么吃饭的专利是谁的?
  还能去阻止其他人吃饭???
  所以了,自己使用是一回事,产生竞争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吕武收到了来自魏相的信。
  一看就是魏氏在进行表态,他们不会强逼老吕家将技术拿出去,同时不希望老吕家向外贩售武器和甲胄。
  春秋话术很直接。
  吕武一看不会强逼,猜测魏氏没放弃获取技术,会拿什么来跟自己交易。
  看吧。
  姻亲什么的也是明算账,才不会因为成了亲戚,一切界线就消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