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10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4/1090

  霍擅说道:“王上,两万骑兵已到位,是否……”
  这两万骑兵所在的位置在“阴坂”,向西北可以攻击郑军后翼,向东南则是能直插楚军左翼。
  本来吧?吕武的部署比较倾向于让那两万骑兵攻击郑军,一举将郑军击垮,好使韩军能够参与到“新郑”战场的交战。
  现在,摆在“阴坂”的两万骑兵多了一个可有的选择,也就是击垮郑军,再将矛头对准韩军。
  “停驻三千于‘阴坂’,余下明日攻营之时,由左翼择机攻击楚军。”吕武说道。
  当然不止那两万骑兵在“新郑”的战场之外,在“新郑”这边的汉军也就三个“师”和两万骑兵,代表还有四个“师”是被摆在其它位置。
  外围的四个“师”里面,有一个“师”已经被吕武调到“新郑”的西边,另有一个“新郑”北面的“郐”附近,最后两个在向“虎牢”急行军。
  同时,吕武已经派人赶回汉国,做必要的动员是一方面,再来就是赶紧地联络暗中保护吕阳的队伍,让他们把吕阳带回国。
  吕阳在两年前出国,虽然没有明令流放,实际上还是跟流放差不多的。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吕阳一直在游历列国,先去韩国,再到荀国,后面去了鲁国、齐国等东面列国,目前是在楚国境内。
  有没有列国的人知道吕阳在游历?有点不好说的。
  之前的局势也就那样,再来吕武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没人做点什么,不代表各国要联合起来对付汉国之后不做什么。
  吕武为什么要将吕阳接回国?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个万一啊!
  到战国之后,多少强国是因为公子争位损了国力,自己将自己搞到一蹶不振呢?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一旦吕武真的出了什么事,作为嫡长子的吕阳再不合适继位为君,好过君位悬空不定,闹到一帮公子互相攻伐。
  “你往‘郐’,天明时分攻韩。”吕武看向了霍擅。
  韩起想玩是吧?
  吕武从来都没有被动挨打的习惯,哪怕韩国没有马上想跟汉国撕破脸,仅仅是韩起做出那些行为就是实际对汉国进行了悖盟!
  霍擅没有迟疑,应:“诺!”
  吕武视线在霍擅离开大帐之后才收回,看向了帐内的其余人,目光落在了魏武身上。
  魏武今年二十六岁,跟吕阳同辈,年纪上却是小非常多。
  当吕武的目光看过来再也没有移开,立刻让魏武产生了期待。
  对了,称呼魏武有点不合适,可以叫栎阳武,最好是称呼毕武。
  魏氏被吕武灭了,但是吕武留下了毕氏。这样一来,变成了吕武灭掉的魏氏是小宗,又让魏相的儿子魏武成为毕氏的宗主。
  吕武说道:“你往‘彭戏氏’,约见毕游。”
  这个毕游才是郑重的毕氏一脉,他是毕阳的曾孙,小了魏武一辈,当前是魏氏残余的首领。
  按照习俗,毕游是“身处于外”的类型,魏武接收了毕氏的封地变成了宗主更符合当前的礼法。
  魏武感到了极大的压力,极力镇定下来,行礼应“诺”之后也离开了。
  吕武不再发布什么命令,沉默了比较久的时间才让帐内众人退下。
  现在并不是汉国发力的最佳时间,关键在于时局出现了恶化。
  事实上也是那样,太阳不是围绕着吕武在转,宇宙的中心也不是吕武,哪有可能事事顺遂如意呢?
  在等待夜幕降临的时间里,吕武一再收到各方各面的汇报,包括一再遭到拒绝接见的范鞅分别派人去了韩军和楚军那边,又有宋军的主将向戎隐秘来到汉军这边见了吕武又匆匆离去。
  如果说之前吕武只是有所猜测,得知范鞅派人去见韩起和熊招,成功截杀了要去见韩起的范人截获密信,范国和韩国要对韩国进行悖盟不但被确认,还掌握了密信这种证据。
  拿到密信并观看之后,吕武确定遭到背叛并没有多么恼火。
  同为晋国之臣时,大家玩的就是有利则合的游戏,轮到有了属于各自的国家,国与国玩背叛就显得更正常了。
  有那个闲工夫发怒,还不如保持冷静的心态来应对突变的局势。
  “丑时命人往‘新郑’见范公子鞅,怒斥其悖盟背信。”吕武还是需要道德制高点的,拿捏好时间也能给范国和楚军那边在高层制造思维上的混乱。
  没有掌握荀国也对汉国悖盟的证据?那就暂时不把荀国扯进来呗。
  吕武知道荀国也早就有了自己的盘算,需要认清的是暂时非但不能把荀国怎么样,还要用最大的努力来稳住荀国。
  不止是荀国,吕武将要夜袭的楚国,以及以前就打得几次半身不遂和以后一定会灭掉的齐国,一样需要进行最大程度上的拉拢。
  当夜,吕武派去“新郑”骂范鞅的人出发,汉军营地内也开始为夜袭做最后的准备。
  打完就要跑?该毁的东西需要事先破坏,其余能用的东西则是往死里用,不然还要留给敌军用来在某天打自己啊!
  汉军营地在白天就大肆宰杀牛羊,以至于营盘里面先是充斥着血腥味,后面变成满营飘着肉香了。
  宰杀掉的牛羊全部煮了,一时半会吃不完就收起来等撤退路上再吃。
  战马往舒服了伺候,必要的热身也不能停,接下来轮到它们出死力的时刻了。
  饱餐荤腥的将士,除了必要的值守人员,其余人早早入睡,就等着凌晨玩一波大的。
  汉军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楚军当然不是瞎子。
  楚军紧张了一个白天,等着汉军邀战,结果是一整个白天过去,猜测中的大战根本没有发生。
  “汉王或许已有察觉?”公子午可能是火气有点大,一开口说话就让浑气狂喷,坐得近一点的人都能闻到口气的味道。
  熊招立刻点头,说道:“必定如此。”
  那可是寡人的偶像,能当寡人的偶像怎么可能是蠢货。
  比较受局限性的是,他们刚刚进入战国时代,思维方面还是放得不够开。
  拿军队调动的事情来说事,换作是各国君臣的思维得到解放,派出斥候、侦骑、探子什么的变成常态,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就该引起警觉,哪里轮得到吕武调动军队不被得知,即便知道了也没有让他们多想。
  认真论起来,一直跟吴国交战的楚国,他们并不是没有遭到过突然袭击,甚至连夜袭都遭遇了几次。
  当然了,夜袭的事情很少发生,规模上面也比较小。
  熊招要说点什么,帐外有人大声通报,说是彘裘求见。
  现在是什么时辰?差不多是丑时七刻,也就是将近午夜三点。
  楚国君臣这么晚没有睡的理由是汉军在白天显得很反常,他们肯定要进行相关的讨论,好在后面有能够应对的办法。
  “见过楚王,诸位。”彘裘脸上带着惶恐,行完礼,又是语速极快地说道:“汉王遣人训斥我王,已知我、韩悖盟之实。”
  所以,范鞅还是选择给出了士匄怎么死的说法,认为杀父仇人不是楚国啦?
  另外,彘裘回到范国是中行吴早就决定悖盟,回来说服范鞅以及一众范氏公族吗?
  而这时,帐外又有新的通报。
  来求见熊招的是宋国的向戎。
  “代寡君问候楚王。”向戎好像是没有看到彘裘,又或者是视而不见。
  熊招皱眉看着向戎,问道:“深夜来此,为何?”
  没有让向戎等着,也没有让彘裘事先躲避,里面有文章呀。
  向戎说道:“楚行霸道,非宋可奉,特来解盟。”
  熊招没有说话,只是露出了一脸的若有所思。
  倒是公子午怒声道:“宋可知此举将有何害?”
  向戎抿了抿嘴,沉默了几个呼吸才说道:“便是我诚意侍奉于楚,又将如何?楚灭我之心早有,断不会因我侍之以诚,吝惜于我。”
  熊招看了一眼公子午,可惜的是后者没时刻准备接收信号,导致熊招需要亲自上场,问道:“宋可是与汉互盟?”
  向戎又是一小会的沉默才说道:“汉王乃是信义之君,亦是不朽人物。”
  总之吧,可能世界上没有好人了,比较现实的是哪怕汉国要对宋国干点什么,反正不会比楚国更快。
  熊招没有给向戎什么反馈了。
  有些事却是一定要有人问,公子午充当了这个角色,问道:“宋退兵,抑或挪营,续而会猎?”
  这一问让向戎看上去非常纠结,却还是回答道:“我军今夜便会攻击。”
  啊?
  什么意思?
  这一刻,包括熊招在内的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愣在当场。
  向戎又说道:“汉王信我,予我权柄。我今次前来,便是代汉王宣告夜战之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4/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