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10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8/1090

  是吧,汉国为什么不早早发兵救援范国?
  有新的问题出现了,汉国又凭什么要早早出兵救援范国呢???
  用一个说法,范鞅现在的心态就是一种“唯利于己”了。
  出战的汉军并没有随着楚军撤回营寨而鸣金收兵,他们逼到了楚军营寨的百步左右,常规弩机和床弩、车弩又开始了持续不断的漫射。
  什么叫漫射?就是不刻意进行瞄准什么目标,往大范围区域瞎几把射就行了。
  观看了全程的吕武对这一战的感觉一般般,甚至觉得霍擅是个败家玩意。
  那可是四十万发各类弩箭,哪怕是有一部分在后续能够回收再利用,常规弩机和床弩、车弩的“耐久度”是这么消耗的吗?
  不是玩游戏,但“耐久度”这玩意对什么都有,任何东西用的次数多了,必然会减少其“寿命”的。
  这一次南下,汉军带来的各类箭矢也就三百万左右,后面是能够再获得补充,问题是消耗了就是消耗了。
  丝毫不夸张的来讲,出征携带三百万各类箭矢,在当前能够办得到的国家绝对不多,哪怕是有些国家能做到,天晓得要事先储备多少年,又是一次性掏空了武库。
  汉国在吕武的坚持下,达不到“工匠之国”的高度,常规生产速度之下,一个月生产出七八十万箭矢还是没有问题的。
  那是得益于吕武搞了非常原始的“车床”,能够便利地生产箭杆,至于箭镞直接用“浇铸模具”生产,一个模具生产几十个根本不成问题,后续再打磨去掉铁砂就行了。
  另外一点,其他国家是取材于自然,汉国已经开始玩人工种植军工材料啦。
  那个原始“车床”是个什么玩意?说白了就是诸夏早早就研究出来的玩意,一般是木工进行使用。
  那样的“车床”会有一个或大或小的平台,再加装一些用来固定物体作用的工具,配上锋利的其余玩意去切、削、剥、断等等,想要打造什么,尤其是一块木材变成箭杆,过程会非常快,并且只要“车床”一致,使用的材料再一样,生产出来的箭杆在规格上的差别绝对不大。
  事实上,那种“车床”在两汉时期就有了,其它民族出现的时间或快或晚,反正基本都有相似的玩意。
  汉军在不断的射箭,到底取得多少杀伤效果,不是那么好判断。
  话说,汉军都已经怼到了楚军营寨在射箭,为什么不使用火箭,玩一把火烧连营?
  这个问题简直奇妙,会让负责指挥作战的霍擅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大约是汉军怼到楚军营寨前面射了一刻钟之后,楚军辕门升起了免战牌。
  霍擅并没有第一时间下令停止射箭,他的选择是派人到“新郑”城墙之上,请示吕武得到指示之后才下令鸣金收兵。
  “此番甚是打击楚军气焰。”范鞅做出了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讨好地对吕武笑着,又说道:“假父,如需辎重,范可应也。”
  大家都看到了,汉军在两个时辰左右射出了海量的各类箭矢,用膝盖骨思考都知道对箭矢的消耗量很夸张。
  汉军表演出了强劲的远程攻击能力,他们不免会忽视了汉军的近战实力,思维变成了想方设法来补充汉军的箭矢,保持该有的远程攻击力度。
  “辎重?”吕武并非是瞧不起范国,轻声说道:“如可供应肉食,甚是好事。”
  由范国来打造汉军的箭矢就免了,哪怕是能制造,产量估计也是惨不忍睹。
  用一种讲事实的态度来说,汉国肯定没有进入到工业化的时代,对于制造业怎么都利用上了更多的便利工具,其余列国还完全在依靠匠人凭借经验的“手搓”呢。
  范鞅有点懵了。
  肉食是吧?哪怕是贵族也不是天天能吃上荤腥,才不是黎庶想象中每顿只吃肉不吃其它类型的食物。
  “没有记错的话,汉军带来了二十余万头羊,约五千只牛?”范鞅想到。
  之前得知消息的范鞅还多少笑话,占了秦人地方的汉人,慢慢跟秦人一样在胡化呢。
  现在吕武特别强调到了肉食,还用多想吗?携带牛羊不光是为了生产奶酪,还会宰杀了吃肉。
  营养跟不上的任何高强度训练都是一种透支生命力的行为,也就有谋杀嫌疑。
  想要训练精兵?光是让受训者吃糠咽菜,其实就是一种残酷的淘汰过程,能熬过去就算合格,过劳死什么的视而不见。
  当前的时代中,汉国各阶层一年吃的肉,不敢说超过全球各族群一年的量,反正吃肉频率绝对是远超诸夏其余列国的。
  想要有一副好的体格,营养必须跟得上呀!
  汉国那边,吃肉来增添人体所需的营养只是其中的一种,作为一个半农耕和半游牧的国家体系,牧养的马、牛、羊数量那么多,不搞奶制品就是一种过错。
  在搞奶制品方面,吕武只是进行了必要的敦促,人们自然会有各种办法来推陈出新做出各种玩意。
  随着时间的一再流逝,新一代的汉人在身体健康度和体格方面,肉眼可见的比老一辈更健康,身高上的差距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了,喝牛奶能长高这种说法,要说效果肯定是有的,只是跟钻石营销一样,有那么点过度夸张了。
  范国当然也有贵族养马、牛、羊,只是在数量上绝对跟汉国没得比。
  范鞅一咬牙,决定收集两千只羊和两百头牛奉献给吕武。
  这么做就对了,尽管时代已经在变革,一些规矩则是还在。不能是范鞅直接犒劳汉军,唯一能犒劳汉军的人只有吕武,其余人干了就是挑衅。
  韩起说道:“退往营寨之楚军,我观之‘左右广’不足三千。”
  那个“左右广”可是楚国精锐中的精锐!
  用一个比较实际的说法,曾经的三千“左右广”可是能直接跟晋军的一个“军”正面交战而不败的。
  曾经的晋军能征善战是各诸侯都承认的事情,通常出动一个“军”就能打的山东诸侯满头包。
  楚国历代国君建设“左右广”不留余力,数十万之众进行了精挑细选,再配以精良的武器装备,很漫长的时间里也就将“左右广”的数量维持在三千。
  吕武还在等待近一步的战果汇报,听到韩起那么讲,视线移动过去。
  “楚王或将退兵?”韩起用了疑问句。
  今天的交战是任何人事先都没有想到的,其中包括了吕武在内的汉人。
  床弩和车弩是汉军首次使用在野战之中,着实没有想到会给楚军带去那么强的威慑力,以至于让指挥作战的蒍子冯出现了进退失据的状况。
  但凡是蒍子冯决心大一些,直接下令全军突击,哪怕一样是会战败,不至于己方折损了那么多,对汉军人员的杀伤只有可怜巴巴的不足三百。
  现在,楚国精锐中的精锐以一种非常憋屈的方式折损惨重,肯定是会打击到楚国君臣的自信,再有那漫天有如飞蝗一般的箭雨覆盖给予的恐惧,他们没有想到应对的方法之前,不想再继续打下去,只能说是一种理智,不能绝对的说是丧胆了。
  范鞅还在思考,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曾经试图组建骑兵,可惜的是马匹质量堪忧,再来可能是训练不得方法,反正后来放弃了对骑兵的探索。
  刚才汉军展现出来的远程攻击能力是很强悍,范鞅却是注意到了汉军骑兵的重要作用。
  别的不说,仅仅是汉军骑兵能够速度极快地插进战场,还是那种寻找到楚军薄弱位置,近乎是一击要命的打击方式,换作步兵的机动性,哪怕将领一样能找到敌军的薄弱位置,以步兵的速度肯定是办不到骑兵能做到的事情。
  吕武也在思考楚王招会不会撤兵,近一步再思量现在停战合不合适等等的问题。
  不用多想,战争还没有达到预期,吕武才不会这样就想结束!
第813章
必有四晋归一雄心
  熊招的心态很复杂,一方面是对偶像那边的强悍早有预料,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兵力的损失心中滴血,认为自己还是不够重视汉国,才有了这一战的惨痛教训。
  其余封主的部队损失会让熊招心疼,达到心里滴血程度的是“左右广”只剩下三千不到。
  一名“左右广”的士兵需要花多少资源来进行武装呢?别的不用说,穿在外面的一套精装皮甲,价值应该能达到一名小贵族的一两年产出的总和,里面还有两层甲胄也是有点价值,再来就是那面盾,还有一柄短戟,一副弓以及一囊箭。
  用经济数据来说话,五千“左右广”丢在战场之上,一下子让楚国两三年的税白收了。
  仅仅是装备的损失其实还好,未来多收重税一年的时间也就补上来了,打造装备需要费点力。
  主要是一批精锐的士兵没了,哪怕楚国再怎么人口众多,真心不是那么好挑选出五千名称得上精锐的兵源啊!
  楚国君臣一片愁云惨淡,一众小弟看着却是要好上一些。
  小弟嘛,跟了谁不是还当小弟?必要的时刻,及时换个带头大哥就好了。
  作为老大,尤其是像楚国这种老大,他们当惯了大哥,怎么可能会去当别人的小弟?尤其是楚国和中原列国的各种习俗以及规则根本不一样,不止是心态上接受不了,连带各方各面也很违和的呀。
  “臣有罪!”蒍子冯低着脑袋跪在了地上,使人无法看清楚脸上表情。
  熊招嘴巴张了张,一时半会不知道该做出怎么样的处置。
  楚国有“败军杀将”的传统,哪怕是令尹率军出征落了个惨败,一样需要用死亡来给楚国国君以及万众一个交代。
  其余的战败?只要不是败得太惨,闹出太大的笑话,或是遭受到的损失过于惨重,楚国也不是每战败一场就要让统兵将领自杀。真的是这样,楚国有多少统兵大将够死的?
  刚才的那一战无疑是惨败,并且楚军还败得非常难看,一下子折损掉三万多战力不提,最为重要的是使得士气原本旺盛的联军出现了心态上断崖式的雪崩。
  不管干什么,心态都显得无比重要!
  哪怕是装备比不上,战斗力也差劲一些,能够对己方获得胜利深信不疑,有十分的战斗力都能发挥到十二分;反而言之,有再好的装备,战斗力本身也强悍,认定必输无疑的话,交战那时十分的战斗力能发挥一半都算是好了。
  蒍氏是大族,不止在楚国显得很庞大,以当今时代而言,可能也就略输原先晋国有限的几个卿位家族。
  熊招看着跪在地上的蒍子冯,说道:“不谷,应该如何处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8/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