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10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1/1090

  四国合流的队伍已经途经徐国来到吴国境内。
  齐国的队伍跟其余三国合流之后,没有发生什么龌龊的事情。“一体”之外的吕光都能跟吕武、士匄和中行吴谈笑风生。
  说到底,他们之间不管有没有仇恨,共同的身份都是中原诸侯,不清楚楚国到底会不会闹出什么幺蛾子之前,选择一致的立场总归没错。
  这种立场会随着各自安全返回国内而结束,之后该怎么来打生打死就继续打。
  徐国并不是传统诸夏体系的国家,他们跟莒国一样是个东夷体系的国家,硬要有一个区分仅仅是莒国几乎被诸夏的诸侯所容纳,徐国则是极少极少参加诸夏诸侯的活动。
  东夷啊,曾经殷商的大敌。
  殷商为了打东夷连国祚都丢了,姬发趁着殷商主力在外去偷家,等待殷商的都城被攻破,最后一代殷商之主帝辛身死,等等消息传过去,东夷各首领不知道笑得有多么开心。
  姬周是靠着偷家获得“天下共主”的地位,他们为了让各个势力承认,不分族群进行了优待,其中就包括了东夷的各个首领。
  事实证明殷商用硬的没有成功瓦解掉东夷,倒是姬周一方面软着来,另一方面各种阴暗动作不断,有那么点要成功瓦解东夷了。
  到底是哪种手段好?能将目的达到就行了,难道不是吗?
  吕武亲自走了一遭徐国,亲眼看到了什么叫一马平川又无险可守。
  他依稀记得历史上徐国是被吴国所吞并,过程中不存在什么血战,有的就是逐渐蚕食,再一击定乾坤。
  另外有一点,各个东夷体系国家或势力固然是被诸夏诸侯所攻灭,功劳什么的则是跟姬周无关。
  原因是到了那个历史阶段,各诸侯早就不奉行周王室的办事方法,他们有自己花样百出的手段。
  历史上,从北方进军南下就那么几个优质方案,大多数要么是走“徐”这边,再席卷南方;不然就是从巴蜀那边绕,沿着长江一路席卷南方。
  两个方案各有优劣,其实不止是因为地形的因素,有着太多的方方面面,比如经济需要,或是获取粮秣难易,等等的考量。
  他们一路向南,直至来到大江边上。
  这一条大江跟大河比,着实是有点不知道该怎么比,要说历史意义,两条河系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一样是远古人们盘踞栖息的所在,再产生属于自己的文明。
  从战略角度来分辨,大河某种程度上是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屏障,只是一旦要用到大河来御敌的话,只证明那个王朝就是个废物;而大江就是一个南北分治的依仗,不止一个割据势力依靠大江挡住北方的强敌。
  吕武看着江面,说道:“此为何处?”
  他记得这一片区域好像有发生过大战?不是现在,是在久远的以后。
  那是东晋小朝廷击败了前秦的苻坚,让苻坚的“投鞭断流”成为笑话。
  而这是吕武记忆出现错误了。
  他们并没有经过“淝水之战”的区域,并且“淝水之战”并不是发生在长江沿岸。
  有一句话叫“沧海桑田”,目前是公元前550年,距离“淝水之战”有将近千年之久。
  现阶段没有一个叫“苟陵”的湖泊,“淝水”也不存在,不是没有这两个名字,就是真的没有湖泊和河流。
  梁兴答道:“此处唤为‘长岸’,楚侯便在大江南岸。”
  啊?这个“长岸”有什么来历吗?
  至于说熊招在大江南岸,一眼看去并没有大股人马,看到的只有浓密的绿色。
  他们所处的位置是大江北岸,渡江之后还要走上约二十里才到“芜湖”。
  当然,现在“芜湖”被称呼为“鸠兹”。
  四个国家合起来的人数超过十万,怎么渡河啊?
  “诸君,婴以为可先遣人过河,寻楚侯调来舟船?”晏婴近期的存在感挺强的。
  他是“臣”,无法直接跟“君”交流,经常让吕光拜访吕武,再跟在身边,谈一些关于变法的事。
  吕武本身就挺好奇齐国是个什么样的变法方式,很乐意跟齐国的君臣聊一聊。
  齐国则是想从汉国取经,不介绍自己的变法情况,怎么让吕武给些意见?
  后面,士匄和中行吴加入到“群聊”中去,四位国君以及随行的大臣没少对变法提出看法,有没有自己的理解是一回事,对变法有想法又能不能干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晏婴的建议很有建设性。
  本身就是楚国邀请四国南下,肯定是要提供一些帮助的呀。
  当然,四国也能自己打造舟船,问题只是用来一次性过江的话,是不是太奢侈了?
  或者说,四国造舟或许能办到,造船嘛……范国和荀国没有那技术。
  齐国临海,肯定有自己的造船技术,只是比不上楚国和吴国。
  至于汉国?现阶段的造船技术储备吕武有,只是没有拿出来。
  楚国那边得到请求,不知道是为了显摆还是什么,反正真的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来了大批的舟船。
  四国怎么敢乘坐楚国的舟船渡江到南岸,不怕回不到北岸吗?
  这里牵扯到“道义”方面的因素,楚国没发疯不会去攻击四国,再则哪怕是攻击也要打得过合兵十万的四位诸侯。
  再则说了,四国若是想回到北岸,没船还不能找另外可以渡河的地点吗?
  来到南岸,吕武再一次看到了熊招,两人对视了十几个呼吸的时间。
  熊招很干脆地无视了士匄、中行吴和吕光,迈步走向吕武的同时,脸上带着蜜汁笑容。
  “阴子……,汉侯,寡人早知有今日。”熊招的笑容显得高深莫测。
第789章
说是误会,信吗?
  面对那样的熊招又能让吕武怎么办?
  其实,吕武也是很无奈的呀。
  那么,熊招很早之前见到吕武就知道某天会操刀分裂晋国吗?只有极小的可能性是发现了,更多的是跟前几代的楚君做法一样,至少跟某位晋国的“卿”保持友善关系。
  当然了,不排除熊招查吕武的人生轨迹,一看之下变成迷弟的可能性。
  只是像他们这种身份地位的人,生长于当前时代再怎么痴迷一个人也会恪守本分,才不会痴迷于某人导致国祚不保。
  士匄的脸色很不对,估计是在思量熊招为什么会对吕武那般模样。
  这一刻,士匄想起了很多事情,尤其是某次熊招主动邀请晋国会盟,直接提到只要吕武到就行,晋国的其余人来不来无所谓。
  当时的士匄只想到楚国想对晋国各“卿”挑拨离间,加大晋国内部的裂痕。
  现在的局势已经大变样,熊招依然对吕武的态度比较特别,由不得士匄不往更深的层次细想。
  吕光内心里满满都是吃味,想道:“玛德,我们才是一伙的,他们三家自己是一伙的。看过来啊,表现得热情一些,作戏呀,骚起来!”
  要说心思不在观察熊招和吕武的人只有中行吴了。
  楚国再怎么强大,一时半会威胁不到荀国,现阶段对荀国最有威胁的是变法出现成效的齐国。
  这一段时间几位一国之君一再谈到变法,中行吴更多的时候是在当听众,极少才会讲一些自己的看法。
  理由没有多么复杂,中行吴深深知道不解决公族,变法什么的根本无从谈起。
  既然一时半会根本没得下手,大概知道变法是怎么回事,没必要将太多的精力放在无法付之行动的事情上面嘛。
  所以,中行吴很是搞不懂士匄每一次聊得那么热烈是为哪般,范国一样无法展开变法,有那闲工夫去探寻变法,不如将精力放在怎么加强跟汉国、荀国的关系身上,乃至于是趁机会跟齐国搞好关系,才是一国之君该做的。
  同时,吕武一边跟熊招寒暄,另一边则是想道:“现在有远交近攻的概念吗?”
  类似的概念肯定早就有了,只是没有人“系统化”的提出来。
  跟吕武寒暄完毕的熊招面向士匄、中行吴和吕光,该有的礼仪不缺,就是没有面对吕武时的热情劲头。
  “越侯亦欲相王,遭寡人拒绝。”熊招说道。
  那个“会稽”是越国的地盘,还是越国的都城。
  好嘛,几个国家要去越国的都城,天晓得楚国有没有事先跟越国沟通,现在熊招又拒绝了越君夫谭的参与相王,不止是没给面子了。
  吕武等待一起来到楚国设好的迎客场地,分别坐下后才问道:“为何往‘会稽’相王?”
  那边除了有大禹的坟墓之外,还有什么特别意义?
  越国之所以存在,不就是为了给大禹守坟的吗?并且越君一脉还包括需要按时按日提供血食以及进行祭奠。
  熊招说道:“延陵季子在‘会稽’作客。”
  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1/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