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10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9/1090

  两个人之前的身份不是君臣,见面了看在往日的情份上多少能聊一会。
  彘裘入汉,若是以前再怎么都会安排一块封地,也就是彘裘依然会作为贵族;现在嘛,汉国执行新制度,一切是用功劳来说话。
  吕武还是要详细讲解一番的。
  听后的彘裘应该是觉得没有受到礼遇,以至于脸色有点难看。
  “制度如此,非不授也。”吕武说道。
  彘裘沉默了。
  吕武又说:“裘有才,我知也。可先为我客卿,必斟酌使之,来日立功以为新贵。”
  话都说到这一份上,等于吕武给出了新的选择。
  彘裘愿意待在汉国就待,还是去投奔其他列国也行。
  认真算起来,彘裘还真是挺惨的。
  士鲂死了,彘裘继承了遗产,没有功劳而成了晋国的“卿”之一。
  在当晋国的“卿”期间,彘裘实际上并没有建立功业,后来更是被士匄压得死死的。
  好嘛,没有展现出能力,又觉得自己一再吃亏,闹到现在得了孤身流亡异国他乡的下场。
  彘裘好歹曾经是晋国的“卿”,就问惨不惨吧。
  走了,彘裘不止是离开吕武的大帐,到外面思考了很久的人生,没有亲自向吕武告别,也没有说要去哪里,反正是离开了。
  后面,吕武想了想还是派人去向士匄说明彘裘的去向,免得彘裘离开之后死了、失踪了,账算在汉国身上。
  当然,不是汉国怕了范国,纯粹就是不能平白无故背锅。
  吕武对彘裘的离开挺能理解的。
  现在虽然是礼崩乐坏了,除了汉国之外,其余列国有贵族前来投靠,国君就算是充大方也会礼遇对待,给一块或大或小的封地,再给予高或低的官职。
  彘裘之所以离开前还想了想,估计是想明白自己的能力也就那样,留在看功劳决定身份高度的汉国不但会一事无成,还会被笑话没有能力。
  所以了,彘裘选择去其他诸侯那边看看。
  吕武对此只有一个看法,从彘裘的选择也知道已经认命,范国的内乱没有爆发就已经结束。
  至于说彘裘会不会就此恨上汉国……,或者说吕武?谁知道呢。
第787章
诸侯汇聚
  吕武的队伍在“商丘”西北方向六十里碰上了荀国的队伍。
  当然不是双方事先不知道对方情况下的遭遇。
  吕武有骑兵作为先导,而骑兵会外出三十里到处活动,人数少或许不觉得是异常,发现大队肯定会及时进行汇报。
  一直到双方进入互相可视视野范围内之后,荀国那边的队伍才有点反应,是不是能推测荀人之前并不知道汉国这支队伍的存在?
  “彘裘寻我,我纳之,分封于‘柯’。”中行吴对吕武说道。
  他们能在一块聊天,当然是因为汉国与荀国的队伍进行了合流。
  现在其它的东西很难看得出来,态度上中行吴对吕武表现得一如往常那般恭敬。
  吕武带着一万常备军和两万骑兵南下。
  中行吴则是带着两个“师”南下。
  从这里其实能看出一些东西,不是说吕武没有安全感或怕死,也不是中行吴胆子大,其实就是汉国面对的外部威胁不强,荀国受于齐国的压力无法让中行吴带更多的军队南下沿途护卫。
  南下的荀军,以吕武来看质量只能说一般般,只说明荀军精锐被中行吴留在国内了。
  吕武轻声说道:“如此,以后再无彘裘,世间再添一柯裘。”
  以习俗和规则来算,事情就是那么一回事。
  中行吴一脸的无奈,说道:“我本意劝裘往楚,奈何?”
  这是担忧收留彘裘会让士匄有什么负面想法?
  还是说,以前晋国的贵族习惯于逃亡楚国,不应该打破这个老传统?
  他们结伴而行,差不多抵达“商丘”时,汉国这边有骑兵来报,说是后方发现了范国的大队。
  没意外就是士匄南来,应该还是刻意加快了赶路的速度。
  “范国风波骤停,想来必使天子、诸侯失望?”中行吴这是在试探吕武有什么想法。
  尽管情报来得有些慢,吕武还是搞清楚了范国这一场风波的大概。
  根据情报显示,士匄是得到了宗亲士弱和刘明的全力支持。其中士弱的出力最多,不断游说裘氏的一些实权人物,才将裘氏从内部瓦解。
  说来说去,其实还是彘裘能力不行,并且极度缺乏人格魅力,要不然怎么都能挣扎一下的。
  吕武没有回应中行吴,目光打量着前方的“商丘”。
  一直以为自己是老大的士匄做出一些违背诺言的话,其实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倒是一直以吕武小弟自居的中行吴玩了嘴巴上一套,实际行动又是另一套,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挺会玩的。
  士匄和中行吴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伤了吕武的心。
  以前都在晋国当“卿”就是那么一回事,有了各自的国家之后,诉求方面的分歧只会更大,真的相信会严守承诺才是傻呀。
  三人之中的吕武最为惬意,能玩得更明白一些,为得也是占道义上的优势,并不是真的打算遵守承诺。
  所以了,一再发生那么多的事情,吕武跟中行吴见了面,一句责问都没有。
  何必呢?保持互相之间的体面,选择各自的需要,蛮好的。
  这一次吕武怎么没有插手范国,比如说帮着彘裘夺权、夺位或立国,反正就是把范国搞得乱七八糟?不是不想去做,是做了对汉国没有好处。
  短期之内汉国没有横扫天下的实力,不但兵力不足,后勤供应也难以维持。
  再则说了,吕武深知汉氏子姓的根基也还不够稳,花十来年时间将汉川渠修好,也储备了足够多能做事的官员,到那时才是吕武奋力东出的时间。
  所以,当前阶段汉国需要蛰伏,必然会酌情支援范国,连带对荀国的支持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考量。
  “汉侯、荀伯,使我好赶。”士匄看着一副精神气爽的模样。
  士匄几乎没有花什么大家就解决内乱,的确也该意气风发,又说道:“宋公竟未出城相迎?”
  是啊,宋君子成不但没有出城迎接,并且宋国也没有派出大臣前来问候。
  这是宋国又搞幺蛾子了,无法阻止汉国、范国、荀国和楚国、齐国搞相王的活动,难道还不能装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吗?
  关于相王的事情早就传得人尽皆知,大多数诸侯选择了装聋作哑,只有鲁国和曹国在上蹿下跳。
  鲁国蹦跶谁都不意外,反正鲁人就是那样。
  曹国未必有多么爱戴或看重周天子的权威,晋国被分割之后的惯性作死而已。
  “寡人遣人前往训斥子成!”士匄一副不爽的作态。
  吕武和中行吴就静静看着士匄表演。
  上一次楚国要灭掉宋国,范国出兵宋国进行了不是救援的救援。
  当时,宋国并没有选择集结大军跟范国合兵一处,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各处城邑需要驻兵防守,着实没有多余的兵力跟楚军进行野战。
  去年一战之后,宋国表示了对范国的臣服,士匄怎么去对待宋国都在规则之内。
  “呵呵。”士匄不是讪笑,要说这笑有什么意思,大概就是emmmm吧。
  汉国和荀国的队伍已经从“商丘”那边获得补给,人家宋国君臣就是白送,用这种行为求个相安无事。
  当前汉国和荀国对宋国没有想法,肯定不会额外生事。
  士匄估计是觉得不能在吕武和中行吴这边丢了面子,还真派人去训斥宋国君臣。
  “此次相王,二位如何看?”士匄问道。
  中行吴最先回应,讲了一大堆,大多是云里雾里的玩意,说了等于没说。
  吕武有点听不下去,说道:“楚视汉、范、荀、韩为一体,相王为瓦解我等同盟罢了。”
  里面的“韩”本来是“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9/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