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篮球太厉害了怎么办(校对)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183

  张昊做出假装周围没有人的样子说了句:“好好休息一下,为晚上的比赛做准备,张昊,这是你职业生涯第一场比赛,加油!”
  然后来到休息室小睡了一会儿,三点,被肯尼-安德森叫醒,其他人回到球馆还要磨蹭一会儿。
  张昊被叫醒后活动了一下身体,再次和肯尼-安德森上演了一通套路对白,紧接着开始做赛前准备。
  热身、投篮热手、切入练习、横移训练……季前赛对于张昊来说,好处多多。
  除了适应与成年人的比赛、学会更好的掌控自己大幅度提升后的静态对抗……这些方面,还有就是他的热身环节越来越丰富。
  可以休息、可以闲着、不想做事的时候看看电视或者打打游戏都无所谓,但如果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就要全力以赴,争取做到最好。
  这就是现在张昊对待自己宝贵时间的态度,如果做一件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的事情,却没有用心做好,对张昊来说这才叫浪费时间。
  最初,沃恩-弗莱明这位老将看着张昊的热身都汗颜,他这把年纪了,从未像张昊这样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热身环节中过,打了两场季前赛后,他也跟着张昊学。
  其实张昊做的每一环都很简单,任何人都办得到,只是没有多少人这么有耐心的为比赛做准备,沃恩-弗莱明学着张昊尽可能的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好,身体习惯之后,状态自然而然的达到了当下能达到的最佳状态。
  坚持下来后,沃恩-弗莱明发现,有时候事情其实没那么难、没那么复杂,重在坚持,两个多小时的热身时间,放到五年前巅峰期的时候,他完全不愿意这样做,可现在他后悔了。
  “哎,要是早点遇到一个艾克斯这样的队友就好了,可能雷吉也是这样做的吧,但他连热身都是自己单独在一个房间热身……”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像沃恩-弗莱明这样愿意向一个新秀学习,大部分人热身这一环还是该咋滴就咋滴,除了他和肯尼-安德森,还有一个跟着张昊学的人,居然是贾森-威廉姆斯……
  热身完毕等待入场的时候,肯尼-安德森凑到了张昊旁边唉声叹气:“艾克斯,你说,我这么帅,为什么入选了一次全明星首发就再没入过,哈达威这么丑,为什么能把我挤出全明星首发……”
  今天奥本山宫殿球馆来了很多很多的媒体,篮网队球员们都看到了。
  但是,来采访他们篮网队的,屈指可数。
  看到隔壁那支球队形象恶名昭昭、天才新星的人气一枝独秀,张昊感觉有点酸酸的。
  他再不在乎媒体、再不在乎公众看法,还是会产生羡慕嫉妒恨的情绪。
  谁不想新秀年就全明星票王?
  这时候张昊完全能理解格兰特-希尔和安芬尼-哈达威为什么那么遭人恨。
  张昊只是冒出了这样的念头,旁边这位被安芬尼-哈达威挤出全明星首发的大佬,则是真的不爽到极致。
  上赛季,二年级的安芬尼-哈达威抢走了肯尼-安德森的全明星首发。
  其实这件事不是那么准确,但93-94赛季肯尼-安德森是全明星首发,94-95赛季安芬尼-哈达威入选了全明星首发而肯尼-安德森没进,上赛季尾声篮网队和魔术队的比赛媒体自然要这么宣传,今年已经没人在乎篮网队了,但肯尼-安德森还在乎这事儿。
  还有,张昊更好的了解到一件事情——这年头,提起格兰特-希尔和安芬尼-哈达威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会让人联想到另一位。
  只是,肯尼-安德森今天说的这番话……
  张昊摸了摸肯尼-安德森的额头,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疑惑的说道:“没发烧啊,怎么说胡话了?”
  这一刀,好狠……正在滔滔不绝的肯尼-安德森顿时内伤。
  想要反击一下长相这个问题,但看到张昊那张脸……
  真别说,还有亿点小帅。
  肯尼-安德森再次来到角落舔伤口——他还小,不懂什么叫帅,不怪他,怪我,我这个老大没教好。
  没过多久,工作人员通知入场了。
  首发登场啊,站在球员通道口,他是第二个出场,首先出场的是新晋二当家阿尔蒙-吉列姆。
  感受着现场狂热的氛围,与季前赛打的那几场比赛大有不同。
  他们篮网队那地儿除了第一场满座,后面的3场上座率就稀稀拉拉了,这种事无法参考。
  打客场的三个对手都是强队,黄蜂队那边别提了,要不是季前赛票价便宜,也没那么多人去看,公牛队和步行者队上座率倒是很好,球迷也热情,只是,活塞队主场的氛围,比公牛队和步行者队的主场氛围都要吓人!
  张昊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第一时间确实被震惊到了。
  从坏孩子开始在NBA作威作福开始,底特律的球迷就逐渐成为了NBA最狂热的球迷之一,因为那个年代底特律的种族矛盾达到峰值,暴力的坏孩子军团让当地人非常有认同感。
  哪怕到现在白人不足十万人、经济愈发低迷,坏孩子军团就剩乔-杜马斯一个人其他人全都退役了,底特律球迷依旧支持着这支球队。
  熬了几年,终于熬出头了,他们迎来了新秀年就拿下全明星票王的格兰特-希尔,热情程度达到了90年代以来的顶峰!
  这种热情带给张昊的惊吓很快褪去,马上就要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第一场比赛了,兴奋的情绪很容易把负面情绪压制。
  这种对于比赛的热情,队友们再次感受到了。
  准备最后一个出场的肯尼-安德森故意没有提醒张昊活塞队主场有多火爆,想要吓一吓张昊,然后上去展现老大风采,安抚安抚。
  但看着张昊昂扬的战意、这股战意把队友们都感染到了……连他这位老大都感染到了。
  肯尼-安德森心里有些酸酸的——没事没事,自家小弟,小弟的魅力就是本老大的魅力。
  伴随着现场DJ低沉的介绍声,篮网队替补们跑出球员通道,站成一排,现场立刻响起了铺天盖地的嘘声。
  首先出场的是吉列姆,那叫一个骚气,像是在自家主场一样,迎着嘘声,冲出去激动的和替补队友们击掌,还在最后和贾森-威廉姆斯来了个街头见面的繁琐的击掌。
  不怪他这么激动,两年啊,你知道他是怎么过的吗,终于重返首发之位。
  但这对于现场球迷来说就是挑衅!立马骂声一片。
  看到这一幕的张昊嘴角都在抽抽,摇了摇头,伴随着DJ的介绍声跑了出去。
  离开球员通道的张昊面无表情,秉承着低调为王的原则。
  但是,现场球迷看到他跑出来的时候嘘声反而达到了沸点!
  张昊和队友们击掌后站在一旁,看着随后出来的PJ-布朗、格拉汉姆的时候嘘声小了很多,现场球迷的嗓子也吼哑了,到最后肯尼-安德森出来的时候嘘声又大了一些,但也没有特别大。
  张昊就纳闷儿了,吉列姆是因为太骚被嘘,他张某人为啥嘘声最大?
  他完全不记得自己和活塞队有任何恩怨,甚至他压根就不可能和其他球队产生恩怨。
  长太帅?
  张昊觉得只有这个原因。
  篮网队球员出场完毕后,现场球迷的嘘声变成了欢呼声,另一边球员通道,乔-杜马斯正在打趣格兰特-希尔:“你看,自从你进入NBA,和你同时期进入NBA的天才来我们这里就会被嘘,这人气,刺客都比不上你啊!”
  乔-杜马斯是坏孩子军团中唯一的异类,是坏孩子军团那群人里面唯一一个有风度、名声正面的球员,拿到两连冠、还拿了个FMVP。
  格兰特-希尔进入NBA后,就如活塞队管理层所想,乔-杜马斯的经验、能力,给格兰特-希尔带来的巨大的帮助。
  格兰特-希尔听到这话颇有些得意,但随即就想到了自己应该成熟稳重,应道:“这是好事也是坏事,主场氛围好,我们会打得更卖力,但也会遭到更多对手的针对。”
  听到DJ用高亢的嗓音喊着希尔的名字,乔-杜马斯笑了笑,说道:“准备出场吧!我们的大明星。”
  看着格兰特-希尔走出球员通道的背影,乔-杜马斯无奈的摇摇头——球队、球迷……所有人给这个二年级球员的期待都太高了。
  在乔-杜马斯看来,要格兰特-希尔一个人担负起复兴活塞的梦想,太难为他了,几年前他们的两连冠,拥有的那批球员,压根就不是现在的他们能比的。
  但球迷们就是给了这么高的期望。
  当格兰特-希尔出场的时候,现场球迷的欢呼声炸裂。
  新秀年就拿下全明星票王的超人气巨星,确实不一般。
  这时候字幕提示来了。
  “格兰特-希尔,23岁,身高203公分,体重102公斤,能力评价93,进攻92,防守89,篮板88,传球86,三分47,中投88,上篮97,速度91,力量88,弹跳87,灵活性90,控球91,交叉步变向92……”
  “这特么,两米艾啊这是!”
  格兰特-希尔这能力评价,看得张昊脖子都伸直了。
  回想了一下前几天看过的格兰特-希尔新秀年的比赛录像,当时只是觉得格兰特-希尔新秀年充满了灵气、球风漂亮、实力也强。
  现在看能力评价,配上看过的录像画面,真有点两米艾的感觉。
  这年头NBA球队找其他球队比赛录像都没那么容易,幸亏格兰特-希尔人气高,上赛季活塞队加播了足足13场全美直播,一共19场全美直播排在联盟第一。
  球队战术会议分析活塞队阵容、看录像的时候,张昊就已经了解了对手球员的打法,但看能力评价,显然要更具体一些。
  身体素质爆棚,他张某人静态对抗提升后,也才能和格兰特-希尔比一比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相差无几,格兰特-希尔稍快一点点,他张某人弹跳更好。
  技术不用比了,格兰特-希尔技术无比全面,突投传控都很好,变向过人能晃开乔丹、皮蓬的那种。
  能看得到的能力评价面板,他张某人也就灵活性和接球投篮、中投等少数几个方面比格兰特-希尔好。
  这是张昊进入NBA后见到过的第二强的球员,最强的那个自然是超越时代的巨星迈克尔-乔丹,魔术队那对双人组没见到,估摸着安芬尼-哈达威不会比格兰特-希尔差,起码是相当的水准。
  这年头的顶级天才进NBA就全明星,二年级开始就有巅峰影子了,几乎每年的前三顺位都是打三四年大学的那种。
  换句话讲,这年头的顶级天才,进入NBA就已经很成熟,只要能适应NBA,可能进入NBA就直接是NBA最顶级战力。
  而且,10月份格兰特-希尔才刚满23岁,将来19岁、20岁进入NBA的球员,好多打到二十三四岁都还在卖潜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1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