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9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5/2399

  崔戢刃无奈点点头,又问道:“不知爹爹对此事有何看法?”
  崔平仲道:“什么事?”
  崔戢刃讪讪道:“就是废后一事。”
  崔平仲稍显有些迟疑。
  崔戢刃立刻道:“爹爹,孩儿已经长大了,不会那么容易受人影响,孩儿只是想听听爹爹的想法。”
  崔平仲瞧了眼崔戢刃,叹道:“在爹爹看来,在这一次争斗中,没有赢家,只有输家。”
  崔戢刃皱眉道:“爹爹此话怎讲?”
  崔平仲道:“自古以来,皇权与相权始终是对立的,为此君主不断的削弱相权,但是如此一来的话,可就没有人再能够限制君主了,整个国家的兴衰,全凭君主一个人的意志,君主若英明,国则兴旺,君主若昏庸,国家则衰败,这样一来的话,国家就很难长盛不衰。若是臣子可以稍微限制下君主权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是臣子权力太大,架空了皇权,国家也必生祸乱。只可惜鲜有明君能够很好的平衡皇权和相权,因为多半人都是自私自利的。”
  崔戢刃点点头,道:“爹爹说得极是,自古明君手下皆有一帮能干的贤臣,而贤臣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主要是因为君主愿意听从他们的建议,否则的话,再有能力人才也只会变得籍籍无名,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千里马也缺不得伯乐。”
  崔平仲笑道:“你还说你长大了。”
  崔戢刃道:“可是爹爹你说的是很有道理,历史上的那些昏君总是难以逃脱独断专横的骂名。”
  崔平仲道:“只有愚昧之人才会讲道理,因为道理谁都会讲,真正聪明的人,是能够随机应变的。太尉心里也是这般想的,他一定认为他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陛下好,为了大唐好,但事实真的就是如此吗?还是因为权利熏心,恐怕他自己也不清楚。戢刃,将来你若入仕为官,一定要学会妥协,万不可再像当年一样,横冲直撞,这样只会招来杀生之祸,而且并不能改变什么,就好像你大姐那样。还是那句话,聪明的人一定是活着的人。”
  崔戢刃皱眉点点头,又道:“那爹爹也以为太尉输定呢?”
  崔平仲点点头。
  崔戢刃道:“但是太尉当了三十年的宰相,而且自始至终太尉都还未用尽全力。”
  崔平仲笑道:“你说的很对,太尉的确还隐藏了不少势力,像太尉这种聪明人,岂能自己的一切暴露在众人面前,要他真的决心破釜沉舟,殊死一搏,那胜负的确犹未可知,但可惜,他跟陛下身上都流着长孙氏的血脉,而且皇室中,陛下是唯一继承长孙血脉的人。”
  ……
  ……
  在太尉府一处非常幽静的假山后面有着一间木屋,屋内只设有一处灵台,灵台上放着一块灵牌,边上青烟袅袅。
  长孙无忌盘腿坐在铺垫上,双目微合。
  过得好一会儿,他突然睁开眼,望着灵台上的灵牌,叹道:“妹妹啊,你说哥该如何做是好?”
  此正是一代贤后长孙皇后的灵牌。
第819章
皇帝的意志
  皇宫!
  李治坐在书房前,凝目望着桌上那一道由自己亲手起草的圣旨。
  过得片刻,他收回目光来,朝着门外喊道:“张德胜。”
  立刻就听得吱呀一声,只见张德胜急忙忙走了进来。
  李治将圣旨递给他,道:“将这一道圣旨交给中书省的李义府,让其立刻执行。”
  张德胜一愣,随即道:“小人遵命。”
  恭恭敬敬的接过圣旨来,然后便走了出去。
  这张德胜带着圣旨来到了中书省,找到了中书侍郎李义府,将圣旨交给他,并且将李治的原话告知了他。
  李义府心中好奇,赶紧打开圣旨一看,不看还好,一看还真是吓一跳。
  原来这一道圣旨是要将褚遂良贬往潭州当都督,这潭州也就是后世的长沙。当然,这时候的潭州可不是省会城市,是相当偏远的。虽然这都督是一州之长,军权、政权都握在手里,但是对于褚遂良这种大宰相而言,别说潭州了,就算是去了洛阳,那都是被贬。
  李义府心中一惊,他倒不是对这内容感到惊讶,而是这么大的事,李治竟然没有跟他商量,心里难免会想,为什么这事我一点也不知晓,难道我做错了什么,让陛下不高兴吗?瞥了眼张德胜,笑问道:“张少监,大司空、特派使可有进宫面圣?”
  他不需要问许敬宗等人,因为他们是一边的,唯独李勣和韩艺不是一边的。
  张德胜心里可也精明的很,哪里不知李义府在想什么,道:“没有!今日陛下并未接见任何人。”
  李义府暗自松了口气,突然明白过来。
  李治这是要干什么,是要自己做主,不但是长孙无忌他们不能干预他,哪怕是李义府等人同样也不能干预他。
  这一道圣旨可以说是完全贯彻了李治个人的意志,哪怕是武媚娘也不知道。
  想明白这一切后,李义府是大喜不已,褚遂良的事一直吊在这里,他们也是寝食难安,因为褚遂良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自然是贬得越远越好。
  于是,他直接在中书省宣读了这一道圣旨,即时奏效。
  但是按道理来说,这是还要经过门下省的审核,尚书省再去执行,但是门下省和尚书省是长孙无忌的大本营,这道圣旨是不可能通过去的。
  这就是李治要跳出三省束缚的第一步。
  中书省的官员听得大吃一惊,这太不合规矩了,怎么这中书省还干了尚书省的事,尤其是中书令来济,他可是褚遂良的死党,听得这消息,差点没有昏厥过去。
  这犹如一声惊雷,朝野上下是人心惶惶。
  褚遂良可是托孤大臣,非同小可呀,他被贬引起的反响,那可要比柳奭、裴行俭被贬要大的多。
  但是,从大局来看,其实李治还是非常谨慎的,至少他没有直接废王立武,而是步步为营,褚遂良只是第一步而已,这一步的意义就是要试探一下长孙无忌的反应如何。
  当然,从李治的角度来看,脱离褚遂良远比废王立武的意义要大的多。
  韩瑗、来济火速赶到了太尉府,但是二人这一回二人并未出谋划策,只是将这消息告知了长孙无忌,然后就看着长孙无忌。
  他们不是不想劝长孙无忌出面营救褚遂良,而是他们知道,一旦长孙无忌出面,那就是拼死一搏了,绝无后路,他们心里也非常纠结,他们一方面当然不希望大唐出现这么大的动荡,但是他们与褚遂良又是多年的老友,亲如手足。
  长孙无忌听后,沉默不语,过得许久许久,他才缓缓道:“我知道了。”
  仅此一句话而已。
  韩瑗、来济听后,也没有再出声,拱手一礼,便告辞了。
  他们走后,长孙无忌立刻起身来到后院,一个魁梧的汉子已经在那里等候,长孙无忌淡淡道:“老夫要见韩艺。记住,如今城内可不比以往了,一定要小心。”
  “是。”
  那汉子领命便出去了。
  虽然长安城内的情况稍有变化,但是长孙无忌毕竟在这里经营了几十年,想要悄无声息的去见一个人那还是非常简单的。
  ……
  ……
  当日夜里,韩艺与小野偷偷来到北郊外的一片竹林里面,只见竹林间有着一间小屋,屋内泛着淡淡的烛光。
  韩艺突然停了下来,呆呆的望着那间小屋,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
  记得当年他被崔戢刃逼着要离开长安,就是来到这里后,命运发生了转折。然而今日,屋内外的心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但是有一点未曾改变,那就是今日对于韩艺而言,又是另一个命运转折点,他要开始收获属于自己的利益。
  “大哥,你怎么呢?”
  小野见韩艺突然站住了,于是好奇道。
  韩艺一怔,摇摇头道:“没什么。过去吧。”
  二人来到门前,还是那个护卫守卫在门前,他见韩艺来了,立刻向门内道:“太尉,特派使来了。”
  “进来吧。”
  屋内传来长孙无忌的声音。
  小野望着韩艺道:“大哥,要我守在这里吗?”
  韩艺摇摇头道:“你去玩吧。”
  这瞎灯黑火的,有什么可玩的,但是小野就好这一口,嘿嘿一笑,很快就消失在竹林的上空。
  韩艺在门前稍稍整理一下,才推开门走了进去,只见长孙无忌坐在卧榻上,横在卧榻上矮桌上烫着一壶热茶,跟那日的情景是一模一样。
  “韩艺见过太尉。”
  韩艺拱手一礼。
  长孙无忌笑道:“你来了,坐吧。”
  “多谢。”
  韩艺准备跨上卧榻前,突然发现长衫的下摆全是泥巴,下意识看了眼长孙无忌。但二人同时呵呵笑了起来,因为第一回在此见面,也发生过同样的状况。
  “坐吧!坐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5/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