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9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9/2399

  而台下却陷入了疯狂,儒生们确实忍不住了,为祖师爷摇旗呐喊,直接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郑伯隅等大儒们都傻了,这还是儒生吗?他们还是比较理智的,亦或者说顽固,觉得这故事完全不符合儒家的思想呀,整一四不像呀,但是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些儒生会这么疯狂。
  “孔丘”一举成名,但是他却将功劳归于自己的老师,如果不是老师提出这个概念,他也不会想到这一点的。
  这就是谦虚的美德。
  最后就是说孔丘在“大雪”之下,跪在老师的门前,希望得到老师的原谅。
  感性的儒生们又感动的稀里哗啦,一个劲的抹眼睛,我们祖师爷真是太高尚了,这就是我们祖师爷干的事呀。敬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结果当然是师生和,他的老师出来跟大家说“孔丘”是对的,并且奖励“孔丘”一个梨子,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唯一的办法就是尝一口。
  这个观点立刻得到不少人的认同,觉得这话里面是大有学问,细细品味。
  故事也就到此为止,红布落了下来。
  大家立刻反应过来,这只是一场话剧,上面那个人是可爱的小胖,而不是受尊敬的孔丘。
  但是他们立刻又陷入了沉思当中,力?重力?浮力?引力?
  个个都是晕乎乎的从凤飞楼走了出来。
  郑善行、王玄道、崔戢刃、卢师卦四人也从里面走了出来。
  “你们怎么看?”
  郑善行皱眉问道。
  卢师卦一边抛着自己手中的铜钱,一边笑道:“我觉得挺好看的,令人受益匪浅,说是胜读十年书,亦不为过啊!引力,呵呵,真是妙极,妙极。”
  他是郎中,自然是实践派,这话剧里面的观点非常符合他心中的观点,因此赞不绝口。
  王玄道苦笑道:“我想郑兄问的不是这个。”
  理解万岁啊!
  郑善行点点头道:“我是想问难道这就是韩艺的目的?”
  王玄道点点头,道:“这的确令人费解,这出话剧能够给韩艺带来什么?”
  一直都在沉思中的崔戢刃,突然微微一笑,道:“玄道,我看韩艺是在学习你太原王氏的先祖。”
  王玄道道:“先祖?”
  崔戢刃道:“王莽。”
  王玄道双眼一睁,道:“托古改制!”
  郑善行也明白过来,道:“当年王莽利用权力将儒家学说的一些思想用来达到的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不同的是,韩艺要改得不是制度,而是思想。”
  卢师卦呵呵一笑,道:“其实这一招已经不是韩艺第一回玩了。”
  王玄道点点头道:“不错,训练营的复兴贵族精神同样与托古改制同样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崔戢刃笑道:“说是思想,恐怕也有些不妥。韩艺显然是想创造一种新学问,但是他出身卑微,而且没有什么名望,只是一个商人,如果由他提出来,那没有人会听的,但是借用孔圣人的嘴说出,将这种学问融入到儒学当中,那影响力可就非同小可,很快就会为众人所知。”
  王玄道道:“一旦成功了,亦或者说被儒生认同了,那么大家也不傻,肯定知道这一切其实是韩艺创造的,而非孔圣人,那么他的地位、名望都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崔戢刃点点头道:“正是如此,他的野心可不小。”
  卢师卦呵呵道:“厉害!厉害啊!连这种办法都能想得出,记得他曾说过要做崔卢郑王,如今看来此言非虚啊!”
  郑善行道:“但是我大伯他们可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你们没有看见么,他们可都没有出来,估计是去找韩艺了。”
  崔戢刃笑道:“这就是他最高明之处,他已经将我们的家族给绑架了,为何这一出少年孔子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不都是因为我们的家族在后面支持他么,如今即便我们的长辈发现情况不对,但是若又因此反对他的话,那岂不是自打嘴脸,因此我认为只要韩艺给出合理的解释,以及不要做的太过,我们的长辈也只能继续支持他,毕竟我们几大家族都是非常爱惜自己的名誉。”
  王玄道微微笑道:“由此可见,当初那些消息都是韩艺自己放出去的,目的就是绑架我们几大家族。”
  卢师卦道:“既然我们都能想到,我们的长辈没有道理想不到这一点。”
  王玄道摇摇头道:“我们之所以想得到,那是因为我们非常了解韩艺,而我们的长辈可是一点都不了解韩艺,在他们眼中韩艺不过就是一个卑贱的商人,难免会大意。而且我们也只是猜测而已,可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我们的话。”
  郑善行突然问道:“那么我们是支持还是反对?”
  此话一出,几人都显得有些沉默,毕竟家族为重呀,韩艺这么利用他们的家族,要是都坐视不理,那也太不像话了。
  卢师卦突然一笑,道:“我想我们还应该实事求是,倘若韩艺说的是对的,那我们为何要反对,我们又凭什么去反对,若是错的,那自然应该反对。”
  王玄道微微皱眉道:“卢兄的意思不是想找一座高塔扔两个铁球下来吧。”
  卢师卦哈哈道:“知我者玄道也。”
  崔戢刃苦笑道:“我想这就是韩艺的目的。”
第752章
格物致知
  在话剧结束之后,大家都在后台庆祝演出成功,因此凤飞楼的后院是一片静悄悄的,唯有韩艺一人坐在院中手拿《礼记?大学》,挺费劲的研读着,但更多的是在等待着什么。
  “韩艺!韩艺!”
  伴随着一阵叫嚷,只见一群老者闯了进来,正是郑伯隅等一些大儒们。
  韩艺目光一扫,还好,我老丈人没有来,这样我就可以放开手脚的去忽悠了。急忙起身,拱手一礼,又满怀期待地问道:“不知几位前辈觉得晚辈这一出少年孔子如何?”
  郑伯隅一脸困惑道:“你——你弄的这都是些什么东西,什么引力,这跟我们儒家有什么关系?”
  他们一直认为这一出话剧肯定是关于仁爱、求学、励志的故事,哪知道出来一个引力,这太出乎意料了。
  韩艺一愣,随即赶忙解释道:“关于引力这方面,主要因为故事而存在,但并不是这一出话剧的主要思想呀,我这一出话剧完全是推崇儒家思想啊!”
  崔偲道:“这我等怎么一点也没有看出来。”
  另一个老者道:“这事你可得解释清楚。”
  虽然语气中充满了不满,但还算是比较温和的。
  韩艺惊愕道:“难道——难道各位都——都没有看出来?”
  难道里面另有玄机?郑伯隅仔细一想,好像又有那么些意思,但是剧中的力学,还是非常特别,绝对与儒家思想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他不好意思说自己一点都没有看出来,万一韩艺说出一个一二三来,那他不是丢脸丢大发了,于是道:“老夫就是问你,这引力究竟是怎么回事,孔圣人何时有过这个故事?”
  “当然没有,这完全是我虚构的,因为关于孔圣人年少时的故事,我知道的不是很清楚,只能自己去虚构。”
  韩艺摇摇头,又道:“其实关键不在于引力的本身,而是在于孔圣人发现引力的过程。”说到这里他将手中的书籍一扬,“我这个思路完全是来自于《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不正是儒家的格物致知精神吗?”
  “格物致知?”
  郑伯隅等人微微一愣,似乎并未想到这一点。
  韩艺见他们被忽悠住了,赶紧伸手道:“各位前辈先请坐。”
  郑伯隅等人虽然不满,但也没有办法,现在撕破脸那对大家都不好,于是坐了下来。
  韩艺也没有太嚣张,表现的还是非常恭敬,因为这一步棋对他而言,是至关重要,他必须要想获得崔卢郑王这些大家族的支持,只是站在厅中。
  卢秋子问道:“你说的虽不无道理,但是格物致知只是《礼记,大学》其中的一句,并非是我们儒家的主要思想,我们儒家的思想是仁治,礼治,德治。”言下之意,就是你小子偏题了。
  “卢前辈说的是,但是格物致知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并非是全部,少年孔子这一出话剧主要还是想突出孔圣人的人格魅力。”
  韩艺继续道:“其实在我构思整出话剧时,也曾非常纠结,究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还是以孔圣人为主。基于话剧娱乐的特性,肯定还是要以人物为主,而且孔圣人是儒家的始祖,增加孔圣人的影响力,就是增加儒家影响力。因此我就翻阅了不少关于孔圣人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都发生在孔圣人已经扬名立万时,如果我再演这些,那跟书上讲的没啥差别,那么就不能增加孔圣人的魅力,无法达到推广的效果。
  于是我就在想,孔圣人也不是一出生就是圣人,他也是一步步走向神坛的,这个成为圣人的过程,虽然记载的不是很详细,但是我认为这恰恰是孔圣人最吸引人的地方,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而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孔圣人肯定也是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才成功的,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就会引发共鸣,这才咱们儒家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还能鼓励众多儒生。
  因此我选择了少年孔子,我想展现的是一种孔子精神,是一种儒家的精神,而不是一些孔子说过的话,这些话谁都知道,但都是一些独立的,我想将这些话汇聚成一种精神。”
  郑伯隅听得似懂非懂,他们认为应该以儒家思想为主,但是韩艺却认为应该以孔子为主,他们当然也不会反对以孔子为主,这是很好的,点点头,道:“你说得倒是有些道理,但是老夫还是不太明白,这故事的内容与孔子精神有何联系?即便是格物致知也非孔圣人提出来的。”
  韩艺解释道:“这其中大有联系,梨子落下来,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谁都看过,谁都知道,寻常人肯定不会去想为什么梨子会落下来,但是如果孔圣人对此发出了疑问,那就能展现出他的过人之处,如果他还从这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发现一些非常奇妙的知识,这就展现出了孔圣人天资超然,这就是一种魅力。而且从这个细节,就反应出孔圣人之后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观点。
  然后,孔圣人为了寻找原因,不是一味的去思考,而是去请教他人,去学习,从生活中得到启发,这又反应出之后孔圣人提出的‘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的观点。
  在之后,孔圣人面对真理,勇敢去推翻老师的理论,从中也反应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观点。再到最后那一出师生和,反应出孔圣人尊师重道的思想,在真理面前,孔圣人是勇敢的,但是在老师面前,孔圣人是尊重的,这才是真正的尊师重道。他的老师原谅了他,并且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在孔子相师的故事中,孔子作为圣人同样也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求教。这就是儒家精神,或者说孔子精神。
  孔圣人的一切言论观点,都是由这种精神而衍生出来的,作为儒家弟子,应该要学习这种精神。至于引力,只是为了让一个看似普通的现象,展现出孔圣人超凡的魅力。如果我写孔圣人治国的故事,那么老子也提出过不少的名言,这就不能凸显出孔圣人独有的魅力。我是要借话剧推广儒教,那我必须给予凸显出孔圣人身上一种任何人都没有的精神。”
  这长篇大论下来,郑伯隅等人如梦初醒,恍然大悟,再细细一想,虽然整个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是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儒家的思想。
  仁政治国,大家都知道,而且很多学派的人都提出这个观点,那你写出来,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一个梨子落下来,孔圣人就发现了引力,这真是太吊了,太聪明了,这才是圣人干的事。
  一个老者抚须笑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韩艺,你真是用心良苦啊!”
  这老者可以说是王玄道的堂伯,王叔本。不是同一支脉的。
  那些大儒们也纷纷点头称赞,这个推广孔子精神的策略非常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9/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