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7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4/2399

  郑善行道:“所以陛下一定会安排自己的人上去。”
  说着他们都望向韩艺。
  韩艺道:“我不否认我的确对这个位子有所企图,这也是我策划这个计划的目的。”
  卢师卦叹道:“韩小哥,非我扫兴,只是在我看来,这个位子不是那么好坐的,你可得有心里准备啊!”
  韩艺微微皱眉。
  王玄道笑道:“韩小哥是不是认为陛下肯定会拼尽全力推你坐上去,而且又没有国舅公他们的反对,这事一定是十拿九稳?”
  韩艺点点头,他策划这一切,当然不是为了将张铭赶出去,这跟他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是为了给自己提供一个上位的机会,这在他看来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一方面现在李治身边人才困乏,另一方面长孙无忌一派不便从中作梗。
  王玄道道:“但是此事在我们看来,最多只有五成的机会。事情绝非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其中的关系是错综复杂。”
  ……
  ……
  长孙无忌等人的妥协,也就预示着此案的终结。
  在第二日的早朝上,群臣立刻以春耕唯由,觉得此案拖延太久,打扰了百姓的生活,请求李治早点判决。
  李治看到群臣那尴尬的表情,心里开心极了,前面给你们脸,你们不要,现在又腆着脸来求朕,但是他也见好就收,没有去刁难他们,先是对于刺杀蒋献的凶手进行一番痛批,同时明确表示,一定要捉住这刺客,决不能让皇家蒙羞,然后就对于此案宣判了,对于犯案人员进行一一判决。
  其中剥夺了蒋献的一切荣誉,蒋波降为庶民。当然,如果蒋献不死的话,李治肯定不会这么宣判的,他现在正式用人之际,但是死肯定就得另说了,另外张铭一家也都有被降为庶民,罚以徒刑三年,发配桂州,永世不得回长安,桂州就是后世桂林一代,在唐朝是属于非常偏僻的地区。
  同时,李治借机将张铭的党羽全部外放外地,大大小小也有十余名官吏,另外,对于张氏其他官吏也都有些调任,看似平调,其实也是贬,这就是古代最为著名的连坐之罪。
  但是在这一点上,李治这个度还是拿捏的非常好,他只是打击张铭的势力,没有去动长孙无忌的势力,还是留有余地的。
  但是话说回来,张铭的势力其实就是长孙无忌的势力,打击张铭,就等于打击长孙无忌,只是打击力度非常小,没有动摇长孙无忌的根本。
  而且群臣也知道,此次长孙无忌失败,只因顾全大局,而选择妥协,另外,很多大臣都猜测这可能是李治在背后动的手脚,这不是实力的对抗,而是玩阴的,运气成分居多,对于长孙无忌的势力,还是没有人敢质疑。
  长孙无忌心里也有准备,因为他知道是不可避免的,他前面拼命保护张铭,不只是为了保护张铭个人,而是为了保护张铭的这个势力,但是现在失败了,张铭的势力必定会遭受到打击。
  但不管怎么样,在去年第一回合失败之后,李治也总算是扳回一城来,心里非常开心,他准备再接再厉,巩固自己这一次胜利的成果,在宣判完毕后,他又一脸遗憾道:“此案牵扯到御史台的四名御史,而凶手就是御史大夫,实在是令人感到震惊,这也是自我朝建国以来,御史台第一回遭受到如此大的打击。”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御史台肩负着左肃政台和京官、军队的监察事务,以及外地政务的要职,是一日也不可缺的,但是御史大夫人选必须要慎重你考虑,故此朕建议先选出新得御史中丞,然后在慢慢挑选御史大夫,不知各位爱卿可有好的人选?”
  群臣沉默。
  长孙无忌一派自然没脸再举荐了,而中间派也明白,李治对于御史台是势在必得,若非得到李治的首肯,他肯定不会答应的,说出来也只是自取其辱。
  李治非常满意的这个效果,道:“既然各位爱卿没有好的人选,朕心中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选。”
  说着他目光望向一人,道:“这人就是韩艺。此案能够这么快的查破,全凭韩艺日以继夜的努力,他可谓是居功厥伟,而且他在审案的过程中,采用了一套新的审问方法,朕看过之后,觉得非常可行,也与大理寺卿商谈过,认为这一套方法更为简便和规范,也可以缩减的审案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多名犯人的审问,朕也准备将这一套方法应用在今后的审案过程中。
  由此可见,韩艺在这方面,有着非同寻常的天赋,而且他本也是监察御史,朕希望能够可以破格提拔他为御史中丞。”
  他前面一直没有论功行赏,就是为了在竞争御史中丞这个职位上,给予韩艺极大的肯定。
  不少大臣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李治是打算提拔韩艺为御史中丞,心里暗道,这一招忒也狡猾了,李治也知道提拔韩艺为御史大夫,这肯定不现实,光大夫二字,韩艺可就担不起,资历太浅了,于是他就学着长孙无忌,先提拔韩艺为御史中丞,将权力握在手里,因为他可以不选御史大夫,只要没有御史大夫,那么御史中丞就是御史台的一把手。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
  李治话音刚落,一人就站了出来,此人正是韦休,也就是韦方的二伯,如今在弘文馆就职。他道:“韩艺不过才刚到弱冠之际,他何德何能,能当这御史中丞。”
  出口就不留情,那日在训练营被韩艺羞辱的这么惨,他至今都还怀恨在心。
  又有一人站出来道:“韦学士言之有理,自古以来,御史中丞皆是德高望重之辈担任,韩艺年纪太小,而且出身贫寒,怎么能够担任这御史中丞。”
  李治道:“这事发生的这么突然,御史台人才匮乏,当然是事急从权,韩艺虽然年龄较小,但是能力超群,朕认为可以破格提拔。”
  谏议大夫萧钧站了出来,道:“陛下,韩艺在民安局还担任着皇家特派使,如今又担任御史中丞,这极为不妥。”
  李治道:“朕当初封韩艺为皇家特派使,主要还是让他帮着建立民安局,因为这是他提出来的,民安局还是归总督察程处亮掌管,这两者并不冲突。”
  皇家特派使虽然具有一定的实权,但是在朝中没有说话的资格,李治需要朝堂的支持,两者相比,但是取御史中丞,弃皇家特派使。
  崔义中突然站了出来,道:“陛下,韩艺能力是否超群,臣不敢评论,但是御史中丞掌训百官之职,若不能服众,纵使他能力超群,也绝不适合,否则的话,他日必胜祸端。”
  李治听得微微不悦,道:“朕前面问你们,你们又都不说话,现在朕提出人选来,你们反对,你们究竟是何居心?”
  韦休道:“微臣之所以没有开口,确实是不知道该举荐何人,但是如果陛下认为韩艺可以的话,那微臣认为朝堂上人人都比韩艺合适。”
  又有不少大臣站出来坚决反对韩艺出任御史中丞,出口都是毫不留情的,甚至又将韩艺的出身拿出来说事,小小一个田舍儿,我不可能会服他,凭什么当御史中丞。
  要知道这还是在长孙无忌一派没有做声的情况下。
  韩艺在一年之内升到六品官员,已经是这些大臣承受的极限了,这一回李治还想直接将韩艺升为御史中丞,四品官阶,那可是贵族的领域,要知道长孙无忌的庶子才是五品,这也是唐朝从未有过的,马周虽然升到了三品,但是他也花了十几二十年才达到这个高度,但是这已经算是庶族的奇迹了。
  所以,他们不可能的会答应的,另外,他们心里也确实害怕,韩艺官才这么小,就屡屡让他们颜面尽失,生不如死,这要当了御史中丞,那还得了,大家还想不想活。
  而韩艺本人则是站在最后面,沉默不语,这事他还真没有开口的份,只能看李治了。
  李治冷眼看着这些大臣,这个御史中丞,他是势在必得,不可能再让这职位旁落,因为御史中丞是一把利剑,如果这把利剑在他手中,那对于现状将会有极大的改善,现在又是最佳的机会,因为张铭一案才刚刚判决,长孙无忌不好安排人上去了,再拖下去的,那么可以预见的是,这个职位还是会落到长孙无忌手中。
  心里也确实着急呀!李治哼了一声道:“记得朕第一次要破格提拔韩艺为监察御史时,你们也都是反对,第二次升韩艺为皇家特派使时,你们也是出言反对,可是事实证明朕的选择并没有错,韩艺自从入仕以来,屡立大功,又提出对国家有益的建议,这一回同样也是如此,朕一定要提拔韩艺为御史中丞。”
  韦休突然跪了下去,将手种朝板往地下一放,道:“如果陛下执意如此,那臣只好以死明志。”
  “你——!”
  李治没有想到韦休竟然会这么做。
  他这一跪,不少大臣纷纷伏地,都表面要以死明志,简单来说,就是坚决反对韩艺当御史中丞。
  韩艺也吓到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大臣竟然会用生命在阻挡自己的升迁。显然他从一开始就低估自己被群臣憎恨的程度,但是这种事历来就是上面的人说的算,他真的是连开口的资本都没有,只能旁观。
  褚遂良、柳奭等人皆是相觑一眼,心中不禁笑了起来。
  他们可是一句话都没有说,也没有怂恿别人开口阻扰,这不能怪他们,要怪也只能怪李治选谁不好,偏偏选到韩艺,如果选郑善行等人的话,估计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反对了,毕竟郑善行他们出身顶级贵族,而韩艺只是扬州来的一个小农民。
  但是郑善行他们性格特点太明显了,原则性太强了,很多事都不能帮到李治,在李治心里唯独韩艺最为合适。
  李治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大臣反对,他也不可能为了韩艺将满朝文武都给杀了,但是话又说出口了,而且还说的那么笃定,收回来也没有面子,骑虎难下,一拍桌子,气冲冲的就离开了。
第584章
正直的老流氓
  虽然李治除掉了张铭,但是未能将自己中意的人推上去,因为从这个态势来看,御史中丞与韩艺算是无缘了,那么这个回合也只能算是打了一个平手。
  就这样,韩艺的第一冲击五品这个坎,宣告彻底失败。
  因为照目前这个态势,是完全不可能的,这些贵族绝不会允许韩艺掌管御史台的。
  为什么历史上将马周的一生,定义为传奇的人生,就是因为马周的出身贫寒,能够上到那个高度,就是一个奇迹,但是他也是花了二十年光景,而韩艺才不到一年,这是贵族决不允许发生的。
  这就是庶族的悲哀!
  韩艺如果要上位,就必须做这些什么,首先必须要获得一定的实权,他才能立功上位,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得罪到贵族的,毕竟他掌权,贵族就会不爽,那么贵族就会更加会排挤他,现在他几乎将贵族得罪尽了,这对于他仕途是非常不利的。
  可是就算他去讨好这些贵族,这些贵族也不会领他的情。
  在这个社会背景下,韩艺的前途是一片茫然。
  其实韩艺自己也都茫然了,他当然想当御史中丞,如果他在上位就必须花几十年工夫,他坐上去的时候,人都已经老了,还能干什么,但是现在也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快速突破这个坎,如果说长孙无忌反对的话,那他也认了,毕竟人家权倾朝野,这只是实力不如人,但问题是长孙无忌一派都没有做声,这就说明大臣们都是坚决反对他的,这不是党派之争,而是阶级之争。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为什么当初长孙无忌曾允诺将来把韩艺的祖籍修改到南阳韩氏门下,这就是为了替他的仕途扫除障碍,这在韩艺看来,或许没什么,但是在外人看来,恐怕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诺,要知道这个人还是长孙无忌,也就说基于韩艺的出身,长孙无忌都没有办法直接提拔他上来,还得先把他的出身给改了。
  “哼!陛下未免也太操之过急了。”
  出得大殿,褚遂良轻轻哼了一声,道:“陛下以为咱们不说话,御史中丞就非韩艺莫属了,难道陛下就不知道,其实他每一回提拔韩艺,都已经是破格提拔,已经是触犯众怒了,满朝文武怎么可能会答应韩艺迈入通贵的领域。”
  长孙无忌只是淡淡一笑,其实他倒是挺想韩艺出任御史中丞,因为韩艺是他的人呀,等于这个位子还是没有丢,但是他又不能明说,这也很伤脑筋,万一李治弄一个完全不在他掌控的人上位,对他更加不利,可是明面上,韩艺当上御史中丞对他是最不利的。
  来济突然道:“韩艺估计是不可能的了,那么当今朝中有谁最有资格当上这御史大夫一职。”
  柳奭冷笑道:“朝中德高望重之人多不胜数,但是经张铭一案,御史台变得尤为的敏感,纵使有人想当这御史大夫,恐怕也要好生考虑考虑。”
  ……
  相比起群臣三三两两的窃窃私语,韩艺就显得有些形单影只了,虽然他刚刚才立下大功,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一个人孤单单的往宫外走去,当然,也听到了不少针对他的冷嘲热讽。
  突然,他的右肩被人重重拍打了一下,而且他又没有主意,不禁疼的他不禁呲牙咧嘴,转头一看,只见一张老脸笑眯眯的望着他,“卢——卢国公?”
  程咬金咧开嘴嘿嘿笑道:“后生小子,不听老夫的话,吃亏了吧。”
  韩艺一愣,道:“晚辈不知卢国公此话怎讲?”
  程咬金道:“通常来说,入仕只有三条途径,大臣举荐,不过这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这资格,另外就是科考和军功。而你并非是通过这三种途径入仕的,那么陛下想要提拔你,自然是底气不足,人家马周好歹也是读书人出身,比你还是高了那么一点点,而且文章又写得好,令人信服,太宗圣上才能破格提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4/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