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6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2/2399

  我想这就是因为那些农夫不识字,不识书,连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任何人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都会愿意誓死追随,供那些孽臣贼子驱使,倘若他们能明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理,他们还会吃那嗟来之食吗?而且自古忠义之士,皆是饱读诗书之人,好像没有一个是例外的。”
  李治听得眉头一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韩艺目光一扫,嘴角微微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微笑。
  杨蒙浩一边抓着头,一边道:“所以我认为,只有那愚昧之人才容易被人利用,做出那些大逆不道之事。就说最近睦州陈硕真造反一事,我听我爹爹说,其实很多人都不是清溪县的灾民,他们只是受到陈硕真的妖法迷惑,才跟着一块造反的,我当时还以为陈硕真很厉害了,但是后来听我爹爹说,那陈硕真不过弄了些奇技淫巧罢了,但这都能够迷惑数万人,这令我感到很惊讶,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不会相信,要是那陈硕真真是什么仙女下凡的话,那她直接变些粮食出来给百姓就是了,干嘛让百姓去冲锋陷阵,还死了这么多人,这可不是仙女干的事。何况我都还没有读过几年书,我相信读过书的人都不会相信的。由此可见,一个愚民越多的国家,所承受的风险就越大,因为这些人太容易被奸邪之人利用了,唯有普及教育,让人人都能够明辨是非,那么百姓就不会受人蛊惑,不会轻易听信奸人的挑拨,这样的国家才是最稳定的。”
  他越说越是兴起,继续道:“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就可以说明,假如君主犯了过错,愚昧之人只会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因为除了暴力,他们也想不出别的办法来,而有才之士却会懂得规劝君主,这就是愚昧带来的危险。再说回这一句话的意思,‘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我认为诗礼乐代表的只是一个子民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并非就只是诗礼乐。不管是农夫,还是士子,亦或者商人,他们都该具备这基本素养,例如,忠君、爱国,气节、勇敢、正直、善良、骨气。如果某人说自己是商人,因此可以不忠君爱国,这是正确的吗?当然是不行的。
  因此,我觉得我方的观点才能够利国利民,普及教育,有教无类,让每个百姓都具备基本的素养。那什么古语有云,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民不素养,不可以兴国。”
  赵天富翘着嘴道:“小蒙,是‘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杨蒙浩嘿嘿道:“都一样,都一样。”
  韩艺轻轻吐了口气,好小子,不枉我忽悠你一番,你欠我的中巷一日游,就算是还清了。
第519章
以古为镜,可知兴替
  静!
  死一般的寂静!
  不管是李治、长孙无忌这些国家的统治者,还是那些连字都认不全的士兵,都在低眉沉思。
  这已经不单单是这一句话的意思呢?
  而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对旧思想的碰撞。
  在中国,自秦朝商鞅变法以来,愚民思想就成为了统治者的惯性思维,商鞅变法是最为典型的愚民政策,这一点在秦朝没有任何掩饰,就是很直接的告诉百姓,愚民才是国家的好子民,但是秦王朝没有坚持几年,其中有很多原因,这愚民政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人类总在进步吗,秦朝的灭亡迫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不过也只是给愚民政策装饰了一下,根本还是没有变的。
  长久以来,都是反正万变不离其宗。
  他们都认为只有愚民才能承受住独裁的暴力统治。
  而清朝更是将愚民思想玩到了极致,不但愚民,同时还愚君,大家都一块蠢,从上蠢到下,统治者只是蠢人中的佼佼者,这样的国家确实非常稳定,不会出现太大的动乱,这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没有西方列强的话,清朝估计还能统治许久,但是清朝的灭亡,就证明愚民政策是行不通的。
  都已经玩到极致了,还让人给灭了。
  秦汉、南北朝,虽说都是贵族集团在更新换代,但是贵族凭的就是那些愚民,真正推翻统治者的,还是那些愚民。
  以古为镜,可知兴替。
  杨蒙浩这一番话,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想,而且是完全反其道而行的。
  说得也非常有道理。
  愚民思想的确在某一层面上,迎合了君主的利益,但要更加细致的说,愚民思想是迎合统治者的利益,统治者只是一个统称,可以是你,那也可以是他啊。
  如果世上只有皇帝一个聪明人,那当然无话可说,可问题不是这样的,世上还是有很多聪明人,愚民可以被任何人统治的,谁给饭吃,就靠向谁,而且愚民越多的国家,就极容易被煽动,这是非常危险的。
  那么究竟愚民政策这是否伤害了君主的利益呢?
  其实那还得分时候,李渊起兵的时期,那当然愚民越多越好,这样才容易壮大自己的势力,如果人人都是文天祥,李渊忽悠谁去,可是现在太平盛世,皇权是非常稳定的,那么皇帝在这个时候还需要愚民吗?
  我已经是皇帝了,聪明人也会认同我是皇帝,但是愚民呢?愚民只会认同那个给他饭吃的人。
  除非这个皇帝认定自己是一个昏君,无法统治智商稍微高一点的百姓,但是哪个皇帝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昏君,是一个无能之人。
  因为是全新的思想,故此大家都在思考。
  其实两种思想都是有利有弊的,问题是在愚民政策已经失败过无数次了,那么后一种又是否能够行得通呢?
  柳含钰眉头一皱,正欲起身。
  可是崔有渝一把就按住他,微微摇头。
  这话已经触碰到高压线了,因为这已经涉及到帝王、贵族、百姓三者的利益,可不能乱发言了,这种情况下,言多必失啊。
  韩艺也是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但是眸中却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目光,心想,这一番话才是今日的重头戏,你们就慢慢去想吧,这才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杨蒙浩兴奋一过,见大家都不做声了,心里开始害怕,以他的学识,只能理解表面上的道理,更深层的东西,他无法理解。
  “好!”
  李治突然起身笑道:“杨蒙浩说的非常好呀!朕是极为的赞同,其实孔圣人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并非是最重要的,而是哪种意思更加能够利国利民,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尔等一定要记住这一点,现在不是春秋时期,而是永辉年间,你们不管是读书,还是习武,都是为了自己,为了大唐,为了大唐子民,而不是为了孔圣人而读书,更加不是为了春秋时期的百姓,朕希望你们能够铭记这一点。”
  “陛下谆谆教诲,学生定当谨记在心。”
  一众学员齐声回应道。
  杨蒙浩见皇上认同自己的话,开心的不得了呀。
  李治突然哦了一声:“朕只是一时有感而发,你们继续,继续吧。”
  说着,他又坐了回去。
  不少大臣纷纷露出困惑之色,不知李治是赞成还是不赞成,而且他们一时也未想明白,故此都没有出声。
  唯独韩艺脸上没有半分喜色,兀自是一脸大公无私,敲着木捶道:“这一回合结束,下面该有正方派出代表发言了。”
  这谁还敢往下说,真心不要命了。
  崔有渝百般无奈之下,拱手道:“副督察,我们这边已经论辩完毕了。”
  韩艺哦了一声,又向反方道:“反方可还有人要发言?”
  一阵沉默。
  韩艺木捶一落,道:“那好,既然双方都已经辩论完毕,那么此次辩论到此结束,下面请评判团进行投票。”说到这里,他手往边上的一口瓦罐一指,道:“这在瓦罐里面放着很多竹片,上面写着正和反,你们可以选取自己认为对的一方的票,投入边上的木盒子里面,为了公正性,你们的投票将会是完全保密的,不会有人知道你们投的是什么票,所以你们只需要投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一方。现在开始吧。”
  中间的评判团遵从韩艺的命令,来到前面,开始排队进行投票,先是从瓦罐里面拿出票来,然后投进木盒去。韩艺的这个安排,让他们非常放心,至少不怕投错,反正也没有知道他们投的是什么票。
  很快,一百二十七人投票完毕。
  接下来就是宣读投票结果。
  韩艺也非常公正,一票一票的拿出来在众人的目视下,慢慢揭晓结果。
  气氛渐渐又变得紧张起来。
  将方才杨蒙浩那一番话给忘记了,毕竟竞争总是那么有魅力。
  很快!反方就达到了六十四张票。
  顿时,反方那边是一片庆祝之声,杨蒙浩他们更是蹦了起来,大家相互拥抱着。
  而正方这边则是垂头丧气。
  其实崔有渝、裴少风事先就已经猜到结果了,卢开明是完全迎合庶族利益,而杨蒙浩更是提出了普及教育,惠国惠民的观点,而他们的观点只是迎合了贵族的利益,并未给百姓带去什么,再说李治也亲口夸赞了杨蒙浩,投票的都是穷人,他们当然投反方这一边。
  砰砰砰!
  韩艺突然敲了几下木捶,道:“好了,此次辩论大赛的胜负已分,我作为这一次辩论大赛的发起者,自然得做一番总结。”
  唰唰唰!
  所有目光都望向韩艺。
  不少人都已经渗出汗来,心中莫名得有些不安,白天的时候,韩艺是当之无愧的主角,那些大臣留在这里看辩论大赛,多半也是冲着韩艺去的,然而,这辩论大赛,他就跟消失了一般,大家几乎都遗忘了他,现在看到他要发话了,万一他又抛出什么惊世言论来,光想想都觉得慎得慌。
  知道怕了吧,但是我可不蠢,这时候谁发话谁就成猪了。韩艺笑道:“各位学员一定要记住一点,此番输赢只是代表此次辩论大赛的输赢,不能代表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也不能代表任何意义,你们可还记得我前面说到的皇家警察的精神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此次辩论大赛只能证明我们大胆求证的方向可能没有错,但究竟是不是正确的,那还得拿出实证来举例说明,否则的话,一切都是夸夸其谈,毫无用处。因此,胜者也不要太骄傲,而败者同样也不需要气馁。”
  众人一听,长松一口气,第一回觉得韩艺这人其实挺不错的,殊不知韩艺该说的都已经说了。
  韩艺下得台阶,来到李治面前,拱手道:“陛下,你要不要说上两句。”
  这一回李治倒是没有拒绝,站起身来,朗声道:“各位,此番辩论大赛给朕的感觉,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们每个人的辩论都非常精彩,从一句微不足道的话,谈到利国利民,谈到江山社稷,这给予了朕不少的启发,如果说这场辩论大赛的最大赢家是谁,朕可以告诉你们,是朕,是朕的爱卿他们。今日谈得是圣人之言,那朕也借用一句圣人之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经过这一回辩论大赛后,朕非常期待你们能够早日结束训练营的训练,早日出来为国家效力,为百姓效力,朕的朝堂上,给你们预留了一个位子。”
  日啊!这可是最大的奖励啊!
  这些学员听得大喜,急忙叩谢皇恩。
  而许敬宗等人则是面如死灰,要是自己的孙子也在这里,那该多好啊!人生能有几回在君主面前露面的机会。
  李治笑着点点头,又向长孙无忌道:“太尉,你也说上几句吧。”
  长孙无忌慌忙摆手道:“老臣就免了,老臣就免了。”
  李治小声道:“舅舅素来就有我大唐第一聪明人之称,如果舅舅给这些学员一些鼓励,朕相信他们会更加努力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2/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