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6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7/2399

  任何涉及李世民的言论,他都表现的非常严肃。
  韩艺一口咬定道:“这就是太宗圣上教我的。”
  许敬宗大喜,道:“好,那你且说个明白,否则的话,你就是假借太宗圣上之名,羞辱圣人,罪该当诛。”
  还罪该当诛,我看你才是猪吧!韩艺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太宗圣上生前不止一回说过,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不知下官可有说错?”
  长孙延他们一听,不禁暗道一声——妙极。
  褚遂良一怔,沉眉不语。
  刘芾道:“这是太宗圣上说的,但与此事可有何关联?”
  韩艺笑道:“太宗圣上这话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将前人的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这样才能成功,但是如找出前人的失败得失了,首先你就要拥有一种质疑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你不可能找得出前人的失败得失。我们照镜子不能只看自己好的一面,而忽略不好的一面,不然永远无法取得进步,但是首先你得知道这人无完人,你才会去从镜子中找到自己缺陷,这就是一种怀疑精神。
  圣人也是人,圣人也是古人,我们不能只看到圣人伟大的一面,我们还需要找出圣人错误的那一面,这样我们才能进步。我们为人臣子,在面对君主时,同样也该如此,君主高高在山,尊贵无比,但是君主说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吗?哪怕陛下坐在这里,微臣也敢说一句,那也不见得。太宗圣上雄才伟略,豁达大度,但是魏公却上了上千道奏章,指正太宗圣上的过失,而且多半还都被太宗圣上采纳了,这就是说明太宗圣上也有错误的地方,但这绝非是批评太宗圣上,恰恰是对太宗圣上的最高赞赏。正是因为太宗圣上虚心纳谏,因此才会如此伟大,被人尊称为天可汗,因为太宗圣上在虚心纳谏的同时,也在不断得在完善自己。”
  说着,他向李治行礼道:“陛下,微臣虽然官职卑微,但是微臣也得说一句,陛下亦非完人,当怀有虚心纳谏之胸怀,如此陛下才能趋于完美,如此大唐才能在陛下的领导下,变得更加强盛。”
  这话说得多漂亮,即便是李世民的挚友长孙无忌,都无话可说了。
  李世民被人歌颂的不是他算无遗策,一生之中就没有错过,恰恰是他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甭管李世民这么做是不是非常在乎后世对自己的评价,这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李治听得眼中一亮,笑呵呵道:“你都这般说了,朕若是弃之不闻,那岂不是成了一个不孝昏君。”顿了顿,他目光一扫,道:“其实朕一直都将父皇的这一句话铭记在心,朕也非常希望各位爱卿,能够多多谏言,让朕明白自己的得失。”
  这真是一个比一个狡猾呀,韩艺利用太宗之言,来反驳圣人之言,而李治却利用韩艺之言,来暗示对当今朝堂上的不满。
  这话可不太好接了,首先褚遂良就不好开口了,当今朝堂上面如同一潭死水,不都是因为他们吗,如果他继续争辩的话,那李治会怎么想?你这是咄咄逼人呀。
  “陛下圣明!”
  韩艺高呼一声,又道:“孔圣人他出生于春秋年代,那是一个群雄割据的年代,那是一个烽烟四起的年代,那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年代,而我们现在生活在大唐盛世,一个极其强盛的年代,孔圣人在当时说的话,不代表能够用于现在,例如,孔圣人曾言道‘内诸夏而外夷狄。’。但是太宗圣上呢?太宗圣上主张的却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思想,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难道太宗圣上错了吗?”
  作为骗子,那肯定要将细节算得的清清楚楚,他当初没有那堂课上举这个例子,就是留给他们的。
  这话谁敢接?
  谁要敢说太宗圣上错了,那长孙无忌非得弄死他。
  小样!你们不是满腹经纶吗?有本事来反驳我啊!不说话了,那就静静的坐在这里看哥表演!韩艺准备好久了,继续道:“孔圣人之所以提出那种主张,在当时而言并未有错,因为当时中国屡屡受到四夷侵扰,但是现在我大唐已经一统江湖,不,一统天下,四海一家,不分彼此,这正是因为太宗圣上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我大唐帝国才能拥有恁地辽阔的版图,我大唐才有今日之盛世,不管是狄夷也好,南蛮也罢,亦或者中原子民,我们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唐子民。
  如果太宗圣上也尊崇圣人之言,那么我大唐决不可能有今日之强盛,谁在今日还主张‘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那就是想分裂我大唐,太宗圣上为何会有如此思想,就是因为太宗拥有怀疑的精神,历朝历代都是尊崇内诸夏外夷狄的思想,结果如何?常年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太宗圣上以古为镜,看到历朝历代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就收获一块旷古烁今的版图。在此下官敢问各位一句,究竟是太宗圣上对?还是孔圣人对?”
第515章
面子功夫
  这是一道要命的选择题呀?
  除非他不要命了。
  服了!
  褚遂良这回是真心服了,他都没有胆量接这话。
  可以这么说,当今天下,没有人敢反驳韩艺这一番话,包括李治在内,因为这都已经不是谁错谁对的问题了。
  韩艺的论点非常清楚,孔子主张“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而李世民却主张一视同仁的思想,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那么问题来了,谁才是对的呢?
  就当下来看,当然是李世民,毕竟李世民是赢家,就是这么简单。
  而李世民为什么会主张这种思想呢?
  胸怀、气度是一回事,另外他自己身上也流着鲜卑的血统,他的大臣里面很多都是鲜卑大将,其中关陇集团就是一个鲜卑人和汉人杂交的集团,只有山东士族才是一个纯粹的汉人集团。
  李世民如果尊崇孔子的思想,那他不得把自己先给反了,亦或者将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人都给杀了。
  同样的道理,现在掌权的是关陇集团,其中很多大臣大将都是拥有鲜卑和汉人的血统,甚至还有高丽族的,突厥族的,吐蕃族的,谁如果还说要主张“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那都不用韩艺出手,李治、长孙无忌就得把他给弄死,因为要是这么搞法,那些外族大将不都得起兵造反。
  而且韩艺说得很有道理,以前中原与周边民族总是打仗,反正是有你没我,但问题在于谁也无法消灭谁,汉朝都把匈奴打成那样了,但最终还是能够死灰复燃,这才有了后面出现的五胡乱华。然而李世民反其道而行,大家却融为一体,提出天下一家的思想观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也是促使大唐盛世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不管李世民提出这个观念的原因是怎样的,但是他成功了,现在长安就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在长安居住着各国籍人士。
  这话对于错已经不重要了,没有人敢说李世民主张的这种思想是错的,如果李世民没有错,那么就是孔圣人错了,那么韩艺就是对的。
  结论就是,韩艺他不能错,他一定要是对的。
  李治听得都是叹服,这真的有实力的狡辩。
  长孙无忌哈哈笑道:“这一番论言,真是精彩之极啊,圣人的许多言论只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若是强加于我大唐,确实有些不妥,老夫也赞成韩艺的观点,圣人的话,不一定就是对的。”
  他是老狐狸了,甭管心里愿不愿意,这话还只能顺着韩艺的话去说,不然就可能天下大乱了,而且他也是鲜卑族的。
  崔义中还是不服气,他是纯种的汉人血统,当然是尊崇贵我贱你的思想,所以他们都看不起李世民,但是他也不敢反驳,毕竟当今的社会背景不允许,只道:“你虽说得有道理,但也不能因此而将圣人之言一一反驳,你此举有投机取巧之嫌。”
  语气还是非常虚的,看得出是在硬撑着。
  许敬宗立刻道:“我听说你还曲解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句话的意思。”
  针对侮辱圣人是不行了,那只能将争论缩小到一句话上面。
  韩艺道:“这我真是冤枉呀,我只是遵从太宗圣上的思想,提出了一个用怀疑态度去读书的主张,具体这句话的意思,那都是学员们自己提出来的,与我没有半点关系,正好,今日晚上针对这一句话,会有一个辩论大赛,如果各位前辈有兴趣的话,不妨留下来看看,究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下才疏学浅,不敢乱做定论。”
  他可不会接招的,毕竟这横看成岭侧成峰,你要争就跟那些学员去争。
  李治饶有兴趣道:“辩论大赛?”
  韩艺点点头道:“正是,其实关于这一句话,学员们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微臣也没有办法,于是就给他们开了一个辩论大赛,让他们自己去辩论。”
  李治点点头道:“这听着好听挺有趣的,朕倒是想看看。”
  长孙无忌、韩瑗、来济等人纷纷表示希望能够观看着辩论大赛。
  关于曲解圣人之言就到此为止了,韩艺赢得是干净利落,没有人敢反驳他的怀疑观点,撇的也是一干二净。
  迅速的吃过早饭过后,学员们又赶回操场列队,李治与一干大臣也都去了。
  列队过后,韩艺再度来到队伍面前,朗声道:“在训练之前,我有三件事要宣布,首先,我早先提到的辩论大赛,将会在今晚举行,希望你们已经准备充分了。其次,我们训练营将会发放统一的服饰,中午就会发放到你们手里,一人两套,包括里衣,从明日开始在训练营只能穿训练营的服装,其余的一概不准穿。”
  “哎哟!”
  话音刚落,尉迟修寂就是一屁股坐在地上。
  韩艺嘴角抽了抽,却是不悦道:“尉迟修寂,你有问题么?”
  尉迟修寂爬起来,激动万分道:“当然有问题,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穿自个的衣服不是挺好的么?”
  早就料到你们这群王八蛋会为了避免洗衣服,而带足衣服来,但是你们也不想想看,老子要让你们洗衣服,你们逃得了么?真是幼稚。韩艺笑道:“这很简单呀,官员要穿官服,士兵也有专门的服饰,那么训练营当然也得如此,不然看上去,岂不是像一群乌合之众,必须统一服饰,这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尉迟修寂听得险些要晕厥过去了,另外还有不少学员都是哭丧着脸,他们刚刚带了五天的衣服来,结果都不准穿,还有比这更欺负人的吗。
  长孙延、独孤无月听得暗自佩服,韩艺还真是算无遗漏呀,如果第一周就发的话,那就会浪费许多,因为有很多人都不会来了,现在就不同了,现在留在这里的学员很难再会离开了,而且他们多半人肯定是带足了衣服来,结果这么一弄,他们还得乖乖去洗衣服。
  韩艺没有顾忌尉迟修寂那痛不欲生的表情,继续说道:“这第三件事,就是关于接下来的内容,在前几日,我们训练了站,从今日开始我们将训练行,我将这种行命名为正步。”
  一干学员纷纷露出不屑、鄙夷的神情,这不是侮辱我们吗,我们又不是小孩,不是训练站,就是训练走,好歹也训练一些高难度的东西啊。
  那些大臣也莫名其妙,这训练得都是一些什么鬼东西啊!
  韩艺笑道:“至于我为什么要训练这正步,其实道理很简单,你们撒泡尿照照自己,就能找到答案,看看你们脸上那幼稚的表情,连走都还没有学会,就想去飞,还是那句老话,先把训练做好,再露出这不屑的表情,否则的话,你们就是一群笑话,跟那些已经离开的学员没有什么两样。”
  做不得声,这张嘴真是太损了,留在这里的,那就算了,但是人家都走了,他还是忍不住拿那些人来当反面教材。
  刘芾等人听得火冒三丈,但苦于事实胜于雄辩,他们也只能忍着。
  接下来各小组立刻去到自己的地盘列队。
  刚开始还是复习一下,前几日训练的成果,就是列队。
  李治与一干大臣见了,还真是如此,韩艺并未想什么招数来惩罚他们,那些学员这点苦都吃不了,还真不能怪韩艺。
  复习完毕后,大家开始进入新的训练,那就是走正步,这对于他们中不少人而言,可是非常难得了,包括那些士兵出身的人。
  “一!”
  ……
  “教官,你怎么还不数二?”
  崔有渝抬着右腿,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落了下来,实在是忍不住了,开口嚷嚷道。
  那教官并未搭理他,还是帮助一些学员纠正走姿。
  一些学员实在是忍不住了,这腿都快酸掉了,将腿刚一放下来,那教官便对着他一顿咆哮,原来他们当初在接受密训时,吃了不少苦头呀,因为他们的教官就是韩艺,韩艺又比较赶时间,没啥耐性,骂的他们都哭了起来,他们当然将这一股怒气发泄在这些学员身上,反正后面有韩艺顶着。
  这要是平时这些公子哥们非得跟他们对呛,但问题是皇帝他们也在,这一顿咆哮顿时将李治等人的目光给吸引来了,不能在皇帝面前丢脸啊,只能咬牙坚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7/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