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23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3/2399

  韩艺道:“过敏的人,可有因药物而死亡?”
  彭靖摇摇头道:“我们根据东主所教的方法,先只用少量的药物,涂抹在小伤口上面,暂时还没有人因此死亡。”
  韩艺点点头道:“不过这才多久,病例应该还没有过百吧。”
  彭靖点点头。
  韩艺道:“那就还是不行,我必须得到一整套完整的用药规则,对了,试药记录带来了没有?”
  彭靖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本子来,递给韩艺。
  韩艺接过来,粗略的看了看,然后放入自己的皮包里面,又拿出一个小本子来,但并急着没有递给彭靖,而是问道:“吐蕃与南诏那边的情况如何?”
  彭靖道:“他们来往的要更加密切,不过也仅限于贸易来往,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看来他还没有找对路子,我还得助他一臂之力,唉……作为一个老千真是难呀,不但要帮自己人,还得帮自己的敌人,真是又当爹,又当妈。韩艺道:“契丹那边的战事,吐蕃方面还不知情吧。”
  彭靖摇摇头道:“谭洞未说,我也不清楚。”
  韩艺点点头道:“你去帮我把这个消息传到吐蕃去,但不是让他们的百姓知道,而是要让他们首领得知,最好是与南诏贸易的那些个部落的首领。”
  彭靖道:“仅是如此么?”
  “当然不是。”韩艺摇摇头,道:“你要让他们知道,整件事的经过,从万全晟做买卖开始,到他杀了丹漠,成为悉万丹的酋长,李尽忠组织起同盟来讨伐他们,但是我大唐出兵将李尽忠消灭,并且将契丹地区纳入太原计划,派商人帮助当地百姓恢复生计,甚至于准备在那边推行州县制度。务必要让他们知道,整个完整过程。”
  说着,将手中的小本子递给彭靖。
  彭靖点点头,继续看向韩艺。
  韩艺笑道:“就这么多了,你去吧,到时我会将命人将药物送去。”
  彭靖恭敬行得一礼,转身离开了。
  韩艺嘴角扬起一抹笑意,手指轻轻敲打着木围栏,发出咚咚咚的轻响,心中暗道,人人都以为那场危机,便是我最大的收获,却不知那只是投资而已,那点点回报,可是满足不了我的胃口。
  忽闻有人笑道:“爹爹,你笑得好奸诈哦!”
  韩艺一怔,只见韩玄牝睁着大眼睛,好奇的看着他,而站在他身旁的韩蕊,则是抿着小嘴,当即神色一敛,道:“你小子的马术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
  韩玄牝先是偏头向韩蕊道:“姐,爹爹这是在转移话题。”然后又立刻向韩艺道:“可是孩儿的马术已经超过了小胖叔叔。”
  说话时,韩蕊轻轻拍了下弟弟的脑袋,示意他不该揶揄爹爹。
  韩艺笑道:“你要小胖叔叔那是稳,这世上能够做到稳如泰山的人,可是没有几个,你小胖叔叔如今坐在家里,都有不少人捧着钱上门求着跟他合作,你真是不自量力。”
  熊弟走了过来,道:“韩大哥,什么捧着钱,可是没有这回事。”说着,他又摸了摸韩玄牝的小脑袋,道:“玄牝,你小胖叔叔身手本来就笨拙,小时候走路都经常摔倒,你超过我可不值得神气,要是你能够超过你小野叔叔,那才值得神气了!”
  韩玄牝瞧了眼小野,一脸傲娇道:“我可是最崇拜小野叔叔,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超过小野叔叔。”
  韩艺听得呵呵直笑。
  ……
  ……
  大明宫。
  “皇后,这些日子可真是辛苦你了!”
  李治半躺在卧榻上,身后两个宫女帮他捏着额头。
  武媚娘坐在一旁,笑道:“为自己夫君、儿子分忧,此乃一个妻子、母亲该做的事,何谈辛苦,哦,太子帮了臣妾很多忙,其实臣妾并没有做什么事。”
  李治道:“是吗?”
  武媚娘点点头,道:“太子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比如说犒赏将士们,他便有很多的想法,若是陛下身体还没有恢复的话,臣妾希望让太子主持犒赏大军之事。”
  李治笑着点点头,非常欣慰道:“好吧,就依皇后所言,只不过,也得顾忌一下太子的身体,可别让他累着。”
  武媚娘道:“我会让崔戢刃和长孙延辅助太子。”
  李治笑道:“皇后考虑的如此周详,朕便放心了。”
  这有奶便是娘,犒赏三军,其中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一般都是皇帝都是亲自来做,绝不会让人家来做的,如今武媚娘提议让太子,可见她是向着太子的,让太子在军中获得更多的名望,这令李治感到非常欣慰,武媚娘确实是有心要辅助太子。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母凭子贵,除非太子不是皇后亲生的,否则的话,哪有皇后不帮助太子的。
  李治不可能想到,武媚娘跟韩艺在进行一个如此惊人的计划。
  武媚娘又道:“陛下,还有一事,臣妾一直都想跟陛下说。”
  李治道:“什么事?”
  武媚娘道:“太子年纪不小了,现在都还没有成婚,若不是他大病一场,早就应该成婚了。”
  李治点点头,问道:“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武媚娘道:“臣妾看中了工商局局长杨思止的小女儿。”
  李治一听就明白,武媚娘这是要巩固外戚的势力,虽然武媚娘姓武,但是她跟杨家更亲一些,跟武家反而没有什么联系,杨家才是真正的外戚,但这也是很正常的,长孙皇后也将公主嫁去长孙家,他既然选择武媚娘去帮助太子,那么外戚对于太子也非常重要,杨家的力量在唐朝一直都非常强大,可以很好的帮助太子,而且与皇室有着诸多联姻,他的嫔妃中也有杨家的女人,过得一会儿,李治便道:“这事皇后拿主意吧。”
  武媚娘笑道:“那可不行,还得有陛下亲自看看,若是陛下满意,臣妾再去筹备。”
  李治点头答应了下来。
第2017章
养精蓄锐
  契丹一战,如此之快的结束,这跟韩艺当初的承诺,是有着太大的出入。
  武媚娘并未觉得自己从中收益多少,也并不觉得这其中有多大的利益,再加上她见韩艺似乎都不太在意,都没有在管这事,更加肯定自己的猜测并没有错,韩艺欺骗了她,真正的计划并非如此,至少没有这么简单,这其中利益,是不值一提,那不要也罢,何不拿来送于太子,这样一来,反而能够令她受益更大。
  这并不在计划中,但是武媚娘认为对于自己有利就行,不需要过于在乎韩艺的计划,谁在政治中讲感情,那谁就死得快,每个政客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
  另外,让太子娶杨家的女人,其实就是进一步巩固与太子的关系,当不了皇帝,当一个掌握实权的太后也行。
  她一直认为她理应在与韩艺的同盟中,占有着主动权,如何占有主动权,就看谁对需求谁更大,她做得这一切,都是在努力的减弱自己对于韩艺的依赖。
  她就是要脚踏两船,她不可能让韩艺牵着鼻子走,这不是她的性格。
  但是李治可也不是一个昏庸之人,非但如此,他还非常精明,他作为帝王,当然不会轻信任何人,他只相信平衡,这也是他最为擅长的,他不可能让太子只依靠武媚娘,李世民的传位,就是完全放权给关陇集团,导致长孙无忌这么强大,他不可能放这种错误。
  所以李治是有意加重武媚娘的权力,但同时他也不愿意,让太子过于依赖武后。
  今日,李治突然召见了张文灌、郝处俊、刘祥道三位宰相。
  “臣参见陛下。”
  “诸位爱卿请坐吧。”
  等到他们坐下之后,李治便叹了口气,道:“就在两个时辰前,卢师卦为朕把脉之后,又是旧事重提,希望朕能够允许他致仕,他为了朕与太子的身体,连这四品大员都不当,朕是感动之余,又拿他无可奈何啊。”
  张文灌道:“陛下,若是别的事,臣是一定反对卢侍郎致仕,卢师卦德行和才能皆是上佳,是难得一见的贤士,但若是他能够治好陛下的病,当然比什么都重要一些。”
  李治点点头,道:“朕真是万般舍不得他呀,可是他意已决,朕也只能答应他。可是,不知朝中有何人能够接替他的位子呢?”
  张文灌他们三人相觑一眼。
  李治又问道:“朝中难道连一个接替卢师卦的人才都没有?”
  张文灌低眉寻思一会儿,是小心翼翼道:“陛下,臣以为上官仪可接替卢师卦的位子。”
  李治当即点点头道:“上官仪的确是一个好人选呀!郝爱卿和刘爱卿以为呢?”
  刘祥道、郝处俊马上醒悟过来,立刻点头,表示赞成。
  郝处俊又道:“陛下,御史大夫一职一直都空置着,崔中丞虽然能力出众,但是资历、辈分尚浅,难以威慑百官,而那中书舍人孙处约为人正派,勤恳无私,办事干练,且资历甚老,臣举荐他为御史大夫。”
  李治笑道:“孙处约这人的才能和品行,朕是非常清楚,这年来可真是亏待了他,这样吧,你们上道奏章来。”
  “臣遵命。”
  一个御史大夫,一个门下侍郎,李治就这么轻易的答应了下来,可见张文灌他们是猜中了李治的心思。
  上官仪乃是太子舍人出身,与太子关系非常好。
  孙处约乃是来济举荐上来的,与来济、郝处俊算是同窗,本来早就该升迁,当时的来济非常看重孙处约,但是因为长孙无忌的一事,不但没有升迁,反而一直遭受排斥,曾今还被李义府给贬到大理寺管理档案,危机之后才又给升上来的。
  这两个人都与太子和关陇集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大清洗中的漏网之鱼。
  那么跟武媚娘关系自然不好,可见李治并没有病糊涂,这笔账他算得很清楚,他给予武媚娘多少权力,同时他也会平衡朝中的权力,从而增加太子的地位,一派独大,太子可能压不住,两派的话,太子就可以从中平衡。
  这一切也都是在为太子在铺路。
  至于韩艺么,武媚娘的注意力是在韩艺身上,武媚娘认为朝廷如今是一个三角关系,就是她、韩艺和李治,但是李治并不清楚内因,他认为自己就是唯一的中心,没有谁可以威胁到他,并没有过于的担忧韩艺,因为韩艺确实也有些潇洒,他虽然是尚书令,却从不觊觎权力,也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凡事都拿到政事堂去商量,从来不说自己做主,政事堂有多少个同中书门下三品,他也并不在意,没事的时候就请假休息,完全不需要制衡韩艺,他就是一个光杆司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3/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