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2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1/2399

  武媚娘这才看了他一眼,停顿便可,突然吩咐左右道:“你们先在外面候着。”
  “遵命。”
  两边的宫娥行得一礼,然后退了下来。
  武媚娘伸手道:“请坐。”
  “多谢。”
  韩艺坐了下来,问道:“陛下回宫去呢?”
  武媚娘点了下头,道:“你这么晚才来,应该不是来吊祭我母亲的吧。”语气中,夹带着一丝不爽。
  靠!要说得这么直白么。韩艺道:“当然是的……”
  不等他说完,武媚娘便道:“什么事,你就直说吧,我今日没心情与你猜谜。”
  韩艺尴尬一笑,又道:“皇后可还记得,当初在皇后的新政中,有为母守孝一则规定。”
  武媚娘皱眉看向韩艺。
  韩艺道:“皇后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么?”
  武媚娘稍一沉吟,道:“是不是张文灌他们有什么动作?”
  真是好聪明的女人啊!韩艺道:“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的,皇后此时都应留在这里,守候着荣国夫人,抛下的一切的政务,等着陛下来请皇后时,再向陛下请求,放弃主持政务,要求为母守孝。”
  武媚娘黛眉稍稍一皱,道:“为什么?”
  韩艺道:“因为陛下当初让皇后出来主持政务,并不是真的想皇后掌权,这一切可都是为了太子,陛下如今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太子,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也是理所当然的,而且我相信陛下也希望皇后也是如此。而皇后你与荣国夫人的母女感情之深,陛下可是非常清楚的,如果皇后在失去如此至亲的情况下,还想着主持政务,就证明皇后你对于权力的渴望,已经超过对于至亲的感情,这是陛下所忌惮的,也是大臣所忌惮的。另外,张文灌他们也肯定会想着,让太子出来主持政务,他们心中也是要辅助储君,而非是辅助皇后,皇后你这时候提出来还政于陛下,或者太子,是既符合陛下的心思,也顺应大臣的想法。”
  武媚娘美目眯了眯,道:“也就是说,你认为,我越这么做,陛下就越会对我放心,将政务交予我处理?”
  韩艺摇摇头道:“我是一点把握都没有,如今太子身体情况恢复的非常不错,陛下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我也不清楚,但是皇后要明白,这是理所当然的,陛下最终是要权力交予太子的。当然,陛下也有可能挽留住皇后,毕竟现在这种局势,是陛下非常满意的,没有人可以危及到陛下的皇权。”
  武媚娘疑惑道:“那我就不明白了!”
  韩艺低声道:“契丹那边进行的非常顺利,不久可能就会有大事发生,到时事情可就多了,太子难以承担起来这份重担,纵使陛下现在答应让皇后你守孝,但是很快陛下还是会重新启用皇后,然而,这能够令陛下和满朝文武对于皇后你放心,利是远远大于弊的。”
  武媚娘沉默许久,突然冷笑了一声,道:“真是感谢你今日来此与我说这事。”
  看来这事对她的打击,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大一些。韩艺稍一沉吟,叹道:“我确实不知道该以什么心情来安慰皇后,可能是因为我没有机会尝试皇后此时的悲痛吧。”
  武媚娘带着一丝疑惑的看向他。
  韩艺叹了口气,道:“我母亲在生下我之后,就已经去世了,我至今都不知道母亲长得什么样子,而我父亲又在我成婚的当日不幸去世,我当时也深受重伤,当我醒来的时候,都来不及为父亲去世而感到悲伤,那债主就已经找上门来了,而那一场大雨又将我家农田给冲毁了,当时我几乎面临着绝境,在当时我甚至希望那道闪电将我也给劈死,一了百了。所以,我根本不可能想皇后这样,坐在这里,静静的回忆着与父亲相处的画面,我必须得努力赚钱,否则的话,我可能就会成为奴隶,而我夫人……”
  武媚娘道:“赚钱对于你而言,是很难的事么?”
  “现在不是,但是在当时绝对是的,在那之前,我甚至连农活都没有干过,完全就是依靠父亲,等于是一个废物。”
  顿了顿,韩艺突然问道:“皇后可知我是怎么赚得钱还债的么?”
  武媚娘递去两道询问的目光。
  韩艺道:“利用一条狗,从飞雪手里骗得一贯钱,这才将债务还清,但是从那之后,我就四处跑买卖,坑蒙拐骗,什么都做过,我这一身本事也都是在当时锻炼出来的,所以我根本没有悲痛的时间,不过我相信这才是我父亲希望见到的,扛下这个家,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我也不认为父母会希望儿女跪在他们的墓前,哭上三年,因为父母其实都是希望儿女好,一帆风顺。
  我父亲是又当爹,又当娘,将我拉扯长大,我就是他的一切,如果他在天下看着我,你说他是希望我悲伤过度,被地主逼得自尽,或者我们夫妇去给人家当奴婢,还是像如今现在这样呢?不是我为自己找借口,而是我确实认为,当时我努力的挣钱,娶妻生子,就是对于我父亲最大的孝顺。”
  说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道:“其实我最后悔的是,在我父亲生前,我没有帮助到他,没有让他过上一天的好日子,这也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我是多么的希望,能够像皇后一样,天天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尽自己一切的努力,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不让她受到半点委屈,没事的时候还能够陪着父母聊聊天,在父母临终前,守护在父母身边,给予父母最大的安慰,虽然是痛苦的,但我想这一定也是一段非常好的回忆。可惜的是,我无法弥补这个遗憾,纵使我如今是宰相,纵使我家财万贯。”
  武媚娘一直都在静静听着,同时又在回忆着与荣国夫人相处的画面,渐渐地,眼眶变得有些湿润,闪烁着泪光,过得一会儿,她看向韩艺,动容道:“谢谢你。”
  韩艺耸耸肩道:“不用谢,其实我就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羡慕嫉妒恨,其实你说得很对,我不是带着真心来吊祭的,我更不想安慰你什么,因为你已经太幸福了,还有荣国夫人,我相信她此生是无憾的,毕竟她有幸见到自己的女儿当上皇后,作为一个母亲,这得多么的骄傲,荣国夫人一定会含笑九泉的,而我父亲却没有这个福气看到他的儿子当上宰相,让我这么一个悲惨的儿子,安慰你这么一个幸福的女儿,这实在是太残忍了。”
  武媚娘笑着摇了摇头,但是眼中却充满着感激。
  韩艺说得一点也不错,相比起很多人而言,她已经算是非常幸福的,荣国夫人也是天底下最为幸福的母亲,她还怎能去奢求更多的呢?
第2007章
国事家事
  做法七日之后,荣国夫人便正式下葬,并且以王妃礼制修建墓冢,这可是非常高逼格的。
  但是在荣国夫人下葬之后,武媚娘也并未回长安,而是就住在杨氏墓边上的行宫里面,因为墓地就在京畿内,那边是有修建行宫的。
  然而,七日罢朝也已经结束,原本是皇帝应该临朝,但是一直以来都是武媚娘在主持政务,武媚娘又不回来,这就非常尴尬了!
  按理来说,身为尚书令的韩艺,应该出来主持政务,其实宰相职责就是干这事的,但是韩艺一直都在贤者六院,与那些九品院士商谈研发蒸汽机的项目,他的态度是非常明确,就是绝不会出来主持的政务,我本来也不想当这尚书令。
  凑巧的是,南海大捷的消息传回了长安。
  商人们真是高兴疯了,如今他们贪图的已经不再是土地,而是矿产,因为蒸汽机的出现,让商人们都明白,煤铁将会得到大量的使用,一个煤矿就能够胜过无数土地,最为关键的是,《海外土地法》里面明确表面,煤铁矿是完全属于商人的,只不过金银铜贵金属是属于朝廷的。
  当然,他们这些大富商也不会赶去那边,因为他们组成了一个集团,基本的分赃契约都已经在长安就商定好了。
  但与此同时,这成堆的奏章又送到李治面前,李治才过了一年清闲的日子,如今又要批阅大量的奏章,他的身体情况,已经不可能让他再像以前那样,整日批阅奏折,天天开会,其实就算他眼睛好了,他也不想再回到以前,因为他觉得临时约法的那种模式,是非常好的,大臣危及不到他的皇权,这日常政务又能够处理的非常好,朝中权力是非常平衡。
  他非常怀念武媚娘在的日子。
  但武媚娘并不在宫内,李治只能亲自出面召开枢要会议。
  两仪殿。
  韩艺率先站出来道:“陛下,如今佛逝国已被消灭,而朝廷的当务之急,是要赶紧想好办法,如何处理那一万商人由雇佣的军队,据臣所知,商人准备支付雇佣军最后一笔尾款,然后让他们回家。”
  那些人都是雇佣来的,商人要给他们吃,给他们穿,给他们钱,如今任务已经完成,商人自然不会愿意继续雇佣他们,因为朝廷也不会允许他们拥有军队,那就不如早点散了,还能省不少钱。
  李治点点头,道:“各位爱卿有何看法?”
  李绩道:“根据信函里面所言,独孤无月带去水师,多半都出现一些水土不服的情况,倒是那些从交趾、岭南雇佣来的一万军队,在战争中,表现得非常勇猛,老臣认为应该将他们编入水师,继续为我大唐开疆扩土,反正广州那边的粮食难以运送到长安来,广州足以养活一支水师。”
  李治嗯了一声,道:“司空言之有理啊!”
  这其实都是早就商量好的。
  张文灌突然道:“陛下,那些人到底都是从交趾招来的,我们对其不甚了解,完全由他们掌控南海,万一有变,直接威胁到整个岭南地区。”
  说到底,就还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儒家思想在这一点上,还是非常保守的,这也是为什么通常都是文臣对于融入外族是持有反对的意见,武将反倒是无所谓。
  薛仁贵道:“可以将那些人编入独孤无月的水师,在让他们移居元州或者广州,给予他们大唐百姓的户籍,臣认为那些交趾人当然会更加愿意成为中原百姓,而非是待在交趾那穷山恶水之中。”
  李治嗯了一声,又看向张文灌。
  张文灌道:“这倒是可行。”
  李治道:“那就这么办吧,在广州成立一支海军,维护南海的安定。”
  这其实已经商量的非常透彻,所以李治很快就决定了。
  韩艺又道:“陛下,拿下佛逝国并非难事,关键难在开发上面,要让那边生产财富,才能够造福整个大唐。”
  李治问道:“不知爱卿有何建议?”
  韩艺道:“我们中原想要彻底控制那边,将那里彻底融入到我大唐来,光凭商人还是不能够的,还得让更多的中原百姓移居到那边,如此才能慢慢融合。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通过商人来完成。朝廷可以给予适当的政策,鼓励在那边兴建酒作坊和罐头作坊,反正那边有充足的水果和粮食,而这两样都不方便运送,但酒又是百姓的必需品,如此一来,就可以减少中原粮食在酒业上面的消耗,让各地都有充足的粮食,百姓不用为粮食发愁。而酿酒技术,也不会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造成什么影响。同时,商人也会遣派许多酒匠去那边,等于就令中原百姓移居到那边。”
  李治思索少许,道:“此事就交由你们户部去安排吧。”
  韩艺道:“陛下,这个可能由户部、工商局联合制定,要更加好一些。”
  李治愣了下,笑着点点头道:“就依你所言。”其实他快忘记还有个工商局。
  刘祥道突然道:“陛下,臣以为朝廷应该赶紧将那些岛屿命名,划分行政区,如此手续上也好办理。”
  李治道:“这个你们商量之后,再呈上来给朕过目就行了。”
  刘祥道、张文灌他们面面相觑。
  李治好奇道:“怎么?”
  张文灌讪讪道:“陛下,如今皇后不在,咱们跟谁商量啊?”
  李治愣了愣,叹了口气,道:“皇后因为悲伤过度,暂时难以处理政务,朕的身体也无法兼顾所有的政务。”说着,他突然看向韩艺道:“尚书令,那就暂时由你代为处理政务吧。”
  你糊弄谁不好,糊弄我,我要答应,我就是猪来的。韩艺忙道:“微臣非常愿意为陛下分忧,但微臣是真没有这能力,也不怕陛下笑话,张侍中他们的奏章若是深奥那么一点点,微臣就不一定看得懂。”
  这个理由真是让李治感到蛋疼,都不知如何反驳,你说他没读过书,他确实没有读过书,他还真不一定看得懂,因为张文灌他们的奏章,都是引经据典,典故都不知道,怎么看得懂,于是李治又看向张文灌和刘祥道。
  张文灌也自知之明,如今国家发展,不完全是儒家那一套,他也当不了这个家,道:“若是陛下身体难以操持政务,老臣建议还是让太子出来监国摄政,毕竟太子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而且身体也恢复的差不多,理应让太子得到历练。”
  他是东宫出身,当然心向着太子。
  郝处俊也道:“当初皇后出来处理政务,主要是因为陛下与太子都抱恙在身,此乃特殊情况,绝非长久之计,终究还是要让太子出来主持政务的。”
  韩艺立刻道:“臣也是这么认为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1/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