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2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41/2399

  武媚娘诧异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韩艺耸耸肩道:“具体我也说不清楚,兴许是看到皇后你日趋完美,这心里有些担忧吧。”
  武媚娘抿唇一笑,道:“若是要赶上我对你的担忧,只怕还需要不少的时日。”说着,她手往门那边一指,“我们走吧。”
  说着,她便往外面走去。
  韩艺苦笑的摇摇头,然后跟了出去。
  趁着夜色,他们悄悄出得魏州城,赶往了其它灾区。
  因为对于武媚娘而言,这是一场政治秀,而且她走的是亲民路线,一条所有皇后都未走过的路线,故此她需要去各地灾区,与各地的百姓交流,如果只在魏州喊上几句,作用不是很大。
  而她在魏州做的一切,也算是在实习,毕竟她以前也没有这么做过,她也需要在实践中学习,从中发现自己不足之处。
  因此,在去到其它灾区之后,她处理的非常从容,与百姓的交流更加密切。
  宣传还是如魏州一般,首先与当地的商人以及外来的商人见面,表达自己支持商人的政治理念,又与百姓见面,宣传自己的《普世法》,要让大唐百姓成为世上最幸福、富裕的百姓,其实也就是扩张理论,争取更多资源和生存空间。
  这个主张,那是非常能够凝聚人心的,这本质上其实就是国家主义,跟中原的传统政治理念是截然相反的,中原传统的统治者,不管背地里多么卑鄙无耻,但表面上还是非常好面子的,追求仁义、道德。武媚娘这一套说法,其实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说法,她的意思就是只对自己百姓讲仁义、讲道德,对于外人不需要讲这些。
  还是那句话,这屁股决定脑袋,听这话的人可都是大唐的百姓,他们当然感到开心,觉得自己被统治者重视,那他们当然拥护武媚娘。
  各地百姓听过武媚娘的演讲之后,都显得非常激动,对于未来充满了希望。
  相州。
  “其实这些话你可以自己说的。”
  站在一堆稻草上的崔戢刃,看着陌上高谈阔论的武媚娘,突然开口小声说道。
  他也是研究过韩艺的,他听出武媚娘这话是极具感染力的,肯定是韩艺帮武媚娘准备的。
  韩艺也没有否认,只是道:“你从哪一点看出,这话我可以自己说?”
  崔戢刃道:“这可是能够你助长名望,上回你拯救我们大唐,已经得到很多百姓的拥护,如果你再能够想办法帮助百姓度过一道坎,那你的名望真的可能超过我们崔卢郑王。”
  韩艺道:“首先,你太高估崔卢郑王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那只是十年前的事。其次,这也会将我打入万丈深渊。所以,你这么说实在是太阴险了。”
  崔戢刃稍稍一愣,道:“真是没有想到你会这么直白的回答我这个问题。”
  韩艺道:“我一直都是非常直白的说你这人比较阴险。”
  崔戢刃笑道:“比起卢兄、郑兄他们而言,我的确也算不上什么君子,但是比起你做得那些事而言,我至少还能够做到问心无愧。”
  韩艺道:“好一个问心无愧。所以你们山东士族把控山东地区这么多年,也不见得这山东地区有什么发展,而我只在扬州待了那么几年,如今扬州的百姓比你们山东的百姓富裕多了。可见这无用之人,都能够做到问心无愧,真正有大才的人,没有几个可以做到问心无愧。”
  崔戢刃淡淡道:“我们山东士族为中原做出的贡献,绝非是你可以企及的。”
  “是吗?我还真是没有发现呀!”韩艺轻蔑一笑,又道:“对了!河南地区可是有着不少大士族,其中主要的士族就是你们山东士族,不过好像你们士族在此事中,都显得非常低调,这倒是令我感到好奇,我记得你们一向都很高调的啊。”
  崔戢刃笑道:“真是没有想到你还能百忙中,记得我们士族。”
  韩艺呵呵道:“朋友也许会忘记,但是敌人一定会记得的。”
  崔戢刃道:“也就是说,你是知道你的这些政策,对于我们士族是不利的。”
  韩艺道:“我可没有这么说,而且我也不这么认为,我只是认为你们士族肯定会这么想。”
  崔戢刃笑道:“那些小士族,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你小看了我们山东士族。”
  韩艺哦了一声:“愿闻其详。”
  崔戢刃笑道:“你难道不知道其实你得许多商业政策,都是起源于我们山东。”
  韩艺惊讶道:“这我还真不知道。”
  崔戢刃道:“你应该知道齐国管仲宰相吧。”
  韩艺点点头道:“这我当然知道。”
  崔戢刃道:“那管仲便也是商人出身,他与你的经历倒也有些像似,从一个商人成为一代霸主的宰相。而他当初帮助齐桓公称霸,就是让国家发展工商业,现在国家政策与他当时政策都有着相似之处。在春秋战国之时,若论富庶,非齐国莫属,若论天下富商,也非齐国莫属,我山东士族本就有这方面的底蕴在。如今,我们山东士族大部分已经有了共识,即便国家要重工商,我们山东士族也不会就此沉沦,相反,我们山东士族不但要继续保持士族之首,还将会成为商人之首。”
  说到后面,他是一脸傲气。
  难道这家伙也在借此顺便整合他们山东士族,这个混蛋,老是搭顺风船,真是岂有此理。韩艺暗自嘀咕一句,嘴上却道:“凭什么?凭嘴说么?”
  “非也,非也。”
  崔戢刃摇摇头,道:“其实纯粹的商人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纯粹的士族也是如此,但是有趣的是,这士族的好的一面,恰好能够修补商人不好的一面,而商人好的一面,恰好能够弥补士族不足的一面。而如今天下间,能够将两者合一的,唯有我山东士族。只要我山东商人能够成为中原商人之典范,那么我山东士族也将成为商人之首,这就是我经常讲到的底蕴,自秦到如今,国家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但是我山东士族也能够存活下来,就是因为我们有着深厚的底蕴,我们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其实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一方面生性高傲,但同时有具有君子的谦虚,他不会像韩艺那样,动不动都上演英雄归来,他在过程中是很低调的,但是他的低调不代表着无能,他是一路随行,时不时就捞一点好处,这聚少成多。
  其实他也一直在赢,韩艺的变法,给传统造成了很大冲击,他一直都在借此上位,他所创立的山东集团其实就是整合山东士族的一个工具。
  韩艺揶揄道:“你爹教你的?”
  崔戢刃笑道:“我为我有这么一位充满智慧的父亲而感到非常的自豪,若非父亲的谆谆教诲,也就没有今日的我,对此我是心怀感激,我是绝不会做任何对不起父亲的事,此乃为人之根本。”
  韩艺哪里听不出他讽刺之意,而且他事先也料到,他们父子可能已经看出什么猫腻来,呵呵笑道:“其实我也是,只不过我们农家出身,想要出人头地,付出得要远比你们多,毕竟你们的起点要远远高于我们。不过话说回来,我真是非常期待你们山东士族能够在这一场变革之中发光发亮,而不是又跟以前一样,弄得名誉扫地,我真的已经厌倦了那种场面。”
  崔戢刃点点头道:“一定会的,而且不会让你们久等,我们士族很快就会站出来,我甚至可以提前跟你说一声谢谢,若非你这一变,我们山东士族的地位还真得是岌岌可危,毕竟皇室一直以来都在处处针对我们。”
  他当初为什么触怒李世民,不就是因为他讽刺李世民打压他们山东士族。
  这家伙又在打什么鬼主意。韩艺知道这家伙不会无的放矢的,笑道:“你还真是一成都没有变,什么事都不喜欢自己动手,喜欢搭人家的顺风船。”
  崔戢刃道:“难道你的计划不是努力的打造一艘顺风船?我只是如你所愿罢了。”
第1949章
吃鸡
  傍晚时分。
  “呼……总算可以开吃了,真是饿死老子了。”
  韩艺端着一个大盘子来到院内,发现小野哥正坐在石凳上,捧着一个烤鸡啃着,于是道:“小野你怎么老是吃烤鸡呀!”
  小野道:“因为好吃啊!”
  韩艺道:“可是火气大呀,最近我就吃得有些上火。”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不过说真的,咱们三兄弟,还真是缺一不可,要是小胖在这里,我们还需要废这神么,坐着等吃就是了。”
  小野笑着点点头,道:“可惜小小胖刚刚出生,不然的话,小胖肯定会要来的。”
  “别说那胖子,越说越想他了。”
  韩艺摇摇头,有小胖在的话,肯定会多出许多欢乐来,因为小野不是一个喜欢说话的人,跟小野聊天,很容易冷场的,只有小胖那种嘀嘀咕咕的精神,才能让话题变得丰富起来,他们三兄弟其实是非常互补的,只可惜大家都已经长大,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说走就走。
  韩艺将手中的大盘子放下,也是鸡,但却是金黄色,道:“尝尝我秘制的白切鸡,蘸着这酱吃,挺不错的。”
  小野点点头,直接拿起一块来,蘸一点酱,然后放在嘴里。
  韩艺问道:“怎么样?”
  “味道还不错。”小野立刻又道:“可我还是喜欢吃烤鸡。”
  韩艺郁闷道:“真不给面子。不过这样也好,你吃的你烤鸡,我吃我的白切鸡。对了,这次回去之后,你就赶紧跟梦瑶回江南成婚。”
  小野问道:“我走之后,谁来保护韩大哥你呢?”
  韩艺笑道:“我已经让人训练了一批护卫。”
  小野道:“他们能行么?”
  “当然比不上你。”韩艺道:“但是应该也不错吧,到时你去验验他们的身手。”
  小野笑着点点头。
  韩艺又道:“不过你得早点回来,别让我跟小胖得相思病。”
  小野呵呵笑了起来。
  正准备开吃之时,忽听对面有人喝道:“真是岂有此理,外面百姓颗粒无收,饱受饥饿,你身为尚书令,却还在这里吃鸡,若是传出去的话,你可有想过后果?”
  韩艺抬头一看,只见武媚娘站在一道扇形门前,怒视着韩艺。
  因为皇帝一般不会来这些州县的,这里是没有行宫的,而且又是灾区,不可能说皇后一到,便大兴土木,兴建行宫,那百姓真的会骂人的,你是赈灾的,还是来趁火打劫的。要知道这是一场政治秀,故此武媚娘是非常注重细节方面,他们不管到哪里,基本上就是住在府衙的大院里面,也不说让刺史将府邸让出来,在生活方面从来不讲究什么。
  武媚娘是住东厢房,而韩艺是住西厢房,中间隔着这个小院。
  “呃……”
  韩艺见她身上还站着一个宫娥,不禁站起身来道:“臣见过皇后,不过皇后误会臣了,其实臣这么做,都是为百姓着想。”
  武媚娘道:“这跟百姓有何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41/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