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2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8/2399

  他就是来这打仗的,如果已经打完了,那他会崩溃的,敢情是白跑一趟。
  元杰谄笑道:“那些野蛮人,哪里是叔叔你的对手,其实大爷爷都不需要叔叔你来,弄点武器给咱们就行了。”
  “那……”
  元鹫刚一开口,忽然看向一旁崔平仲,转而道:“那也不能这么说。”说着,他又看向崔平仲道:“老崔,你有什么建议?”
  崔平仲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连这里的情况都不知道,又如何敢妄下判断。”
  元斐赶紧将他们的情况告知了崔平仲,他们手下目前有精兵三千,控制着一万多户。
  元鹫诧异道:“这个岛上才这么一点人?”
  元斐道:“倒是不止这么一点,但是这地方到处都是丛林、山地和岛屿,道路又通,有些部落躲到丛林里面,咱们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不过这最好的地方可都在咱们手里,而且,我们还往广州运去不少奴隶。”
  崔平仲却道:“这人虽然不多,但是比起你们当初来这里的时候,可也不算少,你们是如何统治这里的?”
  元杰哈哈一笑,道:“三叔,这要说出来,你恐怕都不信。”
  崔平仲哦了一声,道:“那你倒是说来听听。”
  元杰道:“我们来的时候,这里都是一些土著,他们刚开始仗着自己人多,还挺嚣张的,要将咱们给赶出去,结果打了一仗,我发现只要他们的酋长一死,剩下的人就不知道该怎么办,连最基本的组织不知道,搞得他们还只能跟着咱们……哈哈。”
  元鹫道:“那你还有事没事写信回去吹牛?”
  元杰眨了眨眼,又默默的垂下头去。
  元斐又道:“不过这地还真是好地,可算是没有来错,这里真是种啥长啥,都不需要费神,这里稻谷一年收三回,根本吃不完,咱们只能拿去酿酒。”
  “是吗?”
  崔平仲微微皱眉,道:“这不一定是好事啊。”
  元斐道:“三叔这话是何意?”
  崔平仲道:“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在于生存,其次,才是贪婪。好比一个饿疯了的人,他一定会去抢夺他人的食物,但是这里的土地这么好,即便不费力也饿不着肚子,那就不需要战争。且不说他们的战斗力一定不如我们中原将士,更为关键的是,一支都不知为何而战的军队,是难以战胜敌人的,再加上,敌人的人马还要比我们要多得多。”
  元杰道:“三叔的意思是咱们以防守为主?”
  崔平仲摇头笑道:“不,我们要主动寻求与对方决战。”
  元鹫道:“但不是在陆上。”
  崔平仲点点头,道:“是在海上与对方决战,在海上作战的话,大家都无路可退,这能够唤起这些士兵的忧患意识,逼着他们奋勇作战。其次,能够削弱敌人兵力的优势,同时增强我们战船和武器优势,如果能够在海上消灭对方的主力,那就至少能够保证我们立于不败之地,至于登陆作战的话,依我之见,还得看中原那边的支援,这点兵力可是经不起登陆的消耗。”
  元鹫呵呵道:“幸亏你们的无能让敌人变得气焰嚣张,到时他们一定会大举进攻的,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就是帮他们选择一个坟墓,来埋葬他们。”
第1929章
好坏同行
  而在长安,除一些商人之外,其实并没有太多人关注南海的事,因为中原有着太多的现象吸引大家的目光,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发展,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军事学院和皇家训练营,如今许多年轻人是挤破头皮也想进这两家学院,比以前科举还要疯狂一些。
  不少人都悔不当初,当初皇家训练营成立的时候,很多人都对此嗤之以鼻,而当时入学条件那真是宽松到不行,而如今的话,是相当严格,因为报考的人多了,那当然择优而取之。
  尤其是今年新开的军事学院,那条件简直令许多人傻眼,首先一点,必须出身军事贵族,光这一点,许多人没有任何想法,这个没法去争取的。
  但这反而令一个已经沉沦很多年的军事贵族集团,又有一些死灰复燃的迹象,而这个军事贵族集团,就是关陇集团中的军事贵族。
  这军事贵族集团其实也就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所在,像独孤家、元家、杨家,包括当今皇室李家,全都是出自这个军事贵族集团。但是这贵族集团已经沉沦很多年,到长孙无忌时代,关陇集团都已经是文臣领导的,在如今的大唐统帅中,就没有几个人是出自这个集团的,尤其是在最高统帅中,几乎是一个人都没有,李绩就不是这个集团出来的,但是这个集团中的贵族,那绝对算是军事贵族,是历经三朝,虽然已经腐朽、沉沦,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报考最多的人就是这个军事集团的子弟,他们是绝对有资格的,可见他们也想借此崛起,重新塑造他们的荣耀,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不但如此,就连长安百姓的生活也正在发生着一场巨变,从上至下谁还有空去关心千里之外的事。
  今日是假期,而且天气非常不错,因此许多人都来街道上,在货币的刺激下,逛街也成为了一种习惯,什么东西都必须得上街购买。
  张文灌和郝处俊也约着去西市转转,看看有什么可买的,如今教育法案已经出来了,他们也能够清闲一下。
  “嗯,什么东西好香啊?”
  郝处俊突然停下脚步来。
  张文灌寻香看去,诧异道:“这里什么时候多了一家酒肆?”
  郝处俊闻里面隐隐传来嘈杂之声,道:“好像生意还不错,我们也过去看看吧。”
  “请。”
  “请。”
  二人刚刚来到茶肆门前,一位酒保立刻迎出来,将他们迎了进去。
  只见里面都快要坐满,弄得他们两位宰相,还只能坐在角落里面。
  “二位客官想吃一些什么?”
  “你们这里有什么好吃的?”
  “咱们店最好吃,莫过于咱们东主秘制的烤鸭,你看他们桌上可都点了,二位客官可来半只先尝尝鲜。”
  “原来是烤鸭香味!”郝处俊笑着点点头,道:“行,就来半只,再来一壶酒。”
  “好嘞!”
  过得一会儿,这烤鸭就上来了。
  张文灌、郝处俊一边吃着,一边点头称赞。
  张文灌不禁冲着那酒保问道:“你家这烤鸭如此美味,以前怎么就没有拿出来卖?”
  那酒保笑道:“客官有所不知,咱们这店的东主是来自睦州,这关中很多人都没有吃过。”
  “睦州?”
  张文灌听得有些惊讶,你这开店开的也忒远了吧。
  那酒保笑道:“客官,如今这没啥可惊讶的,那通熊店都从关中开到广州去了。”
  “那倒也是。”张文灌笑着点点头。
  待那酒保离开之后,郝处俊道:“尚书令说得没有错呀,这商业文化的确有利于民族的融合,以往南北两边可没有这么密切的来往。”
  张文灌抚须点头道:“这是好事,若各地区隔阂太大,一旦发生动乱,就会引起割据。”
  忽闻隔壁一桌有人说道:“还真别说,陛下这回决定重新建设城内,还真是明智之举啊!”
  “可不是么,以往要买东西,要吃东西,要不去就得去东市,要么就去西市,吃完走回来,就已经饿了,如今出得坊门,就有东西吃,实在是太方便了。”
  “是呀!咱们坊外马上就要开一家粥店,以后咱们坊吃早餐可就方便了。”
  “如今我看城内很少人在自己家做饭,都是在外面吃。”
  “如今人人都得去作坊干活,哪有空做饭吃。”
  ……
  郝处俊闻言,不禁感慨道:“我中原自古以来都是认为民静则国安,但是如今看来,也并非是如此呀,如今长安人口流动非常大,哪怕是半夜,兀自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但是犯罪的情况比往年要少了许多,非常安定。”
  张文灌点点头,道:“如今人人都为生活而奔波,哪里有空想其它事。不过解除坊市的限制,的确方便许多呀,记得前两日,我在家写文章,正写得非常投入时,突然发现没有纸了,当时已经入夜,这心中好生惆怅,原以为非得等明日再写,后来我那随从告诉,坊外就有一家纸店,结果不到一会儿功夫,他就将纸给买来了。”
  郝处俊叹道:“想不到一番改动,我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
  他说得不错,虽然城内建设还未完工,但是百姓的生活已经随之发生改变,光店面就增加了一百多家,但那都是一些很小店面,跟生活息息相关,这是朝廷特意安排的,沿街开市,是必须要要在朝廷的规划之内,两市并未因此而衰落,反而变得更加繁荣,因为很多大型商品,贵重商品,还只能去两市购买,并且大酒楼也全部在两市,两市还是长安的娱乐、商业中心。
  消费也是与日俱增,因为方便肯定就会刺激消费,消费增加,店面就跟着会增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吃过之后,张文灌、郝处俊各自拿出一些代金券,付了这酒钱,因为唐朝饭桌上的主流文化,本也是分餐制,除非是有人请客,否则的话,大家出门吃饭还都是AA制,尤其是文人,这君子之交淡如水。
  刚出得门外,忽见百姓街道上的百姓,突然变得行路匆匆,而且都是奔向西市。
  与此同时,这酒肆里面的客人,也都快步从里面走了出来,直奔西市而去。
  “小哥,你们是去干什么?”
  张文灌满心好奇,于是叫住一个刚从店里面出来的年轻人问道。
  那年轻人忙道:“我是去西市看钟塔。”
  “钟塔?”
  郝处俊突然道:“我想起来,好像是一个工匠发明了一种可以更准确计时的工具,叫做……叫做邱陌钟。”
  “我也听闻此事。”
  张文灌道:“那咱们也过去看看吧。”
  “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8/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