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2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2/2399

  卢师卦还是显得有些犹豫,道:“你为何不自己送给内子?”
  韩艺笑道:“那是因为我知道,嫂嫂肯定不会要的。”
  卢师卦思索片刻,然后才收了下来,道:“多谢了。”
  韩艺突然看向郑善行,道:“我以为你就会跟我谈谈这包的。”
  郑善行微微笑道:“是有不少人上我自由之美询问这包的事,但是这点钱,也不是非得赚不可。”
  韩艺哈哈一笑,道:“我就是喜欢跟君子做买卖。再等一些时日吧。”
  郑善行笑着点点头。
  “抱歉,抱歉,老夫来晚了!”
  忽见阎立本走了进来。
  三人先是拱手一礼,韩艺又道:“无妨,无妨,我们也才刚到不久啊!”
  阎立本可是总设计师,任何改动,他是必须要在场的。
  几人有随便转了转,探讨了一下,如何改造,主要是韩艺将他对于教育局建设的一些想法告诉阎立本。
  “唉……这么好府邸就这么拆了,倒是有些可惜啊!”
  转悠一圈,阎立本打量着,很是感慨道。
  韩艺笑道:“要是阎尚书喜欢的话,可以换一下,你住这里来,将你得府邸改成教育局。”
  阎立本诧异道:“真得可以么?”
  韩艺点头道:“当然啊!我是赞成的。”
  阎立本笑着摆摆手,道:“算了,算了,老夫可是无福消受啊!”
  几人在府邸里面转了转,又去到府邸外面。
  韩艺一边打量着,一边说道:“这周边很清静的,我认为可以弄一些店面在这里。”
  阎立本道:“在官署边上开市集,这不太妥吧!”
  其实在此之前,朝廷已经决定开放市集,但是阎立本也没有打算将店铺开在官署边上。
  韩艺笑道:“我们将官府从皇城搬出来,不就是希望与民间打成一片,如果百姓都不敢进这里,那这么做的意义何在?当然,也不能成弄市集,我觉得可以将一些文房四宝、书店都放到这边来,这也能营造出教育的氛围来,为教育局增添光彩。”
  卢师卦笑着点点头道:“这主意倒是不错。”
  阎立本也是稍稍点头,又是笑道:“那些商人听说将来会允许店铺开到街道上来,天天都在跟我工部的人打探消息,希望知道那里可以开店铺。”
  郑善行却是有些担忧道:“让店铺沿街开,这会不会影响到市民,我觉得这一点还是得慎重考虑一下,像书店、棋社这我不反对,因为这些地方都是非常安静的,但是酒楼、茶肆,这些可是非常喧闹,而且会让街道变得更加肮脏。”
  韩艺道:“商业追求的是开放,完全封闭,商业是难以发展的,再加上百姓对此也是非常的需求,因为以前很难上一趟市集,而如今天天都得去,分散的话,可以更加利于百姓的生活。但是你说得也是一个问题,那么还得遵循朝廷的无为而治思想,一方面开放一些,但同时要制定出一套规矩来,我们可以根据各城区的情况来划分商业区域,非商业区域,就不能开店铺,或者摆摊,尽量保证不会干扰到百姓生活,同时又给百姓带去便利。当然,这也能够减轻朝廷的负担,这样一规划,朝廷可以将店铺卖给商人,从中赚钱利润。你们知道的,咱们在城外建造的居民区,那可不是盖个棚子那么简单。”
  卢师卦笑道:“这无为而治虽是皇后主张的,但是我看你用的比皇后还要好啊!”
  韩艺呵呵笑道:“这可就是我的本事,总是能够做出一些令上面开心的事来。”
  “哈哈……”
第1925章
虚惊一场
  普及教育这可是历朝历代都没有干过的,且不说这得耗费大量钱财,关键统治者们都认为,这百姓蠢一点,便于管理,因为聪明人不那么好忽悠,李世民为什么推崇科举,不就是希望将聪明人都为我所用,别去想其它的。
  但是韩艺对此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他也多次跟李治强调,这愚民虽然容易被统治者给忽悠,但也同样容易被其他人忽悠,这太平盛世可能还看不出来,可是一旦国内出现动乱,这一大弊端,将会暴露无遗,并且立刻就会对于国家稳定造成重大的伤害,读过书的人,还是知善恶是非的,同时还能够在危机爆发之前,就先给朝廷敲响警钟。
  因为愚民忍耐力极强,但终归是有一个极限的,一旦超过这个极限,那他们就直接拿武器造反,但是读过书的人,一开始就是会喊疼,不会忍着,这反而警告朝廷,别自掘坟墓。
  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文明的社会比一个野蛮的文明要稳定。
  这就是李治答应普及教育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
  但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没有什么可参照的,只能自己想办法,肯定会引起许多的争论。
  武媚娘则是把握着这个机会,经常的召开枢要会议,与枢要大臣商谈此事,如此可以增加她在朝中,在民间影响力,如果办得好,就能够借此巩固她在朝中的地位。
  “如今教育局开门在即,但是朝中对此普及教育,还是有着诸多争论,尤其是课本之事,争论颇多。各位也都知道,这士族学院和昭仪学院的课本就是不一样的,同时昭仪学院并未有采纳朝廷规定的《孝经》,而如今朝廷既然要成立教育局,是否应该对此进行统一管理。朝中有不少大臣认为朝廷应该统一课本,但也有一些大臣认为朝廷既然主张无为而治,那么就不应过多干预。不知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武媚娘还是保持以往的风格,开门见山,咱们不交流任何感情,有事说事,没事就别开会,这其实她非常厉害的一点,善于笼络人心,他了解这一班枢要大臣,他们不是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你想跟他们联络感情,建立交情,他们还会鄙视你,认为你心术不正,她暂时又没有能力撤换他们,那只有投其所好,博得他们的信任。
  张文灌点头道:“老夫认为这很有必要,若是不统一课本,无法判断优劣,而且,那科举怎么办?大家学习的内容都不一样,难道科举也得出几套考卷么?”
  刘祥道道:“我觉得应该统一课本,这教育的统一,这也利于国家的统一。”
  韩艺点点头,道:“二位言之有理,那就全国采纳昭仪学院的课本吧。”
  张文灌愣了下,好似说,我可没有这个意思。
  你还真是会见缝插针,也罢,就由我来陪你演这一场戏吧。崔戢刃立刻道:“尚书令凭何这么说,我觉得我们士族学院的课本更加优异一些,应该采纳我们士族学院的课本。”
  韩艺哈哈大笑道:“我还真不知道崔中丞是哪来的底气说这话,你们士族学院的课本不就是模仿我们昭仪学院的么?”
  崔戢刃笑道:“这我不否认,但我们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先后可不能代表好坏。”
  韩艺笑了一声:“你们士族还真是双重标准啊,我说我梅村韩氏要胜于你们清河崔氏,你们就将我骂得狗血淋头,动不动就说自己是几百年的家族,这不就是先后代表好坏么,如今说到这事,就先后不代表好坏。”
  崔戢刃道:“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尚书令的确非常优秀,这我们也承认,但是你梅村韩氏目前也就你一个人优秀而已,要说凭这就能够超越我清河崔氏,只怕难以服众啊!”
  “二位先别争论,请听老夫一言。”
  张文灌急忙开口道:“如果朝廷要统一课本,那自然得朝廷来修订课本。”
  刘祥道、郝处俊、任知古是纷纷点头,这才是传统做法,你们两个跑偏了。
  “那可不行。”
  韩艺立刻道:“昭仪学院为何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捐助,不就是因为那新颖的课本和年轻的老师么,唯有当昭仪学院的课本能够教育出优秀的学生来,而这些学生又能够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大家才愿意捐款,也就是说,课本乃是我昭仪学院的立足之本,如果由朝廷来修订的话,那昭仪学院就再无优势,不可能竞争的过财大气粗的士族学院。”
  崔戢刃也道:“我们山东士族一直以来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且有不少人出将入相,数百年间,从未间断过,我们若是放弃这些,我们士族学院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张文灌被他们两个怼的是一脸尴尬,根本没有办法反驳。
  因为这两者的成功,都没有依靠朝廷。
  武媚娘瞧了眼韩艺跟崔戢刃,眼中闪过一抹笑意,道:“如此说来,统一课本看来是行不通的。”
  韩艺这才正色道:“臣认为统一课本,是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因为如果要统一的话,那就必须朝廷大臣来修订,那么天下间就只有一种课本,这样就辨别不出课本的好坏来,因为这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今朝廷才刚刚普及教育,以前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可借鉴的,如果不统一的话,那么学院之间就会产生竞争,大家都争取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来,才会有更多的人来报名,那么这学院才会越办越好,课本就是一个竞争的关键所在,可以想象得到,到时课本一定会是百花齐放,优秀的课本就会被人借鉴,得到普及,就好像昭仪学院一样,而那种劣等课本,就会被淘汰,就好像士族学院第一代课本一样,如今他们自己都不用了。”
  武媚娘抿了抿唇,心道,这张嘴还真是厉害的紧啊!
  王玄道笑道:“这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也是我们山东士族长存于世的原因所在。”
  韩艺点头道:“好一个三人行必有我师,怕就怕单独上路,这非常危险的,对于我们是如此,对于朝廷也是如此啊。”
  这二人一唱一和,张文灌他们都插不上嘴了。
  刘祥道道:“若是课本不一样,这科举又该怎么办?”
  韩艺摆摆手道:“其实这与科举关系都不大,朝廷目前推动的只是普及基本教育而已,像那昭仪学院就不管科举,昭仪学院的宗旨是让百姓拥有自食其力,而不是为朝廷培养宰相的,也没有这个能力。但是肯定会有学院是冲着科举去的,就好像士族学院,只要有需求就肯定会有供应的,这根本不用担心,真正有才华的人,都想入仕。而且,朝廷也有太学,那些优秀的学生,在得到了基础的教育,若想走向仕途,他们自然就会想办法进入太学深造。普及教育,是能够为太学院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郝处俊道:“若是不统一课本,只怕会造成思想上的分裂,这可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啊!”
  韩艺点点头道:“这倒是真的,这就要运用无为而治,朝廷不是不作为,还得有作为的,之前我们就对此讨论过,课本是经过教育局的审查,那我们就可以借此定下规矩,课本中要采纳多少儒家内容,多少道家内容,不达标就不能过审查,不管你是将内容改变为故事,或者为诗歌,这个思想是一定要包括在内的,这样做,既统一了思想,又给予了自由。”
  长孙延点点头道:“尚书令言之有理,我赞成这么做。”
  狄仁杰、任知古、卢师卦他们也纷纷点头,这都是因为昭仪学院成功在先,人家课本就是自己修订的,但结果打败了传统教育,而且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这就是一种创新,一种竞争意识所带来的,而朝廷又没有做过,凭什么说朝廷就比昭仪学院做得好,如果说弘文馆的大学士,那士族学院又为什么会失败了。
  武媚娘笑道:“我也觉得尚书令之策,既能够消除一些矛盾,又能够贯彻朝廷的主张,会更加令人信服。”
  张文灌他们也稍稍点了点头,主要他们也没有什么经验,你让他们教育一个学生,那绝对没有问题,但是这跟普及教育可是两回事,这是一个商品模式,是面向所有人的。韩艺的这个建议,可以让朝廷从中学习,并且更加灵活的运作,反正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大家也都在摸索的阶段,这种阶段最好还是多元化发展,不能头一热就认定这条路,万一是一条死路,那只能重新来过。
  武媚娘又道:“另外还有件事,就是王义方给朝廷上了一道奏章,他建议朝廷允许几人进入教育局。”
  此话一出,大家为之一愣,当初就说好,是以昭仪学院的班底来建设教育局,王义方建议的人选,大家参考一下就行了,犯得着拿到这里来说么。
  武媚娘道:“而这几人中有三个人乃是女人。”
  “女人?”
  大家异口同声惊呼道。
  武媚娘直接拿出一道奏章来,“这就是王义方的奏章,你们看看。”
  张文灌拿了过来,但是并没有看,道:“教育局可是朝廷新成立的官署,里面的人那都是正式官员,怎么能让女人当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2/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