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2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7/2399

  韩艺皱了皱眉头。
  王玄道微微皱眉道:“崔兄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他也不见得能够写出这么老练的文章来。”
  阎立本抚须笑道:“崔家贤士辈出,区区文章,又何足挂齿。”
  他们这些老人,那是非常崇尚清河崔氏的。
  韩艺看了眼阎立本,稍稍点了下头,心想,难道崔家真的还有这等人物?
  因为这篇文章里面可是大有内涵,儒家思想在当代那真是如教义一般,是深受大家的认同,而商人就如老鼠一般,是深受大家的鄙视,这文章其实是有助于商人发展的,如果有儒家思想的光环,那么商人就不需要再自卑了,也不需要受到限制,会很快的被大家认同的。
  这内容也是非常积极向上且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最主要的是,这是崔家的人写得文章,别说韩艺写不出来,就算韩艺写得出来,估计结果也就是被骂,然后大家又开始争论,这崔家的人写得,是能够更快速的被人接受,因为崔家的名望摆在那里,受到知识分子的尊重,关键他们不是商人出身,他来讨论商人,就更加公平一些。
  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啊!
  可还未等韩艺回过神来,一个军官突然来到店门前,抱拳道:“卑职参见尚书令。”
  韩艺回头一看,问道:“什么事?”
  “卑职是奉司空之命,请你过去一趟。”
第1884章
商人爱财,取之有道
  这李绩特地派人来请,那肯定不是什么小事,但是韩艺也没有想到,那小将官直接将他请到了两仪殿。
  等到韩艺到来时,殿中就两人,李治和李绩。
  看上去,李治的精神是要好许多,毕竟这压力减轻不少,他如今不用再天天批阅奏章。
  但是这也演化出一个非常有趣的制度,就类似于主席与总理,武媚娘就是总理,她主持日常事务,李治就专门负责军国大事,一般情况下,这李绩都不需要跟武媚娘照面,因为临时约法是严格限制武媚娘干预军政。
  “微臣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坐。”
  “多谢陛下。”
  韩艺坐在了李绩的对面。
  他们两个如今可是代表着文官之首和武官之首。
  李绩面色严肃道:“西北大都护那边传来消息,裴行俭从大都护府出兵,是兵不血刃夺回了小勃律。”
  韩艺愣道:“兵不血刃?”
  李绩点点头,道:“因为在得知裴行俭出兵之后,吐蕃与大勃律的军队便撤回了大勃律。”
  韩艺喜道:“这真是好事呀。”说着,他又向李治道:“陛下真是英明神武。”
  这小子!李治笑了笑,道:“你这些恭维之言就等会再说吧,虽然咱们兵不血刃拿下了小勃律,但是也出现一个问题,裴行俭认为小勃律是难以抵挡住吐蕃和大勃律的攻击,如果再将小勃律交还给小勃律的王子,只怕到时又会重蹈覆辙。”
  李绩点点头道:“老夫也赞同裴行俭的看法,小勃律乃是同样西域的要冲,再交回给小勃律,变数太大,就还不如由大都护府直接统管。”
  小勃律之前只是大唐的藩国,可不是说领土,裴行俭当然希望直接将小勃律纳入大唐的版图,这样也算是他为大唐开疆扩土,要知道大唐帝国可是非常崇尚开疆扩土,因为整个风气都很尚武,那尚武民族就是要开疆扩土。
  韩艺沉吟半晌,摇摇头道:“我并不赞成这么做。”
  李治诧异道:“为何?”
  韩艺道:“司空方才已经说了,小勃律乃是通往西域的要冲,那自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周边势力错综复杂,如果直接纳为我大唐的版图,那么势必会让我大唐与周边地区产生利益矛盾,如果由小勃律的王子继续统治当地,那我大唐便进可攻,退可守。”
  李绩皱眉道:“但是小勃律的地理位置对于安西四镇的防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那里落于敌人之手,那就可以直接威胁到安西四镇。”
  李治也是稍稍点头。
  韩艺道:“可是我们在西北的驻兵本来就少,就算直接统治小勃律,也还是用小勃律的士兵去布防,那我们何不派一些将军去帮助他们巩固当地的防守。如果我们就这样占领了小勃律,这也会让周边藩国警惕我们的,说不定下回都不会请求我大唐派兵援助,这会有损我们大唐在那边的形象。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目前我们大唐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彻底掌控住那边,如今我大唐的版图已经足够大了,理应先巩固国内的统治,而不是去占领更多的领土,这领土打下来容易,想要守住可是难啊。”
  李治思索再三,如今国家连财政都没有恢复过来,是有些力不从心,这藩国跟直接统治,两回事,吐蕃这一扫荡,小勃律肯定是满目疮痍,纳入版图之内,那必须得花钱,又看向李绩,道:“司空你以为呢?”
  韩艺又老调重弹道:“等过几年,国内发展起来,巩固了辽东地区、西北地区,以及吐谷浑地区的统治,我们便能将重心放到那边去。”
  李绩看了眼韩艺,他也知道这是需要钱的,否则的话,也不需要找韩艺来商议,点了点头,向李治道:“老臣觉得尚书令说得也不无道理。”
  李治嗯了一声,道:“那就这么办吧,继续扶植小勃律的王子统治小勃律。哦,凉州已经传来消息,吐蕃的使臣马上就要到关中了。尚书令,一直以来都是你负责与吐蕃交涉,这回也由你去吧。”
  韩艺忙道:“陛下,这回吐蕃派来的使臣,无非也就是解释这事,希望我大唐放弃对他们的制裁,反正他们都已经从小勃律撤兵了,臣认为咱们也不必咄咄逼人,也狗急了也会跳墙的,这随便派个人去应付一下就行了,臣最近忙得很。”
  “什么叫做随便派个人应付,你如今可是尚书令,说话还如此随意。”李治沉眉道。
  韩艺讪讪道:“陛下教训的是,微臣失言了。”
  “那就派中书令去吧。”
  李治也没有怎么勉强韩艺,这一次谈判其实就是走个过场,因为吐蕃已经退兵了,又问道:“关于货币政策,执行的如何?”
  韩艺道:“回禀陛下,一切都非常顺利,预计明年,长安、洛阳就能够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
  李治点点头,心中好生苦涩,敢情这几年是在倒退啊!
  韩艺似乎看穿了李治的心思,又道:“不过后年的生产规模以及国内的预计就能够翻上一倍。”
  李治又是惊喜道:“一倍?”
  韩艺点点头道:“在货币的刺激下,消费将会日益剧增,这将会促使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又会使得印花税的增加,朝廷和百姓都会从中得利。”
  李治这才露出笑容,道:“有两位爱卿在,朕可安心啊!”
  韩艺忙道:“这非微臣一人的功劳,皇后与其余的大臣都是功不可没。”
  李治笑道:“如此说来,皇后还做的不错?”
  韩艺点点头道:“皇后的能力确实毋庸置疑,臣也是深感佩服。”
  李治点点头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吐蕃的这番举动,预示着这一场打仗打不起来,军方是非常失望,如今士兵可都想打仗,因为以前的福利是按照军籍户来算,而如今的福利是按照军功来算,军功越多,福利就越多,没有出征过的士兵,即便是军籍户,他也没有什么福利。
  但是韩艺如今是真不想打仗,特别是与吐蕃打,这三年之内,大唐腾飞的关键时期,可不能让战争给打断了。
  不过韩艺也没有想到,其实吐蕃这回之所以这么怂,都不打,就直接退了,主要是因为禄东赞身染重病,禄东赞家族必须得全面收缩,保证禄东赞的权力,不会落入到他人之手,而军队就是禄东赞家族的最大保障,他们也不敢将军队都派去外面打仗,此时吐蕃也在进行着一场权力的斗争。
  可不管因为什么,这总得吹,而且得往死里吹,因为这是李治当机立断决定的,上回吐谷浑失策,如今也算是扳回一城。
  因此朝廷是立刻贴出告示,将收回小勃律的消息是昭告天下,在咱们皇帝的领导下,我们的大军那是兵不血刃的就夺回了小勃律,可见咱们的皇帝是多么的英明神武,可见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是多么的强大。
  其实那小勃律跟中原百姓毛关系都没有,都不知道在哪里,但是百姓们闻此消息,都非常欢欣鼓舞,他们开心的不是说夺回小勃律,而是因为国力的强大,他们内心就有一种安全感,至少不用害怕被人打,他们就能够全身心得投入到生活当中。
  可见这国家的强大其实是能够很好的凝聚人心,就清朝末那熊样,百姓都以国为辱,怎么可能会愿意为这种国家效力,打仗肯定就跑,爱还是需要理由的。这时期的唐朝可就完全不同,如今唐朝乃是世上第一个帝国,而且全方面的领先世界,那当然谁都愿意成为大唐公民,凝聚力就更加强,人人都愿意为国家奋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国家还是以内政为主,吹嘘完皇帝之后,朝廷终于正式宣布,开始印刷代金券。
  以前的代金券,就是金行一家在印,元家得也是金行代印的,没有什么关注的点,因为金行都是秘密印刷,百姓对于代金券的信任,是完全来自于对于韩艺的信任,可以这么说,韩艺一走,这代金券就得亡,在那场危机中,已经充分得说明了这一点,韩艺一走,别说代金券,百姓连金行都不信任。
  这种个人崇拜所带来的一切影响,都是无法持久的,这人总是要生老病死的,想要持久,就还是要用制度来保证,某个人的威望,那只是一时,可能对于开始有着很大的帮助,但绝不是长久之计。
  今日便是正式印刷代金券之日,毋庸置疑,这绝对是全城关注。
  这一大清早,长安地区的各大富商和长安周边的一些非常有名望的士绅都来到这无名坊。除此之外,还有三省、御史台、税务局等官员,他们可都是来监督的,真是层层把关。
  不但如此,每个人在入门之前,都得搜身,包括韩艺等宰相级别的官员。
  因为这无名坊自身就有一套非常严密的规矩。
  什么叫做制度,其实就是人人平等,制度中如果有特权,就难以持久,因为这个漏洞会越来越大,但是特权是不可能消失的,那么就只能不断的去变化,去调整。
  原来这么多阶级聚在一起,那肯定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是现在有不少贵族已经变成了商人,因此也不能说商人跟商人站在一起,士绅与士绅站在一起,都已经不太好区分了。各种阶层站在一起,讨论着同一件事,这其实是很有趣的现象,大家也非常享受,仿佛是一场没有酒精的盛宴。
  “韩小哥,想不到这么严格。”
  宇文修弥东张西望半晌,看到这周边全都是禁军,而且是全副武装,刀枪雪亮,这安保绝对已经达到了皇宫级别的,这令他们没有想到的。
  韩艺笑道:“你这不是废话么,多印一文钱,那我们就得亏一文钱,要不严格一点,那明年我就得破产了。”
  “就韩小哥的财富,想要破产,比咱们挣钱可都要难得多啊。”宇文修弥拍着马屁道。
  窦义点头道:“朝廷能够这么做,咱们也能够放心不少啊。”
  贺若寒又道:“韩小哥,我听说朝廷马上就会颁布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货币法案,将来谁要敢私自铸币,将会面临非常严厉的惩罚。”
  韩艺点点头道:“是有这回事,这是因为朝廷发行货币,那都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考量的,有着一套非常周密的公式,因为如果货币太多,反而会导致货币贬值,对于市场是有着非常大的伤害,这必须要严格控制。同时我也希望你们这些商人,能够拒收那些劣质货币,反正朝廷、金行、元行是不可能再收那些私人铸的币。”
  “要是朝廷能够发行足够多的货币,谁会用那些币。”宇文修弥大咧咧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7/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