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20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93/2399

  不过怼完之后,他又有些犯愣,怎么长孙延帮李义府求情,这又是什么情况。
  不仅是他,崔戢刃他们都感到非常诧异,按理来说,这时候长孙延应该是最开心的,无缘无故就报了大仇。
  长孙延非常委屈呀,他只是想提醒李治,咱们大唐律例没有五马分尸这一招,最多也就是斩刑,你怎么能够乱用刑法。
  李义府本来都快吓昏过去,长孙延突然一打岔,他不禁也看了眼长孙延,忽然,他的余光看到站在最前面的一人,猛然惊醒过来,倏然原地蹦起,指着站在最前的那人道:“陛下,是他,这都是韩艺弄出来的,他与长孙无忌勾结想要图谋不轨。”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李治和长孙延在内。
  韩艺跟长孙无忌勾搭?
  这真是非常劲爆的黑幕啊!
  李义府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被自己的智商感动,自己真是临危不乱呀,又道:“陛下若是不信,可找袁公瑜来询问,是他当初发现韩艺与长孙无忌密谋的。”
  李治哪里会信这话,袁公瑜不也是你们的人么,如果韦思谦这么说,他可能感到一些些怀疑,只觉得李义府已经疯了。
  正当李治准备叫人将李义府给押下去的时候,忽闻韩艺诧异道:“你们派人跟踪我?”
  众人立刻看向韩艺,只见韩艺一脸震惊的看着李义府。
  李绩不禁眉头紧锁。
  而崔戢刃则是豁然开朗,心道,原来如此。
  李义府激动道:“陛下,你看,微臣没有骗你,他自己都承认了。”
  李治根本没有在听,他只是惊讶的看着韩艺。
  韩艺瞧了眼李治,点点头道:“回禀陛下,微臣当初的确与长孙无忌见过一面。”
  李治眯了眯眼,面无表情地问道:“是见过一面,还是密会?”
  “应该算是密会。”韩艺如实道。
  李治眉头紧锁,哦了一声,道:“不知你们为何要遮遮掩掩的?”
  韩艺道:“是长孙无忌先约的臣,他是想托付了臣帮他办一件事,臣当时也答应了他,并且已经做到了。”
  李治面色一惊,都已经做到了?忙问道:“什么事?”
  韩艺看向长孙延。
  长孙延是一脸懵逼。
  李绩他们也都懵了。
  这剧情翻转的实在是太离谱了。
  李治问道:“究竟是什么事?”
  韩艺道:“长孙无忌希望臣能够保长孙延一条性命。”
  “放屁!”
  李义府嚷嚷道:“你分明就是与长孙无忌勾结谋反。”
  韩艺看了眼李义府,暗道,你还真是我的最佳队友,我特么真舍不得你死呀!苦笑不语,道:“我懒得与你说。”说着,他又向李治道:“陛下,臣之所以答应长孙无忌,那是因为臣也认为长孙延为人正直,而且精通律法,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一个人才,而长孙无忌之所以找到微臣,是因为他知道臣与长孙延关系非常不错,而在当时,也只有臣能够帮助到长孙延。”
  “原来爷爷当初去找过你?”
  长孙延是真不知道这事,怔怔看着韩艺,不禁眼眶都有一些湿润,他知道长孙无忌的性格,那也是非常自傲,竟然为了他,屈尊去求韩艺。
  韩艺轻轻点了下头,又向李治道:“除长孙延之外,还有三个人,那就是裴行俭、王方翼、赵持满。长孙无忌曾对臣说,他们三人虽与他关系不浅,但是他们都是非常忠于大唐和陛下的,而且也都是不可多得人才,文武双全,将来能够很好的辅助陛下,为陛下分忧。长孙无忌还说他这个当舅舅没有留下什么给陛下,这三人是他留给陛下最为宝贵的财富。
  但是臣答应他,并非是因为他的恳求,而是因为臣与赵持满、裴行俭、王方翼他们有过不少的接触,因为在凉州和西北的事务上面,臣与他们有过多次沟通,也知道他们都是非常有才能,但是臣当时是打算如果没有牵连到他们,那臣就不做声,可是当时还是将他们三人卷入进去,臣这才决定出面保住他们三个。但是事实也证明,臣当时没有做错,在吐谷浑危机的时候,正是因为他们三人都打算以身殉国,才拖住了吐蕃大军,若是没有他们,只怕后果不堪设想,臣至今也不后悔当初那个决定。”
  李治稍稍点头道:“难怪你当初出面要保住他们三人。”
  韩艺点点头,道:“至于李义府说臣与长孙无忌勾结谋反,这事臣不想解释,因为臣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李治听得沉默不语,神色有些动容。
  李义府见李治被忽悠了,急忙道:“事到如今,你还敢狡辩,你分明早就与长孙无忌暗中勾结,企图谋反。”
  韩艺沉默不语,心中是万分感动,人生中若是少了李义府,那是多么的无趣啊。
  李治突然看了眼李义府,道:“来人啊,将李义府拖出去,掌嘴五十。”
  李义府当即就傻了,激动道:“陛下,你不能听他的,他都是骗你的呀!”
  李治冷笑道:“你没有骗朕,但是你却将朕的国家弄得乌烟瘴气,险些将朕的大唐,毁于一旦,就算韩艺骗了朕,但是他却拯救了朕的大唐,拯救了万千百姓,如果一定让朕选择,朕宁可让韩艺欺骗。还不快将李义府给朕拉下去,并且严加看管,朕不能让他这便宜的死了。”
  两名禁军将士立刻冲上前来,先就将李义府的嘴给堵上,然后拖着就往外面走。
  “唔唔唔——!”
  李义府剧烈挣扎着,眼中充满着怨恨和愤怒看着韩艺,但是无济于事。
  这李义府真是到了临死之前,脑袋都还没有清醒过来,绝对是韩艺的最佳队友,因为长孙无忌究竟有没有谋反,李治心里真不知道吗?
  李治心里比谁都要清楚,长孙无忌当初没有一点谋反之心的,就长孙无忌当时那年纪,他还谋反,他是疯了吗?长孙无忌当初也只是迷恋权力,不肯放手而已。
  当初那件谋反案,摆明就是诬陷,而且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就是一桩板上钉钉的冤案,只要人不傻,都知道,朝中大臣谁都心里有数。
  而李治当时也只是要借刀杀人而已,而他当时之所以要杀长孙无忌,倒不是害怕长孙无忌,只是因为他希望趁机一举将这一些元老都给清除掉,伸张皇权,不再受任何人掣肘,而且,当时两边斗来斗去,他也非常头疼,他只能偏向皇后这边,这其实也是帝王登基的基本流程,辅助大臣就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所以,你要告韩艺别的都还好,你告他跟长孙无忌密谋谋反,长孙无忌自己都没有谋反之心,他还跑去跟韩艺谋反,你不是在搞笑吗?
  这李治能信吗?
  而且李义府自己也知道,当时长孙无忌没有谋反,完全就是栽赃嫁祸,你又拿这个罪名出来说事,摆明就是要冤枉韩艺。
  别说李治,其余大臣也都心里有数。
  而韩艺的话更具有可信性,因为韩艺到底没有帮助长孙无忌说话,长孙无忌最终还是死了,元老也几乎被清除了,韩艺就是保住了这几个人而已,你说他们在密谋什么?
  而且,长孙无忌找韩艺,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韩艺跟长孙延、赵持满、裴行俭都有不错的交情,尤其是长孙延,当时长孙无忌已经夕阳西下,作为爷爷想要为长孙家留后,这再合情理不过了,唯有韩艺可以保长孙延一命。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韩艺的话,与吐蕃一战中,王方翼、裴行俭、赵持满三人都打算以身殉国,这种事是不可能来假的,如果他们真的不忠于李治,肯定早就跑了,或者投降了,换做李义府肯定会这么做的,并且来济当时都已经是以身殉国,是他们挽救大唐的半壁江山啊。
  而且他们是在帮助李治弥补漏洞,当初是李治的优柔寡断,导致局势变得非常危险。
  李治心里在想什么,他很感动,他也很愧疚,他如今才知道,原来长孙无忌还帮着他培养了一批忠于他的能臣干将,此时此刻,他已经萌发为长孙无忌等人平反的念头,反正人也都已经死了。
  正当李治暗自伤神时,韩艺突然将手中芴板往地上一放,道:“陛下,臣欺瞒了陛下,罪不可赦,还请陛下念在臣立下一些微末功劳的份上,免除臣的官职,让臣致仕回家乡去吧,微臣叩谢皇恩。”
  李治微微一怔,猛然醒悟过来,你小子还真会找机会。他知道韩艺这厮一直都想回去旅行,这摆明就是想借坡下驴,岂能让他得逞,愤怒道:“拿起你的芴板,给朕退回去。”
  韩艺哭丧着脸道:“陛下,这欺君之罪可非小罪啊!”
  李治冷笑一声道:“若以欺君之罪而论,朕也可以将你满门抄斩。”
  话音未落,就见韩艺赶紧捡起芴板,站回原位去了,一脸的郁闷。
  李治嘴角不禁抽了抽,暗骂道,这混小子。
第1821章
大浪淘沙
  韩艺当初既然敢让武媚娘发现自己与长孙无忌密会一事,自然就不怕武媚娘将这事告诉李治,因为就当时而言,他们虽然是吃三家饭的,但是他没有对不起任何一方,他都在尽心尽力的在为他们跑腿,他也没有做过任何亏心之事,拿人钱财,为人消灾,他一直都秉持着这个信念。
  武媚娘要弄长孙无忌,他出谋划策,那边他也照样怂恿长孙无忌反击,跟武媚娘拼死一搏,另外,他也帮李治打掩护,顾忌李治的名誉。
  真心挑不出任何问题来。
  他是既没有贪念权势,又没有结党营私,反而一心一意为大唐的社稷着想,就连俸禄他至今都没有拿过。
  而且韩艺的整个计划,它都是触发性,一开始主动权始终不在他手中,武媚娘要是不这么做,那韩大山的坟墓就白垮了,哪里会发生这么多事。
  只不过韩艺知道武媚娘的性格,那是心狠手辣,有仇必报,决计容不下他,而他唯一的保护伞,就是他的政策,武媚娘一定会从他的政策下手,从而削弱他在朝廷、百姓心中的地位。
  说这一切都是韩艺弄的?
  韩艺自己都不敢相信。
  当然,李义府这个最佳队友,确实也没有话说,在韩艺的整个计划中,他绝对是一个闪光点,临死前之前,都还在拼命的维护韩艺,韩艺心里非常感动,可惜的是,他的价值已经被榨取的一干二净,韩艺作为一个商人,自然不会去保住一个没有价值的东西。
  然而,李治这一上来,就是五马分尸,满门抄斩,底下跪着的那群枢要大臣心里能不害怕么?
  李治又转目看向许敬宗。
  许敬宗浑身哆嗦着,眼中含泪,充满乞求的看着李治。
  这跟以前那个嚣张跋扈,不可一世,谁都不放在眼里的许敬宗简直判若两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93/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