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20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3/2399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李义府咬牙切齿道:“韩艺,我李义府将与你势不两立。”
  许敬宗与王德俭对了对眼神,脸上不约而同的闪过一抹开心之色。
  李义府哪里不知道这舅甥二人的心思,但是如今他已经认为韩艺是他命中的克星,并且因此对那玄机道长是深信不疑,因为玄机道长说他很快就知道自己的克星是谁,果不其然,刚刚回到长安,许敬宗告诉他一个惊人的内幕,然而,玄机道长还告诉他,过得了这一关,就再无忧矣,过不去,那就完了。
  故此,他是一定要铲除韩艺的,他知道许敬宗是想要利用自己,但是在他看来,是他在利用许敬宗,因为他就这一关要闯过去。
  跟许敬宗交谈过后,李义府对于当今朝中局势,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比他预期中的要好得多,因为对手已经死得死,残得残,没有什么人可以危机到他。
  至于李崇德等人,他如今都无暇去思考,他如今心中就一件事,就是如何铲除韩艺。
  要说李义府那瑕疵必报性格,当他得知是韩艺从中作梗,让他在黔州吃了几年土,非得将韩艺恨之入骨,必须扒其皮,拆其骨,食其肉,饮其血。然而,此时的李义府却是非常冷静,他对于韩艺没有半点恨意,有得只是杀意,因为是不是韩艺作梗,其实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韩艺乃是他命中的克星,无论如何,他都要铲除韩艺。
  但是他们要是能够轻易消灭韩艺,那早就灭了,岂会让韩艺当上户部尚书,说到底,韩艺跟他们不在一个层面上,韩艺是武媚娘要对付的人,就好好像长孙无忌与武媚娘的关系一样,故此,这还得由武媚娘来做主。
  李义府回到府中,他夫人就立刻上来,兴奋的告诉他,皇后已经命人将咱们家收拾干净,连床都铺好了,皇后没有忘记咱们,对咱们真是太好了。
  但是李义府面色凝重,根本就没有听她在说什么。
  一旁的柳元贞察觉出李义府神色有异,等道丈母娘扫兴离开之后,他才走上前来,道:“丈人,那许侍中说了什么?”
  李义府眉头一皱道:“我已经知道我命中的克星是谁了。”
  柳元贞惊讶道:“丈人这么快就知道呢?”
  “嗯。”
  李义府点点头,又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去里面说。”
  二人又来到李义府的书房内。李义府便将韩艺之事告知了柳元贞。
  柳元贞听后,是呆若木鸡,过得半晌,他才道:“韩——韩艺乃是长孙无忌的人?”
  李义府点点头道:“不过此事你可千万别泄露出去,包括洋儿,都不能告诉。”
  柳元贞点点头,突然双目一睁,道:“也就是说,丈人命中的克星,乃是韩艺?”
  “一定是他,这不会错的。”李义府道。
  柳元贞不禁感慨道:“那玄机道长真乃神人也。”
  李义府道:“你马上派人去赤霞山那边打探清楚,无论如何,我也得将玄机道长请到府内来,至少也得助我度过这一关。”
  这古代本就迷信,经过这三番两次的接触,李义府如今已经将玄机道长视作神人,是深信不疑,故此,他已经将这一战视作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战,这都让他忘记了仇恨和装逼。
  柳元贞也是如此,这玄机道长真是太神了,因为这种事想骗都不可能,这不是两个百姓之间的事,牵扯到人物,不是皇后,就是宰相,天下间谁能操纵他们,那只有凭真本事才能算出来,道:“还请丈人放心,待会小婿亲自去打探。”
  “如此就最好不过了。”李义府点点头道。
  柳元贞道:“不过丈人,玄机道长再厉害,他也是一个道长,只怕难以对付韩艺,这事还得咱们自己想办法。幸好的是,如今的韩艺只是一介平民,咱们要对付他,也不是很难。”
  李义府道:“事情若只是这么简单的话,皇后也不会急着召我回长安,我要能够对付的了,许敬宗他也能够对付,若非我知道韩艺乃是我命中的克星,只怕许敬宗比我更加恨韩艺。这事还得等到见过皇后之后,才能做决定。”
第1754章
三驾马车
  但不管怎样,随着李义府的归来,以武媚娘、许敬宗、李义府为首的反韩集团已经形成。
  虽然他们对付的韩艺原因可能不一样,但是他们三个将会坚定的站在同一战线上,甚至于比当初对付长孙无忌就还要坚定一些,团结一些,且要恐怖许多。当初对付长孙无忌的时候,在实力方面,他们其实弱势的一方,但是如今的话,他们三个几乎是掌握着除了军权以外的所有权力,而韩艺只不过是梅村的村民罢了。
  有趣的是,两场斗争的关键人物,也是同样的人,当初他们战胜长孙无忌,主要是凭借李治这个皇帝的特有优势,以及李绩这只老狐狸,而如今他们要面临的困难,同样也是李治和李绩,因为李治实在太喜欢韩艺了,毫不夸张的说,李治一直都将韩艺视若第一心腹,因为韩艺一直都在帮他做事,提升国力,东征西讨,而李绩虽然老奸巨猾,但是却重情重义,韩艺帮了他很多忙,一般情况下,他是不可能支持武媚娘对韩艺动手,若没有他们两个点头,这事是很难办的。
  而武媚娘最擅长的是什么,就是抽丝剥茧,她当初对付长孙无忌也是如此,一步步削弱长孙无忌的势力,然后给予致命一击。而如今武媚娘又打算故技重施,先一步步削弱韩艺的影响力,然后再来处置韩艺。
  可不同的是,他对付长孙无忌,是先收拾长孙无忌身边的人,让长孙无忌变成光杆司令,但是韩艺在朝中没有什么势力,就张大象一个心腹,关陇集团其余的人,都被韩艺派去外地,要对付张大象的话,这真是太简单,吓吓他,估计张大象就跑了,跟褚遂良他们完全不是一个借级别的,韩艺的保护伞其实就是他的政策。
  他的政策跟商鞅不一样,商鞅那种小农经济政策,无非就是重农抑商,鼓励农桑,然后再用律法去逼着百姓去干活,这个技术含量是比较低的,主要是凭借法家思想来变法,你要不听话,我就用律法来惩罚你,那商鞅死了,律法还在,换个人照样可以玩得转。
  而韩艺的政策是商业经济政策,里面有着太多超时代的东西,他从不逼着别人去干活,他是用巧的,他颁布的法令,其实都是顺势而为,是因为有需求,才修订律法的,不是说硬塞个进去,这要是没有韩艺,谁都不知道怎么玩下去,那么武媚娘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废弃韩艺的政策,采取他们能够玩的政策。
  第二日,李义府就入宫面圣,不过由于李治正在静养之中,没有功夫见他,自然就是由武媚娘出面。
  当然,李义府入宫,主要也就是面见皇后,他知道李治正在静养,没法处理政务。
  这狗与主人久别重逢,自然是非常感人的,李义府虽然人品极差,但是他对于武媚娘的忠心,真是天地可鉴,都要超过许敬宗,是完全将武媚娘视作自己的主人,而且,此番他能够回来,全亏武媚娘,可不是李治想他回来的。
  武媚娘也是嘘寒问暖,爱卿在那边有没有受苦受累呀,云云之类的,三言两语就将李义府说得感动而泣。
  这要是以前,武媚娘肯定是虚情假意,笼络人心,但是如今这一番话,武媚娘也是发自肺腑,因为她渐渐明白,像李义府的这种忠心,是非常难得的,一定要重用他,不能再跟以前那样,将李义府当做一块抹布,脏了就扔。
  “相信许侍中已经将其中缘由告知了你吧?”寒暄过后,武媚娘就立刻进入了正题,因为她可不想韩艺再回来,韩艺只给了她三年。
  李义府点点头,道:“臣已经知道,这一切都是韩艺在从中作梗。”
  武媚娘叹道:“这都怪我,若非我错信韩艺,也不会令李中书蒙受此难。”
  李义府忙道:“这怪不得皇后,韩艺实在是太狡猾了,臣当时得知他乃长孙无忌的人,一时也不敢相信,韩艺几乎是瞒过了所有人,不过如今的话,他想要再欺瞒我们,是不可能的,我李义府对天发誓,此生与其势不两立。”
  如今的话,就算武媚娘不打算动韩艺,他也一定要杀韩艺。
  武媚娘点点头,又叹道:“可是要对付韩艺亦非易事啊!因为陛下可是非常看重韩艺的,而之所以陛下看重韩艺,盖因韩艺的富国强兵政策,深得陛下的认同,前不久的西北一战,朝中所有人都束手无策,可韩艺一去,立刻就安抚西北,可见只要延续他的政策,那么就不能动他,陛下也不会允许的,甚至国家都离不开他。”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又道:“不过他有所长,自然也有所短,我对他还算是比较了解,其实他的行政能力是非常一般的,而且他只会这一套,如果能够废除他的政策,改变国家发展的方向,那么他就成为多余的,陛下也不会再重用他,如此一来,我们便可将他铲除。”
  李义府、许敬宗异口同声道:“皇后圣明。”
  随后李义府又道:“如今韩艺不过是一介平民,而且他在朝中势力衰微,有我跟许侍中支持,要废除他的政策,并非是难事。”
  “没有这么简单。”
  武媚娘轻轻一叹,道:“如今韩艺的政策都执行的非常好,长安百姓也都非常支持,若无足够的理由,便废除他的政策,百姓一定会反对的,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不可做违背民意之事,否则的话,只会作茧自缚。况且,陛下也一定不会答应的。”
  许敬宗道:“皇后的意思是挑起士族与商人的斗争?”
  武媚娘轻轻点头,道:“不瞒你们,韩艺在我身边,为我出谋划策,他的很多思想、理论,我也是非常认同的。他曾总结过前朝灭亡的教训,其中有一条是这么说,隋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隋朝站在了百姓对立面,好比说,隋朝末年大兴土木,都是由朝廷来做,故此,韩艺才建议陛下,让商人走在前面,朝廷作为一个中间人,如此便能避免站在百姓的对立面,又能利用商人达到目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能站在任何人的对立面,不管是士族,还是商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挑起士族与商人的斗争,那我们能够进退自如。而如今商人的势力,远不如那些乡绅、地主,只因陛下一直以来都非常支持韩艺,而且韩艺还笼络了一批纨绔子弟,但是只要朝廷稍微公正一点,相信商人便不会再像以前那么轻松。”
  李义府道:“皇后说得是,臣在回长安的路上,曾路过江南地区,发现有许多乡绅、地主都在抵制商人,严禁乡民入成务工,甚至有些士绅还向官府提出抗议,不准商人进入他们的县城。”
  武媚娘黛眉一皱,道:“他们抗议什么?”
  李义府道:“以前的丝织品都是农妇在家一针一线织成的,但是如今的话,因为那些作坊的兴起,导致成本降低,大量丝织品涌入各地州县,导致各地州县百姓收入降低,甚至于面临进退维谷之境地,因为一方面,当地的乡绅严禁她们入城务工,但是另一方面,她们生产的丝织品,不但价格高,费时费力,而且不如作坊出来的漂亮。那些士绅也知道长久下去,这些百姓还是会走出去的,于是才向官府提出抗议。”
  武媚娘道:“竟有这等事,我怎未听说过。”
  李义府道:“回禀皇后,臣在长安的时候,也少有听说,臣认为这都是因为韩艺的政策在长安发展的非常好,故此容易让人产生错觉,认为他的政策是能够造福百姓的,但其实不然,有很多地方的百姓因此受到了伤害。”
  武媚娘眼光一闪,道:“原来如此。这样的话,那就好办了。那些乡绅只去官府抗议,与当地官府交流,这自然不能引起重视,若是他们能够闹大一点,朝廷才能够介入其中。”
  李义府目光闪动了几下,立刻心领神会,道:“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武媚娘笑着点点头,道:“不过这事一定要谨慎,切不可让人察觉出什么来,否则的话,只会引火烧身。”
  李义府道:“还请皇后放心,臣一定不会令皇后失望的。”
  许敬宗当然也明白,但是他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好收买人心的好事,他索性就不做声,让李义府去做。
  人家李义府无所谓,反正他人品已经这么差了,再差一点又如何。
  在这方面,武媚娘对于李义府是相当有信心,突然道:“对了,李中书,在你走之后,李崇德曾在大唐日报上面告诉世人,你非赵郡李氏出身,此事你可知道。”
  李义府眼中闪过一抹恨意,道:“臣是知道的。”
  武媚娘道:“李崇德、李崇江乃小人也,你若恼怒他们,我也能够明白,但他们同样也是出身名门望族,目前而言,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你看这事……”
  李义府不等她说完,便道:“还请皇后放心,臣会以大局为重的。”
  他现在一心就想除掉韩艺,其余的任何事都可以不顾,退一步说,就李崇德那种小角色,随时都可以收拾,不急于这一时。
  武媚娘并不知情,认为李义府成熟了许多,懂得以大局为重,笑着点点头,道:“如此我便放心了。”
第1755章
技术积累
  武媚娘是一个非常非常聪明得女人,在这一点上,已经都不需要再赘述,她虽然对于敌人是非常狠的,但是这不代表她骄傲自大,非但如此,其实她非常擅于像敌人学习,这一点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也是许敬宗和李义府都没有的。
  尤其是许敬宗,反正韩艺干什么,他就不会去干,如今长安许多贵族都开始做买卖,但是许敬宗是严禁家人做买卖,就是不想跟韩艺同流合污,因为他骨子里看不起韩艺。
  而武媚娘当初对付长孙无忌的时候,其实用的就是长孙无忌的招数,长孙无忌谋反案其实就是房遗爱谋反案的翻版,只是换汤不换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3/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