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20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8/2399

  这两害相权取其轻,李治当然是选择自己的枕边人,毕竟是一家人,就目前的情况,这是绝对没有错,于是李治就渐渐给予武媚娘更多的权力,其实韩艺还在长安的时候,平常的事务,就都是由武媚娘代为处理,奏章都是武媚娘批阅,只是国家大事,李治才亲自出面处理,如今他病倒了,基本上就都交给了武媚娘。
  而在朝中的话,长孙无忌和一干反对武媚娘的大臣们都死了,再也没有人敢反对武媚娘,而且有不少人拥护武媚娘,武媚娘在外庭的地位就更加根深蒂固,而且枢要大臣也不太好反对,李治不是被武媚娘个架空的,是他身体确实不太好,这大家也都知道,需要人来帮他分担一些政务,宰相总不能说,你应该将权力给我,而不是给皇后。
  另外,武媚娘处理事务也还算是中规中矩,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她都还是给通过了。
  “老臣参见皇后。”
  “免礼。”
  武媚娘微微伸手示意,随即问道:“不知许侍中入宫,是有何事禀报?”
  许敬宗开门见山道:“启禀皇后,当初太宗圣上修订了《氏族志》,并且告诫大臣,要以对大唐的贡献而论这三六九等,并非是以出身而论。但是如今时隔多日,许多功臣都犯下大逆不道之罪,如长孙家,当初修订《氏族志》时,长孙家身为外戚,故排名二等,但是如今长孙无忌畏罪自杀,长孙氏如何还能够位列二等,这会令天下人耻笑,因此老臣恳请陛下、皇后,继承先帝遗志,重新修订《氏族志》,以当下的地位、功绩来重新划分。”
  武媚娘闻言,不禁有一些心动,因为在《氏族志》中,武氏都不知道排名到第几等,而她如今贵为皇后,依照李世民的理论来判定,外戚应该位列二等,重新修订对于她而言,肯定是有好处的,而且,她一直都在打击士族、门阀,此乃她一贯的政治思想。
  对于许敬宗而言,同样也是如此,许敬宗最好面子,他当然想提升许家的地位。
  忽然间,武媚娘脑中闪过一张面孔,她不禁眉头一皱,旋即使退左右。
  待下人退下之后,她站起身来,叹道:“不瞒你说,重新修订《氏族志》乃我所愿,可是,如今还不是时候,因为在此之前,我们要先铲除一人。”
  她很少用“铲除”这个词,可见这人对于武媚娘的威胁之大。
  故此许敬宗听得有些困惑,如今还有谁是皇后如此忌惮的,于是问道:“不知皇后指的是谁?”
  现在的朝中,他们要正儿八经去弄谁,还真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武媚娘眼中闪过一抹杀气,一字一顿道:“韩艺。”
  许敬宗真心觉得自己耳朵失灵了,难以置信道:“韩——韩艺?”
  武媚娘点点头。
  许敬宗虽然恨死了韩艺,但是这一刻自己都觉得毛骨悚然,因为他直到目前为止,都认为韩艺是武媚娘的心腹,这是公认的事实,心里肯定会想,这难道是武媚娘要过河拆桥,那他也是逃不了的,不禁吞咽一口,小心翼翼地问道:“韩艺他不是皇后的人么?怎么……”
  他欲言又止,可见他心里是多么的害怕。
  武媚娘叹了口气,道:“要是这样的话,那就好了。可惜,韩艺并非我的人,而是长孙无忌安插在我身边的内奸。”
  “什么?”
  许敬宗大吃一惊,眼珠子都快要掉出来了,道:“这……这怎么可能?”
  武媚娘苦笑道:“不瞒你说,我当时听到袁公瑜的奏报时,也觉得不可思议。”
  “袁公瑜?”许敬宗越听越懵了,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是怎么知道的?”
  武媚娘便将长孙无忌与韩艺密会的事,告知了许敬宗。
  许敬宗听后冷汗涔涔,又纳闷道:“可是皇后既然早就知道,为何还……”
  武媚娘道:“因为我当时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在谋划什么,而且,当时乃是非常关键的时候,我不愿意去打草惊蛇,于是选择静观其变,不过令我的诧异是,自始至终,韩艺都没有任何动作,直到……他出面保住赵持满、裴行俭等人,我才明白过来。”
  许敬宗惊道:“是韩艺保住赵持满的?”
  他一直都以为这是因为他将萧钧添加上去,才导致的,为此还后悔了好一阵子,殊不知这一切都是武媚娘故意安排的,他也不过是其中一颗棋子而已。
  武媚娘点点头,道:“直到那时候,我才明白韩艺的动机是什么,其实韩艺在朝中并没有太多的势力,但是他有一个优势,是我们都无法改变的,就是他比我们都要年轻,如今赵持满等人,都还不足为虑,但是谁敢保证十年之后,他们还是不足为虑,其实都不用等到十年之后,经过西北一战,他们已经深得陛下的信任,并且都得到了封赏,这是非常可怕的。”
第1749章
打蛇打七寸
  武媚娘说话时,眉宇间透着愁绪,因为每每想到这一点,她自己都觉得毛骨悚然,倘若她没有发现这一层关系,这后果是她无法想象的。
  但是许敬宗听得却是极其激动,反正你不是过河拆桥就行,因为一直以来,他最为痛恨的两个人,就是长孙无忌和韩艺,如今长孙无忌已经被他打败,就剩下韩艺,但是苦于韩艺与武媚娘的关系,他不能动韩艺,两人最多也就是斗斗嘴,要命的是,斗嘴他就没有赢过,屡屡被韩艺骂得快要脑充血。
  因此,这个消息对于许敬宗而言,简直就是最为美妙的,如果武媚娘要动韩艺,他认为韩艺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当然,这也是武媚娘主动告诉许敬宗的原因,因为她知道许敬宗非常憎恨韩艺,在这一点上,他们一定会走在一起的。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她还没有把握对付韩艺,她怕告诉许敬宗,许敬宗过于兴奋,以至于打草惊蛇。
  而如今的话,韩艺已经辞去官职,是最为虚弱的时候,她知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是决心要铲除韩艺,故此她需要有人为她冲锋陷阵。
  许敬宗激动道:“如今韩艺乃是一介平民,要对付他实在是太简单了。”
  “若有这么简单那便好了。”武媚娘苦笑一声,又道:“你别忘记,韩艺可是深得陛下信任,哪怕他是一介平民,没有陛下点头,谁也动不了他。”
  许敬宗诧异道:“皇后没有将此事告知陛下?”
  武媚娘叹道:“长孙无忌与韩艺都是非常狡猾的人,他们并没有留下任何证据,而且一直以来,韩艺都在忠心耿耿为陛下与我分忧,这无凭无证,陛下是不可能会相信的。另外,你不要忘记,辽东之役过后,司空、契苾何力、高侃等将军都是非常支持韩艺的,故此,纵使韩艺乃是一介平民,想要对付,亦非易事啊!”
  许敬宗听得眉头紧锁,道:“那不知皇后的意思是?”
  武媚娘道:“这些日子,我都在思考,如何对付他,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方才提到的,陛下对于他的信赖,甚至于说依赖。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这些年,国家的发展,都是依赖韩艺的政策,如果继续依仗他的政策发展下去,他将会立于不败之地,不管出了任何问题,陛下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韩艺,也只有韩艺能够解决问题。故此,想要对付韩艺,首先就是要废除他所有的政策。”
  打蛇打七寸,韩艺在朝中没有建立什么势力,他一直都在忙于公务,他的政策才是他手中最强的兵器,要对付韩艺,首先就得针对他的政策下手,你要不将他的政策改变过来,你根本对付不了他,因为事实已经告诉他们,韩艺的政策只有韩艺玩得转。
  许敬宗立刻道:“不瞒皇后,其实老臣对于韩艺的政策,一直都是反对的,他不过是出身农家,他懂什么国家大计,他无非就是靠一些小聪明,制造这些繁荣假象,这么下去,一定会出问题的,自古以来,皆是以农为本,可他却不断的鼓励发展商业,本末倒置,天下许多有识之士,对此早已经感到不满,只不过陛下信任他,大家是敢怒不敢言。”
  武媚娘笑道:“你说得那些有识之士都是一些什么人?”
  “不就是……”
  话刚出口,许敬宗突然猛地一怔,道:“皇后的意思是,利用那些士族去对付韩艺?”
  武媚娘点点头,道:“虽然这些士族也非常讨厌,但是他们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之久,想要一次性将他们连根拔除,是不可能的,这一点还都是韩艺提醒我的,我也非常认同,士庶之争本就经过数百年而形成,自然也不可能一夕间就解决问题。而韩艺只是回家守孝,最多也就是三年,三年之后,他还会重新回来的,这事有轻重急缓之分,目前他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而韩艺的任何政策,都是依靠商人,只要压制住商人,韩艺的政策自然就会被摧毁,而世上最为反对商人的,就是士族、地主、乡绅,因此,我们必须要联合这些人,打击韩艺和他的商人阶级。如果这时候我们重新修订《氏族志》,会将那些士族也都给得罪,同时面对他们两派,我们只怕也难以应付。”
  她本来是一定要打击士族的,这是她一贯的政治理念,但是她更恐惧韩艺,因为她太了解韩艺,知道韩艺这人不但狡猾,而且是有真本事,这三年是她最为强势时候,等到韩艺回来,那肯定是宰相,李治一定会封赏韩艺的,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她当然是掉转枪口,对准韩艺,任何一个聪明的政治家,都会避免两线作战,故此,她得拉拢士族,一道对付韩艺。
  其实在对付关陇集团的时候,她也是拉拢了山东士族。
  更妙的是,士族本来与韩艺也有矛盾的,这都是可以利用的。
  许敬宗立刻拱手道:“还请皇后恕罪,老臣并不知道原来韩艺乃是一个如此卑鄙的小人,险些误了皇后的大事。”
  他建议修订《氏族志》,是想要提升许家的地位,其实他跟崔卢郑王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不过是政治需求而已,但是比起韩艺而言,什么都不值得一提。
  “这不怪你。”
  武媚娘一摆手,又道:“但这不是什么容易之事,毕竟如今韩艺的政策都执行的非常好,想要改变这些,光凭那些乡绅、士族还是不能够的,至少得枢要大臣都同意,可是据我所知,这朝中有不少枢要是支持韩艺的政策。”
  许敬宗立刻道:“皇后,在枢要大臣中,那许圉师与韩艺来往非常密切,屡屡支持韩艺。”
  他可是非常记仇的,当初在裴行俭事件上,许圉师是坚决反对他的,没有给他一点面子,想当初长孙无忌当权,谁敢反对长孙无忌的建议,还这么不给面子,有比较就有伤害,只不过当时战事为重,他虽然没有做什么报复的事,但不代表这事他就忘记了。
  武媚娘岂不知他的心思,但是目前她正在走向外庭的过程中,而许圉师是李治提拔上来的,如果现在就动许圉师的话,那就不是针对韩艺,而是针对李治去的,这可不行,道:“许圉师这人乃一介书生,不足为虑,此时不应节外生枝,我的意思是,将李义府给召回来。”
  原本武媚娘已经放弃了李义府,希望李义府将她的阴暗面也带走,但是如今要对付韩艺,那李义府绝对是最佳人选,而且李义府对于她而言是非常忠心,接连遭受到背叛的武媚娘,她渐渐认为忠心大于一切,有本事但不忠心,这反而是一个大麻烦,故此,她又打算将李义府重新召回长安。
  许敬宗听到这个名字,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当年为李义府擦屁股擦得他也是身心俱疲呀,道:“皇后,李义府乃是陛下亲自贬走的,这……”
  武媚娘笑道:“李义府被贬,并非是因为什么大事,只不过是因为‘大臣不睦’之罪,前些时候,陛下颁布赦令,他这的罪名当然也是免除,包括他儿子李洋罪名。而如今韩艺回家守孝,枢要机构本就缺人,中书省光凭刘祥道一人,只怕是难以应付,再加上这中书令一直悬着,只怕又会引起新得纷争,让李义府回来,便可消除这些隐患。”
  条件也说了,这理由也说了,许敬宗当然知道该怎么做,拱手一礼道:“老臣明白了。”
  ……
  “什么?韩艺是长孙无忌的人?”
  许敬宗离开皇宫,就立刻将王德俭这个智囊给叫到家中,这可是大事件,可是当王德俭听到这个消息,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因为韩艺帮了武媚娘大忙。
  “此事乃是皇后亲自说的,错不了的。”
  许敬宗又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简单的跟王德俭说了一遍。
  王德俭听得是冷汗直流,直呼道:“可怕,这真是太可怕了。”
  许敬宗道:“你怕什么,韩艺如今不过就是一介平民而已。”
  王德俭道:“舅舅误会了,我的意思是,韩艺隐藏的实在是太深了,几乎是毫无破绽,我从未想到过韩艺乃是长孙无忌的人。”
  许敬宗点点头,道:“这倒是的,就连皇后都承认这一点。”
  王德俭又问道:“那不知皇后打算怎么做?”
  许敬宗道:“皇后当然打算不让韩艺再回长安来,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皇后打算将李义府给召回来。”许敬宗道。
  王德俭眼眸晃动了几下,道:“舅舅,此乃天大的好事啊!”
  许敬宗道:“这算什么好事,李义府在韩艺手中,屡屡吃亏,从未占得便宜,他来了,也未必对付得了韩艺。”
  王德俭当然理解许敬宗,如果李义府没有回来,朝中他说了算,李义府要回来,肯定是官复原职,那他的地位也受到威胁,道:“舅舅,李义府当初离开时,许多人都认为他不可能再回来,于是落井下石,要是李义府回来,就凭他的性格,一定会报复这些人的。那他必定是冲在最前面的人,舅舅便可在后面指挥大局,就算有什么过错,亦可推倒李义府身上,就凭舅舅你如今的身份,岂用得着冲锋陷阵,我看皇后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重新启用李义府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8/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