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20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3/2399

  “你小子一边去。”
  萧无衣一手轻轻将韩玄牝推开,这有比较才有伤害,韩玄牝这小子可是调皮得劲,从小就爱折腾人,故此小名叫做闹儿,稍微懂点事,又仗着萧锐护着,经常在萧府捉弄人,唯恐天下不乱,萧无衣都拿他没有什么办法,那韩蕊就乖多了,非常听话,绝对不会违抗大人的教导,真是惹人喜爱。
  “啊……!”
  韩玄牝二话不说,咧开嘴,便大哭起来,走到韩艺面前,“爹爹,娘不要孩儿了,娘喜欢姐姐。啊——!”
  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
  韩艺笑道:“没事,爹爹喜欢你,爹爹带你去吃浑羊殁忽。”
  哭声戈然而止。
  韩玄牝睁着闪亮亮大眼睛,激动道:“真的么?”
  这小子……难道是遗传?韩艺没好气道:“这你也信,当然是假的。你中午吃了那么多肉,光鸡腿就啃了两个,难道还没有吃饱么?”
  韩玄牝小脸一扬,道:“爹爹骗人。”
  韩艺一笑,道:“爹爹也想卖给你吃,但是爹爹现在没钱,不过,爹爹有手艺,你要是不累的话,咱们去厨房转转,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韩玄牝眸子晃动了几下,道:“可是外公说君子是不能进厨房的。”
  韩艺道:“以前是咱们有钱人,现在咱们是穷人,不去厨房谁做吃的呀!”
  韩玄牝眼眸滴溜溜一转,拉着韩艺手,激动道:“爹爹,那咱们快走吧。”说着,他便拉着韩艺往门外走去,他从未进过厨房,在他想象中,厨房一定很多很多吃的,但结果一定是令他失望的。
  元牡丹摇摇头道:“这个夫君也真是的,连自己的儿子都骗。”
  萧无衣哼道:“那小子也不是好惹的。真是的,像我多好,偏偏像他爹。”
  元牡丹略显错愕的看着萧无衣。
  萧无衣黛眉一皱,道:“你看着我作甚,难道我说错了么?”
  元牡丹只是抿唇一笑,将韩蕊给抱了过来。韩蕊一脸好奇道:“娘,爹爹为什么要骗弟弟?”
  元牡丹忙道:“你听错了。”
  萧无衣眼眸往上一瞥,“原来你也差不多啊。”
  元牡丹一愣,郁闷的摇摇头。
  一家人吃过夜饭之后,三个大人又亲自上阵帮两个小孩洗了个澡,其实韩艺也带了下人来,奶妈都是跟着的,但是韩艺想过这种简单的家庭生活,故此,将下人都安排隔壁的楼里面,能自己动手,尽量自己动手,反正大家也没有什么事做。
  韩艺以前老说萧无衣不贤惠,其实元牡丹其实也就那样,没干过这事,两个女人都不如韩艺,韩艺带着韩玄牝从浴房里面出来时,她们两个女人还在手忙脚乱的帮韩蕊洗澡,还被韩玄牝给嘲笑了一番。
  将两个小孩哄谁之后,三人又来到阳台坐下,吹着田野那带着草木花香的夜风,喝着香茗,虽然疲惫,但更觉得这一刻清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他们三人都非常享受。
  “夫君,记得你以前老是说我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跟个仙女似得,你今日怎么也不说说牡丹姐,她也比我好不到哪里去,做夫君可不能这么偏心。”萧无衣似笑非笑道。
  韩艺笑道:“现在不是有你儿子在么,那轮得到我出声。”
  萧无衣道:“可是那小子都还没有出师,哪有你那么会挖苦人。”
  “等会!”
  元牡丹放下茶杯来,一本正经道:“我是不会做这些家务事,但是我会赚钱,我赚钱请人来帮我做这些事,这不就行了么,只有无用之人,才只能自己动手。”
  韩艺朝着萧无衣问道:“对呀!你当时为何不去赚钱请下人,那样的话,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我绝对还是会说你跟仙女似得,但绝不会说你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萧无衣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韩艺忙道:“不过说真的,我认为其实无衣乃是这世上最聪明的女人,这话绝对的发自肺腑,骗人是小狗。”
  元牡丹一脸惊讶的看着韩艺,这么违心的话,你也说得出。
  但是萧无衣却很享受,嘴上却道:“那你倒是说个理由出来。”言下之意,就是你光拍我马屁没用,自吹自擂有什么意思,得让边上这个女人信服。
  “这还不明显么?”
  韩艺翻了翻白眼,随即正色道:“真正聪明的女人,不在于会不会赚钱,因为自己去赚钱,本身也是一个体力活。真正聪明的女人,是会选男人,当时我不过就是一个田舍儿,除了一身的债务,是要啥没啥,可是无衣却在万千美男子选中了我。结果你们也看到了,不到十年,我的身价升值了多少,这在任何人来看,都是一笔绝佳的投资,从古自今,就没有任何一笔买卖比得上。而且,无衣还帮我找了两位贤内助,一来分担了她自身的压力,二来也增加了我自身的资本,而我的就是她的。我可以对天发誓,哪怕再给我活一辈子,我也做不出这么英明的投资。”
  “这还差不多。”
  萧无衣听得意一笑,又向着韩艺问道:“你是夸我,还是在夸你自个。”
  “这个……!”
  “哈哈!”
  三人又同时哈哈笑了起来。
  元牡丹突然笑意一敛,道:“夫君,你可别忘记,你如今是在守孝,可别让人听见了。”
  韩艺有些慌,心虚道:“这应该听不见吧。”
  其实村口、院外都有元家的人保护,一般人是进不来的,毕竟韩艺可不是普通的百姓。
  “还是注意点好。”
  “夫人说得是。”
  韩艺点点头,又问道:“对了,你今天不是去了一趟元行么,情况怎么样?”
  元牡丹轻轻一叹道:“不瞒你说,令我感到有些失望。我们元家在扬州的元行,远不如你的金行。”
第1744章
平衡艺术
  韩艺放下茶杯来,笑道:“就事论事,拿元行跟金行比,对于元行是不公平的。”
  萧无衣笑道:“夫君,牡丹姐向来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的。”
  “你少插嘴!”
  元牡丹瞪了萧无衣一眼,姐姐的威严是尽显无疑,她又向韩艺道:“我并非是拿现在元行跟现在的金行比,就算是几年的金行,元行也是比不上的。”
  韩艺微微皱眉,道:“那你可知其中缘由?”
  元牡丹道:“其实这个问题,我以前也与你说过。”
  韩艺稍一沉吟,道:“关于乡绅地主?”
  元牡丹轻轻点了点头,道:“我今日与元仓叔叔谈过,目前元行主要的业务,集中在南北贸易,也就是你们金行的金票业务,其次,就是扬州城内,但除此之外,其余的几乎是微乎及微。”
  萧无衣纳闷道:“你这元行开在扬州,扬州城内买卖好,那就行了呀,你怎还不满足?”
  韩艺笑道:“夫人,像金行、元行这种买卖,其实并不在于赚钱的多少,而是在于是否能够深入百姓的生活当中,这样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如果只是富人之间的交易,纵使赚得再多,那元行也失去了其根本的意义。”
  “正是如此。”元牡丹点了下头,又道:“与金行相比,元行在这方面就相差甚远。金行在长安城内,就拥有广大得客户,城内的每个百姓,包括朝中官员都是金行的客户,哪怕是在郊外,那些乡绅地主也开始将钱存入金行当中。
  但是在扬州,却不是这样的,扬州城远不及长安那么大,那么繁华,虽然比起以前来,已经进步不少,但是其主要财富、人口都还是集中在像梅村这样的乡村之中,但是当地有不少乡绅、地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益,他们是反对元行的,编造谎言,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乡民将钱存入元行之中。
  还有一个原因,在长安,不管是农业,还是商业,都是采取雇佣制,导致百姓开始往长安城集中,大家赚的是钱,自然会有钱存入金行之中,而扬州的话,在这方面还是不如长安,百姓没有更多的财富,他们纵使想,也没有钱存入元行之中,但是这跟那些乡绅地主,也有莫大的关系,是他们在暗中阻扰,不准乡民入城务工。”
  韩艺点点头,道:“你说得这些,其实都在我的预计之中,这也是必须要经历的阶段,这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但是总的来说,元行的业务肯定也是在一点点提升,只不过没有金行发展的那么快,但是这也很正常,长安毕竟是天子脚下,是大唐的中心,整个政策是以长安为中心向周边推广开来的,别说走路了,就算风从北边吹到南边,也需要一定的时日,这是正常情况,不用过分焦虑。”
  元牡丹螓首轻摇道:“我焦虑得并非是元行的发展,而是商人与乡绅、地主的矛盾,在长安还不觉得,因为那里有你在坐镇,但是一出长安,这种感觉是越发明显,我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及早做好准备才是,弄不好,甚至会影响国家的发展。”
  韩艺问道:“那不知你对此有何建议?”
  元牡丹叹道:“不瞒你说,其实我一早就主意到这个问题,但是我全无头绪,我希望你能有办法。”
  韩艺沉吟片刻,道:“你说得不错,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这其实是陛下希望见到的。”
  元牡丹惊讶道:“这——为什么?”
  韩艺笑道:“这就关乎政治问题。在面对地方上的乡绅大族,朝廷一直都有压力,在这方面,朝廷一直都是慎之又慎。而均田制无疑是进一步加强乡绅、地主的势力,因为百姓都得回家乡种田,乡绅的势力是非常大的,就连税收都得依靠乡绅。陛下当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乡绅、地主对于朝廷的影响。
  但是采取暴力夺取,显然是不可取的,乡绅也有他好的一面。一个明君,对于百姓的任何政策,应该在于平衡。提升商人的势力,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平衡乡绅的势力,现在矛盾还未凸显出来,主要是因为商人的势力还不足以影响乡绅、地主的权利。当矛盾真正爆发出来时,就证明商人的势力已经足够强大,乡绅、地主才会感到空前的危机。这时候朝廷就可以出面,从中平衡,那么两方就都不足以对朝廷构成威胁。”
  元牡丹呆愣半晌,苦笑道:“你们这些大臣与我们这些商人考虑得还真是不一样。”
  韩艺笑道:“这是当然的,商人只会顾自己的小金库,但是陛下跟朝廷顾忌的是大局,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地主,不能没有农夫,当然,也不能没有商人。”
  元牡丹黛眉一皱,道:“但等到矛盾爆发出来,朝廷又该如何平衡呢?”
  韩艺道:“很简单,帮助受害者。商人是后起之秀,这个群体的崛起,伤害了地主、乡绅的利益,朝廷当然会站在乡绅这边,对于商人采取一些手段,好比说征收商税,这其实是应该的,但是这能够很好的安抚那些乡绅、地主。不过矛盾还会持续,一旦商人受到伤害,朝廷也会给予地主、乡绅一些压制。”
  元牡丹笑了一声,道:“我明白了,让商人跟地主自相残杀,朝廷便可从中渔利,最终,乡绅和地主都不会对朝廷构成威胁。这一定是你出得主意吧。”
  “当然是的。”韩艺笑着点点头,道:“但是你何不这么想,如果商人对于朝廷,对于陛下,对于国家,没有任何贡献,就连一点点利用的价值都没有,陛下、朝廷又凭什么帮助商人发展,这其实就是相互利用。不过,这些话是我对自己夫人说的话,仅此而已,我不会向任何一个人承认我说过这些话。”
  元牡丹笑着点点头道:“这我当然知道,而且,我们元家一直以来都非常支持朝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3/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