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9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8/2399

  他身前一人点头道:“据我们的人所查,最开始是由来济鼓动商人支援大都护府的,到后来愈演愈烈,整个西北的商人都站出来支持大都护府。”
  “来济?”
  韩艺眉头紧锁,我还真是小看了这古人啊!道:“如此说来,来济是立下了大功,那长安是什么反应?”
  “是,但是来济已经战死了。”
  “战死呢?”
  “嗯。”
  韩艺双眉一展,道:“你回去之后立刻命人将此事给我调查清楚。”
  “小人遵命。”
  韩艺又道:“那如今长安是什么情况?”
  “长安主要是在争论是否对吐蕃开战,不过看情形好像陛下不打算继续打下去了。”
  “看来我应该马上就要回去了。”韩艺若有所思道。
  果不其然,很快,李治的诏令就传到平壤来,让韩艺速速回去,准备与禄东赞谈判。
  此时已经是初春时分,韩艺的任务也差不多都完成了,该卖得都已经卖了,平反运动也是趋于尾声,于是他在接到诏令之后,就立刻和元鹫等人,带着小野、熊弟,以及军事学院的学院先行一步,启程回长安。
  而那些被韩艺保护的大臣、勋贵们,肯定都是要迁回中原的,他们也愿意,因为他们也知道,高句丽的百姓已经容不下他们,这仇都已经结下了,如果他们留在高句丽,那高句丽百姓肯定会想,我当初举报你,你们要再回来,肯定会报复我们的,双方肯定又会继续斗争下去,这些勋贵、大臣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势力,要斗起来,肯定是输。至于高藏王么,这些人要都走了,他孤家寡人一个,哪里还敢留在这里,去中原享享清福算了,还有那些两国的国库,统统由苏定方押送回京。
  刘仁轨、独孤无月、元烈虎就留在平壤,继续治理当地,另外,韩艺回到莱州之后,还让郑善行暂且留在莱州配合刘仁轨他们。
  一路上韩艺他们是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回到长安,韩艺就连回家的工夫都没有,在北门就直接被张德胜给截住,然后直接拽着入宫去。这几日可是苦了人家张德胜,李治天天让他在北门候着韩艺。
  “微臣参见陛下。”
  韩艺来到两仪殿时,行礼的时候,都还在喘气,可见他有多赶。
  “爱卿,快快免礼。”
  李治看着也有些心疼,赶紧让他坐下,又让人备茶,备点心,韩艺确实也饿坏了,才不管李治,一个劲的猛吃,而李治则是在一旁耐心的等待。
  等到韩艺吃得差不多了,李治才道:“爱卿日夜兼程的赶路,一定非常疲惫吧。”
  你这不是屁话么。韩艺暗骂一句,嘴上却虚伪道:“为陛下分忧,那是臣的本分,岂敢言累。”
  “你对朕的忠心,朕心里清楚的很。”
  李治叹了口气道:“但是朕也没有办法,前线的将士都还在等着。”
  韩艺赶紧将嘴中糕点吞下,又喝了一口茶,道:“微臣都明白,故此微臣是日夜兼程的赶了回来。”
  西北是他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也想早点把事给解决了,要是再拖下去,对他也是极为不利的。
  李治笑着点点头,道:“朕在信中已经将情况告知于你,你对此有何看法?”
  韩艺道:“我认为陛下决定非常英明,微臣始终认为,与吐蕃全面开战,绝非明智之举,因为吐蕃身处在高原之上,那地方本就不宜人居,且不说出兵吐蕃,得耗费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就算让咱们打下来了,也没有中原百姓愿意前往那里,这样的话,吐蕃很快就会死灰复燃。虽说吐蕃背信弃义,人神共愤,但是与吐蕃开战,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两败俱伤,无利可图,这也没有任何意义。”
  要吞一下一个军事力量与你差不多的国家,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要是没有玩好,整个国家都会被拖垮,如果跟吐蕃开战,那么整个地区,就只剩下了战争,韩艺认为不能轻易对吐蕃发动全面战争,要知道当年他被禄东赞刺杀,都忍着没有寻思着报仇。
  李治点点头,道:“朕也是这般想得,不过……倘若吐蕃不识好歹,那又如何是好?”
  “陛下指的是河源地区吧?”
  “嗯。”
  韩艺道:“既然我们主动暗示吐蕃休战,那么吐蕃方面肯定会想要回河源地区,这也将是谈判的重点,但是臣的意思是,就让禄东赞继续活在他的幻想之中,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士兵此时踩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大唐的边境,一寸土地都不会给他的。”
  如今的吐谷浑都没有什么军事力量,若非如此,也犯不着倾巢而出,吐谷浑是全方面需要大唐的保护,其实就是大唐的一个都护府,大唐之所以没有将吐谷浑彻底吞下,就是不想跟吐蕃产生直接冲突,这是一个缓冲区,那么吐谷浑的边界当然也就是大唐的边界。
  李治道:“可若禄东赞不答应呢?”
  韩艺道:“陛下,微臣建议不打,是因为继续打下去,只会两败俱伤,对谁都没有好处,但这事一个巴掌它拍不响,如果我们今日将河源地区给吐蕃,他日,吐蕃就会占领整个吐谷浑。我们是不想打,而非是害怕打仗,倘若吐蕃方面咄咄逼人,那么只能与他们继续打下去。虽然这会对于令我大唐遭受重创,但是微臣保证在此之前,它吐蕃一定是躺在坟墓里面的。当然,那禄东赞是一个聪明人,我不相信禄东赞会愿意与他的家族会走上一条迅速死亡的道路。”
  “说得好!朕果然没有选错人。”李治听得非常开心,这话太涨士气了,他一来是不想打,二来他又不愿意将河源给吐蕃,倒不是他看重那块地,只是认为这太丢人了,故此他希望韩艺能够做到既不开战,又不将河源让给吐蕃,韩艺的答复,正合他的心意,又问道:“那西北地区又该如何处理呢?”
第1718章
给就不如借
  韩艺当然知道这西北之事才是正题,也是烫手山芋,要是处理不好,会引起大麻烦的,稍稍皱眉道:“关于西北的事,倒是有些难办。”
  李治叹道:“其实朕与禄东赞都不想再打下去,故此朕先前还并未打算让你去跟禄东赞谈判,毕竟你远在高句丽,来回赶,也挺不容易的,朕急着召你回来,主要还是因为西北之事,因为一旦撤兵的话,这西北可能会出现混乱的局面,至于其中原因,你应该比朕还明白,而西北计划时你提出来的,故此也只能将你给召回来。”
  “臣明白,故此臣在来的路上,就在思考这事。”
  “那你可有想到办法?”
  韩艺道:“陛下,西北商人们的事迹,臣听了也是非常感动,朝廷绝对不能不顾他们。”
  李治道:“朕当然知道,不然朕也不会急着把你叫回来。”说到这里,他眉头微微一皱,“难道……你是想让朝廷将钱补给他们?”
  “这不行。”
  韩艺果断的摇摇头,道:“一来,这没法操作,谁知道他们花了多少钱,如果这么做的话,肯定会有人在里面浑水摸鱼的,这笔账是永远结不完的。即便将这一笔笔数目给算清楚,恐怕也得好几年,那时候西北早就乱了。而且,说句忘恩负义的话,他们主要是保护自己的家园,根据西北税法,缴纳多少税,是跟他们自己需求定下的,这战争突然爆发,官府没有钱去应对,他们也理应站出来。”
  李治点点头,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韩艺道:“臣还是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借钱给他们。”
  “借钱?”
  李治不禁皱眉,道:“这不太好吧,他们刚刚才捐了不少钱帮助了朝廷渡过难关,而这战争刚刚结束,朝廷却只愿意借钱给他们,而非是帮助他们,这会让人觉得朝廷是在过河拆桥。”
  对方无偿捐钱给你,你反过来却借钱给对方,这道德上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韩艺笑道:“陛下,这是无偿借贷,并且给予他们三年,甚至于五年的还款期,将钱无利借给商人,其实就等于给予了他们一笔钱,因为这钱是能够生钱的,他们可以说是在做无本买卖。另外,朝廷还可以出钱购买他们的商品,出钱投资西北,修路,修桥,建学院,建作坊,甚至于种树都可以。如此一来,商人就有了资金,有了生意,有了客户,那么他们就必须找人来做事,那样的话,西北很快就能够恢复过来的。
  不过微臣始终还是不赞成朝廷与百姓直接发生利益纠葛,要是这样的话,倘若有什么矛盾,一旦处理不好,矛盾很有可能会激化,反而得不偿失,故此,臣建议陛下,由国家注资金行,以金行的名义,将钱借给西北的百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李治道:“那你认为朝廷得拿出多少钱来呢?”
  韩艺道:“这个还得等微臣弄清楚西北的情况,才能够确定,不过微臣估计至少至少也得需要几十万贯。”
  李治稍稍点头,觉得用这点钱换得西北伴壁江山,那真是太值了,况且高句丽那边都还没有出钱,而且这是借,还不是给。
  这君臣二人又仔细讨论一下,该如何操作,因为这事是非常紧急的,那边都还在对峙当中,如果你晚一日,说不定可能会擦枪走火,到时又得开战。
  商量了大半日,李治拍板决定,道:“此事就按你说的去做,你可以全权做主,无须向朕汇报。”
  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而且在这市方面,他也只能依靠韩艺,如果韩艺在那边,事事都得向他汇报,一来他也不是很懂,给不出什么好的建议。二来这也很麻烦,他不想到时还得跟枢要大臣讨论,怕又生出波折来。
  “微臣遵命。”
  韩艺拱手道。
  “幸亏有卿在,否则的话,朕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李治与韩艺谈过之后,是长出一口气呀,这才问道:“高句丽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韩艺道:“如今高句丽和百济的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安定了下来,现在正忙着春耕,但是事情就还是有很多的,例如,官员的调派,以及——!”
  李治不等他说完,就道:“安定就好,剩余的那些事,还是等你回来再说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是两场战争,而是一场战争,李治就想等西北问题解决之后,然后再一块来算总账。于是李治又道:“我知道你肯定是很累的,但是许多人都还等着,若是爱卿身体无恙的话,明日就去出发吧。”
  “微臣遵命。”
  其实韩艺原本都没有打算直接回长安,他也想早点解决,因为他知道多停留一日,这损失是非常大的,如今都已经是春耕时分,只不过他知道西北事关重大,他还是得先李治照个面,得到李治的赞同之后,他在西北也能够放手去干。
  从宫中出来之后,已经是二更时分,坊间还是灯火通明,现在百姓生活好了,坊间娱乐业也起来了,但是因为宵禁,街道上还是冷冷清清的。韩艺也无暇关注这些,坐在马车里面,闭目眼神,晃晃悠悠的来到萧府。
  “姑爷!是姑爷!姑爷回来了!姑爷回来了!”
  那萧府的门童打开门一看韩艺站在门外,当即兴奋的大叫了起来。
  韩艺都给他吓了一跳,哭笑不得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好气好笑道:“行了,行了,大半夜的瞎叫什么,吵着他人可就不好了。”
  话音刚落,就闻里面有人说道:“能吵着谁?”
  韩艺抬头一看,只见一位高挑的少妇收执灯笼站在院中,不是萧无衣是谁。
  “夫人!”
  韩艺见到萧无衣,顿时激动不已,脸上的疲态立刻消散的无影无踪,快步走过去,双臂一张。
  萧无衣突然身体微微往后一退,低声道:“爹爹可还在里面了。”
  “是吗?”
  韩艺下意识的放下手来,略显有些尴尬,但随后道:“那又怎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8/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