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9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2/2399

  阿史那弥射叹了口气道:“我看若不消灭吐蕃,只怕是难以拿下高句丽的。但凡我军出征高句丽,禄东赞一定会故技重施的,在后面捅刀子的,而如今这一仗高句丽已经被打得元气大伤,就算我们进攻吐蕃,他们无力攻击我们,所以我们这回回去,一定要奏请陛下,出兵消灭吐蕃,否则的话,后患无穷啊。”
  契苾何力稍稍点头,忽闻前面有人喊道:“报——!”
  “启禀总管,前面发现一支敌军,正向我们这边而来。”
  契苾何力立刻吩咐将士们做好应敌的准备,因为他们是冲进来的,没有消灭这周边的敌人,但是周边都是零散的敌军,他们也不惧怕,老子可是骑兵军团,我们要走,你们谁拦得住呀。
  可正当唐军准备发起进攻时,又有探子跑来,“启禀总管,敌军派人来说他们是来向咱们投降的。”
  “投降?”
  契苾何力是一脸懵逼,问道:“他们为什么要投降?”
  他们都准备撤,敌军却主动跑来投降,这真是太诡异了。
  “他们说他们是接到平壤的命令,向附近的我军投降。”
  阿史那弥射惊讶道:“难道大总管已经攻破平壤呢?”
  契苾何力道:“这不可能呀,大总管刚刚才传信给我们,主力都已经开始撤退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阿史那弥射道:“不会是一个陷阱吧?”说着,他又向那探子道:“敌军有多少人?”
  “两千多人,周边也未发现有伏兵。”
  “这就奇怪了。”
  阿史那弥射微微皱眉,又道:“你去将敌军的将军给我叫过来。”
  “喏。”
  过得一会儿,一个穿着高句丽军服的小将军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自报家门,原来他们就是守在上游的军队,前面看到契苾何力他们来了,就直接跑到东南边的一个山寨躲着去了。
  阿史那弥射问道:“你为何要投降?”
  那小将军都被问蒙了,愣了一下,才道:“是我们的国王让我们向附近的唐军投降。贵国大军不是都已经攻破了平壤么?”
  契苾何力问道:“那你可知是那路唐军攻破了平壤?”
  这事你来问我?那小将军都感觉自己跑错地方了,这尼玛绝壁不是唐军呀,还狐疑了一阵子,可要不是唐军的话,也不可能是别人。
  于是乎,他索性掏出高藏王的诏令给契苾何力。
  “苏定方。”
  契苾何力一看,当即惊呼道。
  原来韩艺在入驻平壤之后,就立刻让高藏王写信给除渊盖苏文之外的所有守军,吩咐他们立刻去向附近唐军投降。
  这高藏王他只是一个傀儡而已,没有人会听他的。韩艺也没有打算让那些守军乖乖投降,就是希望借此打击敌人的士气,扰乱敌军的军心,你们的平壤已经被我们攻破了,你们国君都已经向我们投降,顺便将消息传到对岸去,因为河面已经结冰,他们的消息暂时传不过去。
  韩艺却不知道契苾何力他们已经从北方攻过来,并且击败了上游的守军,那些守军原本就被打得是胆战心惊,敌军已经渡过了鸭绿江,这没法玩了,他们也不知道唐军主力正在撤退当中,如今一看,这平壤城都被攻破了,而且君主颁布国书,让他们投降,这还玩个球,赶紧投降,早点投降,说不定还有优惠。
  而且,因为他们前面当过逃兵,这要是让渊盖苏文抓到,说不定还会被军法处置。
  这才有了高句丽将士主动跑来投降的一幕。
  这局势实在是太搞笑,大家都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大家都是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包括韩艺在内,总之是乱七八糟的。
  “怎么办?”
  契苾何力、阿史那弥射又异口同声道。
  问完之后,他们两个又都愣住了。
  这封国书是韩艺告诉高藏王怎么写,里面肯定有玄机的,因为韩艺还打算将消息传到对岸去的,故此这不可能有假。那么人家都已经投降了,也不可能不管他们,但是要管他们的话,这还怎么撤退呀。
  阿史那弥射道:“要不你先撤,我留在这里看着他们。”
  契苾何力哪里不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哼道:“为什么不是我留在这里。”
  阿史那弥射道:“你在西北的威望要高于我,那边也有你部族的人,当然是你去,而且陛下也是点名让你统军赶往西北的。”
  契苾何力听得很是郁闷,沉默半晌,点头道:“好吧,好吧,你留在这里。哦,兴许大总管并不知道这事,我们还得赶紧派人告知大总管。”
  “也对。”
  契苾何力就率领八千人继续回撤,而阿史那弥射的话,他当然不会看着这些人,他只是留下两千士兵看守这些投降军,并且竖起招降旗,自己领兵立刻前往平壤,这唾手可得的功劳,可不能让它再飞走了。
  ……
  而此时李绩已经开始在撤退了,而且退得也不算慢,都已经离开了大行城境内,既然打算撤退,那就干脆一点,快点回去,别两头都没有顾到,可没想到这时候突然接到了契苾何力的消息,苏定方已经攻破了平壤城,北方的敌军都已经在向他们投降,而阿史那弥射已经过去接应。
  李绩闻此消息,也不知是喜是忧,他没有想到苏定方那点点兵力竟然在这么短的时日,就攻破了平壤城。
  其他将领也都懵了。
  这该如何是好啊!
  程名振便道:“大总管,那渊盖苏文以及高句丽的主力可还没有投降,如果我军主力撤走的话,苏将军他们就危险了。如今薛仁贵和高侃还在前线掩护我军撤退,咱们还是可以再打回去的。”
  任雅相也道:“大总管,这好机会摆在咱们面前,若是错过了,他日又有多少将士得为之付出性命呀,而且,今日不灭高句丽,他日我们再打高句丽,吐蕃还会出来搅和的,何不今日就一劳永逸,到时我们就能专心对付吐蕃。”
  李绩觉得而他们说得很有道理,如今他们不能全撤,如果撤走的话,苏定方所部就成为孤军深入,可不能撇下后军不管呀,点点头,道:“二位说得极是,这样吧,二位先率一部分军队速速赶回长安,老夫领一万将士去与薛仁贵他们会合,待老夫灭了渊盖苏文再赶回去。”
  程名振、任雅相听得非常郁闷,你这也太狡猾了,我们是想你先回去,我们去灭渊盖苏文的。
  但是李绩梦想着征服高句丽,如今机会已经到来,他得亲自上阵,因为他如今有理由留下打这最后一仗,而且他是大总管,任雅相是副总管,只能听他的。
  于是李绩率领本部的一万大军日夜兼程赶回鸭绿江。
  这一到鸭绿江,立刻将消息告知薛仁贵和高侃,他们二人本是先锋,如今变成后军,领着一万士兵屯守在鸭绿江北岸,掩护大军撤退,他们两个是天天看着江面,那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呀!
  如今一听这消息,只觉人生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唐军也是士气大振,二人立刻对对岸发起了猛攻。
  不到两日,他们就打过江去了。
  这仗打得他们三人都懵了,当初主力在这里打半天都打不过去,我两万部队,两日就突破了。
  这是什么情况?
第1700章
戏剧性的决战
  这实在是打得完全不知所措。
  于是李绩就抓来一个俘虏询问,原来渊盖苏文在他们主力撤军之后,也率领着主力悄悄回撤,要是别的城池也就算了,平壤可是他的大本营呀,他的小妾、祖坟可都在平壤,再加上他也知道,高藏王在到处乱传命令,而且还拿着温沙门的帅印到处传令,让周边城池都赶紧投降,大势已去,你们要再抵抗的话,唐军到时挖你们的祖坟,就别怨我们。
  韩艺就是成心来捣乱的,你投不投降都无所谓,你看到这诏令就可以,你自己掂量着吧。
  渊盖苏文气得要命,要这么玩下去,周边守军都会放下武器投降,那到时就很尴尬了,高藏王还真可能凭借这一道道诏令,将这王位给坐实了。因为这不是他传出去的军令,那么此时已经投降的士兵,是肯定不会忠心于他,因为大家都知道他的脾气,已经投降了,要再叛变过来,肯定也会没命的。
  渊盖苏文一看李绩走了,就立刻回援平壤。
  李绩、薛仁贵、高侃他们得知此消息后,只留下少数人看着俘虏,他们则是立刻动身,追赶了过去。
  追得两三日,来到了萨水区域,只见萨水两岸是一片混战,杀得是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整个萨水都已经快要染成红色。
  原来苏定方在拿下平壤之后,继续往北进军,准备去配合李绩夹击主力,他没有想到李绩已经撤军了,可刚打到了萨水,正巧遇到渊盖苏文的主力回防,渊盖苏文一看唐军还出来了,真心不易,于是凭借兵力的绝对优势,强行渡河,苏定方也是刚刚准备渡河,当时也没法阻止渊盖苏文渡河。
  这狭路相逢勇者胜,苏定方也没有怕过他渊盖苏文,而且遭遇战乃是苏定方的强项,立刻调整队形,与渊盖苏文决战。
  他们两个都是猛人,部队也都是精锐,打得非常精彩。
  可哪里知道,还没有交战多久,阿史那弥射就领着一万骑军赶到,立刻加入战斗中。
  渊盖苏文也是临危不乱,命杨万春率军应敌。因为他们三方都认为自己是背水一战,他们也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退路,因为很多很多外来的因素,导致没有任何一个人清楚整个局势,瞬间发生太多太多的变化,大家都非常乱,但是他们都知道这一战的胜者,将是最后的赢家,统帅也全部都是亲自上阵,谁还有工夫指点江山。
  这非常搞笑,这么大规模的灭国战役,结果弄得最后,竟然要用一场谁也没有预料到的遭遇战来决定胜败,什么战术、战略,统统都是狗屁,不要去想了,最终还得靠赤身肉搏来决定胜负。
  但这就是战争的魅力,瞬息万变,结局是无法预测的。
  当然,渊盖苏文也认为这肯定是最后一支唐军。
  刚刚赶到的李绩看到高句丽大军后面是门户大开,完全就没有防守,渊盖苏文哪里想得到,这李绩还会杀回来。
  这可是李绩最喜欢的趁你病要你命,立刻率领全军从后面掩杀过去。
  高句丽将士原本在阿史那弥射出现之后,就已经觉得情况有些不妙,但还是有希望能够战胜敌人的,毕竟他们人数占优,而且还是本土作战,如今后面又有唐军杀来,顿时整个人都已经崩溃了,高句丽士兵当即溃散,这后面的人都溃散了,前面的还打个球啊。
  而唐军将士一看李绩的军旗,不少人高呼:“大总管来了!”
  一时间,士气大振。
  “天要亡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2/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