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8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4/2399

  忽闻一声叹息声,很轻,但是大殿中每个人都听见了,因为太安静了,大家寻声望去,只见李绩缓缓地往殿外走去,在众人呆呆的目光的注视下,走了出去。
  卢承庆、许圉师相觑一眼,也一同往殿外走去。
  大臣们这才陆续退了出去,但是整个过程中,是非常的安静,没有人交头接耳,也没有人窃窃私语,大家都是非常安静地走了出去。
  从太极殿到皇城外,都没有一个人出声,出得宫外,就各上马车,彼此都不交流,可见这事的严重性。
  “卢尚书,请留步!”
  卢承庆刚刚上得马车,便闻车外有人喊道,他不禁微微一叹,道:“韦中丞,请上车来。”
  过得片刻,韦思谦便上得马车,他一上车,便质问道:“卢尚书,你方才为何要拉着我,我身为御史中丞,理应出来说话的。”
  卢承庆微微抬手示意,“韦中丞,请坐。”
  韦思谦哼了一声,坐了下来。
  卢承庆道:“韦中丞是不是想顺水推舟,重新毕正义一案?”
  韦思谦愣了下,道:“这可不是顺水推舟,既然如今有了新得证据,理应重新审查,难道卢尚书认为这么做有什么不对么?”
  毕正义一案,对于御史台而言,绝对算是耻辱,当时韦思谦不在长安,如今杜正伦既然提了出来,他当然打算为毕正义、王义方等人翻案。
  卢承庆轻轻一叹道:“若以对错而论的话,不知韦中丞以为杜正伦与李义府该治何罪?”
  韦思谦迟疑片刻,道:“这个还得等到审查之后才能确定。”
  卢承庆又道:“那你以为陛下会不会将此案交予御史台呢?”
  韦思谦道:“卢尚书有话不妨直言。”
  卢承庆道:“按理来说,此事理应交予御史台审查,但我说不会。”
  “为何?”
  “很简单,毕正义一案,牵连甚广,甚至于——!”卢承庆偏头看向韦思谦,道:“牵连到陛下,你要查,查到陛下头上,你打算怎么办?”
  韦思谦哑然无语。
  卢承庆道:“你以为陛下就真得什么都不知道么?陛下心里清楚的很,可是陛下也有难言之隐,陛下要顾忌朝堂,顾忌到整个国家,牵连那么多重要的人物,这一查下去,将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陛下只能忍下来。不过如今的话,就算你不站出来,我看李义府也在劫难逃,这回他不会再那么幸运了,你又何必再掀起更大的风波了,到时纵使你再有理,陛下也留不得你。而我拉着你,不全是为了你着想,而是为了国家,为了陛下,两个中书令,被陛下当场拿下,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韦思谦沉默不语。
  “半个朝廷啊!”卢承庆长叹一声。
  ……
  “贤——贤婿,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怎么会变成这样!”
  萧锐上得马车之后,嘴皮子都还在哆嗦着,他活了几十年,这种场面他还真没有见过,这就比魏征拽着李世民的袖子还要恐怖一些,因为那只是君臣之间,可是两个中书令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小半个朝廷呀!
  韩艺拿着一块刚刚用茶水烫过的棉帕轻轻擦着脸,方才他也出了不少汗,而如今也是一脸茫然,摇头道:“我也不知道,这也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
  要说李义府被拿下,他应该很开心,但是他真开心不起来,因为这完全不在他的预计中,他也没法掌握,他很讨厌这种情况,他宁可如预计中一般,李义府胜,或者杜正伦胜,亦或者皇帝出面平息此事,但是如今这种情况,导致他也不敢再轻举妄动,他得所有计划必须先停下来,静待局势的发展。
  ……
  许敬宗回到府中之后,立刻命下人将门关上,并且叮嘱下人今日任何人不见。而他则是与王德俭、辛茂将三人去到后堂。
  这后堂的门刚刚合上,许敬宗立刻向王德俭道:“德俭,你看李义府这回……!”
  不等他说完,辛茂将就嚷嚷起来道:“我说许老哥啊,你如今怎么还惦记着李义府,我们可是被他连累惨了,若是陛下真的追查起来,咱们也会被牵连其中,咱们还是先想办法如何自保吧!”
  这说到后面,他都快要哭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若是能够后悔的话,他决计不会当这个大理寺卿,真是太坑爹了,完全就是一个擦屁股的角色。
  许敬宗瞧了眼辛茂将,也不好说什么,辛茂将跟李义府没啥关系,主要都是因为他,脸上透着一丝愧疚,叹了口气,坐回到椅子上。
  王德俭也是满脸大汗,他掏出帕子擦了擦汗,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过得一会儿,他将帕子收起,道:“舅舅,我看李义府这回是没救了。”
  辛茂将闻言,哼了一声,将连偏到一边去。
  许敬宗皱眉道:“一点机会都没有么?”
  王德俭摇摇头道:“倘若陛下没有将他们当场拿下,兴许还有回旋的余地,但是如今看来,多半是挽回不了了。”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但是我认为也不至于会牵连到我们,反正陛下这回没有打算饶了他们两个,当时何不顺水推舟,将他们的状纸都交予韦思谦调查,可见陛下并不想将此事扩大。”
  辛茂将道:“你此话当真?”
  王德俭面露为难之色,道:“我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但是这事发生的太突然,太诡异了,我也看不太明白。”
  许敬宗叹了口气道:“老夫对他李义府也算是仁至义尽,如今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老夫也只能祝他好运。”
  这大难临头各自飞,这事闹得许敬宗心里也是非常害怕。
  ……
  后宫!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朕一开始就处处给他们暗示,告诫他们要适可而止,不要非得争个输赢,可是他们不但不以为意,反而还变本加厉,竟在大殿之上动起手身来,他们还有没有将朕放在眼里,简直是可恶至极,朕这回是决计饶不了他们。”
  李治一回到后宫,就是大发雷霆,甚至其中还夹带着一丝丝委屈,在一开始的时候,他的确给了诸多暗示,比如说一开始就夸韩艺,无非就是暗示他们两个,你们就事论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更别搞什么人生攻击,故此,他此时心里是非常愤怒和委屈,因为他的一番好意被李义府和杜正华丽丽的无视了。
  “陛下,你先消消气,为了这等臣子,而将身子给气坏了,可是不值呀!”
  武媚娘急忙忙为李治倒了一杯茶,又递到李治面前,道:“陛下,你先喝口茶,消消气。”
  “朕如今哪有心情喝茶。”李治说着又见茶杯还在眼前,又瞧了眼武媚娘,叹了口气,将茶杯接了过来,喝了一小口,点点头道:“你说得很对,为了这种臣子而生气,的确不值,既然他们不珍惜朕给予他们的机会,那也就休怪朕不讲情面了。”
  武媚娘问道:“那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朕——!”
  李治说着不禁皱了下眉头,又看向武媚娘道:“朕已经被他们给气昏头了,究竟该如何处置他们,朕还真没有想清楚,你以为朕该当如何处置他们?”
  武媚娘沉思半晌,道:“就他们今日所犯之罪,就算将他们革职查办,亦不为过,可是他们两个毕竟是中书令,根据我朝制度,若想要将他们免职查办,治其之罪,就必须得通过正式的程序,以及确凿的证据,如此一来,那就必须先调查,收取证据,可是——可是这样做,臣妾恐怕会越闹越大,牵连甚广,到时候一发不可收拾。”
  说到这里,她便止住了,瞧了眼李治,见李治稍稍点了点头,这才继续说道:“若是陛下不想将此事扩大的话,可先将他们两个给贬出长安,等朝中安定之后,再来处置他们,那样就方便许多。”
  李治眼睑低垂,思索了一阵子,叹道:“朕若想将此事闹大,就不会处处给他们暗示,只可惜,他们未能感受到朕的一番苦心啊!”
第1605章
义薄云天
  太尉府。
  “你说什么?”
  当长孙无忌听闻李义府被李治在大殿之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给拿下后,不禁霍然起身,震惊的望着唐临,“你说得可是真的?”
  唐临闻言有些郁闷,他要能编出这种事来,估计现在他就是中书令了,道:“太尉,这事我能骗你么。”
  长孙无忌略显激动道:“这如何可能?”
  因为唐临跑进来,直接将结果告诉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当然大吃一惊,同时将两个中书令给拿下,这种事真是太少见了,关键这事闹不到那份上去。如果这是发生在当初废王立武期间,那没有人会感到惊讶,因为那是相权与皇权之争,什么结果都有可能,可这是什么事,杂色入流,两个中书令为了一群胥吏,给皇帝当场拿下,听着都觉得不可思议啊!
  “这要怪就怪那李义府太目中无人,将杜正伦给激怒了。”唐临呵呵一笑,又将整件事的过程与长孙无忌说了一遍。
  “原来其中还发生了这么多事。”长孙无忌听罢,又坐了回去,皱眉沉吟不语。
  唐临道:“太尉,我看这一回李义府是在劫难逃了。”
  长孙无忌稍稍点头,道:“若是如此的话,李义府的确是不可能再侥幸躲过这一关。”说到这里,他又道:“可是事情不应该发展到这一步来啊!”
  唐临道:“不满太尉,当时殿中大臣,个个都是一脸惊愕,我看没有一个人料到这事会发展到这地步。但实在是李义府他欺人太甚,陛下当时都还没有怪罪他,只不过是想平息此事,可是他还不依不饶的,想借此机会,将杜正伦给置于死地,他也不想想自己是一个什么东西,他干得那些事,人人皆知,若非陛下和皇后保护着他,就他犯得那些罪,就算是凌迟也不为过,他还想告人家杜正伦结党营私,真是可笑。”
  长孙无忌听得兀自眉头紧锁。
  唐临说着兴起时,突然又叹了口气,颇为遗憾道:“只可惜当时陛下未将杜正伦的状纸交由御史台,不然的话,哼,我们便可借此机会,将李义府、许敬宗、辛茂将等一干人等,一网打尽。”
  长孙无忌瞧了眼唐临,淡淡道:“你也不想想,许敬宗他们是谁的人?他们可是陛下的人,陛下怎么可能自断双臂。”
  唐临听得眉头一皱,问道:“那太尉以为陛下会如何处置李义府?”
  长孙无忌微一沉吟,道:“既然陛下并未将此事交由御史台,也就说明,陛下并不想将这事扩大的化,这也是正常的。可若是不这么做的话,那就无法将李义府他们定罪,但是既然陛下已经将他们拿下,不将他们问罪的话,那也是不可能的,老夫以为陛下一定会找一个只是针对他们两个的罪名,先将他们给贬出长安,然后再做打算。”
  唐临稍稍点头,又道:“太尉,我看此事并非这么简单啊!”
  长孙无忌道:“你此话怎讲?”
  唐临道:“李义府一直以来都是那武皇后的左膀右臂,而如今陛下却要动李义府,可见陛下与皇后之间也产生了隔阂,要知道这杂色入流一事,极有可能是武皇后授意李义府的,陛下因此对于武皇后不满,也是有可能的。不管李义府是被杀,还是被贬,可都会重创了武皇后在朝中的势力,我们可得把握住这个机会啊!”
  长孙无忌思忖少许,道:“此事来的太过突然,老夫总感觉有些不太对劲,且看看再说吧,至少也得先等陛下处置李义府再说。”
  唐临点点头道:“这倒也是,陛下也不是头回包庇李义府,还是得慎重一些。”
  长孙无忌道:“你先回去吧,如今这时候,你也少来这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4/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