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8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3/2399

  韩艺能够让任何人都有这种错觉,这纯属是应酬。
  应酬完宇文僧尼之后,韩艺与郑善行、元哲、张大器来到角落里面的一张长桌旁坐下。
  韩艺笑道:“老张,我这刚来,修弥就跟我抱怨,说送你钱,你都不要。”
  张大器没好气道:“他就知足吧,我原本只打算今天交付三十辆给他的,是这小子一天到晚跟着我屁股后催,我实在是受不了,才咬着牙给他增加二十辆。不过说真的,若非一些配件是他自己做的,他就是住我家去,我也给不了这么多。”
  郑善行道:“我听说令狐家在西郊也弄了一个代工作坊。”
  张大器苦笑道:“这我早就料到了,如今百姓对于这些工具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以前那种做工粗糙的工具如今根本就卖不出去,而有人参与进来也是非常正常的事。”
  韩艺笑道:“做买卖怎么可能没有竞争,不过就你们张家的做工水平,只要保持着一点,我看是难以有人撼动的。”
  “过奖,过奖。”张大器谦虚一笑,忽然想起什么似得,“韩尚书,关于桐油一事,我堂兄可有跟你提过?”
  韩艺愣了下,道:“我都这几日不在户部,到时没有见过张侍郎。”
  张大器立刻坐直身体,道:“是这样的,这木具涂上桐油更加好看,并且还能够用得更久一些,可惜如今这桐油少,而且关中种不了那桐树,这价钱可不便宜,好在如今用得也少,要再等两三年,肯定是不够用的。我就想到韩尚书你的因地适种,你看朝廷你能不能鼓励百姓多种植梧桐树,制作桐油,如今这桐油再多可也卖得出去。”
  韩艺笑道:“如今可不需要朝廷去推动了,这钱放在那里自然有人会去赚的,很快桐油就会送上门了。”
  张大器愣了愣,如今的人有这么厉害吗?
  郑善行笑着直点头。
  元哲起初还没弄明白,可这目光一瞟,立刻明白过来,原来这里有不少人正竖着耳朵在偷听他们说话。别说这周边的人,如果不是元家的事太多了,他就会接下来,因为木具商品化,要求美观,精致,这桐油的前景肯定是非常光明的。
  正当这时,忽见张大象急匆匆的走了上来,左右张望着。
  张大器忙喊道:“堂兄。”
  张大象凝目一看,立刻走了过来,根本没有搭理张大器,而是向韩艺道:“韩尚书,能否借一步说话。”
第1575章
重大事故
  话虽如此,但是张大象可不止是借一步,而是直接将韩艺给借到楼外去了。
  “韩尚书,出大事了!”来到车行左边的一个角落,张大象顿时一脸焦急地说道。
  韩艺心里本就隐隐觉得有些不妙,如今听到张大象这么一说,他心里不禁咯噔一下,但双眼却是困惑的看着张大象,因为在他看来,如今应该是平稳期,李治都不在,想闹腾也闹腾不起来啊。
  张大象低声朝着韩艺说道:“方才陕州那边快马来报,去年从山东地区押送至长安的漕粮船队,在三日前途径陕州三门砥柱时,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沉船事故。”
  韩艺脑袋里面顿时轰的一声响,这还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不敢置信道:“你说什么?”
  张大象叹了口气,只是点点头。
  韩艺激动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大象道:“根据那来报之人说,是因为前几日陕州雨水较多,河流湍急,而那漕运官却又急着将粮食运到长安,于是命以纤夫拉着漕运船过砥柱险道,可是刚过去三分之一,忽遇一个激流卷来,纤夫根本拉不住,不少船只就撞在河底的礁石上面,有些当时就沉了,更可怕的是还有一些船只当时被撞得解体,其船身又撞到后面的船只,造成后面的船只沉没。”
  “这一群王八蛋!”
  韩艺愣了好半晌,咬着后牙槽骂道。
  这要是天意的话,那确实没有办法,可若是人为的,这想不生气都难啊!
  其实漕运翻船是经常发生的事,但是唐朝建国至今从未出现过这么大的事故,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户部正与工部商量着治理河道之事,要再迟上两三个月,这事故可能就不会发生了,偏偏发生这时候,这令他非常生气。
  “可知道死了多少人?”韩艺又是问道。
  张大象道:“具体我也不清楚,但是根据这情况来看,估计上百人是肯定有的,粮食肯定也损失了不少,好在最近关中都是风调雨顺,还不至于引起缺粮危机。”
  正当这时,一个官员急忙忙跑了过来,“哎呦!韩尚书,你在这里就最好不过了,李中书命下官前来请韩尚书立刻去政事堂,说有急事要商议。”
  “我知道了!”
  韩艺都不问都知道是什么事,向张大象道:“你赶紧派人过去处理善后事宜,哦,就让郑善行去吧,这方面他擅长。”
  张大象点点头。
  嘱咐完之后,韩艺立刻赶去了政事堂。
  ……
  来到政事堂,几个枢要大臣均已到齐,就连李绩都赶了过来,可见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消息都属实的话,这将是我们大唐建国以来,最大一次沉船事故。”杜正伦眉头紧锁道。
  许敬宗立刻指向韩艺道:“此事你户部尚书是难辞其咎。”
  他这倒不是想恶心韩艺,而是希望韩艺能够背锅,因为李治当年离开时,是将朝廷交给了他们,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故,总得有人来扛。
  韩艺瞧了眼许敬宗,冷笑一声道:“我又没说不负责,你这么紧张干嘛?”
  “哎!”
  李绩一抬手,道:“这事情都还未调查清楚,就来追究责任,对任何人而言,都非常不公。”
  李义府也连点点头道:“司空说得极是,漕运是由舟楫署掌管,非韩尚书之过。”
  其实他们说得都没有说,户部掌握政令,每年得运送多少粮食来长安,都是户部说了算,而舟楫署乃是事务部门,掌管漕运,什么征集劳役、运送、调度,那都是舟楫署的事,但是政令肯定都是来自户部,你一定要往上面追究,肯定是能够追究到韩艺头上的,而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故,枢要大臣肯定要担责任,但是谁愿意背这锅。
  李绩又道:“如今我们得赶紧处理好此事,防止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
  李义府道:“那得赶紧派人前去调查此事,看看究竟损失了多少粮食。”
  卢承庆皱眉道:“这倒只是其次,关中这几年年年风调雨顺,太仓盈满,长安暂也不缺粮食,只是出了这么大的事故,那么多人因此丧生,若是处理不妥,可能会出乱子的。”
  韩艺听得眉头一皱,心里猛然想起一个人来,这个人就是陈硕真,当年陈硕真之乱不也是发生在灾难之后么,虽然他也知道,在这里是很难发生大动乱的,因为陕州刚好在两都的中间,不可能发生那么大的动乱,可是念及至此,他顿时是忧心忡忡,权衡一番过后,道:“这样吧,我亲自前去调查。”
  大家不禁都看向韩艺。
  李义府立刻道:“若是韩尚书愿意亲自前去,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说着,他又看向李绩道:“不知司空以为如何?”
  李绩沉吟片刻,稍稍点了下头。
  韩艺立刻站起身来道:“那韩某就先告辞了。”
  “等会!”
  李绩道:“如今那里情况不明,老夫等派一些人随你一块去吧。”
  韩艺拱手道:“多谢。不过三十来人就够了,多了得话怕会耽误行程。”
  李绩点点头。
  出得政事堂,韩艺便叫来一个禁军,吩咐道:“你立刻赶去民安局,请程总警司来一趟户部。”
  “喏!”
  随后韩艺又立刻赶去了户部。
  “你怎么就回来呢?”张大象惊讶的看着韩艺,这事可是不小呀,他才刚到不久,这韩艺来了,这么短时间能谈些甚么。
  韩艺耸耸肩道:“没什么可谈的,先将事故处理好再说吧。哦,郑善行还没有走吧?”
  张大象道:“应该还没有,他方才说还得吩咐人去调集物资了,以备不时之需。”
  韩艺很是欣慰的点点头,总算有人跟他想的一样,又道:“你赶紧让人去找他,告诉他,不需要安排这些,让他回家准备一下,今儿下午与我一块赶去陕州。”
  张大象略显诧异道:“你要亲自去?”
  韩艺嗯了一声,忧心忡忡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我还是得亲自去看看为好。”
  张大象道:“那我要不要跟你一块去?”
  韩艺摇摇头道:“不需要,你留在户部,如今正值春季,户部的事可也不少。”
  张大象点点头。
  过得一会儿,程处亮便来了,他似乎还不知道这件事,道:“今日你咋请我来这里了,嘿嘿,莫不是要给皇家警察增加俸禄,那真是极好!”
  韩艺呵呵两声,“还俸禄,饭恐怕都没有吃了。”
  程处亮一惊,道:“怎么回事?”
  “看来还得增加民安局还有许多方面要改善啊!”
  韩艺叹了口气,又将沉船一事告知了程处亮。
  程处亮当即就傻了。
  韩艺道:“我等会就要赶去陕州,没有时间跟你说太多,我现在需要皇家警察的帮助,你回去之后立刻调派五十名皇家警察前去陕州等候我的命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3/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