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8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3/2399

  这就是商业文明优势,因为财富会诱使人们不断得去创新,去寻找更好的东西,而不是安于现状,这是与小农经济一个最根本的区别。
  在灯火通明的新市场,到处都是人影晃动,而且比起白日而言,多了许多女子,这些纨绔子弟那可都是一些老司机,中午订完房间,下午就将派人将自己的妾侍给接了过来,这种场景若是没有美女相伴,那真是愧对于韩艺的一番心思!
  而且这唐朝狎妓盛行,还玩交换,这种大家带着爱妾聚在一起的场面,可不是今天才有的。
  可这样一来,这自由的气氛就更加浓烈了。
  寒冬仿佛就不存在,一般情况下,这么冷的天,谁愿意出门,但是如果你身在新市场,你根本就感觉不到冬天的氛围。
  韩艺与萧无衣也来到外面,这自由实在是太诱人了,萧无衣也刚刚体会到这自由的快感,她非常享受,也非常开心,对于韩艺为她安排的这一日,更是说不出的满足。
  “下官见过韩尚书、韩夫人。”
  两个穿制服的年轻人见到韩艺时,立刻敬礼。
  韩艺还未开口,萧无衣便道:“原来是肥羊和小响啊!”
  此二人正是郑响与羊森。
  二人看着萧无衣,不禁尴尬一笑,我们都是皇家警察呢,你还这么叫,合适么?但对方是萧无衣,想想还是算了。
  韩艺忍住笑意,道:“来这里感觉怎么样?”
  “挺——挺好的。”羊森嘿嘿一笑,可又想到萧无衣在,不禁又赶紧收住笑意,他跟萧晓可是发小,都是江左贵族,他也很怕萧无衣的。
  这皇家警察在别的地方巡逻,那都是官府提供的办公场所,而且都是很久很破的,毕竟很多县衙都不喜欢皇家警察,环境肯定就那样,但是来这里,办公场所是新市场提供的,这庙虽小,但五脏俱全,而且还提供美味的夜宵,走两步还能遇上两个熟人,聊上几句,这都不能叫做巡逻,这是来度假的。
  韩艺见他们满面兴奋,于是道:“你们要时时刻刻记住自己的身份,你们可不是来这里玩的,这里的人也不少,要注意一点,别懒懒散散的,万一出了什么错,人家可是会追究的。”
  “是,下官知道了。”
  “去忙吧。”
  “喏!”
  二人又敬得一礼,然后便离开了。
  萧无衣抿唇笑道:“夫君,想不到他们恁地怕你。”
  韩艺叹了口气道:“什么怕,我这只不过是狐假虎威罢了。”
  萧无衣佯怒的瞪了他一眼,又道:“对了,这马上就要过年了,萧晓会回来过年么?”
  韩艺想了想,道:“要是没什么事的话,他们应该都有几天假期,但是是轮流放的,我也不知道民安局是如何安排萧晓的假期,下回去民安局时候,我顺便问问。”
  萧无衣稍稍点了下头,感慨道:“这皇家警察听着是威风,但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
  韩艺笑道:“如果轻松的话,那我还需要搞什么训练营。”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因为大家都很兴奋,二更之后,风越来越大,大家虽然回到屋里去了,但是兀自没有什么睡意,这个房里窜一下,那个房里窜一下,喝酒打屁,好不快活。
  这新市场一炮而红,而且也能预计到将来只会越来越好,因为是唯一的,就这一个娱乐性质且可以夜夜笙箫的市场,并且,许多名妓都不回城,直接来这边住,她们住都是免费的,新市场跟平康里是签订合约的,给她们预留了一些小院,因为她们来到这里,只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何乐而不为。
第1550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今夜注定不眠!今夜注定疯狂!
  饶是韩艺也不例外,这么浪漫的气氛下,有些事情很自然得就会发生,而且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
  不过无衣姐不图这享受,心愿以还,那便足以,第二日一早,就回妇联局工作去了,随着妇联局跟工商界联系上,它们的业务也是越来越多,年后可能就要招人。韩艺当然是亲自送她去的,不过回到城内之后,韩艺没有急着再回新市场,虽然新市场才刚刚开张。因为今日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自由之美在今日会全面推出棉花纺织品,发售地点选在了北巷和西市。
  虽然自由之美在新市场也有一个店面,但是郑善行并未打算用棉花去为自己的新店招揽人气,他心里有着另外的打算。
  关于棉花早已经传开了,但是棉花究竟是有什么用,谁也不知道,故此,当长安的百姓知道今日自由之美将正式对外出售棉花纺织品时,立刻是蜂拥而至,其中还都以妇女、小孩为主,因为年关将至,得买一些新衣服了。
  然而,结果令他们大失所望。
  自由之美今日推出的棉衣、棉裤、棉被,可谓是自由之美开门以来,最丑陋的服侍,没有之一。
  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就一点,厚实,而且有一种看得出的耐用,但是这有毛用,见惯自由之美那华丽的服侍,再看看这服侍,简直就是垃圾中的垃圾。
  反倒是近两日自由之美推出的丝绵服侍,挺“自由之美”的。
  贵族对于棉花纺织品是失望透顶,又没有丝绵好,还不漂亮。
  可是,普通百姓、中产阶级却是疯狂抢购棉花纺织品,丝绵虽好,但是价钱也非常昂贵,尤其棉衣的话,丝绵用料就更多,价钱自然更贵。而这棉花纺织品,虽然不太好看,但是厚实,这保暖效果非常好,而且外面灰色主调,耐脏,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一般。
  事实也确实如此。
  “看来你还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
  站在阳台上的韩艺,看到下面抢购的场景,转头向郑善行道。
  郑善行微微笑道:“你这是夸,还是贬。”
  韩艺道:“一半一半,我原本以为你会让棉花一炮而红,却没有想到你会这么弄,我韩艺开过金口的商品,还从未让人恁地失望过,不过——我能够理解你,这不就是你做买卖的初衷么。”
  “多谢谅解。”郑善行拱拱手道。
  自由之美当然能够做出漂亮的服侍来,这也是自由之美一贯的风格,新颖、华丽。但是郑善行却要求员工做得普通一点,这就是因为现在棉花的产量也有限,都无法满足长安,更别说全国,但是郑善行只想将这些棉花纺织品卖给那些需要的百姓,而不是贵族、富人,如果又新奇,又好看,还实用,贵族也会来买,那百姓就买不到。
  这也是为什么他不将棉花纺织品放到东市和新市场去,因为这两个市场都是富人的市场。
  这么一弄,贵族就不会买了,就会有更多的百姓能够买到棉花纺织品,毕竟这价钱实惠,也就比麻布贵那么一些,普通百姓也能够买得起,其实再定高一点,也是可以的,但是郑善行做图的可不是钱,而是一种双赢,百姓既消费得起,他也能够赚钱,那就行了。
  韩艺突然道:“说起这事,我倒是想起另外一件事来,你今年怎么没有见你捐过冬的衣物给长安附近的百姓。”
  郑善行听得哈哈一笑,“这都是托你的福啊。”
  “此话怎讲?”韩艺好奇道。他不曾记得他做过这么大的善事。
  郑善行道:“自你当上这户部尚书之后,长安的百姓已经不需要我的捐助了,只要四肢健全,就不怕找不到事做,赚的钱也足以养家糊口了。”说到这里,他微微皱眉,思索着道:“不过我倒是想出资找万里造一艘船,专门将一些旧衣物捐到外地去,毕竟其他州县还是有许多百姓的日子不太好过。”
  其实他的捐资已经出了长安,但还是在关中地区转,如今他希望能够帮助更远的百姓。
  韩艺愣了一会儿,笑道:“我倒是想起一句话来。”
  “什么话?”
  “一个人的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郑善行低眉念叨一遍,笑道:“我可是当做你是在夸我。”
  “实至名归。”韩艺笑道:“不过你不需要个人出资,你可以让山东集团出资。”
  郑善行摇头道:“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又怎能强加于他人,到时我提出来,纵使有人不愿意,也都不好拒绝,但心里肯定不会开心的,此非君子所为。”
  韩艺摆摆手道:“这其实只是一笔买卖而已,你让山东集团去找万里专门造一首特别点的船,实用倒只是其次,主要是让人能够一眼分辨的出,并且命名为‘山东号’,专门用来运送捐赠物资。久而久之,百姓就都会期盼着‘山东号’的来临,而‘山东号’就是出自山东集团,山东集团的名望自然会响彻全国各地,你们山东士族也将会因此得利,你不管是在买卖上,还是对于你们家族而言,都是稳赚不赔的。
  即便对于你个人而言,也是百利而无一害,你们山东集团这么做,关中集团也必须这么做,因为全国就你们两个运输集团,百姓也只能拿你们两家相比,关中集团如果不这么做,它们将会被你们山东集团压过去,等于你捐一船物资,百姓就能够获得双倍的捐助。”
  郑善行听罢,愣了半晌,不禁连连抚掌称妙,不可置信的摇着头,“韩小哥,你真是——!”
  韩艺没好气道:“我这是以德报怨呀,你将我的棉花买成这德行,我都还得帮着你想办法。”
  郑善行哈哈一笑,又道:“但愿我这个好消息,能够报答万一。”
  韩艺立刻道:“你们山东集团答应与我合作呢?”
  郑善行愣了片刻,旋即点头道:“你都给出那么优厚的条件,而且其中还有包括朝廷在内,这事关国家大计,我们又怎能拒绝。”
  韩艺笑道:“算你报答了万一吧。”
  他话音刚落,忽闻楼下有人喊道:“韩尚书,善行哥。”
  二人低头看去,只见元哲站在楼下。
  “没有打扰到二位吧。”
  “元哲,请上来说话。”
  “哎!”
  元哲跑上楼来,“你们都在,那真是再好不过了,我姑姑请你们去一趟西郊市场。”
  其实就在南郊市场开张的同一天,西郊的市场也正式启动了,不过远远没有南郊这么轰动,这西郊基本都是旅店,会馆,相对而言,都是比较封闭的,是一个个独立的小院,没有什么娱乐气氛,住在这里的人,有着许多奇装异服的人士,多半都是来自西边的商人,这里可以说是长安最新贸易市场,而以前都集中在西市。
  但是如今的玩法不一样,以前的玩法就是西域商人将货物送到西市,换取自己所需货物,然后回去,中间是没有契约关系的,不是零售,就是批发,也就是说商人与商人之间,不会建立起那种长久且稳定的贸易来往,我今年的货物卖给谁,跟明年卖给谁,是没有一点关系的,谁要就卖给谁,或者价高者得。
  如今的话,大家追求的是长远合作,因为资本在积累,大富商之间,开始强强联合,这中间就必须要有契约来约束双方。可是要想建立起契约关系,那就必须得谈,谈妥一份契约,是需要时间的,数目越大,就越难谈。如今的契约精神已经被所有的商人接受,因为你不接受,人家就不跟你玩,那么一切都按照契约说话,这个就需要深思熟虑,不断探讨,商务旅店自然也就诞生了。
  而这里八成的旅店都是关中集团旗下的关中旅店,因为集团的出现,连锁店的模式必然也会产生,这就是连锁店的雏形,这都不需要韩艺去出谋划策。只不过,原本元家是打算自己搞的,但是如今元家财力非常吃紧,吃下这么大的项目,也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也怕树大招风,元家如今的目光放在南进计划和辽东计划上面,这旅店能够赚多少钱?而且回本是比较慢的,这个就不符合元家战略。
  于是元禧他们就决定交给关中集团,但地多半还是属于元家的,而且元家也是以地入股,取得绝对的控制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3/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