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7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6/2399

  韩艺哦了一声,道:“这个解释起来就比较麻烦了,必须要学习贤者六学的气流学,才能够说明白,简单来说,就是要在空中寻找到向上的气流,这样才能飞得更久一些。”
  李弘道:“那你飞过么?”
  韩艺笑道:“当然飞过,当初我在吐谷浑被人追杀,就是依靠这滑翔翼脱险的。”
  李治一怔,道:“这怎么没有听你说过。”
  韩艺挠挠头道:“抱歉,臣已经忘记了。”
  李弘激动的拉着韩艺的袖子,道:“你也是从这么高的地方飞走的么?”
  “倒是没有这么高。”
  “那你飞了多久?”
  “我是在群山上飞的,山间气流比较充足,我们飞了大半天。”
  “大半天?”
  李绩突然震惊道。
  韩艺点了下头。
  “够了!够了!这已经足够了。”李绩兴奋的一拍掌,道:“陛下,老臣以为这东西绝对可以用于战场上,如果我们的将士人人都会飞行的话,那我们就可以轻松的侦查敌情,甚至于轻松越过敌人层层防线,到达敌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地方,出其不意,让敌人防不胜防,还能我军的战术变得更加丰富。”
  契苾何力、阿史那弥射听得都已经惊呆了,脑袋里面已经在幻想自己带领着几万将士飞过湛蓝的天空,到达任何自己想要达到的地方,这简直不要太美。
  李治点点头,看向韩艺,道:“韩爱卿,你以为呢?”
  韩艺道:“陛下,臣不会带兵打仗,也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对军事有用,但是这个飞行的是需要经过训练的,并且还得学习贤者六学,哪怕是如此,还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李弘哦了一声,“那为何元堡主敢飞,他不怕死么?”
  韩艺笑道:“殿下,在天空中翱翔乃是元堡主毕生的梦想,只要有梦想,心中便无惧怕,也是梦想的力量让他飞上蓝天的,臣只是帮了一点点点忙而已。”
  李弘点着小脑袋,露出与他年纪不相符合的神色。
  李绩立刻道:“那也就是说每个人经过训练,都可以如元鹫这般飞行。”
  韩艺点点头道:“是这样的。”
  “那就行了。”李绩激动道。
  李治难得看李绩这么激动,笑道:“既然司空认为这对于军事有着极大的帮助,那韩爱卿你可愿为朕训练一支飞行部队。”
  说到飞行部队时,他自己都觉得爽翻了。
  韩艺道:“陛下,臣恐怕没有空,这个可以请元堡主来当教练。”
  “元鹫?”
  李治立刻觉得很不靠谱。
  程处亮大咧咧道:“元飞就算了,那厮鬼主意比你还多,你要他去训练,那他非得将那些将士都给整死了去。”
  他们可跟着元鹫一块长大的,那萧无衣跟元鹫比起来,简直连脚趾都当不上,萧无衣好歹还算是行侠仗义,元鹫是真的喜欢作弄人,没有什么太强的正义感。
  韩艺笑道:“因为飞翔是元堡主的梦想,他对飞翔非常着迷,也一直希望能够寻找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因此我想他不会乱来的。”
  李治笑着点点头道:“待会朕问问他,对了,元鹫会飞到哪里去?”
  “这附近!”
  “这附近?”
  韩艺点点头道:“臣跟他商量的就是飞回来,但是他能不能飞回来,臣也不敢保证,这需要技术和运气。”
  李治笑道:“行,反正朕也许久没有出来过了,就在这里等等吧。”
第1473章
举头三尺有神明
  南郊!
  “要是能够从这里撒泡尿下去,那该有多爽啊!”
  元鹫翱翔在天空之上,俯视着大地,心中只觉畅快淋漓,只盼着能够永远的飞下去,可当他看着那些芝麻点点大的人,心中又冒出邪恶的想法来。
  可是这个念头刚冒出时,滑翔翼突然往下降去。
  这真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啊!
  可惜元鹫从不信神明,他这么自私的人也只会相信自己,面色一紧,赶紧打起精神来,寻找上升的气流,这就是韩艺说到的技术与经验,要想飞得更久,就必须不断的寻找上升的气流,否则的话,只能降落。
  “哇!好大一只鸟啊!”
  一个年轻的农夫正弯身在田里干活,或许是脖子有些酸,于是抬起头来,正好看到元鹫从头上飞过,不禁惊呼道。他这一声惊呼,也引起周边农夫的注意。
  “哎哟!好——好像不是鸟,是——是神仙。”
  “神仙下凡了!”
  “神仙下凡了!”
  只见这片田地的农夫们纷纷下跪。
  可惜元鹫没有听见,他又寻获到新的清流,往东飞去了。
  他飞走后不久,一群便衣护卫骑马来到这里,其中一人向田里农夫问道:“你们可有见到一个人从这里飞过。”
  有人飞过?
  那些农夫当即就懵逼了。
  ……
  山峰下。
  李治今日兴致似乎不错,领着一众大臣去到西郊外的农田视察,如今已经进入秋收时段了,不少农夫弯身在农田里面工作,只是这人似乎比以前少多了。
  李治见得好奇,正好一个赤脚老翁行过,他急忙喊道:“老翁,请留步!”
  那老翁回头一看,道:“公子,你是叫小老儿么?”
  李治笑着点点头,道:“这是你家的田么?”
  那老翁摇头道:“这是老钱家的田。”
  “老钱家?”李治微微一愣。
  韩艺小声道:“陛下,这老钱家就是北巷是一个名叫钱大方的商人。”
  李治稍稍皱眉,又问道:“如此说来,老翁你是老钱家的佃农,那你的田地卖给谁呢?”
  老翁道:“公子是外乡来的吧。”
  李治闻言有些尴尬,道:“此话怎讲?”
  老翁道:“如今咱们长安谁还当佃农呀,小老儿是老钱家雇来的,这就是咱家的田,咱已经将田租给了老钱家。”
  “原来如此!”李治当然知道雇佣制,只是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道:“如此说来,你对如今的情况非常满意。”
  老翁道:“咋不满意,这税钱是老钱家帮咱教,农闲时,没啥事做,都还有工酬拿,咱家已经很知足了。”
  李弘歪着脑袋问道:“可是老伯伯,这么大一片田,就你们这点人,你们一定很辛苦吧。”
  李绩他们这些老臣子闻言纷纷笑着点了下头。
  李治赞赏的看了一眼李弘。
  那老翁瞧了眼李弘,笑呵呵道:“小娃,你的心肠真是好啊!不过咱们签契约的时候,就已经商量好了,一个人收割几亩地,这要是不能的话,咱也不会干呀。”说着他有向李治道:“这位公子,要是没有啥事,咱得下地干活了。”
  李治笑着点点头。等到这老翁走后,他又好奇的向韩艺问道:“代缴税钱,每月发工酬,这商人能有得赚么?”
  韩艺笑道:“以前大家都种田,家家户户都有不需要买粮食,如今买粮食的人增多,粮价得以上涨,那粮商自然有钱赚。”
  李弘道:“这书里面说谷贵伤民。”
  韩艺道:“殿下,你读书不会只读一半吧,这句话原话你可还记得。”
  李弘道:“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
  韩艺道:“你不能忽略下半句。”
  李弘道:“我在读到这一句时,也曾问过老师,究竟这粮食得卖多少钱,才既不会伤民,又不是伤农,可老师也说不清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6/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