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7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9/2399

  曹绣稍一沉吟,道:“在商言商,我倒是不希望这么做,因为以前就我们花月楼和凤飞楼以话剧、歌舞为主,而如今一来,人人都得以话剧、歌舞为主,韩尚书赚钱的手段多得是,自然不会在乎,但是我不同,我可不想这么多人来跟我争饭碗。不过——!”
  她张目四顾,道:“有着这么一座大剧院,我就觉得无所谓了。”
  韩艺笑道:“曹假母看上这一座大剧院呢?”
  曹绣点点头道:“我希望能够在洛阳也建造一座大剧院,如果韩尚书愿意帮忙的话,这价钱好说。”
  韩艺道:“你出钱出地,我出人,咱们六四。”
  曹绣黛眉一皱,道:“韩尚书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只是想请你们的建筑团队去帮我建造这么一座大剧院,我会给他们丰厚的报酬。”
  韩艺笑道:“我没有误会,我的意思,在你这个基础上,加上一条,就是我得占六成。”
  曹绣面色一变,道:“韩尚书,你还会在乎这点钱么?”
  韩艺笑道:“可我认为我已经让了足够的利益给你。”
  曹绣瞧了眼韩艺。韩艺摇摇头道:“你应该知道我已经过了那个讨价还价的阶段了。”
  这才多少钱,以韩艺目前的身价,他不会在这点钱上面,浪费过多口水,不然的话,他会因为缺水身亡的,他喊出这个价,就是已经考虑到双方的利益。
  曹绣点头道:“成交。”
  她知道这买卖韩艺也能做,韩艺是过了讨价还价的阶段,而曹绣是没有这个资格。
  韩艺要占六成,倒不是他想赚这个钱,而是这个跟他的政策有关,他必须取得主导,让曹绣主导的话,那将来这些假母可能不会听从他的建议。
  他现在谈买卖只是谈一个意向,决定合不合作,具体还得跟刘娥、桑木去商讨。
  在与曹绣谈过之后,韩艺便离开了大剧院,去到了园林那边。
  来到园林时,只见那些年轻官员正在激烈的讨论,而且张大象也坐在其中,韩艺早就跟张大象说过,让他有空的时候来这里看看,他的经验对于这些年轻官员而言,是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
  “韩尚书来了!”
  “韩尚书!”
  ……
  这些官员见到韩艺,都显得非常激动。
  韩艺走了过来,笑问道:“你们在讨论什么,讨论的这么激烈。”
  张大象道:“还不就是你留下的功课,如何避免逃税的现象。”
  韦怀山立刻道:“韩尚书,下官认为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中原百姓以农耕为生,尚且还有不少人逃税,西北边皆是游牧民族,他们本是流动的,他们要逃税,这如何防止?”
  韩艺目光一扫,道:“你们都这么认为么?”
  一众年轻官员纷纷点头。
  韩艺瞥了眼张大象,张大象急忙使眼色,好似说,你要问我,就是成心让我丢人。
  韩艺一笑,屈膝坐了下来,道:“你们一定没有好好学数学。”
  “这跟数学有什么关系?”
  “我曾说过,数学乃是思想的主宰,可以很好的锻炼人们的逻辑思维,知道什么地方用哪家思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用到逻辑思维,你们善于解答数学题,那么至少不会像现在一样,毫无头绪,甚至于自己办不到就说不行。”
  “还望韩尚书赐教。”
  话虽如此,但这些官员都挺不服气。
  韩艺笑道:“我们一步步来,你们说难以收税是在于西北是游牧民族,是流动的,对不对?”
  众人点点头。
  韩艺道:“为什么流动的就难以收税呢?就是因为收税乃当地官府做的事,这人都不在当地,当地官府就收不了税,而其他官府又不能越界收税,这就造成逃税现象,对不对?”
  众人又点点头。
  韩艺道:“可见由官府主动去收税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必须得让百姓主动去交税。”
  “让每个百姓主动去交税?这如何可能。”
  “这如何不可能。”韩艺笑道:“只要增加逃税的成本,那就是可以的。”
  “增加逃税的成本?”
  “不错!”韩艺道:“大家逃税无非舍不得几个钱,可是如果逃税的成本要高于缴纳的税收,那谁还会逃税呢?”
  大家听得眼中一亮。
  张大象也好奇道:“可如何增加逃税的成本?”
  韩艺道:“那得看一般百姓是如何逃税的?一般都要离开户籍所在地和隐匿户籍,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户籍。因此我们可以在户籍上面做手脚。百姓去到别的地方,同样要赚钱,同样要生活,因此我们只要确定律法只保护那些有户籍的百姓的权益,好比说,有户籍的百姓是可以享有契约的保护,但是没有的可就享有不了,也就是说,你没有户籍的话,你干活,对方不给你钱,少给你钱,你告官府也告不了。
  如此一来,就让逃税的百姓不敢隐匿户籍,你才缴纳多少税,你隐匿户籍,你亏的更加多。从而也就是确保了户籍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利用这户籍去让百姓主动缴纳税收。税收其实也是一种契约精神,不缴纳税收,你就是违反了契约,因此我们只需要在户籍上面添加一个税收表,每缴纳一回税收,就给他一个印章作为一种契约凭证,作为一种诚信的表达,你不缴纳税收,就是违反契约精神,就是没有诚信,没有诚信的人,人家都不会相信你,西北地区是以通商为主,商人推崇就是契约,没有哪个商人愿意跟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交易,因为这风险实在是太大声了,没有诚信的人,将会处处受到限制,这样就迫使百姓主动去缴纳税收。”
  韦怀山道:“这样倒是可以,可是游牧民族经常不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难道每年都还得回来缴纳税收?这也太麻烦了。”
  韩艺笑道:“因此我们在西北地区设立专门税务局,统一管理税收,每年统计一回就行了,将各地的税收交给各地官府,百姓可以在任何地方缴纳税收。”
  又有一人道:“可是如此一来,户籍将变得非常重要,万一有人弄虚作假,或者户籍掉了该如何是好?”
  韩艺道:“弄虚作假这个就需要贤者六学了,我们贤者六院将会采取绝对保密的墨水、印记、以及纸张,让百姓没法造假。至于户籍掉了,可以开一张临时户籍给他,等到统计的时候,再给他补办,我相信多半百姓都不会为了这一年,而放弃一辈子。”
  “可是如此一来,会不会太复杂了一点?”
  “你们要记住,没有复杂事情,只有你不够耐心。再复杂的路况,只要将路牌做好,一切都将会变得简单,大家只需要按照路牌指示走就行了。”韩艺道:“好比说税务局,他们只管收税,而且是被动的,坐在那里收钱就是了,每年统计一次,将各地的税款拨到各地区,至于官府的话,那就更加简单了,因为税收是定好的,而且,西北马多,官府、税务来往比较方便、快速。”
  一种年轻官员都听傻了,自己争论好几天的事情,在韩艺这里就轻易得到解决了。
  韩艺笑道:“还是那句话,一定要学习数学,逻辑思维实在是太重要了,再复杂的事情,只要抽丝剥茧,找到关键所在,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韦怀山突然道:“不对,既然如此的话,为何韩尚书你不在中原推行,我们中原也有很多逃税的人。”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
  韩艺道:“这是两边的制度不一样,西北推行的是商人条例,每个州县的税收是由百姓自身决定的,因此税收一定是每个百姓能够承受的,但是在中原而言,是施行租庸调制,税收是朝廷定好的,有些百姓没有土地,实在交不了税,那怎么办?不过随着贸易的加强,朝廷也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其实已经在慢慢施行了,只不过我们针对的是那些大富商,流动的人口多半都是商人,那么我们只需要管控好商人就行了,根据劳工法案,员工的税收,是由商人代缴的,从工酬里面就扣除了,商人如果不缴的话,他的日子会非常难过,商人会为了这么一点点税收,将所有身家都搭进去么?他们去哪里都无所谓,反正你将税收给交了就行了,至于农夫那一块,还是跟以前一样,依靠乡绅去督促百姓交税。”
第1468章
大义灭亲?
  这一番讨论下来,这些年轻官员脑门上都写着一个字——服!
  其实在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他们的已经不自觉的以韩艺马首是瞻了,其实思想同步是非常重要的,志同道合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他们开始认为,长孙无忌那一套将要过时了,韩艺这一套更加先进,也更加适合他们这些年轻人,以及当下的情况。
  但韩艺这还不是为了装逼,在讨论完了之后,他又布置了功课让他们展开新得讨论,他认为自己如果全部都告诉他们,那他们印象不会深刻,而且这样他也就不需要时时刻刻待在这里了。
  “韩尚书,你方才说得都是真的?”
  出得园林,张大象便向韩艺问道。
  韩艺点点头道:“今年之内,我打算对于长安大大小小的商户进行一次调查,而且要求商户必须要在户部注册。”
  张大象皱眉道:“难道你打算征收商税?”
  韩艺道:“这商税肯定要征收的,但不是现在,我这么做只是为了规范,你也知道如今长安商户如春笋一般冒出来,若制度跟不上,那将来会出问题的,因此我们户部得做好足够的准备,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张大象点点头,又道:“哦,我听闻朝中有不少大臣对于商人招纳官妓非常不满,似乎有意要给商人一点颜色瞧瞧。”
  韩艺道:“这我也料到了,但是没有用的。”
  张大象皱眉道:“此话怎讲?”
  韩艺笑道:“如今那些人现在上奏,摆明就是为了赌气,陛下会搭理他们吗?而陛下马上又要离开京城了,他可没有心思再处理额外的事,至少这一段时间是他们没有机会上奏,这一鼓作气再而歇三而衰,等到陛下回来之时,他们还能如现在这般团结吗?”
  张大象愣了愣,道:“是呀,这个时机还真是不错。”
  韩艺呵呵道:“其实这都不是关键,以往大家反对商人,是因为商人创造不出任何价值,而且有损农业,减少税赋,而如今的商人弄的制造,咱们平时的衣食住行都得靠商人,而且商人还为员工交税,也没有伤及农业,那些大臣也没有理由去弹劾商人,只要我们管理好商人,这些都不是问题,至少目前而言,是这样的。”
  张大象道:“话可不能这么说,以往商人哪里敢跟贵族抢女人,贵族打个喷嚏,这商人就得趴下来了。而如今的话,商人不但跟贵族抢女人,而且还占据了原本属于贵族的利益。你想想看,外面多少作坊,作坊里面又有多少人,这些人中有一部分原本都应该成为贵族的佃农、女婢的。而且,如今还得花钱向商人购买商品,依我看呀,贵族迟早会向商人动手的。”
  韩艺道:“那你对此有何看法呢?”
  张大象眼眸晃动了几下,小声道:“呐,我说了你可别卖了我。”
  韩艺道:“你承认就是了。”
  “这倒也是。”张大象点点头,又道:“虽说我张家也算是贵族阶级,但是我这一回站在商人这边。”
  韩艺皱眉道:“此话怎讲?”
  张大象道:“自从你来户部之后,商人才开始得以发展,可这才几年,商人就有如此规模,而那些贵族发展了几百年,就还是那几亩地,一点变化都没有,故此才有不少贵族都开始出来做买卖,我也认为商人会取胜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9/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