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6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6/2399

  韩艺见罢,心中暗笑一声,这摆明就是武媚娘在跟李治下套。道:“回禀皇后,臣认为这对于国家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其一,朝廷每年光养官妓的钱,可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官妓除了陪着官员吃喝玩乐之外,并不能产生任何价值,要知道我大唐还有许多阵亡将士的遗孀生活过得非常艰苦,不是说朝廷已经多于的钱去追求这些了。
  其二,这对于臣这样的臣子,甚是不公,臣没日没夜的东奔西走,忙的跟一条狗似得,连自己的刚出生的儿子都难得见一面,而下面那些官员,声色犬马,整日嫖妓饮酒作乐,臣会想得通吗?如果臣一时想不开,那臣也会跟他们一样,随着这种气氛的蔓延,能臣贤臣将会越来越少,腐败却会越来越多。
  其三,如今国家正值冉冉上升之际,有很多事要做,可还不是享乐的时候,国家花这么多钱,养这么多官员,也不是让他们来享乐的,而且国家已经给予他们不少的福利,但是他们却将精力放在争风吃醋上面,如果现在还不加以制止的话,将来会更加糟糕,如今地方官府还算是比较收敛,因为地方官府没有什么钱,最严重的就是长安和洛阳,但是随着日子的推移,地方官府肯定会越来越严重,到时朝廷再想阻止,可就难了。
  其四,这里面包含着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道德方面,权色交易臣就不说了。光从供需关系来看,就连宰相都追求这方面,那么下面的人自然会竭尽所能,到处寻获美女,然后想尽一切办法,逼良为娼,从中获利,虽然我朝对逼良为娼是严加管控,但是朝中大员拥有特权,能管得了他们吗?
  还有许多许多的弊端,臣就不想一一道述,总之,朝廷带头发展官妓,出钱出力,鼓励大臣玩女人,这是臣怎么也想不通的。如果陛下你想励精图治,你想带领大唐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那就必须阻止这种风气的蔓延,这闲暇之时,可以去放松一下,但是着迷于此,尤其是官员,这可就不妙了。”
  李治沉默良久,他原本倒是没所谓的,因为他就是生活在这么一个潮流下的,他也觉得这样挺时尚的,带着妞出门,纵谈风月,这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啊!但听韩艺一说,确实觉得不太应该,可是他以前就不知道么,他当然也知道这对于国家是没有利的,只是这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当皇帝跟当农民一样,谁还想当皇帝。
  他自己也在其中,要阻止的话,也损害了帝王的利益,这令他很矛盾,还是那句话,忠言逆耳呀,不过韩艺有句话,倒是令他非常担忧,就是这对于韩艺这样的大臣不公平,如果他这样的大臣,也整天饮酒作乐,那谁帮他来治理国家,问道:“那你说该如何阻止这种风气的蔓延。”
  韩艺笑道:“很简单,大规模削减官妓,将这方面交给民间去经营。”
  武媚娘听得一惊,道:“你这不是自相矛盾么,你方才还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朝廷做出改变,一部分原因乃是以身作则,从而阻止民间的这种风气蔓延,可是若将这一方面交给民间,那还有什么意义。”
  李治也是直点头。
  韩艺道:“陛下,皇后,这方面想要完全阻止是不可能的,即便朝廷全面禁止,那也就是将青楼从地上转为地下,可这样一来,从事青楼行业的人本就违法,那他们更加会不顾一切,捞的一笔是一笔,这反而会更加难以监督,对于国家的危害更大。
  但是由官府出面建办,这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官府本来就是执法者,权力的拥有者,没有什么可以限制官府的,故此官妓增长的非常迅猛,并且还有大臣利用官妓去敛财的,民间的青楼发展这么久,可还不及官妓的千分之一,但若是民间经营的话,朝廷就可以出台律法限制青楼。”
  武媚娘突然明白过来,要都禁止了,那也没有必要出台相关律法,如果官府存在着官妓,律法也限制不了,要都转移到民间,民间青楼行业肯定会壮大的,那么就必须出台律法限制青楼,这简直就是完美。
  可李治有些无语,他不过就是想消除慈恩寺一案带来的负面影响,韩艺却给他弄出这么多事来,但是韩艺说得又有理有据,官府经营青楼行业,那天下女人都可尽收其中,照此速度发展下去,十年之内,长安官妓的规模将会达到六七千多人,全国上下可以增加万人之多。
  因为这是没法限制。
  武媚娘眼眸一转,道:“可若要削减官妓,势必会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他们一定会拿宫妓来说事。”
  果真有默契!韩艺道:“臣认为陛下理应以身作则,削减一些宫妓,保留一定的数量就行了,满足宫廷宴会、朝中大典就可以了。请恕臣斗胆说一句,陛下你已经有这么多嫔妃了,许多宫妓陛下连面都见不着,养这么多,确实有些浪费。就还不如放她们出宫,如今国家工商业发展迅猛,对于人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农业才是国家之根本,若是让女人投身于工商业,尤其是纺织业,织布本就是女人的劳动,这不但不会对农业造成冲击,而且还能迅速的发展工商业,使国力增加,毕竟她们留在宫中也创造不了什么价值。”
  “言之有理。”武媚娘点点头,她对于削减宫妓当然是没有意见,因为宫妓就是服侍皇上的,她作为皇上的妻子,她当然认为越少越好,最好连嫔妃都不要了,就她皇后一个,跟独孤皇后一样,她在这一点上她是绝对支持韩艺的。又道:“削减只是削减,官妓还是会存在,这治标不治本呀。”
  言下之意,干脆就不要了。
  李治心虚得看了眼武媚娘,不太好做声,在这方面,他还真不敢武媚娘叫板,女人要吃醋起来,谁都害怕呀。
  韩艺道:“回禀皇后,各级官府时常会举行一些宴会,这是有需要的,如果撤销官妓的话,那反而会给那些反对的大臣一个理由,微臣认为适当保留一些官妓,用来表演歌舞,也是有必要的,只是严禁官妓留寝。”
  李治道:“这很难禁止吧。”
  “但是不禁止,就更加难了。”
  韩艺道:“朝廷只是防止逼迫的行为发生,如果养成官员强迫的思想,那么他日迟早会用在百姓身上。但是仅凭朝廷的一纸文书,只怕是难以杜绝,因此朝廷还得设立配套的官署,这一点臣先前也说过,女人是弱势群体,她们被欺负了,不敢去告状,只能忍气吞声,这反而助长了那些官员的气焰。
  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官署,来为女人做主,保护女人不受到伤害,而且这个官署必须由女人来做主,而如果是由男人做主,男人一定会包容的,因为这也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但是女人的话,是非常痛恨这种行为,因为官妓也会破坏家庭的和谐,女人一定会尽职尽力,帮助陛下阻止这种风气的蔓延。”
  李治微微皱眉道:“让女人为官,这——这恐怕不妥。”
  武媚娘目光闪烁了几下,也道:“韩艺,朝廷只是想防止类似的案件发生,你这样做,只是节外生枝,弄巧成拙。”
  “是,对不起,是臣表达的不清楚。”韩艺道:“其实官署只是臣习惯性的说法,其实臣的构思是朝廷支持的民间机构,机构内的成员不是正式官员,但是得到朝廷的支持,具有一定的权力,就类似乡绅。”
  李治稍稍点了下头,道:“如此便还可以。”
  武媚娘又道:“那民间得青楼又该如何应对呢?”
  韩艺道:“同样也用律法限制,并且增加开青楼的成本,如,严禁娼妓这种暴利交易。又如,如果歌妓因此患病,青楼必须要照顾她一辈子,否则的话,将要赔偿巨额赔款,还就是如果歌妓因工作受到身体上的伤害,青楼的东主不立刻上报,一旦被查出,也要面临巨额罚款。总之,要让世人知道,开青楼非常难,那么自然开青楼的人自然就会少,而且,要为女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好比说去作坊干活,这样也能减少女人醉坠落风尘。”
  “这法子倒是不错!”武媚娘笑着直点头,又看向李治道:“陛下以为呢?”
  李治很郁闷,他哪里好意思说不,他想维护男人的利益,那皇后也想维护女人的利益,再说还有韩艺这个男人中的叛徒在旁拱火,这两人一唱一和,他哪里招架的住,而且他也并非像唐玄宗那么好色,或许身体没有唐玄宗好,而还有武媚娘这个强势的女人在旁看着。另外,他还是有雄心壮志的,他很想摆脱李世民的阴影,证明自己。
  这权衡一番之后,觉得对他的利益倒是损害不大,宫妓这么多,减几个又有什么关系,主要是伤及大臣的利益,道:“朕不反对你这么做,可是如今朝廷相对而言,还算是比较稳定,朕不想因为几个女人,又掀起更大的波澜来,导致争斗不休,耽误国家大计,如果你能够避免此事引起朝中大臣的纷争,朕就答应你。”
  他倒是聪明,不愿意去得罪大臣,如果大臣都答应,那他没有问题,反正损害的是大臣的利益,因为官妓是公有的,两千多官妓,平摊下来也没有多少,当然,官妓一般都是被五品以上的大臣以及功勋之后给垄断,可宫妓那是私有的,他皇帝就一个人的,那边还有那么多嫔妃,他最多也就是跟几个接触而已,减一些就减一些。
  武媚娘听得黛眉微皱,这也太难了,大家都好这一口,你这么做是损害所有官员的利益,你这个皇帝还不支持,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可哪里知道韩艺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微臣一定不辱使命。”
第1455章
直接一点
  李治一看韩艺立刻应承下来,还愣了许久,但话已出口,也收不回了,既然如此的话,那他也没所谓了,反正官妓跟他关系不大,削减宫妓,他也能够接受,而且宫妓的话,肯定让武媚娘去处理,这是可以操作的。
  武媚娘本来还有一些担忧,可一看韩艺自信满满,也就不再多言。
  其实韩艺自身不反对青楼的,一千多年后的世界告诉他,这个是不可能禁止的,他只是反对官府开办青楼,因为这个除了滋生腐败,以及消耗国库,产生不了任何价值,而如今工商业是急缺高端人才,让这些聪明的女人跑去陪男人,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将她们引导去工商界,这能为国家带来许多的财富,这才是韩艺最渴望的。
  其实韩艺跟武媚娘最像似的一点,就是善于抓住机会。
  出得皇宫,韩艺就直奔李绩家。
  为什么先找李绩,一来,他年事已高,玩不来女人,这不损害李绩个人的利益。二来,李绩的支持非常重要,因为他代表着军方,唐朝的军方跟宋朝军方是完全不一样的,那说句话真就算句话的,李治是非常看重军方的,他执政以来,军方从未出现过任何问题,改革都是有利于军方的。
  韩艺来到李绩家,开门见山,希望李绩能够支持他削减官妓的政策。
  李绩听后愣了愣,只觉有些莫名其妙,这小子是疯了吧,于是神色不悦道:“你还真是不嫌麻烦多,如今朝中本就乱成一片,你还要继续闹下去,你整顿一下民间的青楼行当就可以了,为何又要打官妓的主意,你这只会掀起更大的风波。”
  韩艺根本不搭理他,道:“司空,削减官妓所节省出来的开支,将全部用于为阵亡将士的遗孀建立昭仪学院。”
  李绩皱了下眉头,沉默不语。
  削减官妓得罪这么多人啊,满朝文武都得得罪,你想拿几座学院来换,门都没有,但是他也不便说不好,毕竟这对于将士还是好的。
  韩艺又道:“如果司空你答应支持我,我保证两年之内,做好一切进攻高句丽的准备,那时候司空你想打就可以打,不需要顾虑后方,我保证后勤不会有任何问题,只要你打赢了,我保证将士们得到的奖赏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包括普通士兵,这将会是一场愉悦的战争。退一万步说,哪怕没有消灭高句丽,只要能够取得太宗圣上进攻高句丽那样的成果,也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你看如何?”
  李绩顿时目光急闪,仿佛年轻了好几十岁,带着一丝惊讶的看着韩艺。
  这回轮到韩艺不做声了,咱们不扯什么道德、人情,就是政治利益交换,你答应支持我,我就答应支持你。
  “当真?”李绩开口道。
  韩艺道:“千真万确!”
  李绩觉得幸福来的太快了一点,道:“削减关机与攻打高句丽相比,可不值得一提啊!你为何要这么做?”
  韩艺笑道:“其实两者有一些联系,只是如今说来,没有人会相信,但到时司空你便知道了。至于我为何要这么做,是因为居安思危,如今官妓是成倍增加,要是不加以阻止,财政对于官妓的支出,也将会成倍增加,我是商人出身,我希望将每一文钱都用在刀刃上,如果养成浪费的习惯,那么财政迟早会出现危机,这在司空看来是小事,但是在我这个户部尚书看来,却是大事,削减官妓能够节省上万贯的支出,一年万贯,累积起来,可以养多少士兵。”
  李绩又问道:“那你可有跟陛下说?”
  韩艺道:“不瞒司空,陛下说如果我能够得到司空的支持,他也愿意削减宫妓。”
  李绩沉吟片刻,道:“那老夫需要做什么?”
  韩艺道:“司空只需要在大殿上声援我就行了。”
  李绩点点头道:“行,老夫答应了。”
  “多谢司空!”
  这要不答应,李绩就是一个傻X,再次出兵攻打高句丽,是他梦寐以求的,他年纪可不小,没有多少年可以等了,他就怕会跟第一回一样,引起国内诸多问题,韩艺现在向他保证后勤是没有任何问题,就只有一个要求,别跟隋炀帝一样就可以了,十万将士葬身高句丽,这谁都负担不起,哪怕跟李世民当初一样也行。
  这当然答应,这种交易实在是太划算了。
  出得司空府,韩艺马不停蹄的赶去了御史台,那真得跟赶场似得,因为他真的很忙,而且他必须得借着慈恩寺一案的风波,将这事给定下来。
  “韩尚书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韦思谦见到韩艺突然来了,心中大为诧异。
  “不敢,不敢,在下冒昧拜访,没有打扰到韦中丞吧。”
  “没有,没有,韩尚书,里面请。”
  来到屋内坐下之后,韦思谦便问道:“韩尚书登门造访,不知所为何事?”
  韩艺轻咳一声,道:“是这样的,我觉得去年咱们户部与御史台联合巡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且韦中丞你也知道,但凡涉及财政,总有猫腻,这种联合巡察,也能够令监察御史随便监督我们户部的官员。”
  韦思谦闻言一笑,道:“韩尚书想得与我真是不谋而合啊!”
  “是吗?”韩艺大喜,道:“那这事可就这么定了。”
  韦思谦点点头。
  韩艺又道:“另外,我还希望御史台能够加紧对于各地的巡视,毕竟长安繁荣代表不了什么。”
  韦思谦道:“我也有此打算。”
  韩艺点到即止,这毕竟是御史台的事,他不便说太多,轻咳一声,又道:“另外,我来此还有一事相求。”
  韦思谦不露声色道:“韩尚书请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6/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