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6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1/2399

  长孙延郁闷道:“总警司,也才过去几日而已,而且此案还涉及到一个包庇、纵容,这可能是我们将来会经常遇到的问题,谈不上简单。”
  “是几日而已,可这案子也不复杂,这么多人看到李洋亲手刺死裴清风,难道还不能够将其定罪么。”程处亮挥挥手道:“你们不用多说,我已经决定立刻将收集来的证据交给刑部,该怎么判,那是刑部与大理寺的事,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长孙延跟韦待价相觑一眼,其实他们还是想将李义府给定罪,因为大家都知道,李义府肯定是参与其中了,只是柳元贞比较狡猾,都给揽了下来还不说,并且还说自己是为了报恩,这让他们觉得太便宜李义府了,每次都让李义府逃脱,这是非常丢人的事,因此一直在找突破口,天天审问李福等人。
  可是程处亮也没有错,如今韩艺不在,他得扛大鼎,所有压力都集中在他身上,关中四大家也在给他程家施加压力,裴清风的尸体如今都摆在慈恩寺,他得面对许多舆论压力,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将李洋定罪,就足以了。
  毕竟他是总警司,他要结案,那长孙延他们也没有办法。
  他也不蠢,其实他早就想结案了,只不过他在试探上面的意思,可是当今皇后完全没有任何动作,既然如此的话,他认为也无须再等了。
  ……
  御史台。
  “韦中丞,民安局那边刚刚传来消息,他们已经打算将案子移交给刑部了。”
  “什么?”
  韦思谦霍然起身,道:“我这里都还未调查结束,他们那里凭什么结束调查?”
  皇甫无忧讪讪道:“韦中丞,经过上回司法改制之后,除了陛下之外,他们民安局不归任何府衙管,而且,他们的供词已经足以将李洋等一干人等定罪,李义府又不归他们调查,他们要结案,咱们也没有办法阻止他们。韦中丞,看来咱们想要将李义府定罪是很难的了。”
  “真是岂有此理!”
  韦思谦气急道。
  一旦民安局结束调查,刑部提起诉讼,这韦思谦也不好拖着,这样会让人觉得,你韦思谦是不是在公报私仇。
  ……
  等候已久的刑部,终于接到了民安局呈上的供词,卢承庆立刻组织官员商讨此事,上回毕正义一案,虽然事关重大,但是一直都是李治在出面处理,而这一次才是真正的按照司法改制之后的程序在走,也就是刑部头一回接到民安局呈上的杀人命案。
  卢承庆也是非常慎重。
  “卢尚书,此案非常明显,李洋所犯故杀之罪,而柳元贞则犯有包庇,阻碍司法之罪。”刑部侍郎刘燕客看过供词之后,立刻向卢承庆道。
  其余官员也频频点头。
  司法改制之后,有一点好,就是大家都可以推卸责任,民安局提供证据就是这么说的,而且证据确凿,刑部要不这么诉讼的话,民安局肯定会向御史台告状的,而且最终判决是大理寺,因此这些官员并不害怕,该怎么诉讼就怎么诉讼。
  卢承庆道:“你们不要太大意了,你们仔细看他们的供词,足以证明李洋当时去,只是想带走顾倾城,并非是想杀害裴清风!”
  刘燕客不等卢承庆说完,就道:“我们也没有说要告李洋谋杀之罪,而是故杀,根据我朝律法而言,斗而用刃,是为故杀,李洋当时用了武器,那就是故杀。”
  卢承庆道:“话虽如此,可是我朝对于故杀与斗杀,界限其实分得不是那么的清楚,我想大理寺一定会有人针对这一点做文章,因为里面有太多的证据,证明李洋并非是有心杀害裴清风的,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告李洋故杀的话,要下足功夫,决不能大意。”
  故杀在唐律中的解释是,是指事先虽无预谋,但情急杀人时已有杀人的意念。
  而斗杀是由于殴斗、打架而杀死人。
  这两者其实是很难区分的,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是故杀与斗杀有一个明确的而规定,都是“斗而用刃”,律法认为,你如果都用了兵器,那就有很大的动机是想要致对方于死地,故此刘燕客认为这故杀罪名是跑不了的。
  但是卢承庆知道大理寺有很多李义府的人,他们一定利用供词里面的一些因素,帮助李洋减轻罪名。
  这故杀是要判死刑的。而斗杀的话,是可以判死刑减一等的,多半就是流放三千里,两者是有很大的区别。
  卢承庆是肯定更要告李洋故杀之罪,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故此他开这个会议,主要就是讨论,如何去应付大理寺的提问,司法改制之后,审判反而变得更加灵活,而且他们刑部的经验也少,这是决不可大意的,如果让大理寺给问倒了,那就贼尴尬了。
第1450章
政治秀
  卢承庆虽然谨慎,但办事那还是干净利落,他也不会去等御史台,因为民安局呈上的证供是证据确凿,他们没有理由拖下去,因此在商谈完诉讼罪名之后,就正式向大理寺提出了刑事诉讼。
  这大理寺卿辛茂将非常郁闷啊,他感觉自己当这个大理寺卿就是来帮李义府擦屁股的,隔三岔五,李义府家总得闹点事出来,但是没有办法,这人在朝中,身不由己啊。
  可是此案不比毕正义一案,毕正义一案,一方太弱,一方太强,他肯定是偏向强的一方,可是慈恩寺一案,两方势力均等,这就非常难办了。
  于是乎,在他接到刑部的诉讼之后,就立刻跑来在许敬宗、王德俭商量对策。
  “故杀?”
  许敬宗听后不禁微微皱眉,“看来刑部没有打算手下留情,是要将李洋置于死地啊!”
  王德俭也是愁眉难展,“李义府可是最疼他这个小儿子了,为此连柳元贞都给搭进去了,而从目前看来,李义府应该不会受到牵连,如果我们一点忙都不帮的话,只怕会记恨在心啊!”
  许敬宗问道:“能否有办法先保住李洋的命。”
  辛茂将道:“这证据确凿,想要帮助李洋的命,实在是太难了,裴家那边是肯定要李洋杀人偿命的。”
  他就怕许敬宗给他施压,他不想被这个黑锅呀,别说判无罪,哪怕是判斗杀,他都极有可能会被牵连进去的。
  王德俭沉吟片刻,道:“这事是皇后亲自出面,但是皇后给咱们最明确的指示,就是秉公处理,因此我想,我们就做做样子,在合乎规矩得情况下,尽量帮帮李义府就行了,其余得还是交给皇后去处理吧。”
  许敬宗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
  李府。
  “老爷,刑部那边传来消息,刑部已经正式向大理寺提出诉讼,要告三公子故杀之罪。”
  “什——什么,故——故杀?”
  李义府听得大惊失色。
  “嗯。”
  “砰!”
  “岂有此理!”
  李义府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好你个卢承庆,竟然落井下石,我不会放过你的。”
  正当这时,一个妇人从侧门走了进来,“夫君,这可如何是好,洋儿还这么年轻,你可不能让他就这么死了。呜呜——!”
  “你就知道哭,一天哭到晚,有本事你倒是将你的宝贝儿子给哭出来啊。”李义府挥舞着双手,咆哮道。
  “我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办法,你倒是宰相,可是你连自己的儿子都保护不了,你凭什么凶我。”这李夫人也是豁出去了。
  “你——!我懒得跟你说。”
  李义府一挥手,气冲冲的就离开了,如今他还真没有办法可想,因为武媚娘这一上来,就让他在家闲着,无非就是暗示他不要轻举妄动,因此在这期间,他真的一点动作都没有,老老实实在家,而且,岸边韦思谦隔三岔五就来找他聊聊,将他给盯得死死的,他想动也动不了,因此他是将希望都寄托在武媚娘身上。
  可是事到如今,武媚娘还是一点动作都没有,这要判决了的话,再想操作可就难了。
  此时李义府也慌了,他得自己想办法。
  “准备马车,我要去许府。”
  “是。”
  可李义府刚刚来到门前,正准备上车时,余光忽然见到两个熟悉的面孔站在街角处看着他,不禁咬牙切齿道:“好你个韦思谦,想对我赶尽杀绝,要是我儿子有个三长两短,老子要你一家人陪葬。”
  “老爷,咱还去不去?”
  李义府一语不发的上得马车,道:“给我围着这长安城转一天,不,给我去郊外转。”
  “啊?是是是。”
  然而,他的愤怒并没有阻止刑部的诉讼进程。卢承庆也不傻,诉讼的前一刻,就让人放出消息,说刑部已经提出了诉讼,要告李洋故杀之罪。
  这个罪名大家都没有意见,大家只是对大理寺有意见,因为毕正义一案,令大理寺的名誉受到了重创。这些贵族们纷纷盯着大理寺,大理寺内部也有关中贵族,张睿册就是代表人物,辛茂将想拖也拖不了,只能照章办事,对于李洋、柳元贞一干人等进行审判。
  柳元贞是没有悬念的,其实辛茂将他们都没有太关注柳元贞,因为他的罪名比较轻,而且有官职护身,因为封建社会的律法是明确的维护官员的权益,所以一审就将他给定罪了。
  关键还是在于李洋。
  辛茂将是亲自主审,他是想将李洋引向斗杀,可是卢承庆早有准备,这回一定要告李洋故杀,绝不能姑息,提出各种证据,要论律法,辛茂将不是卢承庆的对手,没有一会儿,就败下阵来,辛茂将也不敢乱来,没有跟卢承庆撕破脸斗下去。
  不过根据唐朝的制度,大理寺还得开内部会议,商量到底是定什么罪,这就是所谓的八议制度,参与审判的大部分官员,都得表达自己意见,这就是为了避免一个人做主,而造成冤案,即便大理寺卿强行判罚,参与审判的官员,还是在要在判决书上写上自己的意见。
  而大理寺内部本来就分两派,一派是关陇集团,还有一派就是李义府、许敬宗一边的。
  李义府一边的自然就希望定罪斗杀,张睿册为首的关陇集团势力,一定要定故杀之罪。其实李义府一派的人还要多一些,他们当初要夺取大理寺,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啊!可是下面还有一个刑部在,证据确凿,人多也不能逆天而为。
  辛茂将不愿担这责任,但也不愿得罪李义府,因为御史台还没有弄到确实证据,李义府极有可能置身事外,那他就还是中书令,当朝宰相,身为官员不能不顾忌这一点,这可是顶头上司呀,这也是封建社会的弊端,一定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故此,辛茂将最终决定通过刑部的诉讼,判法李洋故杀之罪,因为你不判处故杀之罪,你就不能呈给天子,只有死刑才有资格让皇帝亲自过目。不过根据规定而言,他必须将大家的意见都写入奏章,而且他还在奏章写明,可酌情处理。
  武媚娘让他们将此案当做普通命案处理,但这是不可能的,你要是能够先将李义府给弄下台来,那就不用多想了,往死里搞就对了,这墙倒众人推,可问题李义府极可能脱罪,这谁敢乱来呀,哪怕是到二十一世纪也是不可能的,最终还得交由两仪殿来决定。
  武媚娘拿到供词之后,立刻召集枢要大臣商议,当然,李义府是排除在外的。而李绩、任雅相也都没有来,李绩不爱管这事,武媚娘也不好意思再打扰他,任雅相要处理昭仪学院的事,比较忙,没有空,当然,有空他也不想来。
  来这里开会的就剩下许敬宗、杜正伦、韩艺、韦思谦、卢承庆、许圉师、辛茂将几人。
  武媚娘先是将大理寺的判决书给他们看,等到他们都看完之后,才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1/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