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6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8/2399

  萧无衣好气好笑道:“行了,行了,你快些去吧,反正现在我不会让你打扰儿子睡觉的。”
  韩艺委屈道:“我可以不打扰儿子睡觉,但是你得答应我,得无条件让我打扰你睡觉。”
  “为什么打扰我睡觉!”话一出口,萧无衣便反应了过来,“好呀你,又占我便宜。”
  “哈哈!”
  韩艺已经大笑的走了出去。
  来到两仪殿,只见里面除李治以外,还是有李绩、李义府、许敬宗,以及兵部尚书任雅相。
  “微臣韩艺参见陛下。”
  “免礼!坐!”
  “多谢陛下。”
  待韩艺坐下之后,李治才笑道:“朕没有打扰到你与妻儿相聚吧!”
  你这不是废话么!韩艺心口不一道:“微臣有罪,微臣应该立刻入宫向陛下禀报,只是微臣——微臣初为人父,一时——一时情不自禁,还望陛下恕罪。”
  李治摆摆手道:“此乃人之常情,你何罪之有,若非这事事关重大,朕也不想立刻找你来。”他说着又正色道:“说说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韩艺立刻将整件事的过程告知了李治。
  李义府突然道:“你可有证据证明那一场刺杀乃是禄东赞所为?”
  韩艺摇头道:“没有!”
  李义府道:“韩侍郎,就事论事,此事你处理的未免也太草率了吧,如果不是禄东赞所为,那就证明吐蕃入侵吐谷浑,只是一时气愤,这样的话,他根本就没有图谋我大唐之心。”
  韩艺道:“我在给陛下的密信中,也未说一定是,我只是说有这个可能。”
  李义府道:“此事事关重大,倘若陛下一时判断错误,直接出兵的话,这会导致什么后果,你知道吗?”
  韩艺笑道:“那不知李中书认为我该怎么说?当时确实有这个可能性,我只是在信中提醒陛下要注意提防,难道这也有错?”
  “这是没错,可是你却代表大唐差点与吐蕃宣战,我可有说错?”
  “是这样的,但这只是一种策略,李中书,你当时不在,吐蕃大军就在我面前,我只能搏一搏。”
  李义府又道:“那苏定方和裴行俭出兵西北,你又该如何解释?”
  “我解释什么?”韩艺哼道:“我可是陇右道副总管,我有权命他们这么做。”
  李义府哼道:“出兵这么大的事,你竟然事先不告知朝廷一声。”
  韩艺道:“我只不过是让他们打打阿史那贺鲁的余孽,以及顺便继续消除去西域的障碍,这都是当初遗留下来的问题,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得上书朝廷,得到朝廷的批准,那今后这仗怎么打。”
  李绩笑道:“韩侍郎,果真如此吗?若非你让苏定方和裴行俭出兵,吐蕃会那么快退兵?”
  韩艺讪讪一笑,他知道李绩这话实则是在帮他。
  李义府道:“司空此言差矣,苏定方、裴行俭不过就是带去少数人马,焉能吓到吐蕃的十万大军,分明就是吐蕃顾及两国来之不易的和亲,才选择退兵的,不然的话,吐蕃赞普也不会写这一封写罪信来。”
  “谢罪信?”
  韩艺微微一愣。
  李治道:“就在半月前,吐蕃使臣带来了一封请罪信,将整件事的过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朕,表示这只是一个误会,并且说是吐蕃方面造成得这个误会,希望朕能够原谅吐蕃,还向朕保证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
  好你一个禄东赞,这你都要阴我一道。韩艺听得暗骂,原本他跟禄东赞谈好了,理应由他来汇报,禄东赞写一封信抢在他的前面,外交可不是这么干的。
  李义府还在喋喋不休道:“韩侍郎,你也应该知道,当初太宗圣上与松赞干布做出了多少的努力,才换得两国的和平来往,若因为你的一时误判,导致两国关系破裂,太宗圣上当初的一切努力都化为泡影,到时又会有多少百姓失去家园,颠沛流离啊!”
  说得是正气凛然,好像自己跟圣人一样。
  你妹的,这家伙今日有些反常呀,哦,我明白了,定是禄东赞给他送去不少礼物,让他帮吐蕃说话,消除大唐对于吐蕃的戒心,唉……禄东赞掌握着吐蕃大权,而我只是一个户部侍郎,我特么怎么跟他斗啊!韩艺听得暗自愁眉。
  “李中书,你先别忙着质问韩艺。”李治突然手一扬,示意李义府退下,又向韩艺道:“韩艺,我希望你如实告诉朕,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韩艺道:“回禀陛下,臣的确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禄东赞策划的那一场刺杀,但是臣认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吐蕃是怎么想的,这一封谢罪信除了说明吐蕃忌惮我大唐以外,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吐蕃如同匪徒一般的占领吐谷浑的河源地区,区区一份谢罪信就能够弥补这一切吗?要是能的话,我愿意写一万封谢罪信给吐蕃赞普,然后去占领吐蕃一半的领土。
  退一万步说,就算吐蕃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会入侵,我们也得防着吐蕃,如果任由吐蕃占领吐谷浑,会对我大唐控制的河陇地区造成极大的威胁,甚至于切断我们与西北的联系。我们大唐怎么能够视若不见?就连我大唐买卖房屋,都还得问问邻居的意见,他吐蕃真有心顾忌两国交情,那么在开打之前,是否就应该先请示陛下,而不是都已经打完了再说。”
  李绩也道:“臣以为韩侍郎说得对,吐蕃最近几年四处扩张,若非韩侍郎当机立断,吐蕃可能已经统一了整个高原地区,要是让吐蕃得到吐谷浑的耕地和马场,吐蕃的实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对于中原的威胁越来越大,纵使他们此时无心与我大唐为敌,谁敢保证今后又会是怎样?”
  李治虽然启用了李义府这等小人,但他绝不是昏君,他对于吐蕃还是有戒备的,不用想也知道,李世民当年交接权力的时候,肯定会嘱咐他这些事,李世民雄才伟略,怎么可能会任由吐蕃壮大,点点头道:“二位爱卿说得都很有道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可无,谁知道他吐蕃是怎么打算的。虽然韩艺这做法违反了朝纲制度,但当时的情况,已经容不得他多想,韩艺,你这事办得朕非常满意。”
  “多谢陛下夸奖!”韩艺拱手一礼,紧接着又道:“陛下,如今吐谷浑蒙受此等重创,已经无力再抗衡吐蕃,因此燕女王希望大唐能够出兵驻扎在吐谷浑城,防止吐蕃再度进犯。”
  这话音刚落,李义府就立刻站出来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
  靠!禄东赞到底给了这厮多少钱啊!韩艺猛然反应过来,这才是禄东赞托李义府办得事,就是阻止大唐出兵保护吐谷浑。
第1399章
中原霸主
  李义府是个什么鸟人,大家都清楚。
  他跟许敬宗不一样,许敬宗好歹也算是光明磊落,他如果讨厌你,他就会用尽一切方式告诉你,他非常非常讨厌你,你最好离我十米远,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会反对,不会说隐藏在心里。而李义府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真小人,他不会你说什么都反对,与他无关,他最多就是给韩艺添添堵,他是属于那种无利不起早的,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属于极度自私的小人。
  其实吐蕃跟他有什么关系,以他的性格,哪里会关心这事,那么不用说,禄东赞肯定送了很多钱给他,从古至今,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但是禄东赞不会蠢到寄望于李义府的三言两语,就将韩艺给治罪,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那么禄东赞肯定是想到大唐极有可能会出兵驻守吐谷浑,这关乎他的大计,他肯定会想尽办法阻止这一点的。
  李治道:“李中书为何这么说?”
  李义府道:“陛下,如今弘化公主继承汗位,这对于我大唐控制吐谷浑更为有利,我大唐理应给予援助,因此陛下给粮食,给钱,臣都不曾反对,但是这出兵的话,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吐蕃与吐谷浑本就仇深似海,各个部落间也经常发生冲突,我们大唐可以控制住他们两国的朝廷,但是无法控制那些部落。
  如果我大唐在那里驻兵的话,一旦两个部落间发生了冲突,这直接会将我大唐与吐蕃都卷入进去,到时我大唐将会陷入两难境地。如今吐蕃既然已经答应了不再进犯,那么至少未来几年,是不会大动干戈的,最多也就是部落间的相互争斗,但这只是小矛盾,可如果我大唐军队也在的话,虽是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矛盾,因此臣认为此举是极为不妥的。”
  李治听得面色又稍显有些犹豫。
  韩艺哈哈一笑,道:“李中书真是高才,这一番话就将我大唐从天下霸主位子上给拉了下来,韩侍是自愧不如啊!”
  李义府一愣,道:“你此话是何意?”
  韩艺不去理他,而是朝着李治道:“陛下,难道你也赞同李中书所言?”
  你都这么说了,我还敢赞同么?李治轻咳一声,道:“爱卿若有不同的见解,何不说出来?”
  韩艺道:“先帝在位时,周边藩属皆称先帝为天可汗,天可汗一句话,谁敢不从?这才是天下霸主该有的气势,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将对方吓破胆。李中书这话,简直就是羞辱我大唐。”
  李义府气急道:“你血口喷人。”
  我喷你老母!韩艺道:“难道我说错了吗?李中书方才那话是怎么说来着,什么部落之间常有争斗,会将大唐卷入其中,你说话什么意思?”
  李义府道:“难道我说错了么?”
  韩艺笑道:“你这不是错与对的问题,而是在赤裸裸的羞辱我大唐,有时候我真的怀疑你小时候是不是受到胡人或者吐蕃的欺负,怎么畏之如虎呀!我们出兵驻扎为得是什么,就是确保两地不再发生冲突,要是还跟以前一样,那我们去干嘛?以前他们部落与部落之间有争斗,那是以前了,但是现在我大唐介入了,就应该有所改变,我们的意思摆明就是让你们休兵,你们还争争斗斗的,那岂不是在打我大唐的脸。这样还能称之为中原霸主么?我看简直就是一个笑话,都已经出兵驻扎了,都还敌不过天可汗的一句话。我就纳闷了,怎么如今我大唐版图越大,人口越多,国力越强,反而威信越小了。”
  李治听得脸渐渐阴沉下来了,这话不就是说他远不如李世民么,因为什么都比以前强了,唯独君主换了,结果威信就减弱了。
  但是这也不是韩艺信口胡说。
  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就一句话,你要不听,我就扁你,吐谷浑跳,就打吐谷浑,可汗都给你们换了。高昌跳,直接给灭了。高句丽跳,也是立刻出兵,要不是李世民突然死了,那三十万大军可就开赴高句丽了。虽说这后面是有些乱来,但也正是因为李世民出兵果断,又大棒加红枣,将周边民族训的是服服帖帖,因为大家都知道李世民脾性,你要敢跳,他就真的会打你,不开玩笑的,你要听话,他就会对很好,因此都非常听话。
  可是李治刚一即位,阿史那贺鲁就跳起来,吐蕃也是小动作不断,这是因为李治刚即位就主张休生养息的政策,朝廷上下都是非常赞成,这绝对是对的,要不这么搞,这国家可就完了,只是李治这气量忒也大了,宁可吃点亏,也不想大动干戈,而且长孙无忌又退位了,更加不得了了。
  不过李治也是一个有雄心的皇帝,不是一个懦弱的皇帝,他不愿意老是站在李世民的阴影下,韩艺这话真的是刺痛了他,你老子一句话就可以摆平两国之间的问题,你出兵都摆平不了两个部落的争斗,这差距真是忒也大了。
  李义府可不傻,他当然了解李治,其实不了解,光看李治这脸色,他也能明白呀,诚惶诚恐道:“陛下,臣没有这意思,臣只是担心——!”
  “爱卿毋庸解释,朕就是希望能够听到不同的意见。”李治神色一变,笑着摆摆手,突然看向李绩、任雅相、许敬宗三人,道:“不知三位爱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韩侍郎说得对,我大唐泱泱大国,中原之霸主,何许看他人脸色。”许敬宗赶紧说道。
  他可不傻,平时可以不顾李治的心情,啰嗦两句,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可是不能乱来的,因为这是李治的心病呀。当初李世民更加喜欢李泰,就不太喜欢李治,觉得李治不像自己,优柔寡断,缺少一分霸气,李泰要更加聪明一些,是长孙无忌他们这些大臣从中安排,各种阴谋诡计,才扶得李治上位,其实这是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的胜利,不是李治的胜利,所以李治非常渴望证明选自己是对的,我才真命天子。
  连许敬宗都这么说了,李绩、任雅相当然支持韩艺。
  李治点点头道:“其实朕也是这么认为的,这弘化公主怎么说也是朕的族姐,是皇亲国戚,如今她登上可汗之位,朕若都不保护她,天下人又如何看待朕,连自己的姐姐都无法保护,百姓们还能奢望朕会保护他们吗?大唐不但要出兵驻扎,而且还要明确得告诉赤海、白兰等部落,它们若再敢挑起事端来,朕就让他们整个部落都消失。”
  李治这么一个温文尔雅的皇帝,竟然说出这等话来,虽然语气还是非常温和,但许敬宗他们都知道,韩艺的这一番话确实将他给激怒了,不得不说,也只有韩艺敢这么说,他们是不敢,万一没有说好,李治就会对他们发飙的。
  韩艺高呼道:“陛下圣明!”
  李治微微一瞥韩艺,一语双关道:“这都是爱卿的功劳啊!”
  他当然知道这只是韩艺的激将法,但是韩艺说得很对,他的确不应该再往后退了。
  其实在此之前,韩艺跟李治是一个德行,都是鸽派来的,就是不想打这仗,只想维持现状,因此他是穷尽洪荒之力,阻止战争的发生,可是他越是这样做,战争却爆发的越快,越凶猛,因此他才改变思路,不能一味的用红枣去哄着对方,那禄东赞又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岂会因为他的花言巧语,而放弃自己的宏图伟业。
  这也让韩艺受益匪浅,他渐渐明白过来,大唐想要做主,让自己的话语更具有权威,首先就得挥起大棒来,打不打是另外一回事,你要不亮出大棒,是没有人会听你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8/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