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6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8/2399

  韩艺和兀可烈他们都是商人,一听就明白过来,这不就是最为扑通的垄断手段。
  大家都看向韩艺,希望韩艺能够展现出智慧,让他们学习学习。
  哪知韩艺却指向旁边的道路,道:“去那边看看吧!”
  都不走这道了,可是未等他们离开,只见几个胡商与一个波斯商人走了过来,几名护卫立刻上前拦住他们。
  只听那胡人操着蹩脚的汉语道:“韩——韩小哥,请你为我们主持公道。他——他——!”
  那波斯商人也操着蹩脚的汉语道:“不——不是这样——我——我没错。”
  “行了!行了!”
  韩艺摆摆手,笑道:“我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也知道你们想要我主持公道,但是非常抱歉,我认为这事谁都没有错,因为没有律法规定这一点,倘若凭我一人之言,来断绝的话,不管我说得再有道理,都会有失公允,因为这只是我主观上的判断。”
  此话一出,大家都很失望,说好像的偶像,连这么一个小问题都没法处理。
  甚至那几个胡人怀疑这人是不是咱们崇拜的韩小哥。
  不过韩艺话锋一转,道:“但是我这回来,还就是为了这事的,你们的纠纷不仅仅是你们的问题,也是整个西北面临的问题,你们都请放心,官府会尽量减少这种纠纷的。”
  兀可烈他们面面相觑,他们还想试探韩艺下一步的政策,却没有想到韩艺自己倒是先说出来了。
  韩艺又向那些人道:“再等一些时日。”
  既然韩小哥都这么说了,他们自然也不差这几日,纷纷行礼道谢,然后便离开了。
  韩艺也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打算,而是继续逛,兀可烈他们也没有问,这种事不太适合在大街上询问。
  在外面转悠了半天,又回到了府衙内。
  苏定方和裴行俭也出来了,大家齐聚在前院,韩艺坐中间,苏定方、裴行俭坐两边,韩艺可是陇右道副总管,那必须坐在中间。
  韩艺目光一扫,道:“相信你们一定很多问题想要问我,就跟方才那些商人一样,虽然这两年内,西北发展的很好,但是也一定面临着诸多问题。”
  大家纷纷点头,不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说没有出什么大问题。
  韩艺道:“其实不管是当初的牧场协议,还是鼓励中原商人来西北做买卖,都是为了让这里的百姓从战火中走出来,让整个西北安定下来。说真的,我没有想到会如此的成功,这令我非常的惊讶,但也让我看到的希望,既然如此成功的话,为什么我们不继续下去。”
  兀可烈立刻道:“韩小哥说得是,我等也以为应该继续这样发展下去。”
  韩艺笑着点点头,道:“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该如何继续下去?”
  我们要知道,还等着你来干什么?
  众人皆是沉默。
  韩艺道:“首先,这一定需要朝廷的支持,没有朝廷的支持,也不可能会有这么多商人来此。但是,相信你们也都知道,中原遵循的是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然而,商业却令西北受益匪浅,如果同样遵循士农工商的话,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关于这一点,朝廷一直都有争论,有些人还是希望用以前的办法来主导,也就是推举一位可汗来统治这里,但显然这是失败的,阿史那贺鲁就是典型的代表。
  这原因很简单,权力能够让人迷失心智,阿史那贺鲁想当颉利,他就必须要对朝廷发动进攻,正如我方才所言,这只是他个人的野心而已。因为朝廷未在这里征一文钱税,也未压迫这里的百姓,他唯一的叛乱的理由,就只是他的权力而已。还有一些人,希望能够推行中原制度。”
  说到这里时,大家脸色一变,从韩艺这话来看,就是要加强中央对这里的统治,推行汉制的话,他们这些酋长就得下台,由官员来充当。
  “这当然也是不行。”
  韩艺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接着又道:“草原的地区的农夫才多少,而且是商业令大家受益,如果遵循士农工商,那不是本末倒置,你们也不会接受。因此,传统的思想不可行,曾今的做法也不可行,因此朝廷决定,如果在下的政策成功的话,就采取一种全新的理念来治理西北,这个理念就是求同存异。”
第1389章
商人条例
  求同存异?
  众人不禁一愣,都是困惑的望着韩艺,完全不能理解。
  苏定方和裴行俭虽然也没有听过,但是昨日他们仔细谈论过此事,因此大概也能够理解。
  韩艺笑道:“所为求同存异其实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摊开来说,这边许多百姓都是以放马牧羊为生,而中原百姓多半都是耕地为生,我们如何在一个国度下共存呢?首先一点,就是要尊重彼此的文化、信仰、习俗,不能再像以往那样,相互敌视,蔑视,大家都是大唐的子民,都是平等的。难道耕地的人就要高贵一些?还是放牧的人要高贵一些?这完全没有道理。”
  这话真是太得人心了,大家是频频点头,不能够再赞同了。
  因为他们胡人可是被鄙视的一方,中原人士自古就看不起他们,当然,这跟耕地、放牧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还是礼仪人伦,中原人士常常将胡人认为不可教化的种族。
  这也是胡汉之争的一个重要矛盾。
  韩艺又道:“再来就是,朝廷已经意识到,中原得一些礼法,并不适用于西北地区,那么要求这里的百姓也跟中原的百姓一样,这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朝廷决定应该根据这里的风土人情,重新制定的一套适用于西北的制度来,好比如说牧场协定,牧场协定就跟中原的均田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异同皆存,这就是求同存异。”
  这求同存异其实周总理一个重大的外交政策,非常得经典,一直都是中国的主要外交方针。这种经典的理念真的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够想得出,韩艺当然想不出来,于是借来用于民族之间的矛盾。
  兀可烈他们听得也是连连点头,大唐已经统治了这里,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在这一前提下,如果说能够做到彼此尊重,彼此理解,而且视作如一,那当然再好不过了。
  不过韩艺这一番话中,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要重新定制一套新的制度,那就是要立规矩了,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唐王朝统治异族,不是赶尽杀绝,也不是强行推行汉制,而是册封可汗统治他们,只要你们听话,不要给我添麻烦就行了。
  兀可烈就道:“不知朝廷打算如何重新制定新的制度呢?”
  韩艺笑道:“关于这一点,朝廷只是提出了一个基本和一个意向。一个基本,就是大家都是大唐的子民,任何危害国家安全,或者说分裂国家的,这肯定是犯法的,是不允许的,是不可饶恕的,并且这个基本是不能改变,没有可谈判的余地。一个意向就指的是可否从买卖方面着手,制定规矩。”
  一个酋长就道:“韩小哥,这你说得我们不是很懂!”
  韩艺笑道:“简单来说,就是规矩大家一起来订,但是订好就必须要遵守,由官府来执行你们订下的规矩。”
  兀可烈都听傻了,朝廷这么好?规矩都让我们来订,道:“韩小哥,你此话当真?”
  韩艺点点头道:“当然是真的,我前面不是说了么,求同存异,朝廷很多官员对于这边的风土人情又不是很了解,你要他们订,他们只能根据中原的规矩来订,你们才是最了解这里的人,你们也可以代表这里的子民,由你们来订,当然是最好的,其实也不是说由你们来定,而是你们代表得各个部落。”
  “那这意向又是什么意思?”
  “意向给你们提供一个思路,你们要不答应的话,那也是行的。我认为既然买卖是中原与这里的联系,以买卖为中心,来定规矩,也方便大家贸易、接触。除此之外,就是方才大家看到的情况,波斯商人仗着自己货源充足,并且便宜,因此他可以低价出售,那么结果就是其它的胭脂店都开不下去,然后倒闭,等到整个大都护府就只剩下一家胭脂店时,那波斯商人肯定会将价格提上来的,大家也只能在他这里买。其实来往的买卖中存在许多问题,随着贸易的来往密切,这些问题会越来越多,必须要定下规矩,保护每一个百姓的利益,这也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
  韩艺继续说道:“我前面说了,牧场协议和修路政策,都是为了让这里的百姓能够安定下来,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成功,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继续走下去,那么就需要完善这个政策,立法是必须要的,而且还有安全问题,如果道路上都是强盗,那谁还敢来,这些都需要完善好,咱们买卖才能越做越旺。”
  兀可烈他们这些粟特胡人听得非常激动,以买卖为中心来定规矩,这听着都让人感到非常兴奋呀,道:“这我赞同,可是这规矩咋立啊?”
  韩艺笑道:“我已经拟写好了一份详细的蓝本,可以供你们当做参考。”
  一个大汉道:“既然韩小哥你都写好了,那就按你说得去做吧。”
  一看这人的模样,就是一个不爱动脑的人。
  “不行!”
  韩艺手一抬的,道:“每一条规矩都必须你们都点头答应,才能生效,如果说是我个人定下的,到时难免会有人将罪名都推倒我头上来,这锅我坚决不背,我只提供一个意向,具体怎么办,你们自己来订。”
  苏定方、裴行俭听得暗自称赞,这一招实在是太狠了,规矩你们来定,但却由官府来做执法人,你一旦破坏了规矩,你就没法找借口了,因为规矩是你自己定的,这样其实更加便于官府执法,也能减少异族对于官府的不满情绪。
  但是大家都非常亢奋,因为以前没有过,以买卖为中心来确定制度,这东西怎么弄,还有就是由他们来订规矩,这真是他有趣了,都迫不及待的想立刻看看韩艺的那一份蓝本。
  关于这一份蓝本,就是昨日他请求陈硕真起草的,又连夜找来一些人,用手抄录了N多份。
  见大家这么迫不及待,于是韩艺就让人将他的蓝本分发给他们,并且还配置了二十多名翻译人员。
  兀可烈他们倒是看得懂汉语,见这蓝本都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基本。第二部分就是——意向。
  其实这“基本”就是后世的基本大法,类似于宪法。
  也就十多条。
  中心思想分成两部分,其一,确立一个国家,一个君主的原则。任何破坏这一点的人,将处以极刑。
  基于这一条,那么西突厥再也不能出现可汗,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君主,就是大唐皇帝。
  并且,确立同一种主题语言,同一种主题文字。
  这也预示着要全面推广汉语、汉字、汉文化。
  看到这里,兀可烈就问道:“韩小哥,我们以后都得说汉语?”
  不太爱懂脑的人,听着就头疼。
  韩艺笑道:“不是一定要学汉语、学汉字,只是用汉语作为母语,这也是为了来往贸易,如果语言不通,文字不同,这交往起来非常困难,何不大家都学汉语,这样交流也方便。”
  大家稍稍点头,说得是有道理,而且也可以不学,甚至于他们本来就没有啥文字,另外,如今学汉语那是非常令人激动的一件事,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学啊。
  第二大部分,就是确立每个百姓的权益问题,大概保障每一个百姓的自身权益,官府不能随便抓人,云云之类的。
  今天早上裴行俭看到这里时,对于韩艺是五服投地,这一部分看上去,都是限制官府的,官府不能所以侵犯百姓财产,官府不能随便用刑,等等。但是,既然确定了每个子民的权益,那么对于酋长同样也适用,这在无形中就削弱了酋长对于百姓的影响力。
  但是作为兀可烈他们而言,他们上面就是官府,是朝廷,他们也害怕朝廷会压迫他们,会剥削他们,毕竟是异族统治,如今他们不会认为自己是统治者,他们只会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这一部分也确保了他们的权益,如果他们不答应的话,官府也可以随便侵犯他们的财产,权衡之下,这一部分当然是对他们有利的。
  当然,这个基本是不能够讨论的,必须要这样,一个君主,一个国家的原则是不能够改变的。
  关键还是在于后面的意向部分,这是最令人期待的部分。
  所为意向部分,韩艺将其统称为《商人条例》,只不过从中,又牵扯出许多的律法。
  既然以商人为先,那自然是要以自由、公平为原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8/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