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5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7/2399

  民间不少有识之士,纷纷写文章抨击李义府,反正这法不责众,大家都在骂,你皇帝还能全部都杀了么。
  实在是李义府的名声不怎么样,再骂也就那样,而且这些人也就能议论两句。
  可是这给许敬宗、辛茂将他们添加了许多得压力,他们不比李义府,多多少少也顾自己的颜面。
  与此同时,以杜正伦为首的许多大臣,纷纷上奏弹劾李义府,要求撤销李义府中书令一职。但他们不是说李义府指使毕正义,毕竟目前而言,还没有足够的证据,他们是弹劾李义府的生活作风问题,因为这事情已经暴露了,不管怎么样,淳氏是从李义府府中被带走的,这李义府又是中书令,这种事太有损朝廷的名誉了。
  等于就是借民间言论,向皇帝李治施压。
  魏国夫人府。
  “皇后,那杜正伦竟然出恁地损招,将朝中的消息给透露出去,如今大街小巷可都在谈论此事啊。”许敬宗也是挺焦急的。
  武媚娘也是轻轻皱了下眉头,她是李治枕边的人,当然知道李治心中的想法,杜正伦这一招确实有够狠的,令李治有些动摇了,这压力可是不小呀,但她却是问道:“关于那事查得怎么样?”
  许敬宗一愣,道:“大理寺中唯有张睿册是太尉那边的人,可是案件发生时,张睿册并不在大理寺,而且他也很少过问大理寺的事,看不出这事是他在搞鬼。”顿了顿,他又道:“不过在昨日,中书侍郎李友益倒是去找过张睿册。”
  “李友益?”
  武媚娘黛眉微微一皱。
  许敬宗道:“依老臣之见,杜正伦可能想联合太尉一块对付李义府。”
  武媚娘一双妖艳的凤目中闪过一抹喜色,道:“那太尉那边的人可有动作?”
  许敬宗摇摇头道:“李友益见过张睿册之后,我就听辛茂将说,张睿册递上了假条,说要在家养病。唐临、张大象他们也都没有异动,都是如往常一般,此案怕真是与他们没有关系。不过有一事,我倒是非常好奇。”
  “什么事?”
  “杜正伦玩得这一招,不是韩艺最为擅长的么?”
  “你是想说此事与韩艺有关?”
  武媚娘不露声色的问道。
  许敬宗道:“皇后,韩艺与李义府素有过节,若他在旁添油加醋,也并非是不可能的。”
  “你未免也太小看杜正伦了。”
  武媚娘轻轻一笑,道:“这等招数谁都可以玩,又不难学,倘若韩艺要帮忙的话,他绝不会只帮这一点小忙,其实他也明白你顾虑,因此他在极力让自己避开这些麻烦事。”
  许敬宗见武媚娘一如既往的信任韩艺,而且此时也不宜再树敌人,于是也就此打住,又道:“可是皇后,这么拖下去可不是一个事,外面越穿越盛,只怕大理寺那边也会顶不住的。”
  武媚娘稍稍点头,道:“这恐怕就还得需要韩艺的帮忙。”
第1322章
处境尴尬
  大理寺!
  “卢公子,这犯人的身体情况如何?”
  刘仁轨并不担忧的向卢师卦问道。
  卢师卦如实道:“犯人的身体情况很好,只是犯人自己不愿开口说话,这个我也是没有办法。”
  刘仁轨又问道:“那不知可否提审犯人。”
  卢师卦道:“当然可以。”
  “真是有劳了!”
  刘仁轨拱拱手,又道:“若是卢公子无其他的事,我希望卢公子能够先留在这里,毕竟这犯人时常犯病,有卢公子在,我也放心一些。”
  卢师卦哪里不知他在暗指什么,笑着点点头。
  如今刘仁轨已经将参与此案的人员都给问了一遍,但是他们的口供都指向毕正义,李义府作为中书令,当然只是暗中指使毕正义,如果要揪出李义府,那必须要毕正义开口。
  可惜,毕正义上得堂来的,却还是痴痴呆呆的,任凭刘仁轨如何询问,就是不张嘴。
  其实这种情况下,本是可以用刑来迫使毕正义招供,因为毕正义的罪名那是板上钉钉的,只是迫于朝中大臣的压力,刘仁轨对于用刑也是有所忌惮,你这一边用刑,那边就弹劾你,万一真把毕正义整出个什么毛病,那许敬宗他们肯定疯狂的弹劾他。
  这让刘仁轨也有一些犯难。
  不过利好的消息是,民间的舆论是越发强烈了,刘仁轨希望这能够给朝廷多点施压,这样他的压力就会减轻。
  ……
  皇宫。
  “微臣韩艺参见皇后。”
  “免礼!”
  武媚娘微微一笑,道:“我今日找你来,是想问问关于皇家昭仪学院的事。”
  韩艺一愣,道:“这事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只是一些琐碎的事比较多,故此兵部那边还在准备中。”
  武媚娘道:“可是我以为如今将士刚刚立功归来,应该立即论功行赏,若是拖久了,只怕彰显不出陛下的隆恩浩荡,既然你都说这不过是小事,不难办的,那何不先将消息告诉那些将士,也好让他们开心。”
  奇怪!她为何突然变得这么着急。韩艺微一沉吟,便也明白过来,武媚娘是要借这事,混淆视听,帮李义府保驾护航,心里难免会想,我没有落井下石,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你还要我帮李义府去制造舆论,这——!
  说实话,他不是很愿意。
  武媚娘也看出他心中所想,其实事先也就猜到了,笑道:“韩艺,当初无衣殴打李义府,我也是站在你这一边的,而李义府也没有再继续吵闹,你看这事,你也能否卖我一个面子,帮他渡过这一关。”
  当初李义府也只是提亲而已,只不过时机选得恰到好处,顺便言语中威胁一下萧锐,而萧无衣却是拳打脚踢,不待半点虚的,当时如果要真判下来,肯定是李义府胜,当时全凭李治和武媚娘从中调解,李义府方才罢休。武媚娘的意思,你们不合归不合,但是我的利益是你们都好。
  韩艺见武媚娘都将萧无衣拉出来说事了,也没有办法,于是点头道:“臣倒是没有意见,可是这事还得由陛下下令。”
  武媚娘笑道:“陛下最近也是烦闷不已,弄点喜事出来,陛下也会开心一点的。”
  “臣明白了!”
  其实武媚娘的政治嗅觉是非常敏锐的,李义府可是李治一手提拔上来的,而且还是中书令,如果太难堪了,李治面子上也过不去呀,从李治的政治利益出发,他也不希望太多人关注这事,实在是太丢人了。
  因此当韩艺告诉李治,他跟兵部已经商量完了,一切都准备就绪,李治当真是开心不已,当即让黄门侍郎许圉师拟旨,宣布由皇帝支持,皇后教育慈善基金会主办,将会在咸阳、武功二县,建立两家皇家昭仪学院,明年夏季必须建好,而且专门招收此番出征辽东阵亡将士的子女,并且皇帝、皇后从后宫开销中拨出三千贯来,给予基金会一些援助。
  这真的是额外的,当初商量的时候,可没有这一环节。
  李治就是希望能够弄得隆重一点。
  但是这也充分说明一点,就是这跟朝廷没有关系,因为不是从国库拨钱,是皇帝个人与皇后合作,相比起昭仪学院而言,就是多了一个皇帝的支持,并且还是注重写到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凤飞楼、第一楼、制衣坊、元家、陶家等二十家大商户联合宣布,为表示支持陛下的仁政,他们将会招收五百名伤残军籍户,但是由兵部来安排,挑选一些家庭条件困难的伤残人士。
  印刷坊连夜印刷大唐日报,官方的告示,私人的报纸,各种小道消息,那是铺天盖地。
  这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啊!
  李义府再怎么混蛋,跟百姓离得还是比较远,这事也没有伤害到百姓的权益,可是这皇家昭仪学院关乎着百姓或者百姓身边的人。
  而且,这种待遇,也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这真是皇恩浩荡。
  皇帝、皇后的威望是空前的提高。
  首先,这立刻缓解了李义府给皇帝、皇后带去的负面影响,其次,就没有人去关心毕正义一案了。
  为此,李治专门开了一个大朝会,表彰了为国家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并且让兵部要多多关心这些军籍户。
  这朝会结束之后。
  杜正伦来到韩艺身旁,酸溜溜地说道:“韩侍郎这以德报怨,助人为乐的情操,真是令老朽心生敬佩啊!”
  搞宣传,搞忽悠,杜正伦不过就是入门级别的,而韩艺则是大师级别的,韩艺这一出手,就将杜正伦弄的那点风,一下给整平了,连泡都没有冒出一个来。杜正伦也知道韩艺这是变相帮助李义府,这让他很不爽,你不来帮我就算了,你还帮李义府,当初你跟李义府争的时候,我可是在帮你啊!
  虽然感情不深,但是默契还是有一点点的啊!
  韩艺可不想跟杜正伦闹得太僵,而且还是为了李义府,去得罪杜正伦,这太不划算了,苦笑一声,“杜中书莫要再揶揄晚辈了,其实晚辈现在心里比谁都还苦呀,可惜晚辈也是没有办法,要是可以的话,我甚至愿意捐给你十期大唐日报。”
  言下之意,要是完全由我做主,我一定帮你将李义府给抹成黑炭。
  杜正伦当然也知道,这韩艺跟李义府中间有一个皇后在,心里也在权衡,如今已经跟李义府撕破了脸,这要是再跟韩艺闹掰,也不划算,再者说,韩艺已经非常明确的表达出,虽然我的身体已经奉献给了皇后,但是我的内心还是站在你这一边的。叹了口气道:“韩侍郎,方才老夫言语有所冒犯,你也别见谅。”
  韩艺忙道:“不敢,不敢,是韩艺对不起杜中书在先,只希望杜中书能够体谅一二。”
  这一番极其简短的交流,反而是让杜正伦和韩艺破除了误会的隐患,双方都知道,没有敌对的意思。
  不过这事情一变再变,长孙无忌有些坐不住了,当初咱们商量好的借刀杀人,咱们没有落井下石就已经够仁慈的,你韩艺还去搞破坏,立刻约见了韩艺。
  “你得意思是,皇后亲自开口求你帮忙?”
  长孙无忌微微皱眉。
  韩艺点点头道:“非但如此,这主意也是皇后想出来的,我起初都还想拒绝,不过皇后又拿当初内子殴打李义府一事出来,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才出手的。”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道:“杜正伦只是想借舆论给大理寺施压,真正能够影响此案的,还是在于刘仁轨的调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7/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