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4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0/2399

  相比起来,训练营的荣耀墙算个球啊!
  “怎么办?怎么办?”
  但见一个微胖的中年男子,急得一身肥肉使劲的颤抖着。
  他身边一人却是笑道:“吴兄,你担心甚么,有那么多的贵族坐在上面,他们要允许自己的儿子剪发,那咱们还怕甚么。”
  “你说得倒是有些道理。”
  ……
  但不管怎么样,韩艺拿忠诚出来说事,焦点自然又落在了李治身上。
  忽然,李治站起身来,正在苦苦劝告的许敬宗、李义府还吓得一跳,将到嘴边的话又给吞了回去,垂首退到一边。
  李治走到台前,先是狠狠的剜的一眼韩艺,后者当然当做没有看见,李治又转头望向那些学员们,朗声道:“其实在此之前,韩艺已经将此事告知于朕。”
  这简单的一句话,立刻引起了一片哗然之声。
  这就表示皇帝也认同,那几乎都没有退路了。
  但是许敬宗、李义府等一些大学士们,还是坚决不答应,必须反对到底,你皇帝答应了也不行。
  可是李治根本不给他们开口的机会,继续说道:“朕当时听后也与你们一般,非常的震惊,甚至恨不得将韩艺立刻赶出朕的皇宫,但是听完韩艺的解释之后,朕又觉得他说得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军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尤其你们将来毕业是直接出任将官,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入学考试只能表明你们有成为军人的能力,但是并不能判断你们是否真的有决心成为一名军人,因此这削发明志虽然过于激进了一点,但是也有它的道理所在,这符合大唐军事学院建立的初衷。”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不过还是那句话,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们并无犯罪,朕也不能随意伤害你们的发肤。因此朕决定,让你们自己和你们的父母自己决定,你们不要忌惮朕在此,就做出违心之举,朕亲口向你们承诺,不需要如此,你们不愿意接受削发,朕同样非常的理解你们,绝不会怪罪于你们的,你们其中有不少人乃是功勋之后,朕也可以向你们保证,你们还是能够依靠门荫入仕,不会有任何差别的。你们现在就可以离开队伍去与自己的父母商量一下,如果不愿意接受,也不要马上离开,可以参加等会的宴席,朕知道你们为此付出了许多,朕也因此感到非常抱歉,这宴席也算是表达朕对你们的歉意。”
  皇帝这么一说,于情于理都做得非常到位了,你们参不参加都在于你们自己,我不但不会因此记在心里,我还因此感到非常的内疚。
  许敬宗、李义府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如果学员和学员的父母都愿意奉献,那是人家自家的事,剪发不属于犯法,只是说有违孝道,但是在父母接受的情况下,旁人最多也就是讽刺几句呗。
  可是李治话音刚落,就听得一人高喊道:“我元禅愿意为大唐,为大唐的百姓奉献自己的生命。”
  “我也愿意削发明志来表示对于陛下,对于大唐的忠诚。”
  “我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李治自己吓得一跳,他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人点头,定眼望去,只见几个愣头小子在那里高喊。
  韩艺也注意到那几人,就是元家那几个小子,心里嘀咕着,难道他们是在暗中助我?不可能呀,他们应该都不知道我跟元牡丹的事呀。又见那几个小子满面兴奋之色,不像似是在讨好皇帝,反而像似自己很想剪发。
  很快,韩艺便想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元家是鲜卑族,虽然已经汉化,但是发髻对于他们意义没有汉人看得那么重,再说这几个小子活泼的很,总是在外面游玩,发髻还是很不方便,你不洗又痒得很,洗的话又很麻烦,估计他们自己都嫌束发很麻烦,早就想剪了,只是不敢开这口而已,如今韩艺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还不赶紧赞同。
  相继又有不少人表示愿意接受削发明志。
  但这些人都有一个特征,都是鲜卑人或者突厥人,他们的文化中就没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说,他们其中有些人甚至不太喜欢这发髻。
  这也是韩艺敢这么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唐朝是胡汉融合的时代,文化碰撞的也是非常厉害,汉文化在同化胡人的同时,胡人文化也在影响着汉人,胡床、胡凳,还有胡人的服侍,都在改变汉人的习俗,还有公主能和和尚偷情,皇帝公然娶后母,甚至于四五十岁的妇女再嫁,这其实都是胡人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些犹豫不决的就都是汉人,他们深受儒教教化,怎敢轻易答应下来,就去到自己父母那里跟父母商量。
  “爹爹!爷爷!”
  程伯行、程伯献、程伯贤三个小流氓来到程处亮和程咬金面前。
  程处亮心里还在骂韩艺,心里也是左右为难,向程咬金问道:“爹爹,你怎么看?”
  程咬金什么事没有经历过,李世民都能射死李建成,我孙子剪个头发又如何,大咧咧道:“亮子,你咋就这么不会想事,他们得在这里待五年,五年之后这头发不就长起了么。”
  程处亮一听,有道理,在军事学院遵守学院的规矩,但是毕业之后,我又可以束发。李治不可能在军中这么做,那百姓都会以此为由,不愿当兵了。
  他们父子粗犷的很,不拘小节,头发剪了就剪了,反正有皇帝在这里担保,这自古忠孝不两全。
  李思文他们听得也觉得很有道理,五年过后头发就长起来了,但是真的就这么容易长起来吗?
  这真是犹未可知了!
  李治说完之后,就带着一丝内疚坐回到椅子上,虽有内疚,但他还是被韩艺说服了,这也是他身上也有胡人的血统。
  许敬宗道:“陛下纵使嫌老臣啰嗦,老臣也得说上两句,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这不是平添烦恼么,老臣实在是不能理解啊。”
  李治点点头道:“朕当然明白爱卿的一番良苦用心,但是——朕还是认同韩艺的看法。”
  李义府好奇道:“陛下此话怎讲?”
  李治道:“因为皇家训练营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有目共睹的。”
  这简直就是最强有力的回击。
  什么大道理,方才已经说得够多,李治也不想多费唇舌。
  许敬宗、李义府听罢,呆愣不语,都不知道如何劝说了。
  韩艺当初在训练营做得那些事,你们也是反对的,可是结果如何呢?
  一群天天惹是生非的纨绔,被调教成一个个正人君子,不但能够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还能够教化别人,制止别人,这种转变真是太令人惊讶了。
  因此今年许多贵族都希望就自己的儿子送到训练营,很多人都不是因为他们多希望自己的儿子当皇家警察,而是看重皇家训练营的训练成果。
  可见韩艺的训练方法是非常成功,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再相信他一次了。
  ……
  “爹爹,孩儿不是不孝,只是像咱们这种商贾家庭,留不留发髻也会遭人歧视的,孩儿想要出人头地,这可能是孩儿此生唯一的机会,孩儿不想错过,还请爹爹允许孩儿留下。”
  “孩子,你去吧,爹爹支持你。”
  ……
  陆续的,一些学员回到了方格之中,这些人都是一些商人、工匠的孩子,因为这些人迫切得想要出人头地,这头发可以再长,但是机会错过了可就没有了。
  既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么父母要是点头答应了,你自己也认同,那就没有问题,最多也就是被人嘲笑,可问题是他们留着发髻也被人鄙视。
  但是他们的回去,刺激了其余的学员,有一些父母不是在担心孝不孝顺的问题,而是担心面子问题,毕竟这是传统,既然有人带路,那他们也不反对,更多的学员开始回归。
  这就形成了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
  程咬金、秦怀道作为军人世家,骨子里是挺骄傲的,契苾何力他们的儿子虽然也离开了,但多半是去上茅房的,咱们也不能怂呀,让自己儿孙回去站着。
  但还是有近百名学员没有回去,这些人就是最保守的汉人,他们的价值观都是经过几百年的淬炼而形成的,是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就算李治不说那一番话,他们也不会答应的,这是没有商量的余地,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从始至终都没有犹豫过,当然,他们多半也都是世家大族,不来这里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
  不过话说回来,他们的价值观过于激进了一点,完全就不愿意接受任何新事物,但是这物极必反,其实这也是他们内部腐朽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1230章
没有那么糟糕
  其实发髻真的对于打仗有多大的影响吗?
  当然也没有多大,一代武圣岳飞难道就不是梳着发髻统兵么,但是一点点……的影响还是有的,总不可能会有平头方便吧。
  而韩艺想表达的就是,我为什么不做到更加完美,我是一个军人,我的职责就是打赢战争,保家卫国,明知这一点点不利于行军打仗,虽它在某些方面可能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军人的背后是一个国家,是千万万百姓,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加重要,那么不利的就应该去除。
  韩艺希望大唐军事学院的学员都非常严谨,注重每一个细节,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一份光荣的使命当中,不要去在乎吃喝拉撒。
  因此韩艺真的只是就事论事,不是要宣传剪发,虽然他知道发髻迟早会从男人的头上消失的,不管历史会不会发生改变,但是生活节奏势必会增快的,一旦生活节奏变快,那就必须得剪发,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你打理自己的头发,当然,这也是韩艺要削发的一个原因,因为军人不能跟文臣相比,什么事都慢腾腾的,一定要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干净利落,战场上就是瞬息万变的。
  韩艺等了一会儿,见大家都下定了决心,这可比他预计的情况要好多了,回到台前,朗声道:“很开心你们能够留下,但是对于不愿留下的人,我心中只有歉意,真得非常的抱歉。但是也请你们谅解我,我必须完成陛下交予我的任务。”
  当然,没有人买他的账。
  韩艺也没有介意,道:“关于削发仪式,会在今日下午进行,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还有一个简单的仪式要完成,就是为我们大唐军事学院的校规揭幕!”
  程处亮心里咯噔一下,这削发的问题还在让人毛骨悚然,那边又是校规,韩艺这是要变本加厉啊!
  “陛下请!”
  韩艺微微颔首,手往旁边一伸。
  李治起身就往旁边走去,他虽然答应了,但是他今日也不想搭理韩艺,因为你不忽悠我,我就不会答应,还是你的错。
  那些大臣也跟了过去。
  李治与大臣来到操场的左边,也就是靠近大门那一边,那些学员当然也在禁军将士的组织下来,来到这一边,只见一块红布盖着一个庞然大物,约莫有三丈高。
  “陛下,拉下这绳子就可以了。”
  韩艺将一根绳子递给李治。
  李治接了过来,轻轻一拉,但见那红布缓缓滑落下来。
  竟是一块巨大的石头。
  这石头有着三面,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许敬宗他们看罢,显得有些惊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0/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