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4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3/2399

  韩艺却非常严肃道:“不知总警司何出此言啊?”
  程处亮呵呵直笑,摆着手道:“当我没说,当我没说。”
  李思文放下报纸,道:“韩艺,你写得这么详细,岂不是告诉那些歹徒,我们皇家警察会用这种方式来捉拿他们。”
  韩艺道:“这你以为还能够瞒得住么,你可不要忘记,此案还得交给刑部,刑部又得向大理石提起诉讼,而我们皇家警察也得出席做证人,这可不能做假证供啊!再说,我们的职责是阻止罪恶的发生,这样也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防止更多的人铤而走险。”
  长孙延微微点点头道:“韩艺所言不错,而且这还是改制之后的第一回审判,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毕竟之所以改制,皆因我们民安局,我们可不能让人认为改制之后,变得更加麻烦了。”
  程处亮点点头,道:“这事就由你负责了。”
  “我身为察律少监,此事理应由我负责。”长孙延也是当仁不让。
  韩艺道:“不过你也不需要大包大揽的,可以让一些皇家警察帮你,培养他们应付这方面事情的能力,毕竟他们将来要晋升的,今后民安局还会开到地方上去,我们需要更多人才。”
  “我知道了。”长孙延点点头,道:“那我先去忙了。失陪!”
  言罢,他便起身离开了。
  李思文突然道:“哎!韩艺,你这里面还写到什么英勇勋章,我也听到不少皇家警察在谈论此事,我怎么不知道我们民安局还有英勇勋章这东西。”
  “对对对!方才我就想问你这事呢?”程处亮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韩艺。
  韩艺道:“这也是我临时想到的,我也没有什么英勇勋章,不过我已经在设计了,等到训练营开学的当日,应该可以做好。”
  程处亮好奇道:“你打算在训练营颁发?”
  韩艺点点头道:“我相信这能为那些学员做出非常好的榜样。”
  韦待价突然道:“可是韩艺,你有没有考过,以往捉拿贼盗,都是巡卒、衙役的事,而这些人多半都是由贱民充当,因为他们常常会跟罪犯打交道,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此从未有贵族去做这些事。而皇家警察听着虽然贵气,但其实做的事与衙役也差不多,你这么一宣传,我相信很多人会突然意识到皇家警察是要面临危险的,这会令不少打退堂鼓的,影响到训练营的招生。”
  韩艺呵呵道:“不知你是否知道贵族有买卖婚姻的恶习?”
  韦待价点点头,有些难堪道:“这我能不知道吗?”
  韩艺道:“但是这影响到贵族的名望了吗?”
  韦待价沉吟不语。
  “据我所知,并没有。”韩艺耸耸肩道:“为什么?因为这是贵族做的事。其实事情是不分贵贱的,贵贱的只是人而已,同一件事,不同人去做,可能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就好像下田种地,这农夫种,你甚至都不愿多看一眼,但是如果陛下亲自下田种地,那就会引起非常大的影响。同理而言,以前衙役干这事,在贵族眼中,这就是下等人做的事。可是如今贵族亲自参与此事,说法肯定是不一样的,别人肯定会说,你看皇家警察一心为民,为民除害,英勇无畏,不亏是贵族,笃学修行,不坠门风。
  至于这危险么,我也认为这会有点影响,但是对于民安局而言,利要大于弊,我看了下训练营招生的情况,有不少贵族参与其中,我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皇家警察是要面临危险的,如果他们不知道,万一将来受了伤,可能还会来找我们麻烦么,这也能够给他们打预防针。”
  “这倒也是!”
  韦待价点点头,又道:“那关于杨蒙浩的事,你们打算如何处理?”
  韩艺看向程处亮道:“这还得总警司拿主意。”
  程处亮皱了皱眉头,道:“其实我认为这倒是跟杨蒙浩的关系不大,而且他写得这一份检讨书反省的也比较深刻,可见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没有必要再去追究了。而且我认为萧晓为什么会被刺伤,主要还是因为对方人多,即便我们制服了对方,但是我们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很难完全控制住对方,这我们是否得想一个办法。”
  韩艺点点头道:“总警司说得不错,但是人手不够一直是我们民安局的弱点,因此我不能光靠巧计来弥补这一点,我们可能还需要一点工具来帮忙。”
  “工具?”
  “嗯!”
  韩艺点点头,道:“这事就交给贤者六院吧。”
  程处亮错愕道:“贤者六院?那里不是发明农具的衙门么?”
  韩艺没好气道:“听清楚了,是贤者六院,农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其余五院,其中就包括工学院,那里就是专门研制武器等一系列的工具。”
  程处亮哇了一声,道:“想不到你们贤者六院这么厉害!”
  韩艺愠道:“你一定没有看大唐日报。”
  ……
  ……
  贤者六院!
  云休躺在自己的床上,右脚的脚拇指上下摇动着,只见他的脚拇指上面绑着一根绳子,带动着上方的大蒲扇左右挥动,微风徐徐,真是舒适,他又用右手握住床边的一个旋转的把手,慢慢摇动着,只听得床下响起咔咔咔的声音,床头缓缓抬起,他稍微调整了一下姿势,左手又握住床头的把手往前慢慢一推,但见床头的一个桌面划过一道弧形,移至他面前,他端起一杯茶美滋滋的喝了一口,右手往后面摸索了一下,抓到一根是绳子,轻轻一拉,只见一本打开的书从床头架子上缓缓落下,正好落到他的侧面。
  这是阎立本送给他的书,让他勤加学习,可是云休没有看一会儿,就是哈欠连天,那眼皮看着就往下面坠。
  咚咚咚!
  忽闻一阵敲门声,“云休,你在屋内吗?”
  是韩艺的声音。
  云休双眼猛睁,倏然坐起。
  砰!
  胸口直接撞在悬空的桌面上,不是很牢固的桌面上,被他瘦弱的身子直接给撞翻到在床上,茶水洒的床上都是。
  “云休!你怎么呢?”屋外的韩艺显然也听到了里面的动静。
  “没事!”
  云休惊慌失措将被子一捂,翻身便想下床,却忘记脚拇指上还捆绑着一根绳子,这一绊,整个人往床下栽倒下去,刚好又撞在悬空的书架上,又听得啪的一声响,那大蒲扇连同木架轰然倒塌。
  门外的韩艺听到里面噼里啪啦的,动静可不小,直接推门走了进去,可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只见云休上半身趴在地上,下半身挂在床沿上,屋里更是一片狼藉。
  “看你已经发明出最快拆屋的办法。”过得半晌,韩艺才缓缓说道。
  云休怯怯的瞧了韩艺一眼,然后缓缓将脸贴在了地面上。
  一炷香过后。
  云休盘腿坐在矮榻上,垂着头,闷不做声,青涩的脸蛋通红通红的。
  韩艺忍着笑道:“下回设计这些机关时,一定要避免这一切的发生的。”
  云休闷闷地点了几下头。
  韩艺倒是不忍心责怪他,正色道:“云休,我今日找你,是要你帮我做一样东西。”
  云休抬起头来,不敢置信道:“你——你还敢我帮你做东西?”
  “为什么不,难道就因为你将自己的屋子弄得一团糟么?你要知道,没有本事的人,他想弄得一团糟也是办不到的。”韩艺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张图纸来,递了过去,道:“这是我构思出来的手铐,将来会用于民安局,呃……也就是给皇家警察用,你应该听过吧,不过没有听过也没有关系,关于这原理都已经划在了图纸上,我希望你能帮我实现。”
  云休接了过来,歪着脑袋,一边看着,一手挠着下巴,过的好半晌,他才道:“我能不能让那些长辈帮着我做。”
  韩艺没想到等了半晌,就等来这么一句话,唯有笑着点点头。
第1200章
跑跑步,认认字
  毋庸置疑,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宣传,皇家警察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韩艺最终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些宣传,慢慢平衡官尊民卑的现象,官尊民卑是大势所趋,但是凡事都不能做过了,还得有一套制度从中平衡,那么法律自然当仁不让的,至少要在民安局体现出这一点。皇家警察帮你忙,那是皇家警察的职责,而不是让百姓来求皇家警察帮忙,也唯有如此,才能建立起官民良好的互动和交流,这样才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
  因此韩艺只在外面宣传,但是在内部,他还是让皇家警察平常心面对,而且,他一再声明,之所以办法萧晓英勇勋章,是因为萧晓舍己为人的精神,不是他捉拿住罪犯,他拿着俸禄他就得干这事。
  但是从案件的本身而言,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因为民安局没有诉讼和判决的权力,还得移交刑部,刑部审核之后,再向大理寺提出诉讼。
  可是这个流程目前为之,三方都没有走过,因为自改制以来,就还没有人犯案过,李洋那事等于没有走律法程序,而是私下和解,因此三方都很重视。
  尤其是大理寺,刑部那边是卢承庆亲自审核,那是不是应该由大理寺卿主审呢?
  这种相互制衡的制度就令人非常不舒服,大理寺卿辛茂将寻思着,这种案子也得交由大理寺审的话,那我成为天下最忙碌的人。
  以往的话,不是属于那种重大案件,大理寺和刑部都不会出面的,像这种案件,丢给长安县县衙解决就行了,他们最多就是复查一下。
  这可不行!
  于是辛茂将就请卢承庆来,跟卢承庆说,这是改制以来第一件刑事案件,我们熟悉一下套路是可以的,可要是这种案件都得由我们来处理的话,那我们不得忙死去,你看我们还要处理全国大大小小的案件。
  卢承庆想想也是,关于这一点,大家当时都没有考虑到,毕竟这是各个官署内部的事,当时在改制的时候,大家都为了避免干预彼此的内政,因此都选择避而不谈,谈得只是权力的划分。
  这二人合计了一番,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大问题,刑部和大理寺都是高级部门,处理大事的,等于是将中间的都给抹去了,明显忙不过来,于是就去找李治。
  李治觉得他们说得也很有道理,以前京畿地有长安县,还有雍州府衙拥有司法权力,可如今都废除了他们的司法权力,这的确是欠妥当,于是李治又将韩艺这个罪魁祸首给找来。
  韩艺其实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他觉得这个问题挺好解决的。经过一番商议,决定采纳韩艺的建议。在大理寺内部再开两个审判院,一个负责民事诉讼院。一个负责刑事诉讼院。再高一级的案件,才由大理寺卿亲自出面,要再往上那就是三使会审,这个得由皇帝下命组建,刑部就根据两院建立对应的部门就行。
  而两院的建设就直接复制大理寺原本的集议和连署制度。
  所谓的集议,就是大家在一块商量,不以一人独断,还专门为集议配制了机构和人员,专门帮着推理,出主意,判断。
  而连署制度,就是每个案件必须得参与者全部署名,并且写上自己的意见,要是判错了那么大家就一块受罚,或者是一块死,如果有人不同意判罚,那就得继续讨论,这跟陪审团倒是有些像似的地方,因为有些署名官员,是不具有审判的权力,只是一个参与者而已,比如说那些记录人员,但是他也得署名并且写上自己的建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3/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