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3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9/2399

  韩艺呵呵一笑,道:“倘若当年李司空不北征颉利,西征高昌,东征高句丽,又岂有今日的地位,我想广州再差,也比高句丽好上许多吧。”
  来恒道:“可是李司空是去领兵打仗。”
  “是不是也可以说是建功立业,其实道理是一样的。”韩艺笑道。
  原来这一声恭喜是开门见山啊!戴至德拱手道:“愿闻其详。”
  韩艺道:“我不是读书人出身,圣人的大道理,我了解的不是很清楚——!”
  来恒笑道:“韩侍郎过谦了,韩侍郎若说起大道理来,我们这些读书人真是倍感汗颜。”
  “不错!不错!”
  戴至德呵呵笑道。
  韩艺摇摇头道:“并非我能说会道,只是世上不少人脸上总是多着一层虚伪的面纱,我只不过是将这一层面纱给捅穿了,故此大家认为我说得有理,其实这道理大家都懂,只是说了实话,就丢了高贵。”
  来恒哈哈道:“好一句说了实话,就丢了高贵。”
  韩艺道:“那我也就不往虚里说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官也是如此,真不想当宰相的官员,根本就不会入仕,好比那清河崔平仲,做个山野村夫,潇洒走完这一生。我相信二位当然也想光耀门楣,平步青云,那么要达到这个目的,无外乎两者,百姓好,政绩好,就可以了。”
  来恒道:“韩侍郎言之有理,但是想要做到这两点却着实不易啊,尤其是岭南那还未开化之地。”
  “如果已经开化了,那我就不会说那一声恭喜。”韩艺道:“正是因为还未开化,才能展现出二位的实力,正所谓,奇货可居也。”
  戴至德道:“非戴某自谦,以戴某的能力,只怕难以在岭南地区有所作为。”
  韩艺道:“戴学士之所以这么说,道理很简单,我大唐看重农业生产,岭南之地人口稀少,到处都是丛山峻岭,道路险阻,纵使戴学士有通天之才,也难以改变现状。”
  戴至德点点头。
  韩艺道:“但是二位非常幸运,广州临海,船运便利,吕宋岛暂且放着不说,至少可以从海路去往扬州、蓬莱等地。而柳州的话,三江四合,抱城如壶,水路尤其发达,可通巴蜀,江南、以及广州。这两个地方,简直就是商人的天堂啊!因此二位根本不用操心什么,我会鼓励商人去往那里做买卖,商人一去,利益就在,利益产生之后,人口自然会向二地流动,人口上来之后,商业就会越发达,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来、戴二人对视一眼。
  戴至德便道:“我们二人皆是读书人出身,未曾做过买卖,还望韩侍郎不吝赐教。”
  如果这么简单的话,那韩艺还要找他们作甚,他们肯定是要出力的。
  韩艺道:“二位要做的事也很简单,以商为主,配合商人,给予商人绝对的支持。”
  韩艺说简单,但其实这并不简单,封建社会自然是官府为主,岂有以商为主的道理,而且商人与官员的地位相差十万八千里。
  二人都显得有些犹豫。
  韩艺又继续说道:“广、柳二州,皆乃蛮夷之地,犯人才去的地方,若还是一板一眼的搞,那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拿出一些政绩来,既然是蛮荒之地,那有何许在意什么圣人之言,当以蛮荒之道来振兴二州。只要政绩好,百姓好,那何须在乎个人小节了。”
  二人一听,挺有道理,如今广州是犯人流配的地方,要啥没啥,在那里做官,连个人都看不到,有什么意思,先将人弄来了,有点人气了,这官才当着有意思啊!
  戴至德道:“但是具体该怎么做呢?还是一味的让商人做主?”
  “当然不是!给予商人支持,并不代表纵容商人,二位还是责任重大,应当引领商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不是任由其乱来。”韩艺从袖中拿出四封信封来,一人两封,给他们递去,道:“这就是振兴二州的核心政策,二位可以打开来看看。”
  二位接过来,来恒先打开一封,惊诧道:“宅地法案?”
  韩艺点点头道:“这宅地法案应用在中原地区,自然不行的。但是二位何不想想,人家商人在中原待着好好的,为何要去那等蛮荒之地,自然是去追求更大的利益,而岭南地区,除了蛮荒之地,官府也没有什么可以给他们的,所谓的宅地法案,就是以极低的价钱出售土地给百姓,其中也分永业田和口分田,只是永业田限制严格,每人只可购买三百亩永业田,但是口分田可以对商贾放宽一些,但不管是那种田,都必须耕种五年才能正式作数,这样就能够避免投机者肆意占土地。而且这五年免去任何税收,但是凭借这一笔售卖土地的钱,足够支撑五年的收入了,反正二州也没有什么收入。”
  来恒道:“可是朝廷会答应这么做?”
  韩艺笑道:“这是空口无凭,在未取得任何成果之前,朝廷凭什么答应,但是当你取得了成果,朝廷又为何不答应呢?”
  他是有把握说服李治答应的,可问题是,一旦成为中央政策,公告天下,只怕会有很多人去,这样就不受他控制了,他还是希望让元家先在那里立足,迅速积累资本,完成南进计划的最终目的。
  来恒惊诧道:“要等到取得成果,这可不是一时半会的工夫,万一——!”
  韩艺摇摇头道:“成果会立刻显现出来的,因为你卖地肯定就要有人来买,这狭乡人口转移到宽乡,这不就是朝廷希望见到的吗?”
  来恒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戴至德又道:“租借法案?”
  韩艺道:“朝廷不可能拨钱给你们修建码头、道路以及一些公共场所,商人又是无利不起早,那么以二十年为期限,将一些好地方或租或借给商人,让他们去修建码头。”
第1168章
怕什么就来什么
  在贞观年间,朝廷屡屡颁发政策,希望狭乡的百姓迁往宽乡,其实大唐幅员辽阔,人口又少,可是却还面临着土地缺乏的窘境,就是因为这人口都堆积在狭乡,宽乡却是荒野连绵千里,这就是因为华夏民族的传统就是不喜欢迁徙,而且政策也有问题,朝廷鼓励百姓迁徙,但问题是,你除了土地之外,其余得都不给百姓,这古代又没有高铁,迁徙至少得一年,一年不耕种吃啥?
  而且百姓又都是井底之蛙,他哪知那边是个什么情况,因此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想的地步,关中地区人口还是非常密集。
  但是由商人组织迁徙就不同,商人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百姓只需要出力就可以了,完全不用担心生活问题。
  商人也不是善人,花这么大的代价,将百姓迁徙的蛮荒之地,朝廷总得给予他们优厚的政策,这个《宅地法案》和《租借法案》便是完全配合韩艺的南进计划,南进计划最需要的就是土地和港口,广州的港口尤为重要,因为元家要吕宋岛掠夺奴隶,光凭他们自家的人,还是不足以开发两广。
  而且,韩艺也不想过多的人口南下,因为他的工商业也需要人力的。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射向那点琐碎的乌云上,如同灰姑娘穿上了漂亮的水晶鞋,整片天空霎时明亮了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在南郊昭仪学院门前,韩艺斜身靠在马车上,身影被夕阳拉得长长的。
  忽闻阵阵嬉笑,但见一些少妇结伴从院内行出。
  “韩侍郎?”
  她们见到韩艺,不免略感诧异。
  韩艺招招手,打了声招呼。
  “韩侍郎莫不是来等无衣姐的?”
  一个小娘子好奇道。
  韩艺笑着点点头。
  很快,无数道羡慕的目光投来。在古代,男人为尊,只有女人在家等待男人的份,岂有男人跑来等女人的份。但韩艺也不是故意秀恩爱,只是他刚刚与来恒他们谈过,而且这也是萧无衣、杨飞雪头一回上班,于是就过来接她们回去。
  等了片刻,终于见到两道亮丽的身影。
  萧无衣、杨飞雪见到韩艺站在大门前,皆是一愣,随即又是一喜,快步走向韩艺。
  “你怎么来呢?”
  萧无衣惊喜道。
  韩艺笑道:“刚好路过这里,就想顺道接你们回去。”
  萧无衣一撇嘴,道:“真是没有诚意。”
  韩艺将手中一直把玩的花朵,递了过去,道:“这能否增加一点点诚意。”
  “就一点点!”
  说话间,那一朵花已经在萧无衣手中了,偷偷瞥了眼一旁的杨飞雪,又道:“只是一点点。”
  韩艺道:“我以为你会上演一出孔融让梨呢?”
  萧无衣轻轻哼道:“那岂不是便宜你了,你不是常说,女人越多,责任越大么。”
  杨飞雪当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又红着脸嗔道:“无衣姐,你说甚么了。”
  “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我是说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你别乱造谣好不!”韩艺心里郁闷,这婆娘又进化了,不仅会模仿他的话,还能擅自改编了,突然打了个响指,手中瞬间多出一朵花来,递向杨飞雪,道:“送给你。”
  杨飞雪接了过来,秀美的脸庞露出胜过晚霞的灿烂笑容,她不善于掩饰自己感情,接了过来,道:“谢谢!”
  忽然一个笑脸凑到中间了,嘻嘻道:“韩侍郎,既然飞雪都有,那我们呢?”
  韩艺呵呵道:“我倒也想送你,可问题是我更怕你丈夫来我麻烦。”
  萧无衣当即呸了一声,“你胡说甚么,一点正经的样子都没有。”说着又向杨飞雪道:“飞雪,我们送你回去吧。”
  杨飞雪点点头。
  于是乎,三人在众女羡慕的目光下,上的马车,扬长而去。
  马车内。
  韩艺独自坐在一边,萧无衣、杨飞雪坐在对面,这与他预想中的左拥右抱,还是相差甚远呀!不过萧无衣、杨飞雪确实一点不敢疲惫,聊着今日在学院里面发生的趣事,主要就是那些少妇学习拼音发生的丑事,时不时,二女又笑成一团,可是苦了韩艺,他也想跟她们笑成一团。
  “不过飞雪,你的《游园惊梦》真的是很受欢迎,只要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在聊《游园惊梦》!怎样?你有没有想过再写一本。”萧无衣忽然道。
  韩艺笑道:“怕是你自己想看吧!”
  萧无衣道:“是又怎样!”
  “其实我也想看!”韩艺呵呵一笑,向杨飞雪道:“飞雪,你还打算写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9/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