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0/2399

  “是么?可是朝廷为什么没有公布。”
  韩艺道:“这个会在科考结束之后正式公布的。”
  李治突然向那些考生问道:“我方才看你们似乎对这数学挺有兴趣的,连韩侍郎来了都不知道,你们难道一直都对这数学很感兴趣吗?”
  那些人面面相觑,似乎自己都没有发觉。过的片刻,一人才唯唯若若道:“我们之前研读的都是左传、春秋等书籍,算经也是看过的,但兴趣不高,我们本是想来看看这贤者六学究竟说得是什么,但是没有想到一看就入神了,我想应该是因为里面的题目都是要一步步推论出来的,因此让人沉迷其中,不得自拔。”
  韩艺笑道:“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李治又道:“那你们想不想考这制科呢?”
  忽然一人道:“我本是打算考取进士科的,但是如今接触过这数学之后,决定全力以赴,考取制科。”
  李治诧异道:“为何?”
  “因为公平!”
  “公平?”
  “不错!”
  那人道:“我乃寒门出身,祖辈曾都是农夫,直到祖父那一辈家中才有了一些田地,我才有幸能够读书,但在朝中毫无人脉,出身也卑微,然而,朝中铨选官吏,皆是以出身为主,进士科、杂文科没有统一答案,皆是朝中大官说了算,他们当然看重是出身,但是数学不同,数学只有一个标准答案,那不能由着大官说了算,对于我们寒门子弟而言,就比较公平一些。”
  不少人纷纷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崔戢刃等人就有些尴尬了,但也不好做声。
  李治笑道:“韩侍郎可在这里,你如此就不怕韩侍郎责怪你?”
  那人道:“韩侍郎也是农家出身,我想韩侍郎推举贤者六学,也是想让科举变得更加公平一些。”
  韩艺呵呵道:“说得非好,不瞒各位,本人就是穷尽洪荒之力,希望能够为寒门争取更多的尊严,我们寒门并未那些贵族想象中的那么不堪。”
  那些寒门子弟顿时纷纷崇拜的望着韩艺,不愧是我们寒门的扛把子。
  这小子的脸皮还真是厚!李治又道:“当今陛下大兴科举,只求为朝廷选拔出更多的人才,无论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朝廷一定会重用的,难道你们对当今陛下没有信心吗?”
  那人道:“陛下大兴科举,给予我们寒门子弟机会,我们当然感激万分,但是陛下毕竟不可能去一一阅卷,这还得依靠大臣。”
  崔戢刃突然笑道:“阁下为求公平而选择制科,这与当今皇上大兴科举的目的乃本末倒置,科举是为朝廷选拔人才,是要能辅助君主治理国家,造福百姓,也许你说得对,但是单凭一个公平,而选择制科,可见你心中并未打算为国出力,为君分忧,而是一心只顾自己的仕途,呵呵,依我之见,就算你想考取进士,看也是难以考上的。”
  那人当然知道这些人非同一般,不然的话也不会跟韩艺走在一起,但他浑然不惧,道:“我想这位公子一定还未研读过韩侍郎的书籍吧!”
  崔戢刃微微皱眉,道:“此话怎讲?”
  那人道:“我方才虽只是粗略的看了看,但是其中内容对于国家、百姓都大为有利,好比如何求得三角形、圆形的面积,书中就有一题,是求一方形状奇特的田地的面积,书中写明,将那一方田切割成各个形状,在利用对于各个形状的面积公式,求得那一亩地的面积,这些只是都可以用于土地测量、水利方面,这对于国家而言同样重要。另外,书中还有一题是根据人数计算粮草的,如果可以利用数学计算出每回出征的所需的粮食,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浪费,而且对于军队而言,也是尤为的重要。”
  崔戢刃道:“你这是答非所问,我是指你功利心太重,德行不佳。”
  李治听得都笑了。
  那人却是摇头一笑,道:“我这又怎是答非所问呢?其实在意自己能否考上,此乃人之常情,而在下方才之所以那么说,就是想要说明在下是先注意到数学对于国家和百姓同样重要,很多理论可用于建设国家和造福百姓上面,亦非是一心只顾着自己的仕途。”
  李治哈哈一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拱手道:“在下任古知,江左人士。”
  李治道:“你若是及第了,我请你吃饭。”
  任古知愣了下,请我吃饭?我跟你很熟么?但还是拱手道:“多谢公子美意。”
  正当这时,忽闻一阵香味。
  但见一个个下人端着热腾腾的满头、包子、米粥走了过来。
  李治好奇的望着韩艺。
  韩艺忙解释道:“哦,今日是我们贤者六院的大好日子,因此我私人出钱请他们吃饭。”
第1133章
后患无穷
  这书免费看,如今还管饭?
  上帝不过如此啊!
  这怎么好意思呢!
  这些考生登时喜出望外,尤其是那些穷考生,哪里还顾得着韩艺他们,说了一声失陪,就赶紧去领吃的去了,生怕去晚了就没有了。
  王玄道笑道:“韩侍郎果真是财大气粗,出手不凡啊!”
  韩艺摆摆手道:“王公子此言差矣,如今我拥有的一切,都是陛下赐予的,为陛下,为大唐略尽绵力,这真谈不上出手不凡。因此,今日在皇家图书阁的人都有免费的午餐,但这还不算完,今日过后,南院还是会保证持续提供免费的午餐供考生们享用,直到大考结束。”
  李治听罢,都有一些惊讶,“如今距大考,可还有大半年之久啊!”
  崔戢刃笑道:“韩侍郎真是聪明绝顶,在下佩服,佩服!”
  李治好奇道:“你何出此言?”
  崔戢刃笑道:“李公子,这其实跟韩侍郎的买卖差不多,每一件新商品出来,都得先做一番宣传,吸引人来到店中,虽说客户来此也不一定购买,但是不来肯定不会买。贤者六学出来不久,别说学过的人,就连听过的人都是少之又少,天下考生心里肯定还是想去考取进士科,而这里的书籍全都是关于贤者六学的,韩侍郎无非就是希望利用这免费的午餐吸引考生来此,让他们接触到贤者六学,以求增加考取制科的人数。”
  “原来如此啊!”
  李治看向韩艺,这就是为君分忧吗?
  这个混蛋!韩艺暗骂一句,嘴上却道:“科考也是人生大事,又有几个人会为一顿午餐赌上自己的一生,即便有人改变主意,那也与午餐无关,而是贤者六学真的好。”
  “行了!”李治呵呵一笑,道:“看到他们吃的这么香,我倒是觉得也有些饿,我们找一个地方坐一下吧!”
  “是!”
  几人又来到南院的后堂内坐下,下人立刻将茶饭端上,跟外面的一样,粗茶淡饭。韩艺本是要特别做的,好歹人家也是皇帝,他又不是郑善行这铁公鸡,甭管谁,都是粗茶淡饭招待。但是李治等不及了,直接照上就行了,他对于吃穿倒不是很在意,不过他还叫人拿了第一册数学书来,因为他真的非常好奇,这数学能让人如此着迷,因为算经他也看过,但提不起他的兴趣,还是诗词歌赋更加有趣。
  “呼——!”
  看了一会儿,李治将手中的数学书放下,笑道:“朕总算是明白为什么那些人会立刻就对这数学如此着迷,这数学就如同一个迷宫一样,一旦进去,让人就不由自主的想找到出口,仿佛人在和书较劲,而且其中题目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趣,有趣。韩艺,你这数学与算经虽算是同类科目,但你的要有趣多了。”
  韩艺道:“多谢陛下夸奖,其实数学的作用远不止如此,大作用就不说了,许多百姓常常受到高利贷的剥削,盖因百姓都不懂算术,如果百姓人人都懂数学,那么就不会轻易被高利贷给忽悠了。”
  “言之有理啊!”李治笑着点点头,思索片刻,又道:“方才那任古知的话你们如何看?”
  卢师卦立刻道:“回禀陛下,臣以为那任古知所言一点不差,自隋朝开创科举以来,确实是以贵族为先,出身比成绩要更为重要。”
  郑善行点点头,表示赞成。
  虽然他们都是贵族,但是李治对于他们的话是深信不疑,因为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就事论事,不太会遮遮掩掩。
  可崔戢刃却道:“此乃事实不假,但微臣却以为此中最受伤害的是我们士族。”
  李治惊讶道:“这分明都是偏袒士族,为何崔爱卿会认为这是在伤害士族。”
  韩艺立刻道:“俗语说的好,占了便宜还卖乖。”
  李治白了韩艺一眼,道:“你能否少说两句。”
  韩艺委屈道:“果然是偏袒士族。”
  “嗯?”
  “微臣什么都没有说。”
  李治又向崔戢刃道:“你倒是说说看。”
  崔戢刃道:“微臣认为士族子弟本来就优于寒门,不说天赋高低,士族子弟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寒门子弟为求一名贤师,亦不可得,因此我们士族子弟能够屡屡及第,靠得是真才实学,绝非什么偏袒,反倒是那些官员注重出身,而忽略了我们士族子弟真才实学,因此微臣认为这对于我们士族子弟更加不公。”
  卢师卦听得有些不好意思,道:“话也不可这么说,马贤相不就是寒门出身么?”
  崔戢刃道:“这就更加能够表现出对我们士族的不公,寒门子弟就出了一个马贤相,而我们士族出了多少位贤相,但就因为马贤相出身寒门,故此更加值得百姓敬佩,认为马贤相是凭借自身的才能当上宰相的,难道我们就不努力吗?”
  韩艺笑道:“想来崔御史很少去平康里吧,你们士族子弟可都在那里努力了。”
  王玄道立刻反驳道:“原来韩侍郎占得北巷是为了掩盖寒门子弟的努力。”
  日!他们四个人,我一个人,这怎么玩!韩艺真心有些心虚,因为大家都年轻,精力充沛。
  李治听得呵呵笑了起来,道:“士庶之中都有优劣,朕心里有数,但是崔爱卿说得也不错,科举与出身过于密切,对于两边都不公平,那不知你们可有解决之法?”
  崔戢刃道:“依微臣愚见,只有待出成绩之后,公开考卷,方能尽可能的避免大家对于科举负面的看法。”
  “公开考卷?”李治皱了皱眉。
  崔戢刃点头道:“虽然肯定还是会有人会说不公平,但是这足以表现出陛下是求贤若渴,也能让大部分没有话说。”
  李治点点头道:“这倒不失为一个法子,这世上之事又岂能做到绝对公平,但是若想要兴科举,首先就要让更多人相信科举,建立起对科举的信心,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崔爱卿的建议,值得朝廷去考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0/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