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3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8/2399

  他身边一人道:“你没听说么,今日乃是士族学院的入学之日,这些马车定是赶去士族学院报名的。”
  “原来如此!哎!我记得今日好像也是昭仪学院的入学之日。”
  “呵呵,这有什么值得惊讶的,这士族学院不就是因为士庶之争才建办的么。两边同一日入学,据说好像还是同一日开学,其意已经不言而喻了。”
  “那昭仪学院虽是皇后建办的,但是皇后只是想借此表现自己的母仪天下,昭仪学院的学生都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这倒也罢了,关键是那老师都是一些学业未成的年轻人,为人师表都够勉强的,如此老师怎能教好学生。反观士族学院这边,老师可都是鼎鼎有名的,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我看士族学院根本犯不着跟昭仪学院竞争,这只会有损自己的颜面。”
  “你说得不错,昭仪学院不可能赢士族学院的。”
  ……
  这士族学院坐落在曲江池风景最美丽的地区,非常气派,里面也是非常大气,不是一个个班级,而是一个个院子,一个院子就是一个班级,就规模而言,那昭仪学院根本不能与之相比。
  而今日便是士族学院的入学之日,里面是人来人往,外面是车水马龙,来这里上学孩子,毋庸置疑,那一定都是贵族,多半贵族还是非常有钱的,只是一小部分家道中落。
  郑伯隅、崔偲两个老头走到学院的操场上,一边看着入学的学生和家长,一边闲谈着,但脸上多多少少却有一些郁闷。
  忽然,迎面走来二人,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和一个六岁大的小孩。
  那男人恭敬的向二人作揖道:“学生刘洵拜见二位恩师。”
  郑伯隅抚须笑道:“原来是寻理呀,毋庸多礼。”
  “小子拜见郑爷爷,崔爷爷!”
  那六岁大的小孩站在郑伯隅和崔偲面前,恭恭敬敬的作揖。
  “好好好!”崔偲看着这小儿,非常满意的点点头。
  郑伯隅向刘洵道:“寻理啊,你这儿子真是乖巧懂礼,看来你是管教有方啊!”
  “不敢,不敢!”刘洵道:“学生能有今日,全凭恩师当年的细心教导,学生感激不尽,因此学生听闻二位恩师会来士族学院授课,因此赶紧将犬子送来,犬子能够幸运拜在二位恩师门下,乃是犬子的福气,学生在此先谢过二位恩师。”说着又是一揖到底。
  郑伯隅得意一笑,道:“行了,行了,老夫知你一片诚心,快去那边报名吧。”
  “是,恩师,学生先失陪了。”
  “郑爷爷,崔爷爷,小子失陪了。”
  “好好好!”
  可二人刚走不久,郑伯隅就叹道:“唉……想不到我们几个老头还得跑到这里来给这些小娃上课,真是——!”
  他心里有些难过,他的学生一般都是朝中官员,如今被逼着跑到这里来当老师,不就是杀鸡用牛刀么。
  “郑兄勿恼!”崔偲一笑,道:“这此一时彼一时,倘若我们再不出山的话,只怕真会让那些寒门骑到咱们的头上,我们必须要给他们一些颜色瞧瞧,免得韩艺成天在外面吹嘘咱们士族已经没落了。”
  一说到韩艺,郑伯隅是满面怒气,道:“这都是那田舍儿在兴风作浪,终有一日老夫要让他明白,这寒门是永远不可能成为贵族的,他就别痴心妄想了。”
  二人却不知有四个人正在远处偷偷观望着他们。
  “郑兄,我想你大伯正在骂我们让他们来教一群小孩读书。”
  王玄道带着一丝幸灾乐祸道。
  郑善行苦笑道:“这也是没有办法,其实我也不想麻烦大伯他们,但若不是请他们出山,人家也不会愿意将孩子送到这里来念书,像韦家、裴家他们请的老师可都是大有名气的。”
  卢师卦道:“这教人读书本是大好之事,我真不知道为何要抱怨,若孔圣人也是如此的话,那也不会被人称之为圣人。”说着,他转头看向崔戢刃道:“戢刃,当初你提议建办士族学院我是非常赞成的,可若是你太在乎于韩艺间的胜负,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崔戢刃颔首道:“卢兄说得是,崔戢刃受教了。”
  卢师卦呵呵道:“你少用这些话来敷衍我。”
  正当这时,忽闻一个稚嫩的哭声,“我不要来这里,我要娘,我要娘!”
  几人转头一看,但见一个六七岁的小孩站在马车门前,小半身子还在车内,双手拉着门沿不肯出来。而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站在车下伸着双手,不断地哄着那小娃!
  崔戢刃、郑善行、卢师卦同时皱了下眉头。
  王玄道笑道:“卢兄,这就是崔兄为何安排在今日入学的目的。”
  卢师卦转头困惑的望着王玄道。
  王玄道道:“世家子弟,自小都是娇生惯养,而且自以为是,这也是为何世家子弟在恁地优厚的条件下,竟然渐渐被寒门子弟追赶上来了,就是因为他们太骄傲了,他们天生以为自己高人一等,因此不思进取,自甘堕落,崔兄刻意去追求与昭仪学院的竞争,无非就是想借此刺激世家子弟,好让他们发愤图强,而不是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
  卢师卦看向崔戢刃道:“戢刃,看来是我错怪你了。”
  崔戢刃笑道:“卢兄言重了,是玄道太抬举我了,我不否认我非常在意这一场胜败。”
  郑善行心想,韩艺说得果然没错,崔兄的确是另有目的,看来还是对手更加了解对手一些。笑道:“崔兄,只怕你这一回是输得一败涂地,韩艺当初可是在许多人面前放出豪言,一年之内昭仪学院的学生就会全面超过士族学院的学生。”
  崔戢刃一笑,道:“这样更好,反正我喜欢后发制人。”
  ……
  与此同时,西郊外的昭仪学院也在进行着入学报名,但是与士族学院的情况几乎完全相反,首先一点,昭仪学院可是热闹多了,不要钱就可以来读书,那百姓肯定是抢着来呀,真不怕招不到学生,再来就是士族学院的学生都是家人带着乘坐马车来的,昭仪学院学生家长都得做事,哪里有空,再说韩艺也特地吩咐过,家长都不要来,没空招呼你们,学生自己来入学就是了,反正又不要带一文钱来,带个户籍来就是了。
  不过昭仪学院的学生都是一个个村子的,大家可以结伴同行,倒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起初这些小孩还是有忐忑,毕竟没有读过书,也不知道入学报名是什么,可是来到昭仪学院,很快就融入其中了,原来韩艺从南郊的昭仪学院请来不少学生,去到各个昭仪学院,帮着新生入学,告诉他们排队,还拿着一些糕点给他们吃。
  只有每个班的班主任负责写名册,其余的全都是小孩。
  大家都是一般大小,很快就打成一片,个个都非常开心,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玩伴。
  韩艺是姗姗来迟。
  “在下——!”
  一个老师见到韩艺来了,正准备行礼时,韩艺忙阻止他,小声问道:“都顺利吧?”
  那老师道:“韩侍郎请放心,一切都非常顺利。”
  主要是因为事情非常简单,就是拿出自己家的户籍登记,知道谁是自己的老师,然后老书在嘱咐他们十七日开学,但是十六就得来学院打扫卫生,领书籍。
  韩艺一目扫去,见的确非常顺利,虽然吵闹了一点,但还是秩序有然,又小声问道:“那——那皇后来了没?”
  那老师摇摇头,道:“没来!”眼中却是有些期待。
  正当这时,一个二十来岁的汉子走了过来,在韩艺面前抱拳行礼道:“属下见过韩艺。”
  韩艺看了他一眼,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
  ……
  在离学院二里外开有着一个小亭子,只见亭外站着二三十个带刀便宜护卫,亭中坐在一个雍容华贵的贵妇,而在她身边还站着二人。这女人当然是武媚娘,而她身旁二人则是许敬宗和李义府。
  武媚娘略显好奇道:“想不到你们今日也会来。”
  李义府拱手一礼,道:“皇后体恤百姓,处处为百姓考虑,臣等深感惭愧,因此今日带来一些文房四宝,献给昭仪学院,聊表敬意。”
  武媚娘笑道:“你们有心了。”
  许敬宗好奇道:“可是皇后,你为何坐在这里,不去学院看看。”
  武媚娘道:“我倒也想去看看,就怕打扰他们,毕竟我带着这么多人,恐有诸多不便,因此选择来到这里,就想看看过往的学生,他们若是开心,那我便放心了。”
  李义府心里哪里不明白,坐在这里,很多百姓能够看到,知道皇后是非常关心百姓的,而且又不做作,不会让人觉得是在故意为自己宣传,那么百姓当然会认为皇后建办昭仪学院,是真心在为百姓着想,只觉这位皇后真是心思细腻,道:“皇后能够如此设身处地的为百姓着想,真是我大唐之福啊!”
  武媚娘谦虚地笑道:“李侍郎过奖了,我做得这些都只是微不足道,不足挂齿。”
  许敬宗突然道:“皇后,老臣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说。”
  武媚娘笑道:“大学士但说无妨。”
  许敬宗道:“常言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今我大唐的未来不明,皇后应当先以自身为重,然后再来体恤百姓。”
  武媚娘听得心头一喜,原来这才是他们来此的目的,却故作好奇道:“大学士何出此言?”
  许敬宗道:“如今的太子乃是一个宫人所生,本是庶子出身,是后来过继给犯妇王氏,才当上太子的,但掩盖不了他名不正,言不顺的事实,臣以为当废黜当今太子,立皇后长子代王为太子。”
  李义府立刻道:“皇后,许大学士说得极有道理,哪怕不论太子的出身,如今朝中上下无一人服他,一个没有人信服的太子,将来又如何能够统帅群臣,若他还继续待在东宫,对于我大唐而言,始终是一个大隐患,此事应该及早了结,安抚群臣,如此一来,我大唐才能上下同心同力。”
  武媚娘瞪了他们二人一眼,怫然不悦道:“你们两个为臣多年,怎么还说这等幼稚的话,太子虽然出身不正,但尚无过错,而且表现尚可,岂能说废就废,你们这是罔顾朝纲法纪,另外,那王氏虽犯下滔天罪行,但却惨死在后宫,陛下仁善,念及夫妻之恩,若废太子,岂不是要置陛下于无情无义之地,此等话我不想再听到了。”
  “臣有罪!”
  许敬宗、李义府忙拱手说道,偷偷相觑一眼,彼此眼中尽是困惑。
  正当这时,一个护卫来到亭外禀报道:“启禀皇后,韩侍郎来了。”
  武媚娘望亭外望去,道:“请他进来吧!”
  “遵命!”
  片刻,韩艺便入得屋内,拱手道:“臣韩艺参见皇后。”目光却瞥向李义府和许敬宗,心中满是好奇,怎么他们两个也来了?
  “免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8/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