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1/2399

  扫积雪?有这种流放方案么?韩艺差点没有笑出来,道:“那行,为夫就先去看看,去孤峰的计划还未取消,夫人勿要着急。”
  韩艺来到前厅,只见厅中坐着二人,一人是张大象,还有一人相貌堂堂,英武不凡,这关中贵族多半都是胡汉杂交,长得一般都要高大一些。
  “贵客上门,有失远迎,见谅,见谅!”
  韩艺拱手入门。
  张大象忙起身回礼,因为古代的任何节日,都是偏重于礼仪,祝福的话那都是有套路的,对长辈该怎么说,平辈又怎么说,一番稍显繁琐的礼仪过后,张大象才将手引向一旁的赵持满,道:“韩侍郎,这位乃是凉州刺史。”
  “下官赵持满,见过韩侍郎!”赵持满很是变扭的行了一礼,他倒不是因为士庶的关系,而是韩艺的年纪太小了。
  “不敢,不敢!”
  韩艺拱手一礼,又伸手道:“二位快快请坐。”
  张大象问道:“宋国公不在家么?”
  韩艺笑道:“哦,我老丈人约了李太史他们出门游玩去了。”
  张大象笑着点点头,突然目光瞧向赵持满。
  赵持满立刻向韩艺道:“不瞒韩侍郎,今日乃是下官邀张兄登门特地来拜访韩侍郎的,只因朝廷开展西北计划后,来往凉州的商队络绎不绝,下官对此不甚了解,也不知如何应对,望能向韩侍郎请教一二。”
  “不敢!不敢!”韩艺心如明镜,呵呵笑道:“看得出赵刺史是一个爽快之人,那我也就直说了。”
  赵持满眼中闪过一抹忐忑,道:“愿闻其详。”
  韩艺呵呵道:“赵刺史,你马上就要飞黄腾达了。”
第1115章
躺着发财
  其实在中国,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官员都是要非常注重言谈举止的,尤其是那些大官,至少表面上要做到位,不然的话,百姓一眼就看出你是一个贪官或者酒囊饭袋,这会让百姓对官府失去信心的,其实真正演技那是在官场,而不是娱乐圈。
  赵持满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又是生在官宦世家,而且还是第一回与韩艺打交道,这韩艺的话配上韩艺的表情,看上去完全不像似一个宰相,倒更像似一个傻子,至少没有哪个官员,头回见面就说“呵呵!你要飞黄腾达了。”你一个宰相这么说,你就得为此负责呀。
  这也让他不知如何回答。
  他不懂韩艺的套路,但是张大象懂呀,韩艺是一本正经开玩笑,嘻嘻哈哈的谈正事,原来他还不太明白,但是现在他算是摸透了,这就是虚虚实实,你也弄不清楚他哪句是真,哪句是假,这样可以让自己进退自如,但也只有韩艺玩得来,韩艺年纪轻,太具有欺骗性了,长孙无忌想这么玩,他也玩不来,都五六十岁的人了,当即哈哈道:“持满,看来你这一趟是不虚此行啊!”
  是么?我怎么觉得白来一趟啊!赵持满挤出一丝笑容,朝着韩艺道:“请恕下官愚钝,不知韩侍郎此话从何说起?”
  “就凭凉州!”
  韩艺笑道:“相信赵刺史也听说了西北计划,西北计划的关键在开脱商路,以商致富,通商最关键的是什么,当然就是这路啊。而凉州可是交通要塞,河西走廊之门户,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也,整个西北计划的精髓尽在凉州,也可以说是从凉州出发。”
  赵持满点了点头,道:“可是这凉州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塞,这一点可也从未变过。”
  凉州本就是军事、贸易重地,发展的已经非常好了,世人都知道,你说这些没有任何意义。
  韩艺呵呵道:“赵刺史谦虚了,凉州的潜力远不止如此,用不了多久,凉州就会变得与长安一般繁华。”
  赵持满、张大象猛地一惊,凉州变得跟长安一般繁华,这——这就太夸张了一点。
  张大象都惊奇道:“韩侍郎,这事我怎从未听你说过?”
  韩艺笑道:“因为这是我们户部下一步的计划,我本是打算今年再提出来的,正好赵刺史来了,我觉得能够跟赵刺史面谈,对于整个计划会有着莫大的帮助。”
  聊着聊着,赵持满觉得韩艺又不是在忽悠人的,抱拳道:“能够得到韩侍郎的指教,那是下官的幸运。”
  “赵刺史这就见外了!”韩艺拱手回了一礼,道:“赵刺史能够在这节假日跑到找我商谈公事,可见赵刺史是恪尽职守,真心在为凉州百姓着想,令人敬佩,韩艺又怎好遮遮掩掩的。”
  “不敢!不敢!”
  赵持满有些汗颜道,其实他今日主要是拜码头的,政治意义大过于政策。
  张大象忙道:“韩侍郎,你有什么计划,倒是快说啊,我可是等得心急了。”
  韩艺不答反问道:“敢问张侍郎,为什么长安会这么繁华?”
  张大象一愣,道:“长安可是京师,自然繁华。”
  韩艺摇摇头,道:“这话也没错,但是你没有说到点子上,真正促使长安繁华的原因,是因为人口众多,没有人就谈不上繁华。”
  赵持满道:“但是这与凉州又有什么关系?”
  “人口就是关键所在啊!”韩艺道:“想要凉州跟长安一般繁华,其实很简单,只要流动人口与长安一般多,那么便行了。”
  “对呀!”
  张大象恍然大悟,又好奇道:“可是这又如何做到呢?”
  韩艺笑道:“这就得依靠我们户部将会在明年提出的市场贸易计划。”
  “市场贸易?”
  赵持满、张大象异口同声道。
  他们是因为太普通才感动太惊讶,因为市场本就是为贸易存在的,这算得了什么计划。
  但同时二人也知道,韩艺这个市场贸易计划肯定是另有玄机。
  韩艺道:“如今我大唐刚刚消灭阿史那贺鲁的叛军,掌控了西北地区,但是西北地区和朝廷的联系还是非常薄弱的,因此朝廷才会制定西北计划,增加彼此的联系,之所以选择商业,因为商业是在于流通的,流通才能够建立起联系。前面朝廷广招商人去西北投资,但这只是第一步,这些人修完路就会回来,如何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就得依靠这市场贸易计划。这市场贸易,可不是建一个市场,大家来做买卖,而是市场与市场间的贸易,指的是地域之间,而不是人与人之间。”
  赵持满和张大象相觑一眼,缺乏对市场了解的他们,听得有些不是很明白。
  韩艺又道:“未来几年内,朝廷会在以凉州为起点,在西北建造五个大型市场,除凉州之外,还有北庭、龟兹、于阗,以及疏勒。这就是整个西北贸易网。一旦这五大市场建立好之后,运往西北地区的货物将会以倍数增加,因为这减少了商人通商的难度,其实商人通向西北,最大的险阻就是路途遥远,这让很多商人望而却步,只要解决这一个难题,那么西北计划就会取得重大成功。
  而市场贸易就是为此而生,不愿多走的商人只需要将货物运送到凉州,便可换回西域产品,西域商人到达疏勒便可换取中原商品,也就是说每一个市场都只是一个中转站,不是终点,也不是起点,一切都是在流动的,让市场与市场建立起密切的来往,对于某一个商人而言,就大大减少了运输的成本,西域商人可将货物送到疏勒就行了,草原商人将货物送到北庭就可以,吐谷浑商人出门便到凉州,吐蕃商人可以去于阗,可去凉州。”
  张大象点点头道:“难怪你事先让人去修路,只要道路拓宽了,商人才更会愿意进行贸易交换。”
  “不错!”
  韩艺道:“减少商人的困难,就是增强贸易的不二法门。然而,在五大市场中,凉州是重中之重。”
  赵持满若有所思道:“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
  “正是如此!”
  韩艺笑道:“凉州可是河西走廊的门户,是中原商品走向西域的必经之路,整个中原出口到西域的商品都将汇聚在凉州,然后在由凉州分发到各地,或北庭、或安北地区、或吐谷浑、或龟兹。同时来自西域货物也都会汇聚到凉州,再有凉州到长安、洛阳,分发到中原各地。
  如此庞大的货物来往,会带来大量的商机,多得我就不说了,到时凉州哪怕建一百家旅馆也是不够用的,就算一百家旅馆,这又得招多少人,还有饭店,等等,到时凉州附近的百姓全都会汇聚到凉州城来,凉州变得遍地都是黄金,家家户户都能够赚的盆满钵满。这凉州百姓都跑去城内了,那凉州的良田又该如何处理呢?
  很简单,模仿元家,让百姓将土地出租给外地的商人,又外地商人来种,这样又便于凉州的土地规划。至于赵刺史么,凉州人口骤增,基于我大唐是以人口计税的,那么税收必然会增加,税收增加了,政绩就好,同时百姓还富裕了,凉州建设也起来了,整个凉州都有质的飞跃,身为凉州长官的赵刺史,你告诉我,你还有什么理由不飞黄腾达。”
  这一番话下来,赵持满知道韩艺还真没有跟他开玩笑,在整个计划当中,凉州简直是躺着发财呀,这其实很正常,政策往哪里走,哪里就走运,不过赵持满也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不觉得躺着发财,既然凉州是重中之重,那么万一出了差错,凉州也是责无旁贷,非常谨慎地问道:“那不知我又该如何做,来配合朝廷的西北计划。”
  看来无忌老哥没有专门拿一些草包往我这里塞!韩艺眼中闪过一抹赞色,道:“赵刺史只需要做好三点即可,首先,修路!没有道路,就没有一切。
  其次,扩大服务业。贸易重地,来得那都是客人,外地客人需要的很简单,就是吃喝拉撒,这一套服务只要做好了,凉州睡着数钱就是了。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问题。没有安全,谁还敢上凉州,而且凉州还是就军事重地,把守着着军事要地,因此赵刺史不但要做好内部安全问题,打击贼盗、恶霸等非法势力,还凉州一个朗朗乾坤,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还得巩固边防,防止外敌入侵,当然,这方面朝廷也会给予你支持。只要做好这三点,其余得那都是小问题,可以慢慢去修补。”
  这一番话下来,赵持满是心悦诚服,他终于明白高履行为什么会将户部让给韩艺,韩艺也不是靠拍马屁上来的,虽说只是说了一个大概,但是大方针非常清晰,就是建立市场与市场间的贸易,这比人与人之间的贸易可要大的多,起身抱拳道:“多谢韩侍郎赐教,下官感激不尽。”
  “哪里!哪里!”
  韩艺也站起身来,道:“不过赵刺史,你要明白一点,我与说你这一番话,不仅仅因为你是凉州刺史,还有我相信赵刺史的为人,在政策未正式出台前,我希望赵刺史能够三缄其口,提前暴露,恐怕会生变的。”
  赵持满道:“下官明白。”
第1116章
颜值越高,责任越大
  而赵持满的这一句“下官明白!”,正是韩艺想要的。
  想当初他是费尽心机要得到关陇集团,为的就是这一日,因为他不是要当万人簇拥的宰相,这没有多大意思,他主要的目的是要施行他的计划,这需要帮手的,尤其是地方上,如果是走均田制路线,那地方的官员对于韩艺而言没有多大作用。但是他走商业路线,这太需要地方上的支持了,甚至比中央官员还要重要。
  因为他是一个没有背景的人,没有任何基础,凡事都得从头开始,如果等到他在全国建立起势力网来,那他也就老了,就没有什么玩头了。
  直接借用长孙无忌的棋子,那他就有充足的时间。
  这一点,已经渐渐显露出来了。
  韩艺的布局也是初现规模,现在基本上西北边都是他的人,韩瑗、来济、戴计、赵持满,即便是苏定方等人,肯定也是跟着他走的,因为在当初制定牧场协议时,他们已经跳到坑里来了,最先就是苏定方他们在那边帮着韩艺搞西北计划。
  至于为什么韩艺一开始就来个飞黄腾达,什么市场贸易,其实也没有那么着急,纯粹得就是为了显摆,因为他知道他年纪太轻了,而且不是贵族,赵持满这些人不一定会服他,来拜访他只是无奈之举,他必须要亮出一些真本事,让他心悦诚服,这样的话,才能够很好的执行他的计划。
  但是他并未没有交底,其实这个计划的真正名称,应该是大型城镇建造计划,搞这么大的市场,必须要有人力,周边乡村肯定就会从四周往城镇中心迁移,从土地上解放一些人力,扩大生产力,其实凉州与扬州在南进计划发挥的作用是一样的,是韩艺计划中两个最为重要的中转站,甚至可以比作发动机,简称南扬北凉。
  而这个计划的真实目的,就是要彻底控制西北,韩艺要借用这个计划摧毁西北那些部落的自知自足能力,让胡人必须依靠中原,一切制造品皆是出自中原,你若敢反,你连帐篷都没得住,但又让他们不至于铤而走险,跑到中原来抢劫,就是扔出五根线,拉着这五个大市场,或松或紧,其实这五个大市场就覆盖了整个西北,至于这第三步,韩艺虽然没有说,但其实呼之欲出,就是冲击西域,这才是最终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1/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