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5/2399

  元鹫眼中闪过一抹惧意,道:“小无衣?她——她使了什么手段?”
  毕竟萧无衣可是她一手调教出来的,对于萧无衣的招数,他也感到压力山大。
  “不是无衣用了什么手段,而是牡丹非常在意这一点。”
  韩艺知道今日若不给这家伙一个说法,他肯定不会罢休的,因此将元牡丹的意思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
  元鹫听罢,沉默了起来,突然一声长叹,道:“小妹虽与我是亲兄妹,但我们除了长得像以外,性格方面真是一点不像。”
  要不要脸啊!韩艺也叹了口气,道:“是啊!牡丹性格太善良了。”
  “可不是么!”元鹫点点头,突然道:“你的意思是我就不善良了。”
  这是事实好不!韩艺耸耸肩道:“我可没有这么说。”
  元鹫哼了一声,表示我知道你就是这个意思。但他此时也没有心情与韩艺争论这些,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韩艺道:“我打算等忙过这阵子,再与牡丹好好谈谈。”
  元鹫沉吟半晌,点了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韩艺惊讶道:“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我以为你还会拿着鞭子赶着我讨牡丹欢心了。”
  元鹫斜目一瞪,又叹道:“我太了解小妹了,别的事倒还好说,偏偏这事涉及到小无衣,她们姐妹的关系复杂的很,谁也逼不了她,再说,她若跟你一起,注定要内疚一生,那我也不愿见到。”顿了顿,他又道:“不过我还是希望你小子多多努力一些,我小妹真的非常喜欢你,我从未见过她恁地紧张过谁,甚至于我,说起来我倒还有些嫉妒你。”
  韩艺点点头。
  元鹫摇摇头,招呼也不打一声,径直离开了。
  韩艺轻轻吐了口气,道:“看来他真的只在乎牡丹,我凯旋归来,又当上宰相,他娘的却连一句恭喜的话都没有。”
  忽然,元鹫突然回过头来,淡淡道:“哦,差点忘记恭喜你凯旋归来。”
  “多谢!”
  韩艺回应更加的郁闷,他宁愿不要这恭喜。
  ……
  ……
  御史台!
  “韦中丞,崔御史。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果只有一两个人告韩艺,可能是别有用心,但是这么多人告韩艺的状,那定是韩艺做的不对。陛下将此事交予你们御史台,可是你们御史台迟迟没有动静,真是令人费解啊!”
  只见一个四十岁左右,容貌俊雅的男子坐在御史台的内堂里面,朝着韦思谦、崔戢刃说道。
  此人正是李渊的十九子,鲁王李灵夔。因为他的母亲就是那大名鼎鼎的宇文昭仪,韩艺如此羞辱宇文家的人,他可坐不住了。
  韦思谦心想,你也知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才多少人弹劾韩艺,又有多少人投奔韩艺,究竟是谁的不对。
  崔戢刃一瞥韦思谦,见他情绪有些激动,急忙抢先道:“王爷所言极是,盖因御史大夫在卧病休息,耽搁了一些时日,我们已经在尽力调查了。”
  李灵夔道:“这明摆着的事,还需要调查甚么?”
  韦思谦忍不住了,道:“敢问王爷,依我大唐律例,不知韩艺所犯何罪,还请王爷明言,臣等自当秉公处理。”
  李灵夔笑道:“韦中丞言重了,这本是你们御史台的事,本王也不便过问,但是本王乃是陛下的亲叔叔,又岂能眼看着有人在这天子脚下作乱,却视而不见。本王且问你们,你们何曾见到有商人一次招五千人的,而且,按理来说,他招的也应该是工匠,可是他偏偏招的是农夫,这其中难道就没有猫腻?”
  韦思谦问道:“不知王爷的意思是?”
  李灵夔道:“自古以来,只有何人会这么做?”
  崔戢刃道:“只有心怀不轨,预谋造反的人才会这么做。”
  “说得好!”
  李灵夔呵呵一笑,道:“早闻崔家有一少年英才,今日得见,果真没有令本王失望。韩艺这分明就是在打着商人的幌子,暗地里招兵买马,图谋不轨。”
  韦思谦心想,韩艺刚刚才被封同中书门下三品,就图谋造反,而且还这么大张旗鼓,又选择在这天子脚下,天下有这么傻的人么?退一万步说,他一个寒门出身的人,就算当了宰相,他也没有任何势力,区区五千人,真要打起来,恐怕连你的家奴都打不过,分明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崔戢刃却面色凝重道:“王爷言之有理,这事的确有蹊跷,王爷请放心,我们御史台绝对会秉公处理,严查此事。”
  李灵夔笑着点点头,道:“那本王就祝愿你们能够早日将韩艺绳之于法。”
  李灵夔走后,韦思谦当即暴跳如雷道:“真是岂有此理,他鲁王凭什么插手咱们御史台的事,这事我要上奏陛下。”
  崔戢刃忙道:“中丞,万万不可,到时鲁王只需说自己是来跟御史台告状的,咱们就得落个灰头土脸。”
  韦思谦瞧了眼崔戢刃,道:“戢刃,鲁王分明是为宇文家出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为何要应承下来。”
  崔戢刃拱手道:“中丞请息怒,鲁王只是一个王爷,我们争赢了又如何,争输了又如何,他又不能做主,赶紧让他离开,至于怎么查,那是咱们的事,与他鲁王毫无半点关系,犯不着与他纠缠不清。”
  “这倒也是!”韦思谦脸色稍稍缓和了几分。
  正当这时,一个小吏走了进来,道:“启禀中丞,莘国公在外求见。”
  韦思谦闻言,脸上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崔戢刃道:“你先下去吧!”
  “是。”
  待那小吏下去之后,韦思谦激动道:“不过就是一个佃农而已,又是宇文家,又是王爷,如今这窦家也出面了,我真是弄不明白了。”
  这莘国公名叫窦孝慈,唐朝有名的外戚,他爹爹窦诞是李渊的女婿,他爷爷窦抗乃是窦皇后的族兄,身份非常显赫。
  韦思谦自身也是贵族,大家地位都是平等的,他不怕这些皇亲国戚,他非常不满这些人跑来御史台干预御史台内部的政务。
  “待中丞回去之后,恐怕韦家的人肯定也会来找中丞的。”
  崔戢刃一笑,这可不是几个佃农的事,而是韩艺在挑战的眼下的权威,这些贵族怎么可能容许这情况发生,道:“既然中丞有些累了,那就由下官去接见莘国公吧!”
  韦思谦瞧了眼崔戢刃,点了点头,他可受不了这窝囊气。
  ……
  李治将此事交予御史台,不但没有将此事降温,反倒是点了一把火,将事态升级,如果李治要偏向韩艺,那就不要调查,扔到一边就是了,现在李治立案调查此事,那么就是说明李治忌惮这些王公贵族,这不就助长了这些人的气焰么。那些乡绅、王公贵戚纷纷行动起来,向与这事有关的一切人士施压。崔家、萧家、韦家,甚至包括武媚娘的母亲所在的杨家,以及武家。
  有些与这事没有关系的人也都没有幸免,好比说大司空李勣,许多与李勣有联姻,亦或者李勣的旧部都跑去找李勣,让李勣劝说皇上严惩韩艺,因为谁都知道李勣现在位极人臣,他的话,李治必须慎重待之。但是李勣怎么可能会掺合这事,于是乎,李勣又卧病在家了,谁也不见。
  韩艺自己也未能幸免,勋贵们前赴后继的上奏,从最初的滋生是非,渐渐上升到预谋造反,谋逆可是大罪,显然这些勋贵打算将韩艺往死里整。
第996章
自备供词
  这事越闹越大,几乎将整个朝堂都牵扯进来了,不光是外部施加压力,朝堂内部也是小动作不断,关于韩艺户部侍郎的任命,一直卡在三省就是下不来,三省下来还得到吏部,显然那些官员见这情况,都认为这回哪怕不将韩艺置于死地,也得剥夺他的一切封赏,这诏令干脆就不下了,省的麻烦。
  许府。
  “德俭,义府,如今这么多王公贵族弹劾韩艺谋反,咱们是不是也该上道奏章给陛下。”
  许敬宗如今的心情是异常澎湃呀,前一刻,韩艺还风光无限,而如今韩艺却陷入自己挖的坑当中,这一回虽然看上去没有以往那么热闹,但是底下却是波涛汹涌。道理很简单,能够闹到百姓头上去的,能出多大的事,百姓不知道的,那才是大事。
  但是因为韩艺刚刚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已经一飞冲天,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弹劾就能够扳倒韩艺的,这需要中枢大臣的支持,在中枢大臣中,最恨韩艺的就是许敬宗,而且相比较李义府而言,许敬宗也算是出身名门,因此有许多王公贵族来找许敬宗,寻求他的支持,许敬宗很得意,而且他也想至韩艺于死地。
  王德俭和李义府相觑一眼。
  王德俭呵呵道:“舅舅,此事咱们不宜参与进去。”
  许敬宗道:“这是为何?”
  李义府笑道:“贤兄,在这件事中,只要咱们按兵不动,那边一定可获得渔翁之利。”
  渔翁之利?
  许敬宗递去两道询问的目光。
  李义府道:“这土地就这么多,早已经被那些功勋之后瓜分的一干二净,倘若他们坚若磐石,并且日益壮大,那像咱们这些刚刚被提拔上来的大臣,还有何可图的?”
  许敬宗点点头,这倒也是,他也喜欢钱呀,可是功勋之后,王公贵族,将土地都给占了,他们就没有操作空间了,打击这些旧贵族,符合他们新贵的利益,他们一直以来干得不就是这些事么。
  李义府又道:“倘若韩艺输了,那更是大快人心,最为关键的是,我们不清楚陛下是什么意思,因此我们只需按兵不动,便可乐享其成。”
  ……
  太尉府。
  “太尉,韩艺这么做,无异于破坏现有的规则,已经引起众怒,下面的人可都坐不住了,他们希望太尉你能够站出来,阻止韩艺。”
  韩瑗苦口婆心的劝说长孙无忌出山。
  李治这么庇佑韩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长孙无忌这时候要是能够站出来,一语定江山,绝对可以重返朝堂。
  这在他们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是长孙无忌却让他们按兵不动,这让他们很郁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5/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