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1/2399

  元乐突然道:“你这也太谦虚了,世上没钱的人多了去,又有谁能够想到金行,说到底还是你聪明呀,可见牡丹没有看错人。”
  韩艺呵呵道:“二伯这后半句我倒是赞同。”说着,又得意的向元牡丹眨了眨眼睛。
  元牡丹脸都红了,碰到这么一个不要脸的丈夫,她唯有无言以对。
  “你小子!”
  元乐哈哈笑了起来。
  元禧突然朝着元哲使了个眼色。
  元哲立刻道:“姑父,这金行若是成功了,其中利益可谓是源源不绝,而我们的南进计划也需要非常庞大的资金周转,虽说如今预算是足够了,但是真到施行时,恐怕还会出现不少以外,若是有金行相助,南进计划会更加稳妥一些。”
  韩艺一愣,道:“怎么?咱们家想从金行借钱?”
  元禧抚须笑道:“这南进计划是你想出来的,你认为你们金行那点钱够我们借的么?”
  这倒也是,钱都让我给借走了,难道——!韩艺眨了眨眼,道:“难道大伯也想开一家金行?”
  元禧点点头道:“不瞒你说,我们方才就在商议此事。”
  元牡丹立刻道:“大伯,这金行看着是风光,但是其中风险也高,一旦利息收益不平衡,那会使我们元家跌入万劫不复之地,而且我们从未涉及过这方面,我们元家犯不着为此冒险。”
  元鹤道:“不是还有韩艺在么。”
  元哲道:“姑姑,侄儿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南进计划已经让我们元家倾其所有了,如果南进计划失败,我们必定损失惨重,但如果我们也拥有一家金行的话,不需要别人借,我们自己就能够将钱借去投到南进计划里面,一旦我们成功了,这点利息算不得什么,但如果失败了,有没有金行,我们元家都会蒙受重创。”
  元牡丹道:“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金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那都是百姓的钱,如果我们通过金行来获取资金的话,一旦失败了,我们会连累许多百姓,到时我们元家再无翻身的余地。”
  元禧道:“韩艺说过不会失败。”
  元牡丹立刻望向韩艺。
  元禧、元鹤、元乐、元哲也都望向韩艺。
  元家是一个商业家族,他们在这一领域里面,野心可是不小,而他们其中有不少人都拥有敏锐的嗅觉,好比元哲,这个想法就是元哲提出来的,他认为掌握金行,就等于掌握货币,再加上他们本就拥有广大的田地,涉及的领域又多,要是还有金行从中调节的话,会让元家更上一层楼,元禧他们也非常动心。
  但是元牡丹还是希望步步为营,老老实实的发展实业,种地也好,建造作坊也好,踏踏实实的,她认为金行太危险了,这会让原本坚若磐石的元家变成波涛骇浪中的一艘孤帆,随时都有可能沉没。
  然而,这金行没有韩艺的支持,不可能办得起,关键还是在于韩艺的看法。
  韩艺目光一扫,见元禧、元乐、元鹤眼中都闪烁着渴望,心里也清楚,金行对于元家的诱惑太大了,同时他也知道,元家不太可能会与他合作,毕竟金行也不是韩艺一个人,还有一个沈笑,另外有涉及一些政治因素。而且,以元家的势力,足够自己开一家金行了,不需要依靠任何人。
  更为关键的是,元哲是拿南进计划作为幌子,韩艺真不好拒绝,南进计划太过于庞大了,元家现在的压力也大,若是有融资的机构,确实是一个强有力的帮助。思忖半晌,才道:“如果元家有意的话,我认为这是可以的。”
  元牡丹顿时满面失望之声,你作为我的丈夫,不站在我这边,轻轻哼了一声,表示自己的不满。
  元禧当然没有听见,向韩艺问道:“那你详细说说。”
  韩艺道:“首先一点,长安已经有了金行,如果元家再开一家的话,必定会形成竞争,而金行的竞争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竞争无外乎抬高与降低利息,吸引百姓来借钱和存钱,这样会造成我们两败俱伤。但是元家可以去江南开金行,这样也能够方便为南进计划提供便利。
  哦,名字不能再叫做金行,那样的话容易混淆,嗯——干脆就叫元行吧,这样也有助于推广元家这块品牌。我们就以长江为界限,在不形成竞争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遥相呼应,南北的钱币可以通过金行和元行两家的合作,相互流通,促使南北经济发展平衡,我们还可以相互帮助,一旦有一方缺乏钱财周转,便可从另一方调钱,这样的话可保万无一失。”
  说到最后,他瞧了眼元牡丹,这最后一句显然是说给元牡丹听得。
  元牡丹神色有些动容,黛眉小蹙,若有所思。
  元哲笑道:“姑父之才,真是令人叹服啊!”
  韩艺似笑非笑道:“那也不及你。”
  元哲讪讪一笑,不做声了。
  元禧哈哈道:“好!就照你说的办。”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但是创办元行有很多方面都需要你的帮助啊!”
  韩艺笑道:“大伯请放心,我会提供一切技术上的支持。”
第928章
小露野心
  要说金融领域,身为老千的韩艺,在当代绝对是无人能及,其实都不需要拿出太多东西,随便弄一点出来,就已经足够令元禧他们震惊不已了。
  因此会议进行的非常愉悦。
  唯独一人除外。
  这个人就是元牡丹。
  在讨论中,她几乎没发一言。
  韩艺虽然没有与她交流,但一直都注意着她。商议结束后,回到屋内,元牡丹兀自一言不发,坐在桌旁。
  韩艺挠挠头,坐了下来,瞥了她一眼,道:“生气呢?”
  元牡丹沉默片刻,才道:“这与生气无关,你难道不觉得这太仓促了吗?你开这家金行,那是筹划许久了,从钱号一步步走到如今,可谓是水到渠成。而我们元家从未做过这事,而且金行不但是自己的买卖,更是关乎周边百姓,如此仓促决定,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更是对于百姓的不负责。”
  每个商人有着不同的特质,有些资本家喜欢现今,不愿将钱存到银行里面,有些喜欢金子,元牡丹是属于那种保守派,而金融行业是经济中起伏最大的行业,她要不反对,那就不是元牡丹了。
  韩艺笑道:“你认为大伯是如此莽撞之人吗?”
  元牡丹微微蹙眉,略显疑惑的望着韩艺。
  韩艺道:“如果我不是元家的女婿,我敢肯定,大伯他们决计不会轻易拍板决定的。”
  元牡丹道:“难道大伯就因为你一个人,将整个元家都给搭进去。哪怕是南进计划失败了,我们元家的土地还是在的,我们的根基还是不会动摇的,但是金行一旦失败,这后果不堪设想,无数百姓会因为我们而家破人亡,我们元家不可能会幸免,朝廷也不会放过我们的。”
  她还是非常聪明的,如今大家都沉浸在金行的神奇当中,没有几个人看到金行的薄弱之处,就是风险太高,一旦出现投资失利,挤兑的情况,就可能一败涂地。
  韩艺点头道:“那你说为什么大伯这回会如此冲动?”
  元牡丹道:“我也不清楚。”
  韩艺道:“道理很简单,因为元家不会甘于人后的。”
  元牡丹一怔,惊讶的望着韩艺。
  韩艺苦笑道:“你们元家人才济济,虽然如今金行的威力还未真正的显现出来,但是元哲他们已经察觉到了,金行最大的威力就在于它能够支配货币,从而控制整个市场,到时即便是元家也得依靠金行,你认为元家会甘于受到金行的支配吗?”
  元牡丹低眉思忖片刻,随即道:“你的意思是大伯弄金行,目的是为了对付你?”
  “那倒不是!”
  韩艺摇摇头,道:“只是我毕竟是元家的女婿,我姓韩,不姓元,你这么想,是因为你已经将我视作你的丈夫,你是站在我这边的。”
  “谁站在你这边的。”元牡丹当即红脸啐了一声。
  “你嘴上不承认,但心里肯定早已经认定了。”韩艺嘻嘻一笑,又正色道:“但是大伯他们还是将买卖分得非常清楚,毕竟在当初我并没有选择将两边的买卖合并,那么这笔账当然要算清楚。当初大伯答应我推动南进计划,盖因我只是出一个头脑,真正办事的是你、元哲、元杰他们,真正掌舵的还是元家。
  但是金行的出现,让大伯他们肯定感受到了压力,事实也确实是如此,你想想看,如果各州县都有我的金行,我的金行必定会渗透到你们元家,你们是绕不开的,再加上我的南进计划,我在元家的财富将会受到我的支配,这与大伯当初构思的可不一样。唯一的办法就是元家也拥有一家金行,这样的话,就能够避免被我渗透。”
  元牡丹道:“南进计划不管怎么说,还是我们元家所擅长的,但是这金行可不是我元家擅长的。”
  韩艺呵呵道:“同样的道理,大伯只会让我在旁出主意,将来真正掌控元行的肯定还是你们元家的人,而且你们元家这么多人才,根本不会怕我从中作梗。当然,我认为他们也相信我不会这么做的。大伯的算盘,打得可是相当精明,这现成的劳力,不用白不用。另外,你不要小瞧了元哲他们,他们看上去人畜无害,心里的鬼主意多多了。我敢打赌,他们事先肯定就通过气,并且元哲他们已经说服了大伯。”
  元牡丹道:“元哲凭什么说服大伯?”
  “就凭南进计划!”
  韩艺道:“南进计划进行到如今,元哲他们恐怕已经摸透了,他们也看到其中的巨大的利润,如今对于元家而言,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从时间上来算,元行至少也得明年才能建好,再到开始盈利,至少也得经过一年,随着存钱的人越多,元行的压力才会慢慢增加。
  而那时候南进计划已经开始了,元家根本不需要像我一样,到处去找人投资,他只需要拿着元行的钱投资到南进计划上面就可以了,那一点点利益放到南进计划根本就是九牛一毛,风险实在是太小了,同时元家又能借南进计划促使元行的成功,一旦元行成功了,反过来对于南进计划又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而且还能推动元家所有的买卖,这一个元行两头盈利,你说大伯会不会答应?”
  元牡丹沉吟片刻,道:“那你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你真的会帮助大伯他们?”
  韩艺叹道:“不瞒你说,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让元家从里面分一杯羹去,但是同样的道理,我也绕不开元家,因为南进计划对于我而言,非常重要,这我已经说过无数次了。我与元家合作能够一本万利,一旦出现敌对,必定会两败俱伤。再加上我与你的关系,我们更加应该加强合作,既然大伯他们动了这念头,我当然会全力支持。哪怕是撇开人情不说,元家创办元行,不但能够促进南进计划,而且还可以为我节省不少时间,如果等我将金行开到江南去,至少也得五六年,但是我必须要将金行开到江南去。
  因为如今南北经济还是非常闭塞的,买卖上的来往甚少,这就造成两边经济失衡,如今北方的经济明显要强于南方,因此两边的物价、生活水平都相差甚远,而且目前是没有办法可以调节的,对于商人而言,这显然不是好事,因为这会增加南北通商的困难性,如果南北通商方便了,那么我们的货物就可以很快的流入到南边去,我们的市场等于扩大了一倍,我们的财富将会增加数倍。”
  元牡丹好奇道:“那如何通过金行让两边连通呢?”
  韩艺笑道:“打一个最简单的比喻,如果说长安某个商人要去江南做买卖,但是他很有可能因为笨重的铜钱,就选择放弃了,因为他得先雇一批人将钱运送到江南去,这无疑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实在是太不划算了。但是如果他只需将钱存入金行中,带上一张收据去到江南,便可从元行中将钱取出来,你说他还会不会去?”
  元牡丹满面震惊之色。
  韩艺一笑,道:“如果每个州县都有金行和元行,那么财富将会更加频繁的流动,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南进计划所生产的成果才能够被这个大市场完美消化掉,到时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流入我们的口袋,我们将会成为第一批名垂千史的商人。”
  “不!”
  元牡丹突然面露骇然之色,道:“不行,我们不能那么做,如果真到了那一日,天下的财富都——都将会在我们的金行和元行中流动,朝廷怎么可能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天下财富都集中在你一个人手中,这就玩得有点大了。
  韩艺嘴角一扬,露出一抹古怪的笑意。
  元牡丹狐疑道:“这是你一早就计算好的是吗?你究竟想干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1/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