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0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6/2399

  “不是小人,不是小人,对了,是——是凤飞楼韩艺说的,你——你看,都是这大唐日报上面写的。”
  寒门子弟就是地主的儿子,看到官员,吓都吓死了,立刻将大唐日报递给这人。
  那官员夺过来一看,不得片刻,双目一凸,颧骨上的肌肉一个劲的抽抽。
  忽然,边上一只手将他手中的报纸给夺了过去。
  “我还没——!”
  这官员转过头一看,顿时将下半句给吞了下去。
  只见许敬宗拿着报纸看了眼起来,没过一会儿,就连他那张老脸是一阵青,一阵红,一阵白。
  而周边的那些客人,纷纷偷笑起来,对这许敬宗的是指指点点的。
  原来这份大唐日报上面只有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当然就是阐述浮力的,而且还引入符号,数形结合,公式等知识,这简直为数学打开了另一扇门,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份报纸绝对是价值千金,因为古代的数学公式那是非常抽象的,甚至还用八卦来解释,一般人是很难看得懂的,如今韩艺带来的数学公式,是一种深入浅出的公式,一看就懂。
  不但如此,韩艺还借着这报纸,引入标点符号。
  很多古文的解释,正是因为缺乏标点符号,导致一个句子可以解释出七八个意思来,尤其儒学是深受其害,不断的有人利用这种句子漏洞,曲解孔圣人的意思,韩艺觉得有必要引入标点符号。
  当然,关于这力学也只是一部分人感兴趣,最精彩的还在第二篇文章。
  爱情买卖!
  作者:韩艺。
  其实写得就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的问题。韩艺先是证明门当户对的必然性和自然性。俗话说得好,这贫贱夫妻百事哀,唯有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爱好,这样的爱情才能够长久,这是必然的,公主与乞丐哪怕发生交集,也难以产生爱情。然而,爱情又是容易令人盲目的,由此证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有存在的必要性。
  下面就话锋一转,凡事得有一个度,凡事都得有例外。
  随后写得就是他和萧无衣的故事,反正已经是闹得满城风雨,韩艺还不如公开化算了,给大家一个交代,免得他们扯七扯八,乱猜一通。他先是轻描淡写的写一下他与萧无衣相遇相知的过程,我是两三年前就跟萧无衣结婚了,这跟联姻有个毛的关系,就直接反驳了许敬宗的观点。
  而后又论证,他们夫妻的出身虽然相差甚大,但上面提到的共同爱好,共同的语言证明他们也是属于门当户对,脸皮相当厚的韩艺是从自身的优点来阐述这一点,我又有才,又有财,言语幽默,性格豁达,而且年纪轻轻就已经贵为五品朝散大夫,平时又做了不少善事,造福了不少百姓,还勇敢的保卫了扬州城,这不是贵族胜似贵族呀,德行兼备。
  就没见过谁这么会自夸的,你都挑不出毛病来。
  也就是说,门当户对不能只关乎爱情,也不能只看出身,还得看对方的潜力,寒门子弟也有像马周一样的品格高尚,才华出众的人。因为前面韩艺已经论证了门当户对不仅仅关乎出身,因此他再把前面的理论套用在自己身上,简直就是无缝衔接。
  最为精彩的就是最后一段了,就是拿许敬宗嫁女儿给酋长儿子的故事,这个就是反面来论证过度追求财富,宁可牺牲儿女的幸福也是不对滴。
  这最后一段,韩艺那是绞尽脑汁,写得是相当精彩,从最初许敬宗女儿不肯嫁,到被许敬宗逼着远嫁他方,甚至都描写到许敬宗的女儿嫁给一个大字不识的莽夫的悲惨遭遇,好好一个大家闺秀被那粗膀子的莽夫残暴的摧残着,写得是有声有色,犹如发生在眼前,差点都写成小黄文了,真是闻着伤心,见者流泪啊!
  整篇文章下来,写得是头头是道,门第婚姻,父母之命是对的,是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如果将其定义律法,那就错了,从两个点就证明这一点,第一个就是萧无衣和韩艺的婚事,证明门第不仅仅是出身,也要考虑对方的潜力,寒门也有人才的,马周成为宰相之后,你想跟他联姻都联不了了。
  又从许敬宗卖女儿一事,论证父母之命的缺陷,儿女完全听从父母的,与牲口何异。
  许敬宗看得差点没有气得昏厥过去,双眼透着怒火,令人遗憾的是,怒火烧不尽这份报纸,他又粗暴的将这报纸撕得粉碎,转身就欲走,这一脚踩空,险些没有从楼梯上摔下去,幸亏一旁的手下扶住了他。恼羞成怒的许敬宗推开他们,又听得那阵阵嘲笑之声,真的想找一条缝钻进去,气冲冲,灰溜溜,夹着尾巴离开了得月楼。
第855章
生儿子没屁眼
  唐朝有一种报纸的雏形,唤作邸报。其作用相当于后世的驻京新闻机构,重在传达朝政消息,凡皇帝谕旨、臣僚奏议以及有关官员任免调迁等都是邸吏们所需收集抄录的内容。
  跟后世的报纸还不是一个概念。
  因此唐朝得舆论导向不掌握在邸报,而是掌握在大学士手中,而大学士又都集中在弘文馆,这是读书人的圣地呀,天下士子对其是马首是瞻。一般传播的路径是,某个大学士写了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大学士之间相互传看,又抄录下来,带回去给别人看,民间士子得以知晓,又相互讨论,然后才传播开来。
  主要思想、文学八成都是来自于弘文馆。
  朝廷要宣传什么礼法、道德,李世民都是先让弘文馆的学士写文章,然后推崇,最后普及开来。
  韩艺跟弘文馆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连门槛都看不到,而许敬宗恰恰是里面的老油条了,而且他的文章确实写得好,这没有半点虚假,要论文采,那没得说,许敬宗一度认为韩艺是不可能逆袭的,还自鸣得意。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时代已经变了,文采好不代表一切,掌握印刷术和造纸术的韩艺,岂会怕这区区弘文馆,你的文章是写的精彩,你的文笔是好,但有个球用,我用数量和速度胜过你的质量。
  两千份大唐日报打着力学的旗号,瞬间席卷了整个长安。
  不但如此,韩艺还雇佣了不少读书人,专门给那些不识字的百姓读报纸,美其名曰,推广力学。实在是这报纸设计的太合理,一半文科,一半理科,总有你感兴趣的。
  认字的不认字的都对于这报纸上的内容是了如指掌。
  许敬宗终于如愿的扬名立万了!
  与此同时,舆论也在瞬间逆转了。
  人家韩艺与萧无衣是在几年前就成为夫妇了,当时韩艺还不知道萧无衣的身份,并且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困难才走到一起的,读起来相当感人,而且其中不带有半点利益。兰陵萧氏答应这一门婚事,那对于庶族一种认可,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胸怀。
  同一件事,换个角度说,结果是完全相反的。
  那些庶族不但不觉得兰陵萧氏无耻、卑鄙,反而觉得兰陵萧氏才是真正的贵族,令人尊敬。
  在反观许敬宗,这虎毒不食子,你为了钱将女儿嫁给一个酋长的儿子,大老粗一个,而你又是书香门第,这简直就是丧尽天良,毫无人性,你叫那些满腹经纶却又还未娶妻的寒门书生情何以堪,必须人神共愤啊。
  这一对比,兰陵萧氏变得更加高尚了。
  其实关于许敬宗卖女儿的事,在当时就传得沸沸扬扬,因为此事许敬宗还被贬了,但是时过境迁,大家也都忘记了,韩艺再提起此事,并且论证父母之命的缺点,这深受年轻人的追捧,这事又拿出来炒,又有新的价值。
  相比起这一股舆论风潮来,前面许敬宗弄得那些都只是小风小浪。
  ……
  “原来咱们的礼部尚书竟是这种人。”
  “这事当初就闹过一阵子,难道你不知道。”
  “事先并未知晓。试问这种人怎么能够当咱们的礼部尚书,真是岂有此理。”
  “还能为什么,拍马屁呗!”
  “这许敬宗简直枉为人父,枉为人臣。”
  “只可惜我那美丽大方的许娘子竟有这么一位人面兽心的父亲。啊——!”
  “陛下怎能启用这种人做礼部尚书,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将来必招世人嘲笑。”
  “当初太尉反对此人,看来是对的,只可惜太尉未能争过他们,真是太不公平了。”
  太尉府。
  “太尉,韩艺这小子果真是厉害,昨日大家都还在抨击他和兰陵萧氏,这一日之间,大家就开赞扬他和兰陵萧氏,倒是那许敬宗,这下可麻烦了。”
  韩瑗、来济不顾君子之道,使了劲的幸灾乐祸。
  这小子果真是没有令老夫失望!长孙无忌心中很爽,毕竟他也看许敬宗不顺眼,但脸上却是淡如止水,道:“你们一个门下侍中,一个中书令,竟然关心这等小事,难道我大唐就没有事让你们做了吗?”
  韩瑗、来济顿时一脸尴尬。
  ……
  萧家!
  “哈哈!韩艺果然没有令我们失望,真是大快人心啊!”
  “要我说呀,这是许敬宗多行不义必自毙。”
  “如今外面全都在歌颂我们兰陵萧氏,方才还有几位同僚上门道歉。”
  “这是为何?”
  “这你都不知道,他们心虚呗,朝中大臣有几个能够保证一生都光明磊落,没有做过失德之事,难道他们就不害怕韩艺明日将他们的糗事给抖出来。”
  “原来如此,哈哈,这大唐日报还真是一个好东西。”
  “是啊!而且只有韩艺做得出,呵呵!”
  “贤弟,为兄可得恭喜你招来一位好女婿。”
  “多谢!多谢!”
  这兰陵萧氏一扫前日的颓废,纵声大笑,开心得不得了。
  人生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
  反倒是萧无衣显得非常淡定,其实她心里是非常骄傲的,但凡韩艺取得任何一点成就,她都开心的要命,但是她极少在外人表露出来,她要让别人认为,这都是她意料中的事,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凤飞楼。
  只见韩艺、熊弟、小野、四梦、顾倾城他们人手一张大唐日报,男的兀自翘着二郎腿,女士兀自非常淑女。
  忽然,韩艺将大唐日报一合,其余人也纷纷合上。
  “如何?”
  韩艺目光一扫,笑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6/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