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0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1/2399

  “叫韩艺过来一趟。”
  “是。”
  张德胜跑去太极殿时,正好见到李义府、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韩艺从屋内走了出来,在前面带路的正是武媚娘身边的太监,心想,这新皇后还真是雷厉风行啊!忙上前跟那太监嘀咕了几句,那当然是以皇帝的旨意为重,又朝着韩艺道:“特派使,陛下召你前去。”
  韩艺一脸疲倦点点头,然后就跟着张德胜离开了。
  韩艺跟着张德胜来到两仪殿内,只见李治半躺半坐在卧榻上,上前行了一礼。
  “免了吧!坐吧!”
  李治一脸疲惫,指了下边上的座位,又让张德胜去门外待着。
  韩艺坐了下来,一看李治这神情,心知自己此番前来,估计是来当心理医生的。
  等到张德胜走后,李治叹了口气,满面愧疚之色,道:“韩艺,在朝中大臣中,朕最信任的就是你,有些话朕也只能跟你说,其实——其实看到她们二人落得如此下场,朕心里也是非常内疚的,这也非朕心中所愿啊。”
  韩艺听得心里也觉内疚,这可是他一手策划的,道:“陛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陛下此时的心情,微臣心里也明白,这是在所难免的。”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可是微臣认为陛下并没有做错什么,王氏和萧氏落得如此下场,这是有很多原因促成的,难道她们自身就没有原因吗?陛下贵为天子,本当以江山社稷为重,岂能只顾儿女私情,当初立武昭仪为后,乃是大势所趋,不是谁可以阻挡得了,陛下应该坚定的想法,不应该有所动摇。”
  李治点点头,道:“皇后也是这般说的。”说着他又叹了口气,道:“只是朕担心朝中会因此变得人心惶惶。”
  韩艺道:“陛下所言甚是,但此事既然已经发生了,再难过也无济于事,也不可能改变什么,微臣认为随着王氏和萧氏的离开,此事应该要翻篇了,再闹下去,只会加剧朝中的分裂,于江山社稷不利。陛下应该赶紧振作起来,让朝堂恢复以往的团结,众志成城,让我大唐变得更加强盛,这样大家也很快会忘记此事,而且,微臣始终相信陛下将会带领我大唐走向更加强盛,开创一个前古未有的强大王朝来。”
  这心理学家讲的话,就是不同一些。
  李治听得只觉内心澎湃,突然想起来,如今他已经掌权了,该是一展身手的时候,在大唐的功绩簿上写上属于自己的恢宏一笔,怎么受儿女私情所羁绊,这可是他期望已久的,一下子对于未来充满了期待,可又略显忐忑地问道:“你认为朕可以做到吗?”
  他虽有雄心壮志,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他的信心还是有些缺乏。
  韩艺非常肯定道:“绝对可以。”
  可前面那位是谁,那可是一代英主李世民呀,这话李治有些不太相信,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陛下,虽然我大唐国内已经四海升平,周边也无强敌,但并非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实先帝只是为我们打下了基础,至于这楼房能够建多高,那可全凭陛下呀,地基可不能遮风挡雨的,这都还得依靠陛下。就国内而言,百姓还未完全的安居乐业,只能说不会饿死,可基本上百姓是无法抵御天灾的,这也是陈硕真造反的根本原因所在,南方还是一片荒地,而且各个族群又都在融合当中。
  而就外敌而言,北有突厥余孽苟延残喘,东有高句丽不知天高地厚,西有吐蕃虎视眈眈,更远的还有大食。我大唐的伟业才刚刚开始,陛下也是任重道远。不过,以微臣之愚见,未来十年,将是我大唐走上辉煌的关键十年,如果陛下能够把握住这个时机的话,绝对可胜秦皇汉武,不管是疆域,还是财富、国力,都可以超越秦、汉、隋三朝。甚至陛下可以带领我大唐成为整个世界的主宰,而不仅仅是做中原的主人。北方民族尊称先帝为天可汗,但是陛下要做的是天下第一帝。不管是哪方面看,我坚信陛下的时代已经降临了。”
  这一笔笔预算在内的功绩,让李治顿时精神奕奕,整个人都显得非常亢奋,双眼放光,哪里还有什么内疚,他不是刘禅,甘于平庸,他一直都有雄心壮志的,只是一直被长孙无忌压制住,如今好不容易摆脱了长孙无忌的束缚,他也是迫不及待的的想要大展拳脚,超越他父亲李世民,这也是他的最终目的。
  因为他是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坐上这个位子的,至今都还有人说他捡了一个便宜,这就是他能力的不认可,他也急于证明自己。
  韩艺这一通话,正对他心思,虽一夜未眠,但此时他只想立刻上朝,处理朝政,正如韩艺所言,开启他李治的时代。
  李治突然眉头一皱,道:“可是如今朝中已经分裂成两派,你以为该如何处理?”
  韩艺笑道:“陛下,朝中之所以分裂全因立后一事,如今新的皇后已经入主中宫,而王、萧二人也已经离开了,可以说是尘埃落定,那么就应该翻篇了,倘若还有人就此事纠缠不休,其心可诛也。不过陛下贵为天子,当以一颗宽容的心来面对这些臣子,倘若他们愿意跟随陛下的脚步,那陛下又何必赶尽杀绝,倘若其心不轨,那就依法处置。”
  他的语气非常轻松,轻描淡写,什么是宽容的心,只有强者对于弱者才有宽容的资格,强者可不需要弱者的宽容,弱者对于强者的宽容,那就是一个笑话。
  李治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如果让朝堂长久分裂下去,迟早会出大问题的,目前他还没有绝对的实力去彻底摧毁关陇集团,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如果一下子铲除这么多大臣的话,那谁来帮他治理国家,他也觉得自己有必要施放一些善意,先让朝堂步入正轨,至于其它的,那再慢慢考虑,吃不了也吃,那不是成心噎死自己。
  而且以目前的趋势来看,越往后拖对他越有利,因为现在他已经得势了,军权、政权一手抓了,现在他一句话,谁敢不从,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去跟长孙无忌硬拼了,硬拼的话,可能还会得不偿失,如今他可以步步为营,巩固自己的成果,再慢慢削弱对方的权力,到时再审时度势。
第834章
贼喊捉贼
  韩艺说这一番的意思,无非就是劝李治暂时休战,但是他不能用争斗还化解争斗,得搬出一个更加重要的事,这个事就是国家大事,以国家利益的名义整合朝堂。
  因为他知道长孙无忌马上就要退位了,如果李治怀有休战的心里,那么会给长孙无忌供相当大的便利。
  此时休战,对于韩艺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继续争下去,那长孙无忌总是下不来,长孙无忌下不来,他就上不去啊!
  不过话说回来,休战也是大势所趋,因为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双方似乎都不想硬碰硬,但总不能一直僵持在这里,那样的话,国家机构会陷入半瘫痪中,底下的官员都不知道该听谁的,什么事都办不成,如今已经很多事都卡在三省,因为上面的人无心处理公务,下面的人又是人心惶惶,故此这绝非长久之计,那只有休战。
  而就在同时间,武皇后下达了一系列命令,其中包括将王、萧二人的尸体以罪犯的规格处理,连庶人的下葬资格都没有,等于就是罪加一等,要知道古代人是非常重视下葬的规格的,每一个阶层都有下葬的规格,这绝对是非常严厉的打击,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死都不能你们翻身。
  另外,内廷就让内侍省彻查此事,又让李义府负责外廷的彻查。
  这真的是雷霆万击。
  不该发生的,它也要发生了。武媚娘索性借此事扬扬皇后的威严,这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已经让王皇后烧了,她如何会就此罢休,她要告诉那些大臣们,我现在可不是当初的武昭仪了,任凭你们欺负,你们不让我好过,我也绝不会让你们好过的,咱们就来扳扳手腕吧,因她现在也有了政治资本。
  地位不同了,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其实没有武媚娘的话,李治也会软硬皆施,红脸白脸一个人唱,不会一味的采取软弱的策略,但是现在有了武媚娘在,他还省了不少心,夫妻二人配合,棒子加红枣,多么轻松惬意啊!
  当然,武媚娘也不是说想借机铲除长孙无忌,她没有这个能力,她是要借此将此事压下去,不要让它在升华了,谁要敢为王皇后发声,那就是与王皇后密谋纵火,表现的非常强硬,好像不肯罢休似得。
  这一系列命令下来之后,朝堂之上,真的就是风声鹤唳,没有人敢公开讨论此事,讨论也是站在武媚娘的角度上去批评王皇后和萧淑妃,又不是武媚娘烧死她们的,武媚娘可没有这么蠢,在自己的册封典礼上点这一把火,其实她现在要杀王皇后,非常轻松,长孙无忌不可能因为现在王皇后倾巢而出,玩这么大,难堪的是她。
  但是私下大家都认为是王皇后宁死不屈,点这一把火,死都不让武媚娘好过,这就是名门之后的风范,古代人非常重视气节的,这一把火还是博得不少人的认同,尤其是士族阶级,他们非常欣赏王皇后的这种态度。
  这完全符合韩艺的预计。
  这韩艺刚刚从两仪殿出来,皇后的人立刻赶到。
  韩艺真的想告诉他们,自己已经一宿未眠了,身心俱疲,而且,他才是那个策划者,这让他感到都有些不好意思。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还是老老实实的去见武媚娘了。
  “微臣参见皇后。”
  “免礼!”
  武媚娘虽已经脱下朝服,换上裙衫,但面色兀自铁青,目光中透着浓浓的恨意,这确实将她气得够呛,昨日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结果临结束前来了这么一下,那种感觉就好像吃了一碗人参鲍鱼,结果最后一口,发现里面有只苍蝇,这真是太气人了。
  韩艺不禁心想,要是让他知道这主意是我出的,天啊,那我干脆自杀得了,不然的话,一定会生不如死。小心翼翼地问道:“皇后,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突然着火?”
  武媚娘眉头紧锁,道:“目前还在调查当中,但是我怀疑有此事恐怕不简单。”
  韩艺心里咯噔一下,道:“此话怎讲?”
  武媚娘哼道:“据守卫的护卫所言,火是从屋内烧起的,故此他们未能及时反应过来。而屋内就只有那两个贱女人,我连半点火星都未曾给予她们,她们用什么生火?”
  她的要求是让王皇后和萧淑妃不见日月,怎么可能会给她们烛光,而且她们进去的时候,就已经被人搜过身了,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外面有人暗中送火苗给她们,如果是有人纵火的话,那火势应该是先出现在院外,那也不会等到火势都已经起来了,院外的士兵才发现。
  韩艺点点头,若有所思道:“也就是说有人与她们里应外合,放了这一把火。”
  “定是如此,我已经派人将能够有机会接触到那两个贱人的人全部抓起来,无论如何,我一定要揪出这贼人来。”武媚娘眯眼,眼中透着杀气,她原本以为后宫已经完全受她掌控,但是她万万没有先到,人家在她眼皮底下玩了这么一手,对于她而言,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而且也让她非常担忧,因为由此可见,这后宫也并非是铁板一块,武媚娘对于危机感是非常敏锐的。
  韩艺皱眉道:“可是串谋逃跑倒是能够理解,串谋乱伦,这——!”
  武媚娘哼道:“皇宫守卫森严,她们凭什么逃跑,我看定是那两个贱人不堪受辱,故此才选择这么做。不过那两个贱人就连寻死都要让我恁地难堪,真是岂有此理,就这么让她们死了,真是太便宜她们了。”
  韩艺稍稍点头,因为在他看来,长孙无忌并没有按照他的计划行事,萧淑妃确实被烧死了,萧淑妃死前的那一番话,实在是听得令人毛骨悚然,虽然他对于王皇后是否也被烧死了,还留有保留的意见,但是他觉得希望不高,可能长孙无忌只是想恶心武媚娘一番,就没有打算救出王皇后和萧淑妃,她们二人的价值确实不太高,虽然韩艺提议过利用王皇后来对付武媚娘,但是长孙无忌也有可能考虑到,王皇后出去之后,那就是定时炸弹,非常危险,这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韩艺而言,这种情况当然也是最好的,其实王皇后的存在对于他也没有任何价值,还增添了不少危险,只是心里稍微有些过意不去,人家本来就这么可怜,还去踩上两脚。但也仅此而已,政治就是这么回事,她们今日不死,恐怕也会被折磨死。
  当然,他也不担心武媚娘会查出什么来,如今的武媚娘相比起长孙无忌,还是太嫩了一点,长孙无忌敢这么做,自然有把握不会让武媚娘查到什么蛛丝马迹,更加不会查到他头上去。
  正当这时,一个太监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启禀皇后——”说着,他突然看瞥了眼韩艺。
  武媚娘道:“有什么话直说就是了。”她对于韩艺那是无条件的信任,而且他们之间还有着共同的秘密,那就是陈硕真。
  那太监急忙上前,掏出一张绣帕来,递给武媚娘,道:“此乃小人方才从尚食局宫娥曹阿春屋里搜查来的。”
  “尚食局?”
  武媚娘猛地一惊,急忙接过绣帕一看。
  韩艺心中好奇,急忙问道:“这尚食局是什么地方?”
  那太监古怪的瞧了眼韩艺,道:“回特派使的话,这尚食局就是专门掌宫中膳食的地方。”
  韩艺终于知道武媚娘为什么吃惊了,这可是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安危,人人都要吃饭呀,包括皇帝,当然,皇帝是特别安排的,但这里要是出了问题,那可是大问题啊!
  “岂有此理!”
  武媚娘看完之后,将绣帕往桌上一拍。
  韩艺好奇道:“皇后,这上面写了什么?”
  “你自己看!”
  武媚娘将绣帕推倒韩艺面前,然后朝着那太监道:“这曹阿春可有捉住。”
  那太监道:“已——已经服毒自杀了。”
  韩艺听得暗自皱了下眉,看着绣帕一看,满篇都是对于武媚娘的攻击,说什么武媚娘就是不配当皇后,王皇后才是天之骄女,另外,还从各种方面论证武媚娘当皇后必定会祸国殃民,不堪入目。当然,其中也隐隐提到与王皇后密谋勾结,以死明志。
  武媚娘眼中闪过一抹怒火,又问道:“这曹阿春究竟是何人,为何本宫从未听过此人?”
  那太监道:“回皇后的话,这曹阿春本就是羁押在宫中犯人的后人,自小就在宫中,后来因为内侍省见她老实,才让她当宫女,专门负责给宫中犯人送饭,如今是专门负责掖庭宫内那些犯妇的伙食,但是此人平时沉默寡言,不常与人交流,而且她的差事都是跟犯妇打交道,宫中也少人跟她来往。不过小人方才听内侍省的一个老人说,当初曹阿春曾受人欺负,是那犯妇王氏帮了她一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1/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