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集第十六卷(校对)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0


关于阅读文学作品
读书是件重要的事。不读书的人就好比是睁眼瞎子,下了班不是闲聊,就是去逛马路,白耽误了工夫,不见得能看到任何有意义的事。若是利用时间读读书呢,就必定起码能够:一、得到许多知识;二、提高思想;三、培养纯正的感情——喜爱好人好事,憎恨坏人坏事。看,这有多么好!这好比原来眼睛有点近视,一读书啊就戴上了眼镜,眼看得远了,心里也透亮了。
所以,没有读书习惯的人应当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不可用“我没有读书的习惯”往外一推,原谅自己。没有读书的习惯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死不肯拿起书本只是教自己吃亏。反之,由不爱读书变成喜爱读书一定是个很大的进步。我们都该要求自己这么进步。
有的书专讲道理,有的书专讲技术。读了这些书一定有好处,因为它们帮助我们明白更多的道理,更多的技术。可是,有的书,像小说、诗歌、和戏剧什么的,即所谓文学作品,既不长篇大套地讲道理,或者也不大讲什么技术,而只告诉我们一个长的或短的、悲的或喜的故事。这有什么用呢?这大有用处!我相信:一位今天的中国工人必定关心咱们的国家大事。拿一件事来说吧:既是工人,你必定关心工农联盟。你怎么知道农村的事呢?你没有工夫到农村去啊。即使你去了,你能一下子看明白农村的一切吗?恐怕不那么容易。假如有那么一部小说或戏剧,详详细细地讲了农村里怎么搞互助合作运动,你只须花费些业余的时间,就看清楚农村问题和新气象,这不既很省事,又很有益处吗?
况且,既是文学作品,里面就必有活生生的人物和具体事实。作家是用人物和具体事实,通过艺术方法,写出那段故事的,所以写的那么有趣,那么完整,教你看起来并不费很大的劲就会受到感动,得到教育。小说和戏剧既不没结没完地说道理,也不死死板板地讲技术。它们是用人物与事实,给你讲明白(还以农村说吧)为什么合作比单干强,为什么这是走向社会主义的正路。你是看故事,可是通过故事,你明白了农民必须合作,不要单干的道理和某些技术问题。这些文艺作品的人物之中有好有坏,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你读了以后,自然喜爱好的和先进的人,而厌恶坏的和落后的人。这就教你的眼睛更亮了,心里更有劲更有底了。你也愿意作好的和先进的人,不作坏的和落后的人。这就能提高你的道德品质。
这样,小说戏剧什么的就是生活的教科书。它们教你看明白别人怎么生活着,谁有光明前途,谁走死路,教你受到了感动,提高了思想,也自动地去忘我地劳动,争取作个社会主义建设里的英雄人物。
可是,文艺书籍有好的,也有坏的。你不要随便抓起一本就读起来。读坏书同吃毒药一样,它会要你的命!旧社会给咱们留下许多许多坏书,我们应当留神,别上它们的当。别以为小说戏剧都是闲书,什么都可以看着玩。那不对!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我们要坚决地拒绝坏书,像拒绝吸食毒品那样。你能想象一个工人会偷偷地吸大烟吗?
也许有人说,那些坏书读起来好玩。你要看明白,坏东西往往是好玩的。旧社会里的那些吃喝嫖赌都好玩。难道就因为好玩,咱们就恢复那些坏事吗?好书既给我们娱乐,又给我们教育。反之,坏书即使好玩,也是像包着糖衣的毒药,教咱们的思想与道德品质受害。受害一定不是好玩的事。故意地去读坏书也是可耻的事!
也许有人说:对呀,好书的确有益处,可是读起来费劲哪。我说:你是工人,在干活的时候,你永远不怕费劲,为什么在读书的时候怕费劲呢?要搞好什么事情都须费劲。打篮球、游泳、练习唱歌、学舞蹈,都得费劲。聊天、逛街,不费劲,可是得不到什么好处。读坏书不那么费劲,因为它所说的不是废话,就是坏话。那些旧社会的写坏书的坏文人是故意写废话、坏话来引诱人,教大家走歪道。我们怎可以甘心上他们的当呢!同志们,只要对我们有益处,我们就不该怕费劲。凡是坏事,我们都应该坚决拒绝。这才表现出工人阶级的劲头儿:再说,乍一念好书,也许费点劲,可是继续念下去,就会越来越顺利,不那么费劲了。
同志们,让我们养成读书的习惯,只读好的,坚决拒绝坏的,决定从文艺书籍中学习生活,认清什么是先进的,什么是落后的,从娱乐中受到教育。遇到一本书,自己不能辨别好坏,可以先打听打听,不要马马虎虎,以免上当。在阅读的时候,千万不要耽误生产,应当规定出一定的阅读时间。也应当随时作点笔记,记下自己的意见和感想。起初,咱们的意见也许不正确,可是阅读多了,咱们的思想就会逐步提高,能够提出正确的意见,也就是学会怎么批评了,这不很好吗!那么,就都这么办吧!
载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四日《工人日报》
观戏简记
看了荀慧生先生重排的《荀灌娘》。
过了两天,又看到尚小云先生新排的《双阳公主》。
这真使人兴奋!两位大演员都六十岁了,可是上得台来,生龙活虎,念、做、唱、打,一丝不苟,令人多么感动啊!
功夫的确不亏人。假若他们自幼没受过极严格的锻炼,怎能够到今天还腰是腰,腿是腿呢?是呀,我正要打电话去问荀先生,是否累坏了;他却来看我,叫我提意见,以便进一步加工。“怎样啊?”我问他。“不怎么样!”他笑着回答。真是老当益壮,可也的确仗着当初下过苦功;没有当年打下的好底子,“老”是一定的,“益壮”可未必能够如愿!《双阳公主》演完,我到后台去看尚先生,劝他赶快卸装,休息休息。他不肯,既要拍剧照,又张罗与友人一同照相,倒好象他并没刚刚唱完那么一出大戏似的。
青年演员啊,看看这些位老先生吧!因为他们的幼功结实,又好学不倦,所以才能成为老少年。他们的美誉不是轻易取得,而是建立在真实本领与勤学苦练上啊!
在《荀灌娘》中,慧生先生要先扮闺门旦,而后改扮武旦,最后改扮武小生。随着形象的改变,他须唱不同的腔儿,而且要耍枪、驰马,表现武工。好不容易呀!小云先生扮演的双阳公主,始终是武旦,单说耍雉鸡翎(特别是那一只手掏两支翎子)就需要极深厚的工力,他还须边舞边唱,而且是高唱入云!真有功夫啊!
坐在我旁边看戏的是尚先生的一位徒弟,他不住地说:看我们先生,看!多么棒,多么美,多么卖力呀!
我真希望这位青年将来也那么棒,那么美,那么卖力!不,还要更棒、更美、更卖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是关键所在,就在于马上应去苦练,一天也别耽误!
载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三日《北京日报》
好戏真多
这真是百花齐放!
在从前,一听说由外地来了个戏曲团体,我们总要打听一下:这个剧团好吗?有什么名角,有什么拿手好戏?
现在,不用费那个事!不管是由哪里来的剧团,准有使人惊叹的好戏!
我的话并不夸大。百花齐放的方针鼓舞着全国所有的戏曲工作者呀!没有不开花的地方或剧团,这是实话!
昨天看了河北省保定专区老调剧团的《潘杨讼》。又是一出好戏!
这出戏的内容并不新奇,咱们都知道,就是调寇准,夜审潘洪啊。
可是,首先看看这位潘洪吧!我看过不少剧种中的这个老奸贼啦!这回呀,我却看见了一个应得一百分的潘洪。他的形象好,真像巨奸!他的每一动作都有心理的根据,叫我们看见他的一抬手一动脚也就看见他的险诈肮脏的心。哎呀,作坏人真不舒服,连别人咳嗽一声,他都毛骨悚然!
扮演潘洪的是老艺人崔澄田同志,共产党员。我希望京剧界的花脸要向这位老同志学学,他真有真本领!
扮寇准的,佘太君的,杨六郎的,呼丕显的,赵德芳的都是青年演员,都能做能唱。唱的真好听。老调的唱腔与河北梆子接近,可是有这么个好处:虽然高亢,可不剑拔弩张,因为句尾多走低音,高亢与深厚兼而有之。连扮杨七郎太太杜金娥的,和皇帝皇后,以及八姐九妹的都很尽职。角色配搭的好,整整齐齐,叫人看着舒服!
以戏而论,第一二两场最为出色,处处有矛盾,一语不发空。这两场相当长,可是观众似乎都屏息静听,惟恐忽略了一个字或一点点表情。这才叫戏!
事情发生在老令公与杨七郎死后。杨家已闻噩耗,可是皇帝还不晓得。所以杨家为老令公庆寿,以便御驾到来,好告状。最悲的事却放在寿烛高燃,花香酒暖的场面中,一开幕戏就来了!寿堂比灵堂还更惨!
可是,我觉得第三、四、五那三场似乎稍多了一些,有点拖。稍加缩减,即免此弊。更要紧的倒是应使寇准的形象更鲜明一些。剧中只强调了他的机智,对他的爱忠恨奸的情感似乎表现得还不大够。我希望看见个肝胆照人,嫉恶如仇的寇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